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汉-英三语背景下藏英翻译专业教学现状分析研究——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2013-08-15 00:55章玉龙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三语藏语藏族

白 洁,章玉龙

(1.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730000;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甘肃 合作747000;2.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710062)

一、现状分析

三语教育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所特有的一种教育现象。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是藏—汉、藏—英、英—汉三种语言文化交流互动的过程。因此,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除了具有我国外语教学普遍存在的费时较多、收效甚微的一般问题之外还面临着一些特殊困难,即在三语背景下以汉语为中介语完成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码转换。根据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藏英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藏语、汉语和英语三种语言,在教学中以基础英语、基础藏语、英语语音、英语口语、英语语法为专业基础课,以英语视听说、英语写作、英汉翻译、藏英翻译、西方文化、英美文学、藏族文学等为专业发展课,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操作的能力体系。在教学中突出藏汉英翻译中语言语码转换和深层文化意义的转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藏英翻译专业的特色。该专业大部分学生是以汉语为主的藏汉双语者,这些学生即会讲本族语藏语,也会讲汉语,英语对于他们是第三语言(刘雪莲,2007)。在这些藏族大学生里,他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英语零起点学生占68.7%,学生文化知识结构单一,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母语干扰严重,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英语学习策略简单,未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应试而学习的表层学习动机突出。

二、原因分析

(一)藏英翻译的特殊性

翻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问,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这种翻译活动不仅要考虑到对原文的忠实,又要按照译文的语言规则来表达原文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翻译本身具有复杂性,并且对译者有较高的要求,译者的翻译能力的形成不能单靠学习理论知识、强化技巧训练,而是需要扎扎实实的双语功底及大量的翻译实践。而我院藏英翻译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属于“汉加藏”学生,即以汉语为主的藏汉双语者,他们英语基础薄弱,以汉语为中介语完成三语间的语码转换。无论是英译汉、汉译英还是藏英互译,学生在翻译时只是借助词典机械地硬译、死译、乱译甚至杜撰。

(二)母语和二语对三语的影响

藏族学生学习英语是第三语言的学习,其过程受到他们已经习得的母语藏语和尚未完全掌握的二语汉语的影响。与二语习得相比,三语习得显得更为复杂。Williams&Hammarberg(1998)做的关于母语为英语和二语为德语的语言学习者学习第三语言瑞典语的研究发现:在瑞典语的学习过程中英语和德语的作用不尽相同,母语英语起纠错作用,二语德语起着工具作用,但日后这两种作用都会被三语所取代。Cenoz(2000)指出,母语与第二语言对第三语言习得的影响是普遍的,在第三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二语的影响和母语同样不可忽视,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迁移。迁移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知识或技能对新技术和技能的获得所产生的影响,语言教学领域的迁移理论主要是指已经习得的语言对目标语习得的影响。

(三)学习动机的影响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藏英翻译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英语零起点学生占68.7%,学生文化知识结构单一,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母语干扰严重,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英语学习策略简单,未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应试而学习的表层学习动机突出。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陈琦、刘儒德,2007)。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动机的作用不容忽视。 Gardner&Lambert(1972)提出了“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的概念。国内动机研究(石永珍,2000)表明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80%出于“证书动机”。藏族地区由于其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一般和外界的文化交流较少,藏族学生很少有机会与目标语使用者接触、交流,因此藏族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融合性动机。

(四)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学习三语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受三种语言形态相互转换的影响,而且在三种文化环境中习得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由于文化差异,双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一定障碍。大部分双语学生生长在环境和文化都相对落后的农牧村地区,绝大多数学生在高中以前从未接触过外面的世界,有70%的学生从未去过像省会兰州之类的大中城市。对他们来说适应大学生活需要一些时间,更别说面对城市生活中文化、精神等方方面面的挑战。在三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差异可以提高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拓宽其文化视野,使他们在更加广阔多元的文化背景下学习外语,但同时也可能对藏族的传统文化价值判断造成冲击,增加他们英语学习的难度。

三、教学策略建议

(一)明确培养目标,重视专业特殊性

我院藏英翻译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以甘肃藏区为主培养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旅游等方面从事藏英翻译工作的政治可靠,业务适切的翻译人才。从翻译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出发,围绕藏、汉、英三语表达方式异同的对比,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翻译理论和常用方法、技巧,通过反复实践培养学生翻译技能,并对文化差异有着较强的敏感性,能够较好地处理翻译过程中具有民族特色的翻译内容。

(二)重视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来学习的藏族学生而言,应当选择其水平最好的语言作为教学语言,最大化地利用其固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系统来促进对英语的学习,对于藏文中学的来自牧区的藏族学生,由于其生活语言以及学习其他科目的教学语言均是藏语,那么最好能够使用藏语编排的英语教材进行英语教学,由于该地区藏族英语教师的缺乏,要满足这样的条件还存在极大困难,因此,培养藏族本族英语教师极其重要。

(三)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Skehan(1989)认为,“只要有了动机,任何人都能学好一种语言”。由于藏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普遍反映的焦虑度过高的现象,在课堂英语教学中创造轻松和谐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大多数外国人而言,藏区以及藏民族文化就有极大的魅力,如果藏族学生以发展当地旅游业为目标而学习英语,则自然具备了工具型动机。除此,强调英语的重要性及藏英翻译专业人才的紧缺性,对于希望继续深造、主动就业的学生而言,就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英语。

(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注重特殊性

由于藏族学生在母语文化,生活环境,以及认知结构等方面的特殊性,藏区英语教学应该重视藏族学生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淡化汉语,使用藏语作为教学语言,是藏族学生将藏语知识认知体系和英语直接联结起来,通过其最成熟的认知学术结构来学习目标语言,必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杜洪波,2006)。此外,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也是必要的。例如,针对藏族学生喜爱背诵而不喜欢语法学习的特点,教师应该将语法教学融入到篇章讲解之中,使藏族学生在背诵文章的过程中自然习得语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李志明,2009)。

翻译是一门艺术,处处涉及不同民族历史文化的最深层的差异,精神活动的不同感受与表达。在具体翻译教学中,充分注意藏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殊性,注意中西文化差异和藏族文化知识的融合,注意翻译理论课与翻译实践的结合;注意在民族地区藏英翻译的时效性和优势;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使他们充分认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学习英语。只有这样,我院的藏英翻译专业才能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为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翻译人才。

[1]Gardner,R.C.&W.E.Lambert.1972.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Rowley,MA:Newbury House.,2001.

[2]J.Cenoz.Toward Trilingual Edu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4/1:1–10.

[3]Skehan,P.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89.

[4]Williams.S&Hammarberg.B.Language switches in L3 production:Implications for a polyglot speaking model.[J]Applied Linguistics,1998,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杜洪波.“藏一汉一英”三语结构下藏族学生英语学习特点浅析[J].西昌学院学报.2006,(3)

[7]李志明.三语教育中影响藏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因素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8]刘雪莲.非智力性因素对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J].西藏大学学报.2008,(3)

[9]石永珍.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报告.[J].国外外语教学.2000,(4)

猜你喜欢
三语藏语藏族
浅谈藏语中的礼仪语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藏语拉达克话的几个语音特征
藏语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
国内外三语教育研究对西藏三语教育研究的启示
哈萨克斯坦“三语政策”及其影响分析
印尼三语学校华文教学考察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