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明转型进程中的海洋强国建设

2013-08-15 00:46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强国海洋

杨 宁 张 立

(1.南京政治学院,南京 210003;2.海军南海舰队 91715部队政治部,广州 510450)

一、建设海洋强国与实现中华文明复兴的内在逻辑

1.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理论解读

“文明”一词在东西方的文献中早已使用,且历史久远。其英语翻译为“civilization”,词源是拉丁语的“civilidas”,含有与国家相联系的意义。自20世纪以来,中外许多学者通过对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深入研究,形成了各具代表性的文明理论。比如,德国哲学家、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提出:“文化和文明——前者是一个灵魂的活生生的形体,后者却是灵魂的木乃伊。”[1]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认为:“文明是一个相对的词,只能说是摆脱野蛮状态而逐步前进的东西,归根结底,文明是人类智德的进步。”[2]在奥地利哲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看来,“‘文明’只不过是人类对自然之防卫及人际关系之调整所积累而造成的结果、制度等的总和”[3],等等。可以说,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文明做出了诠释,形成了关于文明的批判、颂扬和客观评价三种态度。但总体来看,上述关于文明的认识更多的是从文明的特征来把握的,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是从文明的本质来加以认识的。恩格斯认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4]这个概述不仅强调了文明的实践属性,而且也强调了文明的社会属性,使我们对文明的认识真正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基础之上。因此,根据马克思主义对文明的认识,文明就是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静态的角度看,文明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进步成果;从动态角度看,文明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一个过程。

具体到中国,“中华文明”也称为“华夏文明”,我国学者王炜民曾作过这样的表述:“中华文明是包括当代56个民族以及曾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古代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5]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历史阶段:起源时期,中华文化在中华大地逾万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所孕育而成,中华文化的原质性自此显露出来;元典时期,夏商周时期是中华主体巩固与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至秦、汉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帝国;发达时期,即在隋唐之后,这一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广泛开展起来;近代时期,自19世纪以来,这一时期中西方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中华文明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兼容并包”和“博大统一”的文化特质。中华文明受这种特质影响,不仅展现出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也使得中华文明在外来文化入侵之时,不仅没有被外族征服,反而将外族包容,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强大同化力。

2.海洋在实现文明转型中的角色定位

历史告诉我们,当不同的文明形态发生联系、碰撞、交锋时,就会带来文明的竞争问题。实践证明,在文明的交汇碰撞过程中,哪种文明能够掌握更多的能源资源、能够生产更多的物质资料、能够形成更安全的社会生活秩序、能够提供更公正的社会服务,这种文明系统就能不断地发展、扩张,淘汰相对落后的文明,这个过程就是文明转型。[6]中华文明按地理区域分类可以分为内陆文明和海洋文明两种。内陆文明更多的是与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相联系,海洋文明则更多的与现代工业文明相对接。当前,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我国正处于由内陆文明向海洋文明转型,从根本上看,就是中华文明从地域性文明向世界性文明转变的关键时期。必须清醒地看到,内陆文明在给我国社会带来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其发展潜力也日渐萎缩,人类把目光转向了太空和海洋,一定意义上,重视海洋这个能源聚宝盆作用是破解当代中国文明转型的关键所在。向海而兴、背海而衰,这也是很多民族国家的历史都证明了的一个事实。[7]特别是在当今世界,随着地球人口的日益增加,生活环境恶化于水土大量流失,地球上的陆地已经不堪重负,而海洋所拥有的丰富资源和广阔空间,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海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科技竞争的新热点,可以说海洋以其广大和丰厚的蕴藏成就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进入21世纪,人类对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给予了高度关注,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文明转型已成为加快海洋开发建设所面临的紧迫而又重大的战略性课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速,世界各地的文明不断接触、交流、撞击和融合的今天,我们只有深刻掌握中华文明的内在底蕴及其发展趋势,认清海洋在推进中华文明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在新的挑战面前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可以说,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抉择不仅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选择,更是一种关乎中华文明的未来形态和国家前途的战略抉择。

3.建设海洋强国与中华文明的复兴关联

早在2500年前,古希腊学者狄米斯托克利曾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走向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文明复兴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推进文明科学转型才是根本目的。走向海洋是社会开放的表现,也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发展变化,诸如,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兴盛、科技发达、交流频繁等,使社会充满生机。毫无疑问,建设海洋强国不仅是中华文明转型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华文明复兴的重要战略支撑。海洋作为中华文明进展中的因子之一,在过去,中华文明有因为海洋的发展而有过举世辉煌,但也有一片黯淡之时。辉煌得益于祖先对海洋的关注和敬畏,黯淡归因于忽视海洋和缺乏海洋意识。比如,从明朝后期实施的海禁政策影响了中国600年的长远发展,而正是在这600年里,西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和现代化,日本也率先在亚洲成为现代化国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现代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海洋,失去了海洋就会失去发展空间和动力支撑。如果说,过去是海洋成就了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海洋作为天然屏障使得中华文明得到延续而未曾间断。那么今天,中华文明的再度复兴要求我们必须将发展的视野转向海洋,因为“陆地是生存之本、海洋乃发展之源”,要努力开创出一条“以海兴邦”的海洋强国之路,进一步推进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今天,中国重新走向海洋,肩负着文明转型与文明复兴的双重使命,不是去复制郑和当年的辉煌,更不是克隆西方曾经走过的海洋霸权之路,而是要从地域性文明走向一种新的世界性文明,也就是要树立“世界的中国”的文明理念。

二、建设海洋强国需要确立科学思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维方式影响决策制定,关乎事业成败。建设海洋强国、实现文明转型,是一项亘古未有的大战略,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这就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和培育科学思维方式。只有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才能在错综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中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著名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时刻提醒我们:“在做出重大决策面前,‘重要的不是给予思想,而是给予思维’。”具体而言,建设海洋强国所需要的科学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要以辩证性思维来把握海洋强国建设的安全形势

从哲学的角度看,辩证性思维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视角去认识观察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能否辩证地看待国家总体安全形势,将直接影响我国海洋强国战略方针的制定,关乎中华文明复兴的大局。从表象看,我国东海、南海及黄海方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纠纷,构成了推进海洋强国进程的潜在威胁,形势是极其复杂的,隐患是客观存在的。从本质看,真正决定我国周边海域安全状态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在这一点上,我国具有较大优势,既有实力掌控冲突,也有能力打赢战争。因此,我们不要被表面的、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必须坚定建设海洋强国的决心不动摇、道路不折腾、精神不懈怠,在暗流涌动的复杂海洋形势中找准建设海洋强国的中国特色发展之路。

二是要以全局性思维来统筹海洋强国建设的发展大局

全局性思维是制定和实施战略过程的高层次思维活动,其重视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协调发展。“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所表达的就是全局性思维的作用,建设海洋强国也不例外。海洋强国应当是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创新强劲、海洋生态环境优美、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和海洋综合管控能力强大的国家[8]。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社会和海洋生态等五大领域的建设。其中,海洋政治建设是海洋强国的保障,海洋经济建设是海洋强国的根本,海洋文化建设是海洋强国的灵魂,海洋社会建设是海洋强国的条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海洋强国的基础,只有实现这五大建设的科学统筹和协调发展,才能有效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目标的稳步实现。

三是要以反馈性思维来指导海洋强国建设的政策过程

海洋政策是贯彻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而海洋政策的好坏与否需要及时掌握执行效果的反馈。反馈性思维就是用现有的政策反应修正未来的决策方向,确保政策最优。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比较重视政策制定过程,而相对忽视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和执行效果的评估,这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做法固然与传统文化和体制因素有关,但也与我们缺乏对反馈性思维的重视有密切关系。建设海洋强国需要树立反馈性思维,其深层原因在于:一是实现政策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科学化的需要;二是纠正政策目标与实际效果产生偏差的需要;三是衡量政策成本与执行效果的需要;四是满足人民参与海洋强国建设的需要。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建立起对海洋政策执行的反馈渠道,才能不断修正和调节自己的认识去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

四是以法治性思维来厘清海洋强国建设的法理依据

海洋法治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法制保障。[9]所谓法治性思维,就是在树立法制观念的基础上,以法治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标准的思维。树立法治思维有利于我们在处理各类涉海争端时,能正确地利用国际法和国内的相关法律去维护国家的正当海洋权益。例如,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条文,用法律办法解决与外国的海洋争端,也包括在被外国非法武力侵略时,使用武力自卫,因为在国际法上国家有自卫权。树立法治思维有两个前提:一是懂法,二是有法。但由于我国曾经长期的闭关锁国,导致经略海洋的法治经验不足。对外——我国还没有充分利用国际法赋予的海洋权利;对内——我国宪法中还没有关于海洋问题的明确规定,导致一些海洋立法缺乏法律依据。这些问题都是在我国今后海洋强国建设过程中所要赶快弥补的。

五是要以创新性思维来深化海洋强国建设路径拓展

创新是对旧模式、已有的经验和案例的辩证否定和主动超越。具有不竭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前途无量的民族;具有不竭创新精神的国家才能成为繁荣昌盛的国家。[10]创新性思维是认识的飞跃、拓展、更新和变革,敢于把思维的触角伸向别人思想的盲区,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发展路径。近些年来,我国海洋方向的建设所取得的多项成绩,归结起来,不懈的创新发展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总的说来,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就是要求我们要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不断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保持创新锐气,持续关注新情况、研究新问题,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努力解决我国海洋发展中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困难,为海洋强国建设开创更多更好的实现路径。

三、建设海洋强国的实践方略

美国战略理论家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一书中指出,美国争夺欧亚大陆的结果最终将由非军事手段决定,“政治上的生命力、意识形态上的灵活性、经济上的活力和文化上的吸引力,变成了决定性因素”[11]。这在某种程度上提醒我国推进文明转型,建设海洋强国要努力适应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管理社会化、生态文明化的社会发展趋势,具体要做好如下五个方面。

1.推进海洋政治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海洋政治是主权国家之间围绕海洋权力、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而发生的矛盾斗争与协调合作等所有政治活动的总和。[12]海洋政治的内容有国内、国际之分,但更多的是国与国之间围绕海洋划界、岛屿归属、航道使用、民事纠纷等问题所产生的外交政治关系。当前,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都与周边国家存在权益争端,海上安全环境总体不容乐观,各种威胁日益凸显。在多次海洋安全危机中,我国政府始终坚持从维护地区和平与国家稳定的大局出发,保持了十分冷静与极大克制,通过极具智慧的政治斡旋来解决争端,避免事态恶化。这不仅为我国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争得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环境,也体现了我国走和平崛起之路的决心。今后,我国海洋方向面临的不稳定因素和潜在威胁还很多。因此,在国内政治方面,要牢牢坚持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不动摇,加大建设海洋强国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对海洋国土的认识、提升维护海洋权益的意识,加快海洋法制建设步伐,提高处理涉海问题的法治水平。在国际政治方面,倡导国与国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13],恰当处理好与邻海国家间海洋争端的矛盾处理;特别是要处理好与世界首要海洋强国美国的关系,并在海洋安全上加强沟通与磨合,防止某些国家利用美国因素从中作梗渔利、恶化局部海洋局势,以综合策略致力于在中美之间建立一种合作而非对立、双赢而非“零和”、良性竞争而非恶意博弈的新型大国关系模式,为海洋强国的建设创造一个总体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14]

2.加强海洋经济建设,壮大国家经济支柱

发展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直接动力。美苏争霸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家经济对海洋的依赖程度,将直接显示海洋强国战略推进的具体程度。在世界开发海洋经济的大潮下,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重心明显转向沿海,形成了外向型的经济格局,发展势头强劲。2013年《中国海洋发展报告》显示,在过去两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艰难的情况下,201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实现了7.9%的增长,达到了50087亿元,这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了9.6%的比例,且涉海就业人数年增60万人左右[15]。2008年至2012年间,国家每年海洋经济的增速大都超过当年GDP增速,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比重稳定在9%以上。可以说,中国海洋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功能已经显现并不断壮大。新时期发展海洋经济:一是要“全方位”地谋划海洋经济。以纵览全局的视野来推进沿海地区、近海资源、远海海域的科学规划和统筹开发,推动海洋经济集群发展,努力在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地区建设海洋经济产业集聚区。二是要“高效益”地推动海洋经济。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积极为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创造有利政策条件,不断引导传统的海洋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加快形成基于海洋资源开发的产业联盟。三是要“可持续”地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经济的发展应坚持安全、环保、高效、节能为目标,充分考虑到海洋的承受能力,避免掠夺性和毁灭性的开发,严格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努力提高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全面控制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繁荣海洋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创新发展

海洋文化作为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16],也是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文化承载和精神基石。新时期繁荣海洋文化建设,不仅是我国海洋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时代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为我国海洋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体地讲,繁荣海洋文化,一是要防范海洋文化虚无主义。由于我国海洋区域的广袤和海洋历史的曲折,使得我国海洋文化的发展呈现区域性特色和阶段性特征,并缺少深入的研究和凝练。导致一些学者认为我国不存在承认民族海洋文化。关于这个问题,我国知名学者型官员赵启正先生说得好:“中国的发展是建立在本国文化传统之上的,很难想象中国的发展可以建立在外来文化之上。”[17]二是要更新海洋文化发展内核。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海洋文化的发展也将和其他海洋文化发生交流和交锋,我们必须加快在弘扬我国的传统优秀海洋文化过程中融入我国近代海洋开发中的积极精神因素,如深潜精神、海监精神、极地精神、大洋精神等,不断更新我国海洋文化内核,提升我国海洋文化的生存力和竞争力。三是要加强海洋文化产业建设。利用我国海洋文化资源优势,发展包括滨海旅游业、涉海休闲渔业、涉海艺术业等在内的海洋文化产业,有利于加速我国海洋文化资源向产业化和市场化转化,对促进海洋文化兴省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探索海洋社会建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海洋社会是国内学术界在20世纪末提出的一个社会学概念,它是人类在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实践中所形成的人与海洋之间、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组合,包括海洋社会群体、海洋区域社会、海洋国家等不同层次的社会组织及其结构系统[18]。加强海洋社会建设,将对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就当前而言,探索海洋社会建设要重视三个方面:一是要抓好顶层设计。海洋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国家海洋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之中,树立建设“和谐海洋社会”的发展理念,尤其是要在制度上进行研究探索、建章立制,确保海洋社会有序发展,并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搭建良好平台,确保海洋社会建设起步科学规范,避免弯路。二是要鼓励基层探索。海洋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具体实践,而各沿海省市在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和发展定位上都存在不同,各地区要紧密结合实际大胆探索,不断革新思想观念,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探寻发展新思路,力求把推进海洋社会建设这一重大发展重任转化为本地区新一轮发展的比较优势。三是要创新群众参与机制。海洋社会的建设重在管理制度机制的创造。这要求我们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使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现代海洋社会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奋斗目标,让海洋社会建设的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5.重视海洋生态建设,实现民族永续发展

海洋生态安全的缺失,将带给人类自身不可逆转的灾难。[19]当前,我国海域总体污染形势严峻,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和治理,那么我国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终将会荒漠化。建设海洋强国,保护海洋生态,不仅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从深化海洋生态建设的现实要求看,应当迅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我们必须紧跟国家海洋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推进海洋生态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为科学利用海洋、有效维护海洋生态提供技术支持。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和严格执行海洋生态环境的法律和制度。“进一步完善海域使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审批用海,坚决查处违法用海,违规批海”[20],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规范海洋的开发和利用,依法严厉打击海洋环境污染刑事犯罪,使国家法律真正成为保护海洋生态的硬杠杠。三是要进一步推进海洋生态环境知识的宣传普及。政府各级环保部门要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海洋日等有利时机,加强海岸带和海洋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海岸带和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组织特设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和普及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引导公众逐步树立海洋生态文明意识,让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改观,真正让人民群众能吃上绿色、安全、放心的海产品,享受到碧海蓝天和洁净沙滩。

结语:海洋强国的实现必须依靠强大的海军作后盾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海洋强国之路是国家的既定方针。但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各种文明的碰撞交汇也出现在海洋建设领域,意味着中国的海洋强国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因此,要能够有力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牢牢管控国家的海洋资源,就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作保证。但长期以来,国外的一些反华势力主观推断中国会走上“强而必霸”的西方海洋强国之路,对我国军事力量的合理发展大肆歪曲和污蔑。同时,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国家加强海军力量的建设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他们认为,中国要走和平崛起之路,就应该向外界充分展示和平诚意,海军的建设应采取谨慎和克制态度,甚至不惜压缩正当需求。还有一些人认为,海军的建设事关国家生死存亡,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要务,思想上不应有太多顾忌和限制。这两种看法看似有道理,但实际都存在片面之处,前者态度消极,后者又过度积极。但两者的共同点是他们认为国家加强海洋军事力量的建设与走和平建设海洋强国之路存在矛盾关系。然而,事实证明,我国走和平的海洋强国之路与巩固海洋军事力量建设是辩证统一的,二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互相制约。要有效确保国家的海洋权益不受损害,就必须建设一支与历史使命相适,与我国国家地位相称的强大海军;同时,坚持走和平道路去开发、利用和发展海洋,为建设海洋强国、实现文明转型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规范并制约着国家海洋军事力量的发展方向。总的说,国家海上军事力量是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力量保障,海洋强国的实现必须依靠强大的海军作后盾。以往中华文明转型的历史和海洋战争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慎战才可言战;只有备战、能战、敢战才能达到不战、止战或战而胜之的目的。

[1][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255.

[2][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32.

[3][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北京:中国民间出版社,1986:1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66.

[5]王炜民.中华文明简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3.

[6]张恒山.论文明转型及其原因[J].人民论坛,2010,(35).

[7]王义桅.海殇——欧洲文明启示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7.

[8]刘赐贵.责任重大,建设海洋强国是党和人民赋予海洋工作者的崇高使命 [EB/OL].http://www.soa.gov.cn/xw/ztbd/2013/2013qggzhy/xw/201301/t20130110_23661.html.

[9]王翰灵.建设海洋法治打造海洋强国战略[N].法制日报,2013-5-28.

[1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382.

[11][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

[12]刘中民.中国国际问题研究视域中的国际海洋政治研究述评[J].太平洋学报,2009,(6):78.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5.

[14]王缉思.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12)[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1.

[15]国家海洋局.2012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EB/OL].(2013-02-26)[2013-02-27]http://www.cme.gov.cn/dongtai/201302/4.html.

[16]张开城.海洋社会学概论[M].北京:海军出版社,2010:281,194.

[17]赵启正、[美]路易·帕罗.江边对话[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124.

[18]杨国桢.论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概念磨合[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98.

[19]刘家沂.构建海洋生态文明的战略思考[J].今日中国论坛,2007,(12):45.

[20]刘赐贵.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必须坚持“五个用海”[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h/2011/0928/c226651-4189748567.html.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强国海洋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