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轻链在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脏损伤中的应用

2013-08-25 08:01陈满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1期
关键词:轻链红斑狼疮系统性

陈满红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的一种,患病后会累及皮肤、骨骼肌肉、神经系统、肾脏、心肺等多个器官和系统,因此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与生活质量[1]。而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诸多临床表现中,要以肾损伤最为常见,目前临床也主要采取测定患者尿蛋白含量来评估肾损伤程度,不过由于检验的准确性较低,并不能准确反映患者肾损伤情况。因此如何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损伤诊断效率就成为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2]。而本组探究通过选取自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10例,测量其尿轻链与相关微量蛋白含量,来评价分析尿轻链水平与肾损伤的相关性。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男性32例,女性78例,年龄14~44岁,平均年龄(28.5±11.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指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标准,且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意识障碍等病症,事先告知所有患者及其家属本次探究的方法与目的,征得其同意后,根据患者有无肾损伤情况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损伤组患者50例,非损伤组患者60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检测方法:选取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BN-Ⅱ型特定蛋白分析仪和相关配套试剂进行本次探究,主要检验原理包括散射免疫比浊法和恒基水杨酸定性法。首先取所有患者空腹晨尿约10ml,然后将其分为两等份,一份进行蛋白定性,另一份进行离心分离,应用蛋白分析仪检测尿轻链与相关尿蛋白,包括尿免疫球蛋白k轻链(kapU)、尿免疫球蛋白λ轻链(lamU)、尿微量白蛋白(mALbU)、尿免疫球蛋白G(IgGU)、尿α1、α2、β2微球蛋白(α1-MU、α2-MU、β2-Mg)以及尿转铁蛋白(TrfU),最后详细记录收集到的相关检测资料,并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然后分析尿轻链与相关检测指标的相关性[3]。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1.3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采取Spearman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通过比较分析损伤组与非损伤组患者尿轻链检测结果发现,损伤组患者的KapU和lamU含量均显著高于非损伤组,P<0.01;此外,损伤组患者的mALbU、IgGU等检测结果也显著高于非损伤组,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尿液检测结果比较(mg/L)

此外通过分析尿轻链与相关尿检指标结果的相关性发现,损伤组患者kapU与lamU呈现高度相关性,P<0.001,二者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此外,尿轻链kapU、lamU还和α1-MU、β2-Mg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1;同时二者也与 mALbU、IgGU、TrfU和 α1-MU存在相关性,P<0.01。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作为常见自身免疫疾病的一种,会对患者的皮肤、脏器和其他系统产生侵害性损伤,进而影响相应器官与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干扰患者正常生活质量[4]。就有关资料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且高发于青年女性,并具有遗传发病与分散发病的双重特点。同时在诸多临床表现中,要以肾脏损伤最为常见。目前临床上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是否存在肾损伤的主要方法为肾脏病理活检和尿蛋白检测,但是上述方法却不能有效反应早期肾损伤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组探究选取我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结合病理活检与尿蛋白检测结果,对尿轻链的检测价值进行探究分析。

单纯依靠尿蛋白检测不能准确反映早期肾脏损伤,而且进行肾脏病理活检也会对患者产生损害,因此评价尿轻链的检测价值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发现,尿轻链可以分为k型与λ型,二者比例为2:1,其主要成分为氨基酸,并可以分为可变区与恒定区两个部分,其中可变区是机体免疫活跃的区域之一。通常情况下,尿轻链的合成受到核因子-kB的调节,而在发生肾损伤的情况下,会激活核因子-kB的表达,进而增加尿轻链的合成量。此外,正常情况下,肾小球具有屏障作用,它只允许分子量小于40KU的小分子蛋白滤过,而尿轻链的分子质量通常在25KU以下,因此能够充分滤过,之后尿轻链会被肾小管吸收,而当肾小管发生损伤时,尿轻链的检测结果就会显著升高,同时当肾小球发生损伤时,尿轻链以及大分子蛋白如IgGU、mALbU等的滤过率就会增加,通过进行尿蛋白检测即可做出诊断。因此通过测量尿轻链的指标含量,能够准确判断肾小管的损伤程度,并且本组探究还对尿轻链与相关尿检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尿轻链不仅与肾小球的判断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还与判断肾小管损伤的指标如α1-MU、β2-Mg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笔者认为,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尿轻链水平,可以有效反应肾损伤的情况,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1]柯培锋,陈炜烨,徐建华,等.尿轻链在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脏损伤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2,33(24):3716-3718.

[2]李建军,马路,张志浩,等.53例急性肾损伤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5):432-434.

[3]明昕,王美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体会[J].中国病案.2011,12(3):70-72.

[4]陈京京,王丹丹,周士亮,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微小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1):23-26.

猜你喜欢
轻链红斑狼疮系统性
轻链检测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评估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游离轻链与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高糖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透性及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的影响
DNA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
10例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