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崛起 积极赶超——参加贵州党政考察团赴长三角地区考察学习心得

2013-09-01 02:25杨兴友
当代贵州 2013年19期
关键词:威宁自治县长三角

文Ⅰ杨兴友

(作者系毕节市委副书记、威宁自治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黄莎莎)

在考察期间,贵州党政考察团专心“看”,认真“悟”,动脑“想”,在亲身感受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的同时,深入学习借鉴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在推进改革发展中的经验做法。图为考察团在杭州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考察。(本刊记者 李 枫/摄)

4月8日至13日,我有幸参加了贵州党政考察团赴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考察学习。长三角地区是全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经济发展的“领头雁”。考察期间,看到的都是大项目、大企业、大品牌、大场面,亲身感受到了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令人震撼又使人振奋。给我最深的印象一是气魄大;二是发展快;三是工业强;四是文化氛围浓;五是信息化水平高;六是环境优美。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实践,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只有观念更新,才能工作创新;只有扩大开放,才能活力奔放;只有突出特色,才能发展出色;只有科学定位,才能提高品位;只有构建投资洼地,才能打造发展高地。

对照先进找差距,我们发展的差距就差在思想境界、胆识气魄、思路办法、创业精神上,我们干部队伍中存在着许多与时代要求不同步、与创新突破不合拍、与科学发展不相符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在思想上,就是视野狭窄、观念陈旧、思路不清,习惯于成功的经验,跳不出传统的思维定势;反映在工作上,就是不敢试、不敢闯,墨守成规、畏首畏尾、求稳怕乱,不敢越雷池一步。反映在行动上,就是见事迟、行动慢,在观望中放走机遇,在争论中错过机遇,在徘徊中丧失机遇;反映在精神状态上,就是进取精神不足,守旧思想有余。我们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同样是干事创业,人家是在干大事创大业;同样是加快发展,人家是超常规的发展、跨越式的发展、高质量高标准的发展。相比之下,我们的观念不如人家新、气魄不如人家大、办法不如人家多、干劲不如人家足。

通过学习考察,使我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路,看到了差距,受到了教育,激发了动力,坚定了信心,而且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启发深刻。我深深感到,一个地方项目建设的力度,改革开放的程度,决定着这个地方发展的速度、建设水平的高度、群众的满意度;一个地方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区位条件,也不完全取决于它拥有多么丰富的自然资源,最根本在于它有没有促进发展的思想理念,有没有赶超发展的勇气智慧,有没有推动发展的操作能力。现结合威宁自治县发展实际,谈以下六点学习心得:

威宁自治县面临着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双重压力,实现同步小康宏伟目标,必须坚持跨越发展与转型发展一起抓。通过考察学习,长三角地区始终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而威宁自治县小康目标实现程度仅为63.9%,在同步小康宏伟目标面前,发展面临的困难还很多,全县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人口多,2012年人均GDP仅为1100美元左右,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按照人均GDP5000美元的目标计算,全县GDP增速必须每年保持20%以上,在“赶”上有差距,在“转”上更有压力。“赶”与“转”是质与量的辩证统一,我们既要坚持“赶”,把“慢”这个主要矛盾解决好,快马加鞭、奋力追赶;又要注重“转”,在“好”上不断弥补差距,在赶超中转变,在转变中赶超。

“四化”同步是威宁自治县加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以园区为载体,产城互动、城乡统筹,推进“四化”同步一起抓。进入长三角,处处感受的是产业发展大谋划、大手笔、大动作,定位之准、品位之高、发展之快、环境之美,令人叹服。威宁自治县之所以欠发达,就是因为过去不重视产业、“四化”同步发展跟不上。要以“十破十立”为主要内容,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观念大更新、作风大转变、环境大优化、人才大聚集、科技大提升、项目大投入、经济大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园区经济是长三角加快发展最成功、最宝贵的经验。要加快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建设步伐,确保今年开发面积达8.3平方公里以上,新建成标准化厂房30万平方米。围绕“水光风、煤化工,锌铜铁、制造业,烟农畜、园聚集”的产业重点,推进一系列项目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围绕打造100平方公里和100万人口的城市规模的发展定位,优先开发新区,改造完善老城,打造一批特色突出、功能完善、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城市综合体和特色小城镇,到2020年,实现城镇化率达50%以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启动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暨台湾农民创业园工作,建设一批马铃薯、蔬菜、苹果、核桃、禽蛋、花卉等产业的省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保今年完成种植马铃薯170.3万亩、玉米110万亩、烤烟36万亩、核桃18万亩等目标任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威宁机场和威水、威昭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完成560公里通村油路建设。

与长三角地区比,威宁自治县改革开放力度不够大,必须坚持以开放促进开发,以开放倒逼改革,做到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一起抓。长三角地区最明显的经济特征就是高度重视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对发展的推动作用,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开放型经济发展迅速。与之相比,威宁自治县对外开放力度还不够大,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还不够浓。要以开放促进开发,抓好招商引资。要积极培育“区域利他文化”,创新招商引资形式,进一步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圈、滇中经济区、黔中经济区等经济区域的协作,提高招商引资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投产率,确保今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70亿元以上。以开放倒逼改革,营造对外开放的良好环境。“硬环境不够硬,软环境不够软”,是我们与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差距。学习长三角,就是要牢固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舍得土地换城市、舍得投入建园区、舍得辛苦换幸福。抢抓中央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威宁作为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的机遇,进一步推进威宁自治县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使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加便于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抢抓国发2号文件在财税、投资、金融、产业等方面政策支持的历史机遇,在加快民营经济跨越发展、深化民生保障全覆盖、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实现体制创新、机制转换、政策突破;认真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即将出台文件支持威宁自治县发展的政策,着力破解“四化同步”进程中资金、项目、用地等不符合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把改革开放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表明,人才是跨越发展之本。必须坚持高度重视人才第一资源,不遗余力地抓好教育和人才培养。要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有机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引才、聚才、用才、留才。运用长三角地区对特殊人才采取特殊分配方式的经验,从理念、导向和投入上入手,真正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人才投入优先保证。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全面提升威宁自治县人力资源素质。

必须坚持走科学发展的“新路”,切实守住环境保护的底线,做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要借鉴长三角地区生态经济化发展经验,以生态文明新理念引领工业化、城镇化,坚决摒弃依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而换取经济高速增长的“老路”,坚决摒弃粗放发展、低质增长的“旧路”,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弯路”,走科学发展的“新路”。

必须坚持艰苦奋斗、激情干事,脚踏实地把我们的每一件事情干好。

长三角地区的快速发展,干部是重要因素。要切实增强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只争朝夕,激情干事,激情创业,变“等靠要”为“急争抢”、“敢拼闯”,大力弘扬“同心聚力、自信自强、排难奋进、创新跨越”的威宁精神,坚持做干事创业的排头兵、振奋精神的领路人、科学发展的实干家,用实绩来检验实干,使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让发展的成果在落实中显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导,借助长三角地区跨越发展的成功经验,增强发展的自信、跨越的自信、小康的自信,勇于崛起,善于跨越,积极赶超,为建设美丽新威宁、实现威宁百万各族人民同步小康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威宁自治县长三角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17个鲜食玉米品种同台比拼
贵州威宁一次雹暴过程的雷达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跑起来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广西民族自治县立法协商历史考察和经验启示
威宁机场选址评审报告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