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惩防机制为发展清道——丹寨廉政建设观察

2013-09-01 02:25陈焕春康中华
当代贵州 2013年19期
关键词:丹寨廉政作风

文Ⅰ陈焕春 康中华

丹寨,发展步伐在加速。

2012年,丹寨县在全省88个县市区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排名第14位,比2011年上升了22个位次,比2010年上升了54个位次。2013年上半年,该县仍然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其中,就业、组织、社会管理创新、党风廉政等10多项工作位居前列。

“发展快”的基础,是强化惩防结合、加强廉政建设带来的务实作风。

筑牢拒腐“防火墙”

在古代,建筑物之间有一面墙隔着,这面墙是用来防火的。

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丹寨县纪检监察部门以“廉政文化”建设为载体,牢牢筑就三道“防火墙”。

一是建好平台。将“廉政文化”作为惩防体系建设的重点,通过宣传栏、座谈会和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不断创新教育形式,把反腐倡廉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中,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以“倡廉洁、树清风”为主题,通过刷写廉政公益广告,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开展曲艺大赛、书画展览等活动,使“廉政文化”走进机关、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各个领域,实现廉政教育“全覆盖”。

二是提前警示。2011年以来,先后组织33名县级干部、87名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廉政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组织3138名党员干部参加廉政教育培训。在26个牵头部门、47个协办单位建立惩防体系建设领导机构,77名“一把手”作出廉政承诺。2011年以来,先后对7个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约谈。

三是惩防并举。2011年以来,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8件,给予党纪处分6人,政纪处分23人,双重处分7人,通过查办案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50万元。针对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薄弱环节,在63个县直单位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查找出个人风险点2631个、股室风险点879个、单位风险点658个,编制优化权责流程178个,建立防控措施1876条,完善制度437个。

“机遇难得,决不能让腐败成为提速发展的绊脚石。”县委县政府对惩治腐败发出了震耳发聩的警示。

通过三道“防火墙”,丹寨建成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的廉政风险全程防控机制,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扫清了道路。

作风之弊“大扫除”

去年3月,丹寨对上班玩游戏的15名干部作出调整岗位处理,拉开严厉的作风“大扫除”序幕。

紧接着,对乡镇夜间值班突击查岗、对各单位领导应参加有关会议的下属代会进行清查,下文明确全县干部职工不准参与打麻将,深挖“吃空晌”问题……1名乡镇“一把手”被调整岗位,1名机关副科级干部被就地免职。

今年6月2日,丹寨县再次召开全县解放思想整顿作风大会,革除拖拉习气,推动快速落实。城江河边建筑、扶贫资金滚动、金融贷款办理、公路沿线卫生、市政管理等问题,被毫不留情地“曝光”并处理。7名领导干部因作风散漫、工作落实不到位遭问责,其中1人停职检查、3人行政警告、3人诫勉谈话。

丹寨县委县政府采取措施,狠打“组合拳”,整治庸懒散慢作风。

查找差距对照整改。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牵头制定克服“庸、懒、散、慢、浮”五种不良风气、提高效能建设的实施方案。各部门结合学习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开展自查自纠,逐条逐句对照,谈体会,找差距,抓整改,用铁的纪律和作风确保增比进位。科级干部要求有不少于3000字的思想和工作方面的剖析材料。

廉政建设带来了好作风,创造了好环境,迎来了大变化。2012年,丹寨经济增速位列全省第14名,贵州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跻身全省十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双获全省第一。图为建设中的贵州丹寨金钟开发区一角。(丹寨县纪委供图)

开辟作风建设专栏。各部门设立以“治庸、治懒、治散、治慢、治浮”为主题的专栏,县电视台和《云上丹寨报》开辟专题,对外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重点工程定期调度。“6个1”重点工程,实行项目化管理,牵头领导定期调度、及时督查指导。各单位每月10日、20日、30日以网络表格式报告,项目建设滚动式推进。

“下管两级”加强监管。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每周一书面报送上周工作动态给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动态详细记录每天上、下午工作事项,分管县级领导通过这一渠道,调度和部署下步相关工作。

通过层层传递压力,事事追踪“倒逼”,作风“大扫除”为丹寨带来了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好的发展效果。

注重发展“惠民生”

常人眼中,纪检监察就是“查案子”、“处理人”的,但这“查案子”、“处理人”的目的是让贪腐者失去温床,让全县干事创业的强风劲吹,使民生得到更多实惠,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县政务中心推出微笑、温馨服务,推行“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绿色通道、联合审批”模式,让群众满意、企业满意。2012年,贵州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引进项目37个,其中过亿元项目22个,开发区被列入省重点培育的“511”示范园区。获此殊荣,得益于丹寨人的优良作风、优质服务。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征地拆迁这个“老大难”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丹寨的面前。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承担起督察并组织协调的重任,把握好政策尺度,又替老百姓长远生计打算,在10个月时间里顺利完成278户63000平方米的房屋拆迁工作,实现入户率、见面率、理解率3个100%,没有发生一起因不当拆迁引发的越级上访,实现征地拆迁“零事故”。

纪检监察机关“插手”多项民生事务,纠风惠民。加大对扩大内需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及土地调控、矿产开发、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督检查,加强对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厉查处违纪违规使用扶贫、合医、农低保、危房改造资金的行为。推行医疗药品价格公示制、费用清单制、医德医风考评制,对新农合运行机制全程监管,解决群众反映的“看病贵”和服务不到位问题。

针对基层“办事难”和“上访难”,将便民服务向乡村延伸。在各乡镇建“便民服务中心”,在166个行政村设“便民服务点”,将国土、计生、民政等具有审批、审核事项和服务职能的部门集中办公,方便群众办事。开展县、部门、乡、村、组五级联动“三访”活动,在166个村配备村级专职纪检员,在846个村民小组配备信访联络员,使纪检监察信访工作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为老百姓解决大量难事、办好大量实事,许多积累多年的矛盾在乡村一线得到消化和解决。

真心换真情。丹寨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得到了群众广泛的认可。2012年,在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民意抽样调查中,丹寨县位居贵州省第二、黔东南州第一。

廉政建设带来了好作风,创造了好环境,迎来了大变化。2012年,丹寨县经济增速位列全省第14名,贵州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跻身全省“10强”,位列第8位。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双获全省第一。

“丹寨发展中最缺的是人才,最要紧的是转变效能提速的作风。”县委书记侯美传如是说。县委县政府工作抓住了“纲”,“纲举目张”,各项工作始得迅速地顺利推进。

猜你喜欢
丹寨廉政作风
廉政教育走“新”更走“心”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春耕大典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贵州苗族蜡染文化在平面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轮值镇长
——丹寨万达小镇的独特IP
丹寨扶贫创新模式探析
丹寨扶贫创新模式探析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