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水利普查工作纪实

2013-08-15 00:49唐支亚
江苏水利 2013年1期
关键词:徐州市普查水利

唐 伟 唐支亚

(徐州市水利局,江苏 徐州 221018)

作为一座山水相依的城市,徐州市水系发达,境内河流湖泊众多。近年来,本市水务建设投资巨大,水利设施日益完善,从2010年开始实施水务一体化改革以来,涉水事务统一管理,成为全国水利系统水务一体化改革的先进典型,对境内水利设施、水资源利用等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势在必行。从2010年开始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得到了本市的积极响应,清查登记阶段,本市1448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开展了入户调查。在各级水利普查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本市水利普查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完成了6大类2个专项的普查任务,高质量完成了前期准备、清查登记、数据采集、图纸标绘、普查表填报、成果上报、事中抽查、档案专项验收及普查项目验收等各项工作。共清查水利单位1459298个,普查单位2157608个,空间数据标绘19380个。全面查清了徐州市河湖和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掌握了经济社会用水和河湖开发治理状况及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状况,为徐州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水信息支撑和保障。为推进水资源经济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推进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徐州市水利普查圆满完成了国家和省市的普查任务,受到上级的一致好评。

1 领导重视,责任明晰

开展水利普查是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近两年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徐州市政府对此十分重视,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发改委、统计局、财政局、国土局、环保局、水利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

2011年3月10日,市政府召开了普查领导小组会议,对全市水利普查工作提出了要求,市水利局多次在局办公室会议上专题研究水利普查工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均成立了水利普查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全市共选聘专职人员290名和普查员指导员285名以及普查员934名,其他人员779名。市普查办10名专职人员集中办公,设备及车辆得到落实。

根据国普办和省普查办下发的水利普查总体方案、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等基础技术文件,结合本市水利特点,市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徐州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工作方案》。

为确保水利普查有序开展,实行规范管理,徐州市及所辖县(市)区水利普查办相继建立了普查工作制度,包括:工作制度、人员考勤制度、工作旬报制度、文件资料和档案管理制度、信息与安全保密制度、质量控制工作制度、领导小组成员分工责任制和办公室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等,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和职责落实到人、落实到时间节点。

市普查办积极组织各县(市)、区普查人员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第一和第二阶段国家级和省级培训,培训总人数达553人次。在此基础上,市级还结合自身特点,组织了灌区、行业能力、水土保持、河湖开发治理、经济社会用水、地下水取水井、水利工程等专业及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汇总平衡及数据处理专用软件等业务培训,培训人数达750人次。县级培训达4000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质量控制,规范操作

数据质量是水利普查的生命,质量是控制水利普查成败的关键,是科学、准确和真实获取普查数据的重要保障。徐州市普查办始终把质量控制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贯穿于普查工作全过程,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控制体系和严格的验收制度,从而确保了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具体做法:一是成立了以分管副局长为首的普查质量工作组;二是编制了徐州市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实施办法;三是建立了数据审核制度、数据抽查制度、数据验收制度、数据汇总、协调平衡制度和质量责任奖惩制度;四是指导各县(市)区开展了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工作;五是根据各阶段水利普查质量控制要求,实施了巡查抽查,对各县市区上报的水利普查成果进行汇总、审查,并提出了整改要求意见;六是积极配合上级普查机构开展了水利普查质量巡查督导和抽查及成果审查,对上级普查机构提出的意见及建议进行了认真的落实整改。

3 加大宣传,营造气氛

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社会活动,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参与,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配合。此次水利普查内容包括:灌区取用水量台账,工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取水量台账,河湖取水口取水量台账以及2011年取水量动态指标。这就要求普查宣传要到位,要让广大群众了解水利普查的重要意义,为每位进村镇、进企业、进家庭的普查人员提供良好的普查环境。

水利普查开展以来,各级普查办利用板报、电子显示屏、展板等形式大力宣传水利普查的目标、意义和要求,让社会各基层都了解水利普查,了解水利普查的时间节点及任务要求。我们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开展宣传工作,2011年3月以来,我市在“徐州日报”刊登了专版1期,重点报道水利普查36次;徐州电视台专题报道18次;徐州广播电视台播出水利普查新闻86条;编辑水利普查旬报41期;在徐州水利网专门增设水利普查栏目,共设普查要闻、普查机构、通知公告、县区动态等10个窗口,发布信息400余条。

4 调研缜密,督导严格

水利普查实行了“普查四把关”制度,即:由水利局各相关业务科室专业人员及负责人对统计数据先把第一道关,检查核对后交水普办专业人员及处长进行二次把关,专家审查会审查把第三道关,最后由水普办分管领导最终把关签字后,再确定数据上报,重要的数据经过局办公会议和市水利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确认后上报。通过以上制度实施,保证普查对象不重不漏。

水利普查的各项统计工作,按照“在地原则”均由各县(市)、区具体完成。市级水利普查机构着重加强检查监督,在清查登记和填表上报阶段,市普查办组建了检查督导组,由水利局领导带队,对本市11个县(市)、区进行了水利普查检查督导工作。市水普办除利用电话、传真、邮编、网络通讯及时调度各地工作外,还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局办公会、座谈会、视频会、现场会、调度会、专业推进会等多种形式进行督查指导。

另外,由省、市普查办现场工作组及市普查办专职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各县(市)、区进行水利清查、普查和数据处理专项检查。市水利普查办和各水利普查现场工作组分期分批对所属的11个县(市)、区进行了清查数据的现场检查复核,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研究。2011年11月6日我市召开了全市水利工程专业普查推进会,12月6日召开了全市水利普查汇总平衡培训暨工作会议,有力地推动了普查进度,确保了普查质量。除了监督检查,市普查办还注重对各县(市、区)普查清查工作的技术指导。针对一些倒闭、拆迁、停产的企业进行了一一排查,要求进行增补替换。目前,徐州市水利普查办完成的《徐州市水利普查清查登记成果》和《徐州市水利普查成果》已通过最终确认审查,并已按要求完成普查数据事后质量抽查、普查档案和项目验收工作。

5 及早筹划,提升成果

根据《水利普查总体方案》及技术路线要求,普查成果的开发利用是本次普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徐州市对此项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在普查工作开展的同时,即着手酝酿普查成果的开发利用专题研究。市普查办分别与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徐州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和徐州市水资源研究会等5家单位签订协议,委托其对本次普查的8个专业共22个课题进行专项研究,为后续的成果应用和开发,为凝聚着我市全体普查工作人员汗水和智慧的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 结语

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已接近尾声,回顾三年来的工作,百感交集,水利普查带给我们一次自上而下团结协作的机会,其中的艰辛是每位参与普查的工作人员都能深切体会到的,但同时,更重要的是应总结各地区、各级取得的经验体会,为今后的第二次、第三次水利普查积累经验。徐州市的主要经验可归纳为四句话,即:领导重视是前提,科学方法是基础,数据质量是关键,严格程序是保障。

水利普查,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徐州市水利普查在这场水利普查战役中所表现出的不畏艰难、敢于拼搏、规范严谨、创新求实的精神,必将再创徐州市水利事业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徐州市普查水利
徐州市奋力推动全行业百日攻坚行动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徐州市超前研判 做好春节安全防范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徐州市工程咨询中心
学习调查要“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