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共享工程”与乡镇图书馆建设

2013-08-15 00:55张英芬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乡镇图书馆基层

张英芬

(招远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山东 招远 265400)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文化创新工程,该项文化工程是培养新型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文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有力措施。

一、乡镇图书馆是“共享工程”建设的主体之一

文化部《关于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实施 ‘共享工程’是依据现有的文化设施网点,以各级公共图书馆为实施主体”,“共享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在建设国家中心的基础上,建设30个以上省级分中心或专业分中心;借助国家骨干通讯网,在分中心的周围搭建起一个包括全国5000个以上的县、乡、街道和社区图书馆或文化馆、文化站的联网系统,实现数字文化信息资源的广泛传播与利用”。按照文化共享工程“十一五”发展规划,农村、农民将是“十一五”期间的服务重点。可见,以乡镇图书馆为主体的基层图书馆,在“共享工程”建设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

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划,以乡镇图书馆为主体的基层图书馆才是“共享工程”的主体。那么,植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民的乡镇图书馆如何抓住这一新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既在“共享工程”建设中发挥主体骨干作用,又通过“共享工程”的建设,求索图书馆事业在新时期新发展,是值得我们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乡镇图书馆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镇图书馆发展不平衡

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各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文化教育事业基础也不相同。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当地政府对图书馆事业投入较大,而在一些落后或领导不重视乡镇图书馆事业的地区,乡镇图书馆事业发展艰难或根本没有。乡镇图书馆的建立与发展,在规模、速度、形式上差别很大,发展极不平衡。

(二)乡镇图书馆建设不稳定

近年来,全国农村乡镇图书馆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随着乡镇的繁荣、领导的重视而发展壮大了,另一部分却惨淡经营乃至关闭。乡镇图书馆的发展,受当地经济、领导重视、农村整体文化素质等诸要素影响过重,表现出相当不稳定的状况。

(三)乡镇图书馆建设投入不足

很多地方领导对乡镇图书馆的作用认识不够,对乡镇图书馆的投入极少,甚至没有。很多乡镇图书馆馆舍设施简陋,办馆经费得不到保障。也有很多开馆后缺少后继资金,不能添置新书。乡镇图书馆资金瓶颈制约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四)信息不平等问题越来越严重

大多乡镇图书馆由于资金问题,馆藏资源有限,这严重限制了乡镇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可以使读者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享受同样的信息服务。互联网的存在,能有效解决贫困地区信息闭塞、信息不平等等问题,能使接触互联网的人,都有可能获得同样的信息资源。但由于种种原因,乡镇图书馆的互联网使用极其有限,这与日益兴起的上网热形成巨大的反差,使得农村、农民的信息资源更加缺乏。

三、“共享工程”为乡镇图书馆建设提供了机遇

(一)“共享工程”提升了乡镇图书馆的现代化水平

“共享工程”是一项以数字化的方式对文化资源重新整合的资源共享工程,包括乡镇图书馆在内的基层图书馆在其中起着桥梁的作用——他们连接下级基层点和上级中心,保证信息通道畅通。“共享工程”与基层文化设施网点建设、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紧密相关,互为促进。各地在“共享工程”实施的同时,都要把“共享工程”纳入文化事业建设整体规划,在设备、人员、资金等方面统筹考虑,给予保障。因此,为使“共享工程”基层站点顺利开展,基层图书馆必须要购置计算机,连接网络,必须进行一定的人员培训,这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图书馆纸质文献与数字资源比例不协调的状况,为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为基层图书馆在未来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

(二)“共享工程”丰富、扩充了乡镇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乡镇图书馆在传统方式下,根本的问题是资源匮乏。“共享工程”通过采用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彻底消除不同地区在获取文化信息资源上的不平等,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的共建共享。共享工程所提供的前所未有的信息资源大大弥补了乡镇图书馆文献信息量不足的缺陷。

(三)“共享工程”拓展了乡镇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在“共享工程”支持之下,乡镇图书馆在满足读者基本的咨询需求与娱乐的同时,可以对网上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促进图书馆业务向更深层次推进,比如可以下载编辑群众特别是农民读者所需的农业科技、养殖技术、致富信息等;利用投影仪、大屏幕电视、电子阅览室等多种手段,通过集中定时播出和个性化浏览等方式;使基层群众能方便地享受到“共享工程”中的戏曲、电影、文艺演出等节目以及农业实用技术和科技知识;通过“共享工程”上网,为农民查询农业信息,及时提供农业市场信息;定期放映农业科技录像,组织农民进行科学农业生产等;对“共享工程”中有关本地区的文献也加以整理,构建本地区的特色文献体系,形成特色馆藏,参与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中去。

(四)“共享工程”优化了乡镇图书馆各项条件

在农村建设“共享工程”基层站点,就要进行设施投入,这将大大提高乡镇图书馆的服务设施现代化;“共享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通过不断吸收既有上进心又懂现代管理的综合型人才充实乡镇文化岗位,通过不断完善培训制度,加强现职在岗人员业务进修,提高岗位人员素质等措施,将使乡镇图书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共享工程”通过深化以人事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制度改革,强化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分配机制,将不断完善乡镇图书馆的各项管理机制。

四、乡镇图书馆开展“共享工程”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一)加大政府投入

乡镇图书馆应借“共享工程”之东风,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财政的支持,努力使乡镇图书馆的设施设备现代化。同时,乡镇图书馆应借“共享工程”各部门齐抓共建、高度重视之机遇,努力同各部门建立通畅、快速的服务网络,加强联络,形成一个各行各业都来关心、支持图书馆发展的良好氛围,以有利于争取各方面的经费投入。

(二)重视人才培养

“共享工程”使图书馆面临着新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挑战,这对图书馆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共享工程”建设,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既要懂得图书馆基础知识,又要懂得图书馆现代化技术。乡镇图书馆要借“共享工程”的建设,通过引进人才,加强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素质。要建立一支稳定的、适合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需要的管理队伍、技术保障队伍和基层服务队伍。要多组织“共享工程”基层站点建设和维护人员参加省、市文化主管部门和省、市图书馆举办的“共享工程”管理人员培训班,并实行上岗资格证书制度。

(三)充分整合现有社区、农村信息网络

目前在我国基层社区、农村现有的较大信息网络有中组部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部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络等。“共享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努力与前两大网络搞好合作,要充分利用前两大网络提供的资源服务。要按照中央部门的领导部署,努力做到三者资源共享,以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具体地说,“共享工程”各级站点均可通过卫星接收到其他两家的资源,其他两家也可以通过卫星接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资源。党员教育、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络和“共享工程”实现共建共享,在设施、设备、资源、管理、服务等方面达到全方位的共建共享。

同时还要加强与广电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共享工程”国家中心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省级中心自建的特色资源,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全面实施,利用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等技术传播文化数字资源,使“共享工程”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源进入千家万户。

(四)“共享工程”分中心要加快对馆藏虚拟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目前我国大多数省级、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在注重传统实体馆藏建设的同时,大多都购置相对数量的虚拟资源。如以期刊为主的万方、维普、知网等数据库,以全文数字图书为主的超星、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等。作为“共享工程”基层站点指导单位的各级分中心,要加强对馆藏虚拟数字文化资源与“共享工程”数字资源的整合,努力使馆藏数字资源通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系统服务社会公众,针对乡镇图书馆提供以农业科技信息为主的数字内容服务。

总之,乡镇图书馆应利用“共享工程”建设之机,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共享工程”载体,实现自我的提升,开创基层文化工作的新局面,实现“共享工程”与乡镇图书馆互助互利的两赢局面。

[1]李瑾.区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新世纪图书馆.2007(1).

[2]亓宗义.浅议县级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学刊.1 999(3)

[3]符骏.21世纪乡镇图书馆发展趋势探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2)

猜你喜欢
乡镇图书馆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基层在线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图书馆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走基层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