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作用实效性发挥的境遇探析

2013-08-15 00:55郑金鹏唐汉卫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政治思想

郑金鹏,唐汉卫

(山东师范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作为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兼具有政治性和文化性。文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具有导向作用,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高校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能对其思想观念、精神状态、道德情操和行为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由于高校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形式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以其政治性保证着校园文化的方向,两者的目标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因而,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强有力的抓手,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高等学校培养政治过硬、素质全面、品行高尚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道德判断等不断涌现,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道德认知都呈现一种前所未有的多元化,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也深受影响。这一系列变化给为高校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既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又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作用实效性的发挥面临重要机遇。

1、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契机,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中央16号文件实施以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南。高等学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高校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契机,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

2、科学发展观为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高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问题上也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坚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统筹兼顾物质、制度、精神和行为等多方面的文化内容,坚持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注重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价值尺度。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我们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两个问题,高校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人”的问题,两者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第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思想保证的作用。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向。校园文化活动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来激励和引导学生树立投身国家建设的远大志向。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奋发有为的强大动力,蕴含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和创作源泉。第四,以 “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大学生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也是衡量校园文化活动水准的重要标尺。

4、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为大学文化追求提供了物质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社会形态的统一体中,经济占着基础性地位,对政治、文化等起着决定性作用。当今世界,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容,提供了更为充足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伴随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媒体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阵地,使得校园文化传播途径得到空前扩大,学生参与的热情不断高涨,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形成了一种新的校园文化形式,并逐渐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当代青年大学生追求高品位的精神需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动因。

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青年大学生是“含着金勺子”出生的一代人,在物质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之后,他们对精神和文化的需求更加强烈,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第一,高度关注国际形势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第二,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更易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和新思想。第三,比起过去的一代人,新时期的大学生求知欲更加强烈,具有大无畏的探索精神和开拓创新意识。第四,民主法法制意识更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这些特点正是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课题和依据。建立更加科学合理、新颖独特的校园文化模式,不断满足青年学生精神文化需求,这是高校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动因。

二、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作用实效性发挥面临的挑战

1、改革转型期的“阵痛”。

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全面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的大转变和大调整,必然会引发诸多的冲突和矛盾,形成改革转型期的特殊的“阵痛”,许多潜在的问题被不断激发出来,并呈现出新的特点:第一,民生建设的步伐滞后于人民群众的需求,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第二,阶层分化严重。社会管理方式和经济体制的转变造成阶层和组织的分化日益严重。第三,思想文化转型过程中,由于教育水平、文化素养等因素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不信赖,导致社会道德丧失。这些“阵痛”问题的出现都对高校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转型期的复杂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道路提出了严峻考验,对新时期利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也是一项重大挑战。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自身还存在局限性。

在肯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高校自身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高校校园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1)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还具有片面性,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部分高校在提高硬件设施的同时忽视了精神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活动等同于娱乐活动,缺乏人文气息;有些高校只重视校园活动的数量,忽视总结和提炼;大部分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具有封闭性,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地方文化的融合还不够,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和形式脱节。

(2)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化、法制化不足。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校园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不完善,人员配备不到位的情况,或者有规章制度但流于形式、更新速度慢,没有明确的资源保障,校园文化依然在无序状态中发展。这都严重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大打折扣。

(3)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位”。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应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发展。然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充斥的却是国际潮流和流行文化,这些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冲击也给我们提出了严峻考验,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缺位”。

3、新技术和现代媒体造就的全民传播时代的冲击。

现代媒体由于其具有开放性、共享性、虚拟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导致海量信息自由传播,监管难度加大。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霸权优势积极推行其意识形态,将自己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进行大肆传播和渗透。一些敌对势力以所谓人权、宗教、民族等问题对我国进行恶意攻击,制造谣言,使我国的思想、文化面临着“媒介帝国主义”新殖民主义的挑战,给思想政治教育造成极大的压力。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阅历浅,缺乏理性的辨别和判断能力,容易为外界的信息所干扰,造成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偏失,对其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校园网络成为师生思想交流与信息沟通的重要平台。然而,重管理、轻建设是各高校的普遍现状,缺乏创意的活动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造成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无法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

4、“90 后”一代的新特征。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激烈碰撞,让一部分学生迷失了自我,在文化价值取向上发生了偏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自我实现和个性独立,但依赖程度较高。“90后”大学生的主体和自我意识的觉醒更早,趋于早熟。但由于他们生长于改革开放的黄金时期,在物质条件上几乎是有求必应,生活经历非常简单,缺乏社会经验,抗挫折和打击能力较差,对父母的依赖性强,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较差,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2)社会责任感缺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低。受西方个人主义和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部分“90后”大学生在文化价值的评判和选择上往往热衷于一己私欲的表达和满足,对个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缺乏应有的认识。受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缺乏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和情操品格的熏陶,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缺乏了解,整体文化素养有所下降。

(3)功利性强,缺乏人文关怀。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物质利益对人们生活的重大影响,她们的效率意识和功利性在不断增强,“金钱万能”的观点在“90后”大学生中间拥有广阔市场,让他们的目标定位更加务实,价值取向有着更加明显的功利性倾向。

[1]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2004年12月.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