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路径解析

2013-08-15 00:52王士友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政治课生活化思想

王士友,杨 雷

(1.安徽省铜陵县第二中学, 安徽 铜陵 244000;2.铜陵学院 法政系, 安徽 铜陵 244000)

新课改的内容与本质是将生活融于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一大特点就是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如何在实践层面将生活导入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体系之中,使教学生活化理论转化为实践,使教育环节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能乐于尝试并从中受益,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实践过程。高中政治课教学生活化之路应强调生活的“本真”,重视学生“合作式”参与教学,使学生充分体验教学内容,并以营造“生活化”教学环境为突破口。

一、需要强调生活的本真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即要求思想政治教学应立足于生活,依托于生活,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来引导学生主体的全新教学模式。必须强调的是,如果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从理论到实践层面被机械照搬,必然会重蹈 “目的性”教学的老路。在“目的性”教学的视阈中,学生以对象、客体的身份存在于课程体系之中,永远处于“失语”状态,“学生仅仅作为数据来源出现在为数很少的几篇课程实施研究文献中,而且学生数据也只是教师数据、校长数据的一个补充或注脚”[1]。在道德层面,这样的教育会导致两重罪恶,“一是为儿童设计一个遥远的不可企及的美好未来,它是不是值得追求是完全有理由从道德上加以追究的;一是在教室里扼杀了个人的尊严、价值”[2]。如果机械照搬,必将会导致思想教育工作者们创设情景,虚构“生活”,以致教学生活化倡导的人文关怀、彰显个性自由在虚拟的“生活”中黯然失色。即使是真实的学习与生活,在当前的情境下,毋庸置疑,实践中的教学生活化多半还停留在教室与办公室之中,忽视学生真实的生活;还停留在师生的互动之中,忽视教学系统中参与者的多层面互动;还停留在对生活理性的强调之中,忽视非理性关怀,等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中突出的现实问题呼唤对其实践的反思。

教学生活化在实践层面应强调生活与教育的本真: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它强调学生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者,也是未来乃至当下的劳动者、经营者、管理者、纳税人。唯有他们理解生活的意义,才可能完全具备参与生活的能力。唯有生活的体验,才有生活的感知,才有接受教育的冲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思想政治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

生活经历不仅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动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必须引领学生关注生活、正视生活、感悟生活、回归生活。在知识的具体呈现中,“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3],将教材的基本观点、原理融入鲜活的生活题材之中;用身边的实例,指导、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去体察,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用自己的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言语去表达,在思辨中感悟真谛。在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中,将课堂引向生活,鼓励学生走出“象牙塔”,走进社区、企业、市场等,到现实的社会中收集真正的、最原始的素材,在当下的、正在进行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的源泉、探究的课题。

唯有生活的才是真实的、真切的、具体的。 “课堂”不等于教室,“教本”不等于文本,只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把变幻的生活纳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之内,将教材中的问题延伸到课堂之外,把教学空间拓展到生活世界之中,才能真正地做到、实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做中学,学中做”,使课堂真正成为开放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乐园。

二、需要学生“合作式”参与教学

与传统教学相比,新课改就是将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学生参与教学,不仅是新课改的主要方向,也是其核心理念。学生参与教学不应片面理解为课堂中的互动,而应是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互动,当然,这种互动不应是被动的牵引,而更应是主动的合作。教学对教师而言是工作也是生活,对学生而言是学习也是生活。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合作,特别强调学生“合作式”参与,才能保持教学的生气、活力,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其开放性、有效性。为此,必须强调学生“合作式”参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教学活动。

其一,“合作式”参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制定。教学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交往,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要确保教学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师生应共同探讨,在合作中完成修订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教师在对课堂教学进行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差异,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在“合作式”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主建构的空间。学生“合作式”参与课程目标的制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处于主动发展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其个性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也必然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段不可预期的、引人入胜的神秘之旅。[4]

其二,“合作式”参与课程内容的改进。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合作的关系。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资源。无论是学生的经验、兴趣,还是他们之间的差异都是一种可靠的、真切的教学资源。学生的经验,乃是教学的起点,任何新知识的获取都是以旧的、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学生的兴趣,乃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学活动只有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差异,乃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学方法多样化、科学化的前提,因材,才能施教。学生“合作式”参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改进,不仅是主体性原则的贯彻和体现,也是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的要求。

在设法了解学生对课程知识的重难点、创新点等看法,以及对于课程内容的删减、延伸的要求之后,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来整合课程内容。通过师生双方对话可以表达各自对课程实施最真切的感受,也可保证双方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和谐共进。

其三,“合作式”参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效果的评价。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5]让学生“合作式”参与课程效果的评价,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方式的选择、评价结果的解释等活动之中来,充分体现评价的合作性、团队性、整体的可信度,克服评价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课程评价的意义以及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认知自我的课程学习程度,增强他们学习的针对性。同时,也使得课程评价又多了一个可参考的维度,有利于提高课程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促进课程的改进与发展。[6]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与学生一起就学生学习状况、能力发展状况以及教师的教学信息、教学能力等进行对话、交流,以增进师生之间彼此的了解与理解,这样才能促进双方的协调与合作,保证其共同目标的实现。

三、需要学生“体验式”运用教学内容

“生活化”教学不仅重在知识的学习,更重在知识的运用与创新,突出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它要求用发展的、欣赏的、宽容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审视学生的成长过程,赋予学生真正的主体性,注重学生关注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其思维的技能等。没有运用知识的“体验”,便没有产生对知识的需求和推动知识创新的动力。所以,要敞开学习的大门,使家庭、社区、社会成为学生最好的学习和体验知识的场所,在生活的体验中充分发展自我。

教师必须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和进程,精心策划、组织,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在教师、家长或学长的帮助下,开展社会调查,撰写实践研究课题报告,交流创意报告等。例如,在学习经营管理知识时,可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去商场、超市调查、见习,指导学生撰写《超市调查记》;或者让学生在实践中,体察营业员服务状况,对超市经营管理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学习现代社会生产基本要素知识时,可鼓励学生考察父母所在的公司、企业,让学生模拟担当“董事长”、“经理”或“个体老板”的角色,对经营策略、企业管理进行构思,写出《企业规划报告》。再如,在学习民主选举时,可引导学生去居住所在地的社区考察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干部选举活动,指导学生写出《社区民主选举调查报告》……尽管学生的意见会有些天真、有些武断,但在教师、家长或学长的共同关怀下,会取得我们意想不到的进步。

四、需要营造良好的“生活化”教学环境

教学生活化的实践需要一种良好的“生活化”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能使教育环节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乐于尝试并从中受益。也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不断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课改之路。其中的突破口就是要用发展的、理解的、敬畏的心审视每一个教师的改革尝试,尊重教师的劳动,既要表彰其成功,也要接受其失败。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具有同样的话语权。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新媒介,对容易迷惑、混淆的知识进行相应的甄别、教导,把教材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将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现象,尤其是学生的生活世界切实融合到思想政治课堂中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教学相长”,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能力。[7]

或许,这样的方式会引发某些不必要的误读,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只要加以必要的防范、监督,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系数,教师才能赢得更多的理解、尊重,一个良好的“生活化”教学环境才得以营造,课程改革才能踏上更高的平台。

诚然,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能力等是极其有限的,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能力也是极其有限的。如何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凸显教学内容的体验意义,搭建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生活平台,是无法回避而又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生活与教学是两位一体的,只有把握好、协调好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课改就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教育与生活的连接点就是参与。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生活服务的,并以生活为最终目的。处处即生活,处处即教育,处处即参与。而课改的最初与最终的立足点在学生,亦是教师自身顺应时代的发展、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被迫进行的一种改变、尝试、变革,以教师、学生共同参与为主旨,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实现教育价值、最终意义为价值取向。

总之,没有生活就没有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教育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没有学生的参与就没有新的课程改革,只有学生的自觉、广泛参与,才能确保新课改真正成功,并落到实处。

[1]尹弘飚,李子健.论学生参与课程实施及其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1):12-18.

[2]孟宪承.教育哲学三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5(3):1-16.

[3]周家亮.思想政治教学研究与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238.

[4]董娇妍.试论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11):21-22,36.

[5]朱良才.理想的课堂[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57.

[6]冯翠典,高凌飚.从“形成性评价”到“为了学习的考评”[J].教育学报,2010,6(4):49-54.

[7]王瑞荣.学生参与课程实施:概念、内容与影响因素[J].中国集体经济,2010(10):175-176.

猜你喜欢
政治课生活化思想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