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晋虹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在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理论中,并没有明确的提出 “媒介——舆论”思想,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世界交往理论提出要用世界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其中谈到了媒介工具的革命性变革带来的交往的扩展和舆论中心的转移。再如,在人的发展的三阶段理论(从人对人的依赖到人对物的依赖再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中,马克思论述了人的发展和交往阶段对媒介工具的依赖,同时,阐述了由新的媒介形成的舆论中心和舆论半径的持续性影响。同样,马克思主义的新闻思想中也不乏关于媒介和舆论关系的深刻顿见,本文试图就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媒介——舆论”思想发表一点自己的想法。
正如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阶段和人类交往理论一样,马克思的“媒介——舆论”思想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同时,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媒介经历了从单一媒介发展到多元媒介,从以人为媒介发展到以物为媒介,从媒介的异化到去异化的历程。
第一,以人为媒介的时代。马克思认为,在中世纪,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局限性,由于交通工具和通信设施的制约,人们的交往和发展更多的是依赖有权威和权力的个体,并以这类个体的威信为中心,也即以个体为媒介,以个体舆论能辐射的范围为半径,形成对个体权威的至高的崇拜和绝对的服从。这种情形“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之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任何历史的首创精神”②。这样,中世纪的每个人几乎只在依附关系内与人发生不经任何社会传播媒介的联系,这种关系表现为上层等级对下层等级的权利和下层对上层的义务,因而它使得一切关系都带上了政治性质③。在这种对权威和权力的依赖阶段,人们失去的是其自主力量的发挥以及其思想和思维的自由成长,当然也就失去了舆论自由的权力。而在以人为媒介的阶段,通过媒介形成的舆论景观也是以权威和权力为中心的,他必然也是反应统治者的利益诉求。
第二,以物为媒介的时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个体摆脱了基于权威和权力的人身依附关系,随之带来的是媒介工具多元化的发展以及一定程度上的舆论自由。媒介工具从报刊、电报、电话发展到后文化时代的网络,它延伸了人的视觉和听觉的距离,由媒体中介形成的舆论权利也由少数人的精神特权变成一种普遍的自由,这不愧是媒介和舆论界的一次革命。在普遍交往的前提下,大众媒介面对的空间已经不像原始媒介那样狭窄,它有可能作为连接个人与世界的纽带,后者可能成为将物质冲突转换为思想斗争的杠杆④。不过,在生产力还没有达到充足发展的这个时期,个体虽然摆脱了对人的绝对依赖,但是由于利益的纠葛、权力的制衡和生产方面的联系,使他们在参与社会舆论活动时,会不自主的带有个体的功利色彩和价值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个体对媒介的选择和舆论的回应是不自主的,也是不自由的。这些基于利益和复杂联系的媒介“物”,其一定程度上置换和消解了个体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媒介异化的一种表现。马克思主张要通过立法、普遍的社会舆论监督实现对权力组织和政治家的制约作用。基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媒介工具的发展水平,在《莱茵报》中,马克思曾明确:“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⑤;“报刊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同情人民的一切希望和忧患、热爱与憎恨、欢乐与痛苦”⑥。马克思对无产阶级报刊性质与功能的论述,为网络媒介文化时代正确认识和利用新型媒介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因此,如何看待媒介的异化以及实现媒介的去异化,是媒介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保证舆论导向正确的前提条件。
第三,“媒介——舆论”的价值诉求。媒介是人传递和交流一切信息的工具,舆论是众多个体通过媒介形成的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信息群,而这一切都是伴随在个体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的。因此,克服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异化现象,也是媒介和舆论的价值诉求所在。而克服这种异化现象,是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建立在人类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和精神财富的充分涌流的基础上,并在人类普遍交往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情境下实现。唯有此,媒介的本质功能才能真实显现,个体舆论权才可以获得其本来意义上的自由,以及正能量的舆论群才得以真正形成,人类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可以获得。在这个阶段,依附于利益和权力的统治者消亡,过去依赖于人和各种物化形态的媒介和舆论真正变成个体生存方式的体验,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必需品,这是媒介工具水平发展的最高阶段,它需要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前提下。
在以立体网络为载体,以信息共享为支撑,以时空的无限性为特征的电子信息时代,网络舆论扩大了人们的认知领域,也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征方式,网络反腐也成为一种新的反腐体验方式,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腐败事件的曝光率,扩展了对权力的监督渠道,抑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但是,网络反腐中舆论本身的特点,影响了网络反腐进程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有效进行。
第一,网络舆论源形成的被动性。现今网上诸多反腐舆论源均来自内部知情人士的爆料,并通过一些利益群体的积极回应和传播扩散,形成宏大的舆论反腐景观,这是权力机关内部权力和权益博弈的结果。拥有权力的机关内部人员,可能会形成依附于权力的利益链条、利益共同体,实行利益均沾似乎已经成为圈内人士的潜规则。但是,一旦利益一方在权力和利益的纠葛中处于劣势,在获得利益的实然值和应然值之间产生落差,就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来获得平衡,通过网络爆料他所掌握的对方的违规违法信息,这样,处于这个链条中的个体从“双赢”走向“双规”。这种情况下,网络舆论源能否形成,取决于权力机关内部权力和利益的平衡关系,呈现出被动性的特点。能否掌握舆论源形成的主动权,是取得良好反腐效果的关键因素。
第二,网络舆论焦点的非均衡性聚集。当前,腐败手段更倾向于凭借高科技、隐蔽性的工具,腐败涉及领域广、作案周期长、地域范围大,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的违规事件频发,参团、抱团腐败现象突出。但是,在民众反腐意识增强和反腐手段日趋先进的条件下,官员的反侦察意识和技巧也更趋警觉。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形成反腐斗争的怪圈。在这种情况下,反腐的团体组织和个人就会寻求反腐的捷径。在他们看来,似乎反腐成功的黄金定律法则便是情色反腐,情色反腐成为最具杀伤力的秘密武器。因为,对权钱交易、权权交易违规事件的调查需要较长的周期,中间也许还涉及众多的权力和利益纠葛,这些都加大了反腐的难度。这种情况下,知情人就会通过借助网络暴露违法官员不良生活作风,并经过民众大批量的电子复制、粘贴、转发、跟帖形成网络围观的规模效应和舆论场域。但是,由于网络舆论的影响,造成了民众舆论过分关注情色反腐,而忽视了对其他领域腐败现象的关注,这势必影响网络反腐的健康发展。因此,情色反腐,不能走火入魔,网络反腐舆论的建设,需要对其进行疏通和引导。
第三,网络舆论情绪的非理性表达。网络舆论多为潜舆论形态,即情绪型舆论形态,情绪型舆论是公共意见的征兆,是显示公共意见倾向的窗口,但缺少理性和清晰度的激愤容易产生非理性的社会心理⑦。网民是网络舆论的主要传播者,而网络舆论中个体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参差不同的,其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的表达也各不相同。同时,个体在信息解码过程中会从以往的经验中抽象出对情景的认知和判断,并结合自身的利益形成对信息的选择性理解、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记忆⑧。出于猎奇、窥私、仇富、仇官以及打酱油心里的作用,民众会对一些腐败信息作出偏激的理解和极端的反应,造成对当事人隐私的泄露和人生的攻击,甚至产生群体舆论暴力现象。这种缺少理性的舆论表达方式,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腐败案件有效侦查,同时,也影响了网络良好舆论氛围的形成。
结合当前网络反腐过程中舆论的特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媒介——舆论”思想运用到当前网络反腐建设,同时借鉴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体系中对媒介和舆论规律、原则、作用的认识,本文试图提出加强舆论引导、推进网络反腐建设的几点思考。
第一,把握舆论发展的规律。舆论发展的规律是指舆论在生成、传播、扩散、变异、消退等环节具有的稳定的、必然的、本质的特征。在网络反腐的链条中,网络舆论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反腐信息能否引起广泛的关注,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决于此类信息能否借助网民形成强大的舆论场域,而舆论场域中舆论立场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事件的调查进度和真相的公开时间。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密切关注网络反腐舆论发展的动态和走向规律。在主持《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曾经用“有机的报纸运动”揭示了媒介(报纸)在揭示真理过程的作用。他指出:报纸报道新闻的真实性,表现为各位记者从不同的角度、依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报道的总和,每篇报道可能会是片面的,甚至有误差,但是后面的报道会自然纠正前面的差误⑨。这为我们现阶段正确认识媒介工具在促成社会舆论方面的作用,以及把握舆论发展规律提供了借鉴。在舆论生成阶段,责任部门要提高警觉性,调动各部门人员共同参与、广泛收集在网民中有影响力的舆论、正确的舆论、错误的舆论、极端的舆论以及容易引起危机的潜在舆论,并认真分析这些舆论的利弊,建立网络舆论评估和预警机制,通过部门人员的责任分工,尽量促进积极舆论的生成,抑制消极舆论的萌芽。在舆论的传播和扩散阶段,要对已经形成的反腐信息适时进行疏通和引导,加强积极舆论的宣传,及时报道事件调查进展情况,及早公开事实真相,转移公众的极端情绪,避免暴力行为的发生。在舆论的变异和消退环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更要做好善后工作,积极、主动地分析舆论发生变异的原因和利弊,了解舆论变异和消退后民众的情绪反应,认真总结每次舆论风暴发生前后对事件的影响,吸取处理舆论事件中的经验和教训,加强处理舆论危机的能力。
第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原则。首先,坚持舆论的党性原则,这是首要的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将舆论战线看做阶级较量战线的有机组成部分,明确了舆论在革命事业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⑩。因此,做好党的舆论宣传工作,确立舆论的党性原则,是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因此,要加强网络反腐过程中舆论的党性引导。网民发表的任何网上反腐舆论,都不能违背党的方针政策,不能背离党的指导思想,坚持一切为党的事业服务,一切为人民服务,一切为社会主义服务。其次,网络舆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十分强调报道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马克思“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的思想,列宁《论我们报纸的性质》中的论述以及毛泽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口号,等等,都提到了舆论要客观真实的要求。如今,打破了话语霸权的局面,每个人都有权利在网上就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由于兴趣爱好、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权力利益的不同,发表的观点难免会有失真之处,而这些违背事实的观点一旦被投机分子利用,将会误导缺乏理性的民众,甚至可能造成群体极化事件,损害网络舆论正常发展。再次,坚持舆论的监督与被监督原则。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实行对网络舆论的监督,将舆论的监督权赋予人民,是政府对人民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更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实践与发展。卢森堡曾说,对党和机关活动实行公开监督,绝对公开的监督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交换经济就只限于新政府官员的排他的圈子之内,腐化就不可避免。他认为,使群众民主精神“再生”的唯一途径就是“公共生活本身的学校,不受限制的、最广泛的民主公共舆论。
第三,加强网络反腐舆论体系建设。网络反腐舆论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的特点。首先,加强舆论的预警——评估——反馈机制建设。政府工作人员要对典型的舆论事件进行跟踪、引导,必要时可以对其进行备案。其次,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管,建立健全网络舆论问责体系,责任到人,责任到位。一个没有管理的舆论场,人人不负责任,必然是运动式噩梦死灰复燃,当大家都在污言秽语时,其结果就是文明者退出,流氓成了话语领袖,如此,又如何建设一个个好社会?11制定和完善相关舆论工作的法律法规,明确舆论自由的底线,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对破坏网络舆论行为制裁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净化网络反腐的舆论环境。同时,要提高政府部门面对公众舆论的自我纠错能力和纠错勇气,敢于承认问题,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再次,要提高舆论参与过程中专业人员的思想素质、文化修养、道德水平和工作技能。政治路线确立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12要鼓励那些对党忠诚、思想立场坚定、思维敏锐、写作水平高、道德先进、熟悉行业工作、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同志参加舆论引导工作。同时,要提高网络反腐舆论中民众的知识文化水平,使他们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媒介,引导他们养成理性看待问题的习惯。这样,网络反腐舆论的软实力才可以得到综合提升。
第四,实现主流舆论阵地和非主流舆论阵地、传统与非传统舆论阵地的协调发展。主流舆论阵地指的是由国家政府部门开设的宣传国家方针政策的门户网站、官方论坛,它具有政治权威性,是对中国社会发展情况的全面介绍,对国家的发展起着全局性和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同时,它的参与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而非主流的舆论阵地则是由热心民众开辟的褒贬时政、臧否人物的思想阵营,这些舆论本身是不具有权威性的,也只有借助主流舆论平台,寻找其与国家社会重大热点时政问题的契合点,它的思想才会赢得民众的关注,才能获得其存在的合法性根基,他的作用也才能凸显。在舆论媒介工具类型日益多元化的时代语境下,出现了传统媒介(如杂志、报纸)与非传统媒介(如电子邮箱、网站、微博、论坛)并存的局面。传统媒介由于其存在和发展已经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周期,它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持续性影响并未绝对消退,媒体话语的影响力还将继续存在,同时由于其较新型媒体相对成熟的运行模式以及其在发展过程中有较多的经营方略,在当今的舆论阵地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而新兴舆论阵地的兴起,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社会舆论的格局,但由于其从产生到发展的周期还相对较短,在其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许多瓶颈,诸如其构建模式、运行机制建设以及运行规律的摸索都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阶段,这就需要我们将传统和非传统媒介运用结合起来,取其利,避其弊。
注释: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版,第9卷,第 148页
③陈力丹.马克思新闻思想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29页
④同上,第3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版,第6卷,275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1卷,352页
⑦陈力丹.《舆论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版,第90页
⑧同上
⑨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52页
⑩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的讲话》,1962-09-24.
[11]蔡辉.网络公正不会自发产生.大众网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htm 2012-12-26.
[1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