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更需体育锻炼

2013-08-23 02:31吴志军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4期
关键词:教研组乒乓球身体素质

吴志军

(江苏省高邮中学 江苏扬州 225600)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主要执行者和组织者,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的工作质量,而体育教师的工作质量又和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责任感以及领导的重视相关联。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阳光一小时的积极开展,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提高了,体育教师也更忙了。体育教师在加强专业理论学习的时候,由于工作量的加大,往往忽视专业技能的学习,缺乏体育锻炼或体育锻炼没有计划性。

1 体育教师体育锻炼的现状

本人通过访谈、电话询问以及问卷对江苏省扬州市326名工作5年以上的体育教师进行了调查,统计了他们的体重(和刚工作时比)以及周锻炼次数。(见表1、2)

由统计表可看出:体育教师体重增加10kg以上的人数占统计人数的57.7%,周锻炼次数2次以上的人数占统计人数的42.9%,大多数体育教师缺乏体育锻炼。

江苏省高邮市教育局和体育局在2000~2002年组织了全市的体育教师测试,每年测跑、跳、掷的一个项目,各年龄段按性别分设不同的标准。测试人数分别为179(2000年)、182(2001年)、183(2002年),考核结果见表3。

通过访谈和电话询问,考核为及格和不及格的教师平时基本不锻炼,体重大多增加了15kg以上;考核为优秀的教师周锻炼次数基本都在3次以上,体重大多增加在5kg以内;考核为良好的教师周锻炼次数基本都为1~2次,体重大多增加在10kg以内。由统计表可看出:考核为优秀和良好的教师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考核为及格和不及格的教师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教师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下降。

2 体育教师忽视体育锻炼的原因与分析

2.1 天天上体育课,无需再花时间锻炼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主要起组织指导作用,所承受的生理负荷较小,而心理负荷较大。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体育教师较小的生理负荷根本起不到锻炼作用,必须挤出专门的时间进行身体素质和技能的训练。

2.2 身体素质好,不必锻炼

体育教师一般拥有超出普通人的身体素质,但如果缺少锻炼,比一般人更容易发胖。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身体素质退化也会非常明显,动作技能必然下降,锻炼的惰性也随之加大。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应及早制订锻炼计划,使我们的身体素质和技能在长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

表1 体重与人数

表2 周锻炼次数与人数

2.3 工作量大、疲劳、没精力锻炼

体育教师除了每天上体育课外,还需组织大课间和课外活动,以及课余运动训练,确实很累。再花专门时间锻炼,有时真的感到精力不够。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不仅各项生理机能下降,抵抗能力差,而且精神会很压抑。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体育锻炼是最好的方法。我们体育教师如果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身体素质会下降,动作技能逐渐退化,久而久之工作上会感到力不从心。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尽早制订体育锻炼计划,并认真实施。

3 体育教师体育锻炼的迫切性

3.1 社会的需要

现代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普遍感到压力增大、失眠、不安、自信心不足。而科学的健身人能有效改善上述症状。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逐步实施,人们健身的意识不断增强,要求健身的人群越来越多。清晨、傍晚、公园、广场到处可见健身的人群。健身所搭建的平台给了体育教师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体育教师应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利用专业优势,加强身体素质的练习和社会流行的健身运动技能的练习。在全民健身的大环境中显示自身优势,并能根据不同需求开出相应健身处方和技术指导,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赢得人们的尊重,从而大大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3.2 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和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

在我国有“无病便是健康”的错误认识,对广大群众中有着深根蒂固的影响,即使在体育工作者中也大有人在。没有生病,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作估计,健康意识淡泊比比皆是。据本人对几百名体育教师访谈有规律健身不足10%,有许多人体形发胖,还有许多人常熬夜工作,有的担负教学训练重任,无暇顾及自我健康问题健康忽视,就更谈不上理性地、有意识地锻炼。据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长期大负荷、高强度运动对身体可造成多种多样的损害。从健身角度面论,体育教师或多或少受过明显或潜隐的这种身体损害,是十分需要健身的群体。由一个体育教师群体,可以反映出我国教育工作者健康知识、健身意识薄弱的一面。体育教师要带动和指导本校师生锻炼,形成人人锻炼的热潮,必须要有明显高于一般同龄教师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才能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否则甚至会有教师瞧不起我们的专业水平。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必须有危机意识,自我加压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专业水平。

3.3 体育教学的需要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质量提升的主导因素,体育教师的体能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作为青年健美设计师的体育教师,保持良好的体型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种情况出现:相同的内容相同的教法由不同的教师来教。一种是体型较好的教师;一种是体型较差的教师,教学效果相差很大。体型较好的教师示范轻松优美,学生发出了惊叹声;接下来的讲解,学生认真听讲,练习积极,效果很好。体型较差的教师示范一般甚至吃力,学生会说:“老师不过如此”,接下来的讲解,学生注意力分散,练习积极性不高,或不按要求来,效果一般或较差。两种不同的榜样,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广大体育教师深思。我们只有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体型和熟练的技术,才能做好学生的榜样。

表3

4 体育教师体育锻炼制度的建立

4.1 制订个人(合作小组)锻炼计划

每个体育教师应根据个人情况制订锻炼计划,计划要体现一专多能的特点,重点练习本校普遍开展的项目。身体素质练习和各个运动项目练习要相兼顾,尤其要增加薄弱素质和薄弱项目的练习。可和本组教师或其他组教师组成2~3人的锻炼小组,每周在固定时间安排1~2次锻炼。

4.2 制订体育教研组锻炼计划

体育教研组应根据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确定1~2个运动项目为重点项目。每周安排一次,由该运动项目水平高的教师辅导,共同提高本组教师的运动水平。如我校乒乓球和篮球是开展最普遍的运动项目,每年市教育局都组织教师和学生的乒乓球和篮球比赛,我校体育教研组单周安排一次乒乓球教研,双周安排一次蓝球教研。

4.3 学校考核

为了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应尽可能让体育教师多参加专业培训,同时加强专业考核。考核的内容可让全体体育教师参与讨论,共同制订。

4.4 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考核或基本功大赛

为了促进体育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市教育局可组织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的考核,对考核优秀者进行表彰奖励,考核结果通报到学校。如高邮市教育局和体育局在2000~2002年组织了全市的体育教师测试,每年由教师在跑、跳、掷中各选一个项目,按年龄和性别对三个项目的总分进行考评,分设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在2006~2010年组织了全市的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内容有说课、课件、才艺展示(篮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100m、跳远、原地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根据总分分设一、二、三等奖。2012年根据《江苏省体育教师体能测试标准(试行)》于7月组织了全市的体育教师测试。

5 体育教师体育锻炼的模式

下面是本人和本组陈友老师的2人小组指导式周锻炼模式。

周一:力量和速度素质。(1)仰卧起坐30×4;(2)俯卧挺身30×4;(3)负重半蹲(70kg)5次+30m加速跑共4组;(4)10×4往返跑×2;(5)挺举(60kg)5×4。

周二:乒乓球。正手攻球1min×10,左推右攻20×5,正手连续拉弧圈球15×5,各种发球与接发球15×5。

周三:单周体操,双周田径。体操:鱼跃前滚翻,侧手翻,骑撑前回环,屈伸上接肩倒立。田径:背向滑步推铅球(5kg)10次。跳远:(1)腾空步练习5次;(2)4~6步助跑跳远3~4次,全程助跑跳远3次。

周四:柔韧和耐力素质。(1)正压腿4×8拍,侧压腿4×8拍;(2)摆腿(前后左右)4×8拍;(3)正踢腿10×2拍,侧踢腿10×2拍,外摆腿10×2拍;(4)压肩8×8拍;(5)3000m中速跑。

周五:教研组活动(球类比赛)单周篮球,双周乒乓球。篮球为半场4打4,乒乓球按水平分两组单循环。

周六:和家人一起运动。下午打羽毛球(乒乓球)或郊游。

周日:休息。(备注:体操田径的练习内容不断变换,每天锻炼时间大约1h)下面是杨杰、张杰、雍才权3位老师的互相监督式周锻炼模式。

周一:力量素质。(1)仰卧起坐150个(可分若干组),轮流计数;(2)负重半蹲跳(40kg)15×4,轮流计数;(3)俯卧撑150个(可分若干组),轮流计数;(4)引体向上30个(可分若干组),轮流计数。

周二:羽毛球。单打比赛(1局定胜负),负者下,轮流上,时间1h,看谁赢得多。

周三:力量素质。内容同周一。

周四:田径。(1)背向滑步推铅球(5kg)10次;(2)4000m中速跑(1每周可调换,2不变)。

周五:教研组活动(球类比赛)单周篮球,双周乒乓球。篮球为半场4打4,乒乓球按水平分2组单循环。

周六、周日:和家人一起运动。晚上7:30~8:30到广场跳舞。

《江苏省体育教师体能测试标准(试行)》是体能类的测试项目,在结合标准的基础上,我们体育教师还应加强技能类项目的练习。我校体育教研组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体育锻炼模式,从2000年实施至今。在教育局组织的田径素质测试中,我组8名体育教师均为优秀;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我校6名教师获一等奖,2名教师获二等奖;市教育系统乒乓球和篮球比赛我校师生代表队分别多年垄断冠军。生命不息,运动不止,这是我们体育人的最高追求。还没有形成锻炼习惯的体育教师应马上行动起来,尽情的享受运动带给我们的乐趣,在运动中找到我们的青春和激情。

猜你喜欢
教研组乒乓球身体素质
乒乓球悬浮术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锻炼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乒乓球与大铁球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迷你乒乓球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
对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