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012 年汤森路透的发展概述

2013-08-20 01:03万丽萍
中国出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汤姆森汤森路透

文/万丽萍

2008 年4 月17 日,加拿大传媒巨头汤姆森公司(The Thomson Corporation)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正式收购英国新闻和财经信息供应商路透集团(Reuters Group PLC),两家公司合并后改名为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 Corporation),总部位于纽约。汤姆森和路透合并后,全球资讯供应商形成了汤森路透、彭博(Bloomberg)和励德·爱思唯尔(Reed Elsevier) “三足鼎立”的格局。汤森路透在全球金融信息终端市场所占的34%的份额略高于彭博新闻社的33%,成为全球财经与专业信息产业的龙头。汤森路透成立后,在其公司的中文Logo 中正式启用中文名称——汤森路透。汤森路透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总部实行全集团管理制,同时也让各业务部门享有充分的经营灵活性,以便更有效地服务于客户。截至2011年12 月31 日,汤森路透在全球的业务已经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人数已达60500 人。

一、主要经营特点

汤森路透的绝大部分营收来源主要是通过以付费订阅的方式为专业人士提供电子信息内容及服务的收入。汤森路透的主要经营特点可以简要概括为:

企业经营目标:做行业领头羊。汤森路透的经营目标是,在自己所处的大部分细分市场中保持第一或第二的位置。

业务的均衡化与多元化。汤森路透既均衡又多元化的业务领域,主要体现在公司有四类核心客户群,即金融与风险(Financial & Risk)客户群、法律(Legal)客户群、税务与会计(Tax & Accounting)客户群、知识产权与科技(IP & Science)客户群,公司在这四类客户群体的业务中都有出色的表现。从汤森路透业务在地理区域分布上来看,汤森路透2011 年的营业收入的58%来自美洲地区,30%来自欧洲、中东及非洲(EMEA[1])地区,12%来自亚洲地区。其中仅最大的一个客户为汤森路透所创造的营业收入就达汤森路透总营业收入的1%。

富有吸引力的商业模式。汤森路透2011 年营业收入的86%都是来源于定期收费,这种商业模式具有强大而持续的现金流产生能力。

强有力的技术平台以及富有价值的内容产品。汤森路透不仅拥有许多专有数据库及深嵌式工作流程工具和解决方案,而且还有富有价值的内容产品。汤森路透2011 年营业收入的90%来自于其通过电子方式发送的信息内容产品、软件及服务。

严格的财务制度。汤森路透主要关注自由现金流的增长,公司具有强大而稳定的资本结构。红利是公司股东总回报的一个重要部分,公司也不时地用所得红利购回股份,以补充公司所持股份。

二、股权结构

2008 年4 月合并时,原汤姆森公司的控股人汤姆森家族企业伍德布里奇(Woodbridge)公司拥有并购后的汤森路透53%的股份,路透的股东拥有24%的股份,其他股东拥有23%的股份。

为了加快并购方案的实施,合并之初,即从2008年4 月到2009 年9 月,汤森路透实行的是两地上市公司制(DLC)。[2]这段期间,公司存在两个母公司——汤森路透公司(Thomson Reuters Corporation)和汤森路透公众有限公司(Thomson Reuters PLC),两个母公司之间相互负有责任与义务。汤姆森收购路透后,基于股东情况的变化,股东们和英国法院一起通过了一份合并汤森路透公司和汤森路透公众有限公司公司的决议。汤森路透公众有限公司普通股按1:1 比例转换成汤森路透公司普通股,汤森路透公众有限公司的美国存托股票(ADS[3])按1:6 比例转换成汤森路透公司普通股。原先汤森路透公众有限公司普通股持有者以及现有汤森路透公司普通股持有者(包括伍德布里奇股份持有者)在合并后继续享有同合并前一样的对汤森路透的所有权利益。2009 年9 月,汤森路透公司完成对汤森路透公众有限公司的合并,汤森路透公众有限公司改名为汤森路透英国公司(Thomson Reuters UK Limited)。2010 年3 月,汤森路透完成了集团内部重组,实现对汤森路透英国公司的完全控股,汤森路透英国公司成为汤森路透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汤森路透停止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公司股票只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和加拿大多伦多股票交易所挂牌交易。汤森路透集团内部的公司融合重组只是组织构架上的变化,并不影响汤森路透的全球业务、经营战略、财务状况及雇员现状。至此,汤森路透公司成为单一母公司统一管理汤森路透的全球业务。

根据汤森路透公司2011 年3 月公布的2010 年度报告,截至2011 年3 月1 日,伍德布里奇家族已经有效持有汤森路透55%的股份,比2008 年增加了2%股份,增持的股份是通过收购汤森路透公司旗下业绩不良公司的方式获得。[4]

三、经营状况

合并后,汤姆森路将公司核心业务定位为,给愿意为内容和服务付费的专业人士和决策者提供智能化信息。汤森路透的主要赢利模式是付费订阅服务。公司按照不同业务单元进行分类,每一业务单元采取“一条线式”的业务模式,利用强有力的技术平台通过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专业信息来收取订阅费用,这种业务模式保证了较高的现金流通率。

2011 年,汤森路透约80%的业务处于收入增长态势,其中有不少业务增长速度超过5%,这些主要是税务和会计业务、知识产权和科技业务、全球法律业务、风险与合规管理业务、市场业务以及企业、政府和院校法律业务。汤森路透2007 年至2011 年的主要财务状况见表1。[5]

表1 2007 ~2011 年汤森路透历史财务状况表

图1 自由现金流量和每股收益在5 年间的走势情况

可见,自由现金流量在2009 年后走势趋于平稳,每股收益在2010年走低后于2011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图2 汤森路透2007 年至2011 年汇率折算前的收入增长百分比、基本营业利润增长百分比和投资资金回报率在5 年间的变化情况

从图2 中可以看出,收入增长百分比、营业利润增长百分比和投资资金回报率在2009 年走低后逐年开始企稳回升。

图3 汤森路透2011 年的总分配比例。

从图3中可以看出,汤森路透90%的业务是通过电子信息、软件及服务的方式提供的,总收入的43%来自美国之外的地区,总收入的86%来自订阅或其他类似性质的连续性和定期性的合同交易。

表2 汤森路透2011 年营业收入分布表

从公司产业结构来看,汤森路透2011 年的总收入127.43 亿美元在不同产业的分布情况见表2。从以上图表可见,汤森路透的总营收主要来自金融与风险业务和法律业务,两者共占汤森路透总收入的82%。

四、产业构架

汤姆森公司于2008 年收购路透集团后,设立了两大部门,一个是市场部,由原汤姆森的金融业务与原路透的金融和媒体业务合并而成,另一个是事业部,由原汤姆森公司的法律、税务与会计、知识产权与科技业务部门组成。2008 年至2011 年年底,汤森路透的产业构架脉络如图4 所示。

图4 2008 ~2011 年汤森路透产业的构架

2008 年至2011 年年底的“二分制”部门结构(即事业部和市场部的划分)加快了汤姆森对路透的整合,但同时也增加了额外的管理费用,导致组织机构的复杂性。于是,汤森路透从2011 年下半年开始着手打破这种分立的部门架构,将汤森路透凝聚成为一个更加完整和统一的战略整体,由单一的法人公司来管理。新的公司架构更为简单、平等、有效,使各业务部门之间更易于合作。此次调整旨在使公司各业务单位之间能够更好地协作,以更好地满足客户日益复杂的需求,抓住发展机遇,建立公司可共享的创新技术平台,提高工作效率。这些调整从2012年1月1日开始生效。

随着汤森路透产业结构的调整,汤森路透的部门划分也做了相应调整,从2012 年1 月1 日起,汤森路透的业务部门划分为五个。

金融与风险部(Financial & Risk)。主要提供重要新闻信息和分析数据,促成金融交易,将各金融团体联系在一起。金融与风险部门由原先市场部的金融业务部门和原先法律部的风险与合规管理业务部门组成。从2012 年1 月1 日起,金融与风险部按照客户群的不同划分为四个业务单位,即交易、投资者、市场以及风险与合规管理。

法律部(Legal)。主要为全球法律人士、研究人员、调查公司、企业与政府专业人士提供法律信息、决策支持工具、软件及服务。从2012 年1 月1 日起,法律部根据不同的客户群将法律业务分为四类,小型律师事务所业务、大型律师事务所业务、法律顾问业务和政府业务。原来法律部的一部分风险与合规管理业务被转到金融与风险部。

税务与会计部(Tax & Accounting)。主要为会计公司、企业、律师事务所和政府部门提供税务合规与会计信息、软件及服务。该业务通过开发新产品、延伸产品线、收购Manatron 进入政府税务自动化行业等途径,逐步进行全球扩张。从2012 年1 月1 日起,税务与会计部根据客户群的不同,将其业务分为五类:知识解决方案、企业业务、间接地产与信托业务、专业业务和政府业务。

知 识 产 权 与 科 技 部(Intellectual Property & Science)。主要提供全面的知识产权、科技资源及决策支持工具,帮助政府部门、院校、出版商、企业和律师事务所发现、开发和转让创新技术。从2012 年1 月1 日起,知识产权与科技部按照客户群体的不同将业务划分为三类: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科学与学术研究、生命科学。

媒体业务。汤森路透的媒体业务分为两块,一是路透新闻社(Reuters News Agancy),二是消费者出版业务(Consumer Publishing)。路透新闻社用20 种语言为全球媒体公司提供政治、商业、金融、娱乐、生活时尚、技术、健康、科学与体育等方面的国际性、区域性和国家性新闻信息报道以及实况新闻和视频新闻。路透社在全球的600 多名摄影记者每天及时提供大量的最新图片,在线图片达500 多万张,这些图片对全球重要事件进行视觉阐述和分析。消费者出版业务包括路透社及其在全球的网站、移动应用和户外电子视频等由广告商支持的、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出版活动。

此外,汤森路透还成立了一个新的全球成长与运营部门(Global Growth & Operations organization),专门协调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工作,以便及时把握全球快速成长市场区域的发展机遇。

五、高管人员结构

汤森路透实行董事会管理下的首席执行官负责制,公司董事会共有14 名成员,包括1 名主席、1名副主席和12 名董事成员。汤森路透董事会主席是大卫·汤姆森(David Thomson),他从1988 年起任职。此外,他还是汤姆森家族企业伍德布里奇公司(The Woodbridge Company Limited)的董事会主席,也是加拿大唯一一家全国性报纸——《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 Inc.)的董事会主席。汤森路透董事会副主席是杰弗里·彼特(W. Geoffrey Beattle),他从1998 年起任职。同时,他也是汤姆森家族企业Woodbridge 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兼董事长和加拿大环球邮报公司的董事会成员。

汤森路透高管人员结构变化最大的一次,就是2011 年12 月31 日首席执行官托马斯·格洛瑟的卸任。卸任时他同时也放弃其在汤森路透董事会的席位。詹姆斯·史密斯接替托马斯·格洛瑟,担任汤森路透首席执行官。汤森路透纽约总部宣称,格洛瑟退休是管理高层改组的一部分。格洛瑟是合并后汤森路透公司内最后一名来自原路透集团的高管。

六、汤森路透在中国

早在1972 年10 月,汤姆森公司的缔造者罗伊·汤姆森就与周恩来总理进行了私人会面。从1998 年开始,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在中国开展业务,2001 年1月在北京开设了办事处并迅速发展。2002 年汤姆森法律信息集团在中国正式设立办事处,致力于为中国当地各专业领域(法律、税务、会计、知识产权、合规管理等)及政府部门的专业人士提供智能的、贴近实际的产品和专业化的服务。其主要产品有万律(Westlaw China)服务。2005 年12 月1 日,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与中国信息产业部结为合作伙伴成立了信息产业部-汤姆森知识产权发展联合实验室。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还是2006 年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报》举办的中国公众知识产权知识竞赛的独家冠名赞助商。2006 年,汤姆森中国研发及数据中心在北京成立。汤姆森中国研发及数据中心是汤森路透的战略性运营中心之一,在汤姆森的业务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上“汤姆森”字样的公司名称在2008 年汤姆森并购路透后均改为“汤森路透”。

2008 年汤姆森收购路透集团后,加快了对中国市场的开拓。目前,汤森路透已收购中国和讯网40%的股权,成为和讯网第二大股东。2011 年7 月15 日,汤森路透控股有限公司获准在中国境内提供金融信息服务产品,包括终端产品、投资与咨询产品、数据库和基金评估/财富管理产品。[6]根据2012 年汤森路透的公司经营情况报告,北京已成为汤森路透在全球雇员人数最多的十大办事处之一。

七、结语

从汤森路透近几年的业务发展状况来看,截至2012 年,汤森路透的金融业务为全球4 万多客户和40 万多终端用户提供服务;全球500 强企业中有80%的企业使用汤森路透提供的法律信息;全球百强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全部都使用汤森路透的旗舰型税务与会计知识解决方案;全球有2000 多万客户使用汤森路透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产品及服务;汤森路透每年发布100 多万条市场行情信息。从汤森路透在全球的雇员分布状况来看,汤森路透在全球的60500 名员工中,美洲地区28500 人,EMEA 地区(即欧洲、中东和非洲)12300 人,亚洲地区19700 人。因此,无论是从业务发展还是从全球雇员数量上来看,汤森路透都已确立了在电子化专业资讯服务行业的领先地位,成为全球性专业信息业的传媒巨头。它的成长与发展过程,对中国传媒集团的国际化无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注释:

[1] EMEA(即Europe、the Middle East 和Africa 的字母缩写),是欧洲、中东、非洲三地区的合称,通常是用作政府行政或商业上的区域划分方式,这种用法较常见于北美的企业

[2] DLC 是“Dual Listed Company”的缩写,意为“双重上市公司”或“两地上市公司”

[3] ADS 是“American Depositary Share”的缩写,即“美国托管股票”

[4]资料来源于Thomson Reuters 2010 Annual Report, http://ar.thomsonreuters.com,2013 年1 月10 日

[5]资料来源于汤森路透网站:http://ar.thomsonreuters.com/home.html,2012 年12 月30 日

[6]资料来源于http://www.scio.gov.cn/jrxx/xkmd/1/201112/t1063843.htm,2013 年1 月10 日

猜你喜欢
汤姆森汤森路透
谁杀了他的情人
遇见前辈
谁杀了他的情人
特效药
强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