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探究

2013-08-15 00:55聂凌燕张建奎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核心职业探究

聂凌燕,张建奎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31)

面对三农问题,我国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指出“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就需要一大批能够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高端技能型农业技术人才,这对人力资源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被称为职业核心能力的“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的“8项核心能力”,是学生为了适应这一新要求和劳动力流动的需要而必须具备的能力。这8项核心能力可概括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两大类。方法能力是学会学习、学会工作的能力。社会能力是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做人的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农业职业院校应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

根据本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高职学生的观察了解,认为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教育者和学生转变观念,也需要学校的管理制度、课程设置等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更需要对学生从思想上加以引导,激发学习动力,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形成。农业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本人以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学校:创设适宜的环境

首先,学校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还要提高其道德水平,教会其做人之道,为人之本,重视其协作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心智和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其次,科学设置课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这要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实行文理渗透,注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有足够的理论课也要有适量的实践课;既要注重专业课,也要兼有人文学科;既要有必修课,也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选修课,还可以开设专题讲座等。第三,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要求教师要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能,接受新思想、新观念,专业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理论知识丰厚,但有纸上谈兵之嫌,到企业接受实践锻炼后,用实践经历和技能指导学生,才有说服力,自身才能底气十足。第四,要完善评价体系。改变以往的考试方式而采用学习过程、(综合性)大作业与期末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学习过程包括平时上课情况和作业情况,主要对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操作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第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重要的有效资源。可以结合一些活动,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五四青年节、学雷锋活动、母亲节等,举办征文活动、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提升文化素养。

二、教师:充分利用课堂精心引导

(一)利用教师魅力陶冶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无时无刻不以自身的素质影响和感染学生。教师的学识水平、敬业态度、敢于质疑、对新知识、新问题的积极探索等,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高职教师不仅要完成课堂理论教学,还要带学生进行实验实训教学,这使老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更多。教师的言行举止、工作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更直接、更深刻。如果老师怠于学习、语言干瘪,缺少激情,课堂设计缺少新意和吸引力;如果老师的“道”不够 “精”“深”“新”“宽”,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职业素养,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具有其它课程与方式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教学相长,用渊博的知识去开启学生心灵之窗,撞击出智慧的火花,激发其进取心、求知欲,使其积极进取,努力学习;老师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善于探究,以影响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新领域,善于学习,学会学习,敢于质疑和创新。

(二)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形式和最主要的渠道。老师尤其是专业课老师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灵活运用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任务驱动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传授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因为,这是由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制决定的,技能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专业课是其核心。

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是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掌握知识是解决学会的问题,发展智能是达到会学的目的,即培养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具备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精讲理论,用对知识的讲解、问题的提出,来引导学生积极思索、刻苦钻研、深入探究,同时注意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积极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老师可以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真思考,学会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发展与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促进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老师可通过案例、任务、问题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平台,让学生尽可能地主动表现自己的思想见解、性格情趣、情感意志、想象力等。对于同一问题,要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对于答案不是唯一的问题,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寻找不同答案。学生共同参与,互相讨论,各显身手,尽显风流,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经常如此,学生就会形成热爱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并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处理信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园林专业的学生,园林造景、园林设计、插花艺术等,教与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3、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素质并使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其掌握科学工作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对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理论课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老师把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去,学生把理论知识融于具体的实践中去,才会随实践学习而不断理解、掌握、巩固、发展理论知识和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促使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并由此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形成职业核心能力。

(三)利用专题讲座激发学生

专题讲座一般主要是人文学科,如传统文化、历史、文学、艺术、伦理等讲座,教学生如何做人,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并成为社会合格的或优秀的公民。因为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但高职院校学制较短,开设人文课程受时间限制,而专题讲座可以弥补其不足。一方面,精选诸如中国传统文化、交响乐欣赏、名画鉴赏等课程,作为选修课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和引导学生根据兴趣和需要选修;另一方面,挖掘师资潜力,精选内容,在礼堂、合堂教室等场所,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有目的地开展系列人文教育讲座。

这种讲座老师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问题或课题探究的兴趣。如任务驱动、课题探究等,老师在讲座中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课后思考探索,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从生活和社会实际出发,寻找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自己或与同伴共同的思考探究,获得结论。老师利用探究的问题,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积极探索,引导学生亲自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老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提供一些问题,供学生探究学习;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专业特长去自己选择一些问题探究。如园林专业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搜集、文献查阅资料,探究中国绘画与建筑艺术的艺术风格与审美特色等;探究西方建筑艺术风格、西方人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等;比较现代园林艺术与古典园林艺术的异同、发展演变等,古代园林造景艺术特点、东西方插花艺术风格等。化学工程学院学生可探究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与健康生活方式,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如何美容健身,也可探究如何节能环保等。还可引导学生去发现一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探究原因,自己解决问题。多数学生兴致很高,积极参与,探讨研究,寻找“答案”,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其在团队中学习的能力、团队合作共处的能力和进取精神;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学生:主动进取

首先,学习目标明确。经历了高考,大多数学生成熟了很多,感到了自身的责任与压力,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因此,新生入校后就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帮助学生做好人生规划、职业规划、就业教育,帮助他们为社会发展和自身成长奋发成才。其次,根据自身需要选修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专业特长、职业规划等选修,如文学、音乐、社交礼仪、管理、营销、散打、健美操、瑜伽、足球、排球等,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个性,以提高其综合素质,有利于其职业核心能力形成。第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能把学生学到的各种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结合专业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企业,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改造自我。第四,参与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为了共同的兴趣与爱好、需要与目标而自发组成的活动团体,其活动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社会热点等方面。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其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热爱和开拓创新精神,发挥其主体作用,锻炼其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成就感和自信心。

[1]邓金娥.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7).

[2]李智利,丁敬敏,谢婷.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J].科技信息.2009,(27).

[3]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6,(3).

猜你喜欢
核心职业探究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职业写作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