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

2013-09-11 08:13刘国斌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屏气血管病脑血管

刘国斌

(赞皇县医院 内科,河北 赞皇 051230)

缺血脑性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后损害认知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容易进展为痴呆[1]。TCD 能提供可靠的颅内血流信息,可以动态观察脑血流速度及颅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2]。笔者为研究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9月间收治的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TCD 评估患者血液动力学改变,以此探讨颅内大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与卒中后认知功能改变的关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9月间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12例设为观察组,其中男63例,女49例,平均年龄(65.2±11.1)岁,本组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3],经头颅CT 或MRI 证实。设同期来院体检正常者98例为对照组,其中男57例,女41例,平均年龄(63.5±13.7)岁。对2组均进行了详细的神经科和心脏科检查及神经心理学评估,同时对每个病人进行较全面的血液化验,详细地采集临床病史。

1.2 仪器与方法 TCD 检查采用2MHz 探头检测颅内血管:常规经颞窗探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探测深度为40~65 mm,血流方向朝向探头;大脑前动脉(ACA)探测深度为55~75 mm,血流方向背离探头;大脑后动脉(PCA);探测深度为55~70 mm,血流方向朝向探头。经枕窗探测基底动脉(BAS)探测深度为85~120 mm,血流方向朝向探头;双侧椎动脉(VA)探测深度为50~80 mm,血流方向背离探头;经眼窗探测眼动脉(OA)探测深度为35~65 mm,血流方向朝向探头;颈内动脉虹吸段(SCA)探测深度为60~75 mm,血流方向朝向背离探头。记录各支血管的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以此计算平均血流速度(Vm),脉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由于大脑中动脉先天解剖变异少,血流频谱信号比较稳定,易于探及,前循环的血管中选择大脑中动脉,后循环选择基底动脉用于评估血管反应性(VMR)。PI正常值范围为0.6~1.1,≥1.2 为PI 值异常增高。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颅内大血管狭窄情况、血流动力学改变、TCD 屏气实验及卒中患者影像改变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淮差()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2组间的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颅外颈动脉、椎动脉狭窄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2组颅外颈动脉、椎动脉狭窄情况比较例(%)

2.2 2组屏气实验结果比较 见表2。

表2 2组屏气实验结果比较()

表2 2组屏气实验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3 卒中患者影像改变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关系分析

见表3。

表3 大、小血管病组Vm 值及PI、RI、BHI 比较()

表3 大、小血管病组Vm 值及PI、RI、BHI 比较()

注:与大血管病组比较,#P <0.05,##P <0.01。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是损害认知功能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比较常见的。有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易进展为痴呆[4]。TCD 可重复性的检查能监测大脑血流量及脑血管反应性,提供可靠地,实时的颅内血流信息,临床广泛用于动态观察脑血流速度及颅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5-7]。

本研究中观察组30.3%的病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狭窄,明显高于对照组10.3%。这是由于脑梗死病人大多已存在冠心病或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血管危险因素,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这些斑块常为不稳定斑块,容易脱落,造成脑梗死[8-10]。本研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结合屏气试验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BHI 进行了测定,以了解2组的CVR 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管反应性均值低于正常对照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降低的BHI(CVR 受损)与脑梗死有关,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11]。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大血管病组相比较,小血管病组患者PI 均值显著增高,而BHI 则有显著下降。造成血流动力学这种改变的原因有:1)脑小血管是脑的主要阻力血管,脑小血管均为终末动脉,缺少远端侧枝循环,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差,长期的灌注不足造成微小动脉管壁变性,血管壁增厚、血脑屏障功能受损、水肿、缺血、脱髓鞘、轴突脱失和胶质增生等病理学改病,从而使血管弹性降低,扩张能力下降,增加了血流阻力,使血管的反应性舒张能力受到影响,故表现为BHI 的下降,PI 增高。这种改变即表现为脑血管储备功能降低(BHI 受损)。2)当灌注不足时,脑小动脉发挥自动调节能力,通过扩张管径来维持足够的血液供应,当灌注压继续降低时,自动调节能力受损,不能再对血管舒张刺激发生反应,进一步的血管舒张能力的缺乏导致血管储备力下降,BHI 值降低。3)小血管病常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反应性受损主要因素之一[12]。

综上所述,在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脑血液循环的障碍,卒中后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认知功能转归存在一定相关性。

[1]徐运.脑血管储备功能与缺血性脑卒中[J].中国卒中杂志,2007,2(8):652-654.

[2]陈萍,陈立云,王拥军.缺血性卒中的神经血管单元保护研究进展[J].中国卒中杂志,2007,2(12):1003-1008.

[3]Alexandrov AV.The Spencer’s curve: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aclassic hemodynamic model[J].J Neuroimaging,2007(17):6-10.

[4]Kasner SE,Chimowitz MI,Lynn MJ,et al.Predictors of ischemicstroke in the territory of a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J].Circulation,2006,113:555-563.

[5]李竞艳,刘稀金,鲁玲,等.弥漫性颅内血管病变的TCDDSA 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3-5.

[6]彭琼,林百喜,龙建庭,等.经颅多普勒屏气实验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转归的关系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1,18(5):282-284.

[7]李焰生.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2):1052-1055.

[8]赖孝兰.脑卒中后痴呆的相关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08,29(11):892-894.

[9]延焱,卢晓拮,俞茂华.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水平与脑卒中后痴呆关系的研究[J].中华老年脑血管病杂志,2007,9(5):304-306.

[10]任兰芬,孙乐蓉,黄杰,等.音乐疗法配合认知训练对脑卒中早期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1):30-32.

[11]周洪艳,赵军,刘克新.俞原配穴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改善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5):17-18.

[12]张立,唐强.头穴丛刺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6):27-28.

猜你喜欢
屏气血管病脑血管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拍胸片时为何要屏气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心肺血管病杂志》
《心肺血管病杂志》
《心肺血管病杂志》
改变七个习惯 防住六成血管病 我国首次针对生活方式与血管病关系的调查显示
简单几招锻炼肺功能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