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中国茶海 腾飞绿色凤冈

2013-08-15 00:49杨智惠
山花 2013年13期
关键词:凤冈凤冈县生态

杨智惠

行走凤冈,徜徉画中。目之所及,便是满满的绿,淌着沁人心脾的清新,透着超脱凡尘的灵秀。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北靠大娄山,南及乌江水,建制已逾千年的凤冈,恰似一位集天地之精华、山水之灵气的古典女子,在历史的烟云中,始终散发着独有的魅力。

凤冈,只听名字,就知道含有“凤鸣高岗”之意。这个读来晓畅而又富于诗意的县名,与其说是先辈们的美好心愿,倒不如说是大自然的恩赐。凤冈境内地质结构稳定,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千亩以上的盆坝分布在山环水抱之中,丘陵地带亦有数百亩的坝子散落其间。曾因城中有天赋奇工的“黔中第一泉”的龙井而名“龙泉”,民国二年改为凤泉县,后因城东有山形如展翅欲飞的凤凰,于民国十九年改为“凤冈”县。

凤冈县境开发较早,建县以前,这里曾设置过州、郡、县及土司。明代万历二十九(1601)年改土归流建立龙泉县。当年,依山傍水而建的小城,饭店、茶馆、客栈、中药店、米行、典当等店铺鳞次栉比,热闹非凡。而这一时期所建的庙宇,会馆、宗祠及大部份居民房屋在乾隆五十年(1794)年“火烧通城”中焚毁。嘉庆时开始,凤冈人又在县城里相继建造成城隍庙、文昌阁、万天宫、文峰塔等建筑。但这些文化古迹没有躲过天灾人祸的洗劫,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百年罕见的洪灾,毁去了凤冈城内众多的古建筑,留给后人太多的遗憾。

凤冈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延续着城市发展脉络,传递着城市发展的根基。小时候,常在昏黄的煤油灯下,托着腮帮听老人讲县城的逸闻趣事,由于时隔较长,大多故事已经没有印象了,惟有千年古银杏树上将军炮威慑号军的气概,至今还记忆犹新。每每看到那棵绿了又黄,黄了又绿的古银树,我的思绪就会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几百年前那场几乎没有胜算的战争,看到睿智、骁勇、刚烈的先祖们捍卫家园的浩然正气,让我在不经意间触摸到这座城市的灵魂。而今,县城深处,银杏犹在,还在守望着往日的那份繁华与荣光,诠释着小城人的性格和灵魂。是啊,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枝一叶,都浸透着每个在这里笑过哭过的人的悠悠情怀。它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内涵,又有优美和谐的自然生态,是当地民间文化的摇篮,也是人类聚居文化的样板。

交通要道 黔北咽喉

凤冈县区位独特,位于务川、正安、湄潭、余庆、德江、思南、石阡等县的中心地带。穿城而过的杭瑞高速和326国道不仅是凤冈的主通道,也是贵州省东北地区区域性交通要道。

凤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在漆坪村修建的河闪渡。河闪渡是乌江的重要渡口。那时境内商贾云集,一派繁华。明清时,离渡口不远的蜂岩曾有“七省街”的称号。到近现代,随着陆路交通的兴起,水上交通衰落,凤冈便逐渐沉寂下来。

凤冈城南,有一条古道,从老木桥、干溪铺、蜂岩等地至河闪渡码头,沿乌江通向外界。而其他几条古道也正好于此会合,形成三岔路。想当年,在这些古道旁,龙泉七子“曲水流觞”;明见田李将军悬崖狂书“夜郎古甸”,为后人探寻夜郎文化留下了宝贵的物证;明将刘廷平播经此,在龙潭河洗尽甲兵长不用;天隐禅师中华山悟得“万古徽猷”……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这些古老的文明,早已摔碎在山水之间。若时光能倒流,后人便能一睹当年的繁华胜景,南来北往间,去触摸这方乐土最伟岸的背影,看她与日月山河融为一体,成为永恒的记忆符号。

如今,横贯东西的杭瑞高速公路呼啸而来,从原三岔路腾空而过,聪明的今人和睿智的古人于此暗合,古老的文明与现代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出最有张力的色彩与光辉;新舟机场正式通航,拉近了凤冈与世界的距离;河闪渡码头即将完工,又将开启“百里乌江画廊”新时代;昭秀铁路、黔北高速、凤冈至新舟机场高速公路纳入规划。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凤冈将形成“三高一铁三码头一国道”的大交通网络。届时,从凤冈驾车到遵义只需60分钟,到周边七县最远的余庆也只需60分钟,凤冈一边全面融入遵义“1小时生活圈”,一边无缝对接周边县市,从此带来区位的根本性变化,为建设“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山水田园宜居城市以及贵州乃至西南最美县城”的梦想奠定了坚实基础。

醉山水胜迹 品锌硒佳茗

在凤冈,我首先想去的地方,是梨花屯。

或许因为她是我国著名作家何仕光先生的旧居,或许因为她有个书苑,每一次我就想去这里。

想在一个烟雨蒙蒙的日子里,去那个《乡场上》看看《种包谷的老人》。去那幽静而超尘的书苑,沏一杯清茶,挑一个角落,倚窗而坐,看那杯中舒展的碧玉,或升或沉,啜一口那至真至纯的佳茗,或甘或苦,听那窗外梨花带雨而开的声音……

而我还想去的地方,是西南最大的有机茶基地——位于永安镇田坝村的“茶海之心”。

观赏茶海之心的最佳景点,是仙人岭上屹然峭立的观景亭。登亭观海,山风拂面,茶香怡人,举目远望,入眼而来的是那浩瀚的“海洋”。看那“大海”,绿茫茫不见边际,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清辉荡漾;其间点缀的一个个村落,如同突兀在大海中的岛屿,衬托着茶海更加色彩斑驳;在乡村公路上奔驰的汽车,犹如大海中的舟船……不禁羡慕起那挎篮采茶的农家,夕阳下,收获满篮,披一身金色,徜徉在这绝美的画卷中,还家入梦,将生命融入了风光,这不就是先哲追求的“天人合一”么?!

观海之余,你可以沿着一条条火砖铺就的小径,到茶园漫步,时而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湿润的带着茶香的空气,便觉通体顺畅,散了一身的倦怠,仿佛回到儿时,与天地亲密无间;时而采一叶嫩茶入口,于唇舌之间去细细品味那苦中带甘的茶香,让所有浮躁不安的心动,都慢慢地平静了下来,茶我两忘;你也可以到农家游乐,到热情好客、淳朴憨厚的农民家中做客,不仅能品尝到最为环保的新鲜蔬菜、时鲜瓜果,而且还可吃上最为地道的农家饭:香气浓郁的油茶汤,油茶汤园,细挑的野韭等等,让你吃出浓浓的乡情和醉人的乡韵。

茶叶改变凤冈

仙人岭所观之海,内藏着无尽的宝藏,那就是富锌富硒有机茶,就是这片嫩叶,改变了凤冈!

生态是凤冈的优势资源,但经济总量小,经济发展慢,一度是凤冈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痛。美在山水,说到底更要美在心里,只有生活富裕了,才会笑出花来。

怎样才能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凤冈人有着自己的实践。十年前,凤冈确立了“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十年磨一剑。如今,凤冈生态环境向良性化方向发展,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和保护,水体大气、土壤等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先后荣获“中国低碳生态示范县”、“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中国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地”、“全国文化先进单位”等45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凤冈生态文明之花结出丰硕之果,凤冈已成为黔北高原上的一颗绿色明珠。

2003年,凤冈县把茶叶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选产业,坚持“高端运作、抢战先机”的发展思路,“差异就是特色”的发展理念,"猪—沼—茶—林"生态茶园建设模式,采取市场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运作方式。

既卖茶叶,又卖风景,美了家园,富了乡民的“茶旅一体化”模式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梦想照进了现实,成了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字招牌。

“以茶富民、以茶兴县”,凤冈凭借锌硒有机茶的兴起而声名远播。2012年,中央电视台先后5次对凤冈探索生态文明之路进行专题报道,凤冈人探索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在领略“茶海之心”的美景时,也无不为勤劳聪慧的凤冈人探索出的这条生态文明之路而折服。

其实,田坝人向来有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好传统。早在1955年,毛主席曾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对这里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作批示:“这个地方的路线是正确的……”50多年弹指一挥,今天的田坝,成了凤冈人最早实现绿色梦想的地方,也是凤冈县探索生态文明发展的一个缩影。

大手笔描 绘新画卷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凤冈县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凤冈要建设“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山水田园宜居城市以及贵州乃至西南最美县城”的战略目标。县委书记覃儒方在讲话中指出:一个人需要梦想,一座城市同样需要梦想,“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山入城、水入境、绿入心、人入梦”的山水田园宜居城市、“贵州乃至西南最美县城”就是我们凤冈城市的三个梦想。我想,只要我们坚定这样的梦想和追求不动摇,孜孜不倦地一届接着一届干,就一定能够建成一个规模适度、独具特色、大美俊秀的凤冈。

为确保“中国梦”在凤冈的实现。凤冈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以“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以十破十立为抓手、以五个标杆为指南、以党群直议制为手段”,围绕“提速发展、抢位争先”的总基调,“转型跨越、能快则快、全面小康”的总要求和“一二三四”的总战略,吹响了“干字当头、敢字为先、拼字求胜”的冲锋号。全县上下呈现出政通人和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有力地推进了凤冈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产城一体化、处处有文化”的要求。凤冈县一是立足县情,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原则,提出了“一轴两翼、一纵两环、一园两区”的近期60平方公里、中远期170平方公里的规划目标;二是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督促检查,以铁的手段,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三是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从2012年起,该县每年将拿出1000万元用于城市规划补贴;四是高度重视人文关怀,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城镇的美誉度和老百姓的舒适度、满意度;五是按照“新城老城联动,县城乡镇联动,城镇乡村联动”的工作思路,始终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路网建设引领城镇化发展,打造城镇一流作品,确保城镇倍增计划如期实现。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骨架的拓展、基础设施的完善、房地产开发的火爆以及杭瑞高速、茶海之心大道、城北车站等重大项目的开工投建,大量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涌入凤冈,凤冈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巨变。

2012年,凤冈在全省综合排名中,位列57位,与2011年相比,进增28位,增速高于历史,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被誉为“凤冈速度”,从而使凤冈摆脱了全省“后十名”的地位!

今日的凤冈,高楼鳞次栉比,街衢纵横交错,商住小区星罗棋布,广场花园绿荫葱郁,年轻的县城充满了现代化的生机,一个生态宜居、绿色和谐的新城正在拔地而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后几年,凤冈将围绕“提速发展、抢位争先”的总基调,“转型跨越、能快则快、全面小康”的总要求和“一二三四”的总战略,进一步加快“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山水田园宜居城市以及贵州乃至西南最美县城”的建设步伐,在188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早日实现43万凤冈儿女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凤冈凤冈县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凤冈县关工委的“桑业”情怀
住进呆萌生态房
贵州凤冈县永安热矿水成因分析
生态之旅
凤冈:初心致远 红绿辉映
贵州凤冈乡村“杀年猪”习俗及其文化解读
东有龙井 西有凤冈
凤冈县华莲家电关爱天桥中学留守儿童
凤冈县老干部慷慨解囊助学传递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