论当代中国海洋文化价值观

2013-08-15 00:46娄成武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海权海洋马克思主义

娄成武 王 刚

(1东北大学,沈阳 110819;2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266003)

一、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系统的海洋文化价值观

中国是一个陆域大国,因而发展出灿烂的农耕文化。回顾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农耕文化一直是我们津津乐道、自我骄傲的资本。我们鲜有以中国有辉煌的海洋文化而自居者。在一种强调和弥漫着陆域文化、农耕文化的传统文化氛围中,中国并没有发展出体系完善、取向明确的海洋文化价值观。尽管部分的研究已经表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并不缺乏对海洋探知的精神,在某些海洋技术方面甚至领先于世界,但是海洋文化从来没有占据主流。从海洋文化的角度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划分的话,可以将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明朝海禁以前的海洋文化缓慢发展期;二是明朝海禁之后的海洋文化停滞发展期。在这两个不同的时期中,我国传统文化对海洋的认识有着一些微妙的差异。在第一个阶段中,尽管陆域文化是文化的主流,但是海洋文化并没有完全被边缘化。距离现在时间越久,海洋文化的地位和比重越大。早在旧石器时代,我国就有关炎帝之女精卫填海的神话;河姆渡出土了7000年前的船桨;商甲骨文中也出现了晦(海)、涛、鱼、龟等与海有关的字。①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被公认为是一个“海洋国家”。实际上,海洋文化是所有沿海地区都存在的一种文化形式。沿海地区在历史上只有海洋文化发达程度的高低,而不可能不存在海洋文化因素。中国作为一个临近太平洋的大国,在历史上也存在着一定的海洋文化,这正如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所说的,“中国人被称为不善于航海的民族,那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在航海技术上的发展随处可见”。②可以对李约瑟所言进行佐证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郑和下西洋。很多学者也津津乐道,以此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不缺乏对海洋的探知。郑和当时的壮举,的确无人能及,其率领的庞大舰队,也显示出当时中国高超的造船技艺和航海能力。因此,以郑和下西洋作为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很容易获得认同。

郑和的时代,中国站在了探知海洋的前沿。那么为什么在随后的时期中国就在海洋探知上踌躇不前,甚至固守倒退呢?今天人们的普遍观点,是由于明朝颁布了海禁命令,使得中国的海洋文化从此一蹶不振。③但是如果我们对明朝永乐时期为何派遣郑和下西洋做一个全面深入的分析的话,会更为深刻的理解为何产生郑和下西洋这样“昙花一现”的壮举。据《明史》记载:“当成祖时,锐意通四夷,奉使多用中贵。西洋则郑和、景弘,西域则李达,迤北则海童,而西番则率使侯显。”④显然,永乐帝并非单独关注海洋,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并非为了探知海洋,而是从扩大明朝的势力范围和影响力角度出发的。实际上,明代历史上可以和郑和相媲美的另一壮举就是亦失哈十巡奴儿干。亦失哈在明史宦官传中未见记载,但是现代公认他是明代仅次于郑和、侯显的功勋太监。亦失哈在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第一次巡视奴儿干的时候,就率领25艘巨船,千余名官兵。在第二次巡视时,他成为古代中国第一位登上库页岛的朝廷官员,其意义不言而喻。亦失哈的北巡扩大了明代对东北、西伯利亚东部地区的影响和控制,是明朝重要的陆域扩张。当然,由于清朝政府为了掩盖自己曾经受到明朝政府统治的历史事实,入关后极力淡化亦失哈的功绩,这一可以和郑和相媲美的历史壮举也就鲜为人知。

由此可见,郑和的下西洋是在明成祖扩张国力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它缺乏一种走向海洋的价值取向。一旦明朝由于国力所限,而放弃扩张的时候,走向海洋的行为也就戛然而止。⑤兵部尚书刘大夏为了实现海禁,甚至将郑和的航海资料付之一炬。与其说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海洋文化的组成部分,毋宁说它是明朝初期国力扩张的组成部分。因此,郑和下西洋的壮举,难以推论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蕴涵者丰富的海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即使有海洋文化的成分,也是缺乏系统海洋价值观的海洋文化。

那么,为何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系统的海洋价值观呢?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1.中国陆域丰富的资源限制了对国人海洋的认知

资源可以说影响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也是塑造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所著的享誉全球的《全球通史》中,就是遵循了一条“资源决定历史发展”的思路。中东地区之所以成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一个显著的原因在于中东富含铁矿石,从而使得铁器的使用首先在中东遍及。⑥综合而言,对一个国家或民族产生重要影响的资源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广袤肥沃的耕地;二是发达的水系;三是齐全的矿产。对于古代中国而言,这三个至关重要的资源相对于西方都是丰富的。

中国古代汉民族⑦居住的中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带,气候温和,地势平坦,拥有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两大平原,从而使得供养大量人口的粮食生产有了保障。这是中国能够实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最为重要的基础因素,它使得历代的国家管理者在避免与海外交流的状况下,可以做到“丰衣足食”。长而久之,形成一种“重农、抑商”的文化氛围也就不足为奇。相反,欧洲 “支离破碎”的版图,很难形成中国这样广袤肥沃的耕地,小块的耕地不足以支撑大量人口的粮食需求。在这种状况下,寻求对外贸易,尤其是海外贸易就成为欧洲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策略,其形成探知海洋的文化价值取向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河流是孕育文明的发源地。中国的版图中,除了广袤的平原,其完善发达的水系也是形成内敛的陆域文化的因素之一。在古代汉民族生活的区域中,有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其丰富的水量既保障了农业的灌溉,也增强了内陆交通。古代中国人甚至进一步挖掘了发达水系的功能,修建了灵渠、京杭大运河这样的人工运河,从而使得古代中国的内部联系更加紧密。当然从另一个方面而言,也使古代中国更加封闭,其资源的地区不均可以通过内部的南北调遣。例如在明清时期,北方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需要大量的粮食来供养。由于有了京杭大运河,南方的粮食可以通过内陆运河源源不断地调运北京。它使得古代中国既不需要进行海外贸易换取粮食,也不需要通过海洋进行运输。⑧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完善的水系更加固化了这种着眼内陆的文化取向。

在今天,相对于大量的人口而言,中国的矿产资源并不丰富。但是在古代中国,中国广袤的国土,依然可以实现矿产的“自给自足”。宋代甚至设立“监”这样一级行政机构进行铜矿、铁矿等矿产的大规模生产。

历史有时就是这样吊诡。中国陆域丰富的矿产反而限制了中国对海洋探知的渴望,从而没有形成系统的海洋文化价值观。

2.近代西方入侵的历史强化了中国内陆防卫的思想文化

中国近代的历史是在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轰击中开始的。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西方探知海洋的文化也一度吸引当时的国人。例如19世纪中后期,很多朝野人士就已经开始关注海权问题。当时的驻德公使李凤苞就翻译了由奥国普兰德海军军官学校教习阿达尔美阿原著的《海战新义》一书,该书1885年由天津机器局铅印出版。20世纪初,中国留日海军学生甚至创办了《海军》杂志,以宣扬马汉的海权理论。⑨但是这种关注海洋的文化风气并没有形成外向型的海洋文化价值观,相反,它强化了中国内陆防御的思想文化。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突然感觉到来自陆上和海上的双重威胁。在北面和西面,俄罗斯不断蚕食,侵占陆地领土;在东面,英国等海洋国家经常从海上侵入内陆,甚至一度占领北京。面对这种现状,清末引发了一场“塞防”与“海防”的大辩论。以左宗棠为代表的“塞防派”主张加强陆地防御,抵抗俄国对我国的侵蚀与威胁,;而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海防论”主张加强沿海防御,抵抗西方国家从海上侵入我国。争论的结果是清政府同时加强“塞防”和“海防”。

实际上,不管是“塞防”,还是“海防”,其本质依然是传统文化中的“防御”思想。面对有着“亡国之虞”的窘境,当时的清政府没有像日本那样走向对外扩张,反而更根植于陆域防御,集中力量保障大陆不被侵蚀。因此,近代西方入侵的历史,不但没有使得中国形成系统的海洋价值观,反而强化了传统文化中内陆防御的思想。

3.建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了中国封闭的文化

新中国建国后,由于内外双重因素,使得新中国传承了封闭固守的传统文化,而没有着力于海洋开发,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海洋文化价值观。新中国建国之初,西方国家对新中国保持一种敌视态度,对中国进行封锁和孤立,从而使得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强调“自力更生”。当时的世界没有为中国准备走出去的舞台,而当时的中国也没有走向世界的打算。中国的计划经济,依然秉承了“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从宏观层面上而言,我们强调产业的齐全和均衡发展;在微观层面上,我们强调企业功能的齐全。企业既是生产单位,也是职工的生活单位。企业承包了职工的一切生活设置建设,从医院到学校,从食堂到车队,几乎无所不包。计划经济使得当时的中国在西方封锁的状况下,也可以实现国民经济的自给自足,从而粉碎了西方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的企图。但是从另一方面而言,计划经济的模式,使得新中国没有舒展自己走向海洋的身姿,从而固守陆域经济。我们有着很少的海外贸易,因而无所谓海洋运输的完善与成熟;我们没有融入到世界的经济体系中,因而对于影响经济命脉的海上交通要道知之甚少。尽管计划经济实施的本身,并非要将中国局限于陆地,但是它客观上的确使得中国延续了封闭固守的传统文化,从而缺乏探知海洋的精神,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海洋文化价值观。

二、中华民族的崛起需要重新认识海洋

20世纪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且在中国广泛传播、深入人心。20世纪初的中国,积重难返。重症须得猛药治,主张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就像是一剂猛药,彻底地治愈了中国的重症顽疾。⑩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的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了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新中国。从海洋文化价值观的角度而言,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可能是深远的,它为我国形成当代的海洋文化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中国认识西方提供了契机

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天朝上国”的自我陶醉感逐渐散去,随之而来的是对中国何去何从的思考。或者说,“中国向何处去”成为此后中国先进分子思考的一个中心问题。 从经验层面出发,人们最初认为中国的失败是器物的失败,于是先有了洋务运动,试图走西方的坚船利炮之路。 但是随着人们对西方了解的深入,发现西方的先进不只是在器物方面,制度与文化也自有其特色,于是后来又有了维新变法之举⑪。 但是,洋务运动未能挽救中国的颓势,变法也失败了,国家的状况一天天坏下去。接下来形成的新认识是:中国的问题首先在于观念的落后。 中国现代知名的思想家鲁迅早在1907年的文章中,就注意到法国自1789年大革命以来,“平等自由,为凡事首,继而普通教育及国民教育,无不基是以遍施。 久浴文化,则渐悟人类之尊严”⑫,因此,对中国来说,“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于是,许多怀疑中国文化总体上落后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倾向西方现代先进文化观念,在这一背景下,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了。

五四运动的重要性对于现代中国而言,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它使得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并逐渐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不仅拯救了中国,而且为中国全面深刻地认识西方提供了契机。孙中山所倡导的“三民主义”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指导下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一种设想,它是中国文化在外来压力下的一种自我反刍。而马克思主义则是中国在全面审视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前提下的一种文化选择。

某种程度上言,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一种“变种”和“异化”,它是建立在对西方文化批判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而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不仅仅是存在差异,而是截然相反。例如在书写形式上,中国是纵向写,而西方文化是横向写。中国是从右向左写,而西方则是从左向右写。中国的邮寄地址从来都是从大范围到小范围,而西方则是从小范围到大范围。中国注重集体,西方注重个人。甚至在罪犯死亡的处罚上,中西方都是截然不同。中国认为保持全尸,自缢而亡是贵族的优待,砍头是针对下层最严厉的处罚;西方则恰恰相反,只有国王或贵族才“享受”砍头,海盗等下层罪犯只能绞死——也就是中国的保持全尸而亡。可以想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截然相反的对峙中,马克思主义对西方文化的批判很自然的就与中国文化产生了契合。再自然不过的印证就是马克思批判西方的个人主义,相对应地就是提倡集体主义,这和中国传统文化是如此的契合。张岱年、程宜山认为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中国文化中本有悠久的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的传统,有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传统,有许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有大同的社会理想,如此等等,因而马克思主义很容易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⑬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而言,尽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⑭,其对西方文化的批判也与中国文化相互契合,但是马克思主义毕竟脱胎于西方文化,它不可避免的带有西方文化的思考痕迹。中国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其实就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走向了世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反思,也不是简单的“闭门思过”,而是中西方文化汇聚之下的取舍与扬弃。今天,我们已经能以一种更为客观的角度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尽管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海洋文化从来没有占据主流,但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已经具备了塑造海洋文化价值观的文化底蕴。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速了中国走向世界,认识世界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发扬光大,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就是经过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几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和阶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思想丰碑,它指引了中国革命走向成功,并奠定了中国反思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思想高峰,它使得中国摆脱了“僵化”和“教条”,追求实事求是,从而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它使得中国文化蕴涵着更为开阔的胸怀。“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思想高峰,它所提倡的“与时俱进”的思想,使得中国摆脱了传统文化中“厚古薄今”窠臼,而保持一种开拓进取的势态。“科学发展观”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四个思想高峰。它更加体现出中国融入世界、走向世界的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当今世界的主流思想与文化相互契合。今天我们所倡导的“中国梦”也是这一思想的延续与发展。

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非单纯是中国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改造,也是中国文化适用世界文化的一种表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速了中国走向世界,认识世界的进程,并不为过。

三、当代海洋文化价值观的构建

鉴于历史、地理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缺乏系统的海洋文化价值观。但是今天,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系统的海洋文化价值观,已经成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

(一)时代呼唤当代海洋文化价值观的形成

1.经济全球化呼唤中国走向海洋,而发展海洋经济需要海洋文化价值观

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国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本进行经济建设,从而发挥自己的优势参与全球市场分工。但是经济全球化也使得中国遭受外来干扰的危险与日俱增。中国的经济外向度越大,其国际贸易的海上运输就愈加重要。张文木就对中国的这种现状表示出担忧,尤其是西方国家一旦切断中国的海上石油运输,对中国经济的损害将是巨大的。⑮尽管有学者针对张文木的担忧提出了不同的见解,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全球化已经使得中国不能漠视海洋而无动于衷。

今天的经济格局已经使得海洋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古代的海洋对于人类而言,是阻隔相互交流的“天堑”,人类对海洋更多地是保持着一种敬畏和恐惧的心态。对于古代中国而言,海洋就是最好的保护东南沿海一线的“天然长城”。但是今天的海洋,已经变为连接世界各国的“高速公路”,大宗的货物运输都依赖于海洋,海洋不但不是阻隔世界各国的天堑,反而成了连接世界各国的纽带。因此,今天的经济全球化,需要中国走向海洋。而不可否认的是,任何的行为都需要价值观作为指导。经济全球化呼唤中国走向海洋,而发展海洋经济需要海洋文化价值观作为指导。因此,当代中国需要构建自己的新型海洋文化价值观。

2.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当代海洋文化价值观的指导

海洋作为人类最后未开发的处女地之一,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其生态环境对全球生态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尽管海洋的容量足够大,其自我净化能力也很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过度开发海洋依然将引发大量问题。2011年的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件,以及中国渤海的康菲溢油事件,都是海洋开发无度造成的恶果。因此,中国在走向海洋的同时,还要建设海洋。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我们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还要建设海洋生态文明。

而海洋文化价值观就是指导我们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基础。价值观的选择和确认对于政策制定而言,起着基础与指导的作用。张国庆认为,元政策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基础,它是指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政策行为的一套理念和方法的总称。⑰而实际上,元政策就是政策制定的价值确认。没有元政策,或者说政策制定的价值确认,我们将无法实现政策的制定。同样,在我们建设海洋生态之初,首先需要确定海洋文化价值观。

3.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需要当代海洋文化价值观的指导

随着海洋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中国广袤的海洋为周边国家所觊觎。中国近年来与部分周边国家发生的海洋纠纷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未来中国维护海洋权益任务将愈加繁重。中国在维护海洋权益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何种原则,采取何种手段,达到何种程度,这些方面的选择和实行都需要当代海洋文化价值观的指导。

(二)当代中国海洋文化价值观应该包含的内容

系统的、完备的海洋文化价值观所包含的内容,显然不是本文这样的篇幅所能容纳和胜任的。但是如果基于一种原则式的概述,本文认为当代的海洋文化价值观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注重和平与合作

追求和平是人类的共同心愿。和平不仅符合当今世界的主流价值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精华的部分所在。塞缪尔·亨廷顿在其所著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将世界文明划分为三大体系:其中一大体系就是以儒教和佛教为代表的东方文明。⑱不同于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儒教思想与佛教更注重平和与内敛,而非武力与扩张。这种文化内源使得中国文化中蕴含着追求和平的价值取向,这对于构建当代中国海洋文化价值观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任何的文化价值观都不可能凭空塑造,它需要与传统文化保持契合。在注重和平上,中国的文化为当代中国的海洋文化价值观提供了养料。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分工的世界,市场经济已经成为注重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追求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不同,市场经济是一个注重分工与合作的经济模式。当今的世界不仅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分工,甚至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形成了分工。不同的国家根据自己经济禀赋的不同,在国际分工中占据自己最为擅长领域,通过国际贸易共享世界财富的增长。分工的确可以提高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它需要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没有合作的分工,是无法存在的。相反,建立良好的合作,会进一步提高分工的程度和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当代中国海洋文化价值观作为中国融入世界、走向世界的思想指导,需要与这种现实保持契合。

2.注重权利的维护,而非权力的争夺

不同于以马汉为代表的西方海权理论,我国学者在海洋权益维护的论述中强调“权利”而非“权力”。早在1990年,张仁善就撰文指出,狭义的海权指海洋权益,是国际或国家通过法律对各国在海上既定权益的肯定。广义的海权不单指既定的海洋权益,还包括人们对海洋权益的争取、控制、利用、保护的行为和过程,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也是一个国家战略理论。完整的海权由海洋经济权益、海洋国防权益和海洋国土权益三部分组成。⑲这种将“海权”等同于“海洋权益”的思路为张文木所继承并进一步发展。张文木撰文指出,海权应是国家“海洋权利”(sea right)与“海上力量”(sea power)的统一,是国家主权概念的自然延伸。⑳张文木追本溯源,认为翻译马汉的sea power为“海权”其实是一种误译。建立在西方历史经验之上的Sea Power是否可以概括“海权”一词,值得商榷。张文木坚持认为“海权”是“海洋权利”(sea right)与“海上力量”(sea power)的统一。

我国学者之所以强调海权即为海洋权益,海权并非海洋权力,而是海洋权利,其本质就是反对西方注重武力的海洋文化价值观,而突出权利维护的海洋文化价值观。这种文化价值观,应该成为当代中国构建的海洋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指导思想。而我国学者对海洋权利的突出,也体现出我国的注重在合法框架下对自己权利的维护。

3.建立人类与海洋的和谐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代表农耕文明,注重内敛,自守,平和,秩序。西方文化则可以看作工业文明,注重扩张,发展,效率。每一种不同的文明都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但也有着不尽完善的地方。工业文明促使人类实现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极大地满足了人类的物质需求。但是过度的扩张,引发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形成了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如果人类不改变当前的文化价值导向,这种紧张有可能将人类推向万劫不复的境地。有研究者已经指出,将来的文明是生态文明,而当前的气候危机为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提供了契机。生态文明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其生态伦理也为这一文明提供了伦理基础。

显然,新的文明形态下,海洋文化价值观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的海洋文化价值观也应该秉承生态文明的核心特质。因此,注重人类与海洋的和谐,注重人类在利用开发海洋的过程中保护海洋,是我国构建的海洋文化价值观的内容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人类与海洋的和谐,是和平与合作思想的进一步延伸。和平与合作主要是指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在海洋开发中的关系准则,而注重人与海洋的和谐则是延伸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准则。

4.形成开放与进取的价值取向

如上所述,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陆域文化,一种农耕文化,注重内敛与平和是其本质特征之一。在古代中国,它是稳定社会的价值坐标。但是,当今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是一个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海洋已经由阻隔各国交流的“天堑”变成了沟通交流的“桥梁”。中国也已经融入国际社会,任何的经济波动,国际环境变化,都难以独善其身。这种现实使得我国需要从传统的农耕文化中走出来,形成开放与进取的海洋文化价值取向。我国的海洋文化价值取向,是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与脱胎于西方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融合。换言之,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西方文化精髓的融合。海洋的宽广与博大,昭示着一种开放的胸怀;海洋的神秘与未知,呼唤着进取的精神。在注重和谐的传统文化熏陶下,中国走向海洋的过程中,会形成开放与进取的海洋文化价值取向。

结束语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形成系统的海洋文化价值观,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构建当代中国海洋文化价值观的过程中汲取传统文化的养料。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为构建海洋文化价值观提供了契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并逐渐中国化的过程中,其实质已经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剔除糟粕、发扬精华”方面经历了一次重生。作为脱胎于西方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走向海洋、走向世界提供一座桥梁。今天,海洋已经成为连接世界的通道,它呼唤中国在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构架与中国实际相吻合的海洋文化价值观。这既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化昭示,向世界展示自己价值取向。这也是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增加与世界互动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注释:

①宋正海:《中国传统海洋文化》,《自然杂志》2005年第2期。

②陈智勇:《试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海洋文化》,《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③王学渊:《海洋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海洋论坛》2003年第3期。

④《明史· 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⑤有的研究者认为海洋文化在郑和时代达致巅峰,随后直转急下。实际上,如果郑和下西洋果真就在一种文化的指引下进行的话,不可能戛然而止。郑和下西洋从高峰跌落,急转直下,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郑和下西洋不是海洋文化的指引,而是一种政治行为。具体研究可参见马志荣、薛三让:《后郑和时代:中国海洋文化由开放走向内敛的现代思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⑥[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吴象婴、梁赤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⑦我们说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时,主要指汉民族形成的文化。因此,本文在论述这一问题时,也是从汉民族生活的区域特征谈起。

⑧在古代中国,偶尔也会产生利用海洋运输粮食和货物的事例。例如清道光年间,由于漕运堵塞,不得已而利用海洋从南方调运粮食到天津。但是这只是个例,而非普遍现象。

⑨皮明勇:《海权论与清末海军建设理论》,《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2期。

⑩陈强、刘兴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新解读》,《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年第1期。

⑪黄力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阐释》,《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

⑫鲁迅:《鲁迅全集》(第 1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0页。

⑬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90页。

⑭李军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底蕴》,《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⑮张文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海权》,《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1期。

⑯徐弃郁:《海权的误区与反思》,《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5期。

⑰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8页。

⑱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0年。

⑲张仁善:《近代中国的海权与主权》,《文史杂志》1990年第4期

⑳张文木:《论中国海权》,《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海权海洋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甲午战争与中国海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马汉及其『海权论』
海洋观·海权意识·《河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