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羟基喜树碱缓释微胶囊的组织分布学研究

2013-09-17 01:31杨玉焕邵长敏骆沙曼郭宏红
中成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匀浆药组微胶囊

杨玉焕, 邵长敏, 骆沙曼, 郭宏红, 郑 健, 王 洋

(东北林业大学盐碱地生物资源环境研究中心,东北油田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scne是我国特有的多年生亚热带落叶阔叶树种[1],其次生代谢产物喜树碱 (camptothecin,CPT)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2]。10-羟基喜树碱 (10-hydroxycamptothecin,HCPT)是将喜树碱基本环A环中10位的-H由-OH取代合成。体外和动物实验中显示HCPT比CPT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3-5],但是其毒副作用较大,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使得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基于以上两点,可将HCPT做成缓控释制剂来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目前对HCPT研究较多的剂型是纳米粒。虽然纳米粒可以达到使HCPT缓慢释放的效果,但是载药量均低于10%[6]。

课题组前期以氯化铁 (Fe3+)和硫酸葡聚糖钠 (DS)为囊壁材料,采用聚电解质静电吸引层层自组装 (layer-by-layer self assembly,LbL)的方法制备了独特的HCPT缓释微胶囊 [HCPT(Fe3+/DS)n],体外释放实验结果和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微胶囊载药系统与已有HCPT载药系统相比具有囊壁厚度小、包封率和载药量高、药物释放速度可控、水分散性优良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药物缓释载体系统[7-8]。与注射给药相比,口服给药途径比较方便且病人的依从性比较高[9],因而本研究以昆明小鼠为对象,研究了灌胃给药后的HCPT(Fe3+/DS)n组织分布特点,结合前期血浆药代动力学数据[7],初步阐明了HCPT(Fe3+/DS)n的体内代谢基本规律,为HCPT(Fe3+/DS)n进一步组织靶向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同时为更好地判断该载药系统的临床研究价值提供基础数据。

1 仪器与试药

1.1 试药 HCPT(批号:081020,纯度:99%)、CPT(批号:080510,纯度:99%)购自哈尔滨峰源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甲醇、乙腈 (Sigma公司),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与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Waters,USA);依利特Hypersil ODS2 C18色谱柱 (250 mm×4.6 mm,5μm,辽宁省大连伊利特公司);WH—861漩涡混合器 (江苏省太仓市科教器材厂);Sorvall Legend Micro 17离心机 (Thermo,USA)。

1.3 实验动物 雄性小鼠 (ICR级),体质量(20~25)g,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SCXK(吉)2007-2003]。

2 方法与结果

2.1 HCPT(Fe/DS)n的制备 HCPT(Fe3+/DS)n的制备参照Guo等[7]的方法,分别制备具有4、7和10个 Fe3+/DS双层的 HCPT(Fe3+/DS)4、HCPT(Fe3+/DS)7和HCPT(Fe3+/DS)10。

2.2 色谱条件 Hypersil ODS2 C18色谱柱 (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 (A)-乙腈(B)=80∶20;体积流量1.2 mL/min;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83 nm,发射波长553 nm。

2.3 组织分布研究 给药前小鼠禁食不禁水12 h,按照80 mg/kg HCPT的剂量分别灌胃HCPT或不同层数的HCPT(Fe3+/DS)n。给药后于10 min、20 min、40 min、1 h、1.5 h、2 h、4 h、8 h、12 h、24 h(每个时间点为3只小鼠),处死小鼠 (脱臼法),然后取出心、肝、脾、肺、肾、脑,用氯化钠溶液清洗表面血迹,滤纸吸尽水分,放入-20℃冰柜中保存。测定前取出组织样本,解冻,称重,加入一定量的PBS缓冲液 (质量体积比为1/2,pH 7.4),使用十字研磨器研磨成匀浆,置-20℃冰柜冷冻保存。

2.4 生物样品的制备[10-13]取100μL组织匀浆,加入内标CPT溶液 (200 ng/mL)100μL,加入乙腈500μL,涡旋3 min蛋白沉淀。然后于高速离心机中12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50μL进样。

2.5 RP-HPLC法测定各组织中HCPT的分析方法的验证

2.5.1 方法专属性 取空白组织匀浆、含HCPT标准品和内标 (CPT)的组织匀浆及给药后加入内标 (CPT)的组织匀浆按2.4项下方法操作,照2.2项下色谱条件注入色谱仪,并记录色谱图,图1给出了肝组织匀浆的代表性色谱图。结果显示,在HCPT和CPT的保留时间上没有内源性物质的干扰。

图1 肝组织匀浆色谱图Fig.1 HPLC chromatogram s of liver homogenate

2.5.2 标准曲线的绘制 以测得的药物峰面积/内标峰面积对组织匀浆药物浓度进行加权回归[14],构建 HCPT标准曲线方程 (表1),线性范围为2.5~80 ng/mL。结果显示,在线性范围内,各个组织的标准曲线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2>0.993)。样品检测时,对于质量浓度超出线性范围的样品,用空白组织匀浆为基质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检测。

表1 小鼠各组织样品典型的标准曲线Tab.1 Tapical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s in different tissues

2.5.3 精密度 分别配制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的HCPT质量控制 (QC)样品,按2.4项下方法制备样品,分别在同日内不同时间测定分析6次,计算日内精密度;连续5 d中同一时间点测定1次,代入标准曲线计算HCPT的质量浓度,计算日间精密度。结果表明,日内精密度在89.82%~109.41%之间,RSD% <10.83%;日间精密度在89.82% ~106.73%之间,RSD% <10.03%。

2.5.4 萃取回收率 低、中、高质量浓度QC样品按2.4项下方法制备样品,每个质量浓度重复测定6次,其结果与未经提取的HCPT/CPT进样检测获得的峰面积比值进行比较,得到萃取回收率。结果表明,平均萃取回收率为87.17%~117.69%,RSD为1.64% ~8.36%。

2.6 HCPT的组织分布 灌胃给药后,HCPT及HCPT(Fe3+/DS)n在肝、肾、脾、肺组织各个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而HCPT及HCPT(Fe3+/DS)n在心脏组织中的量均低于检测极限,在脑组织中只有HCPT(Fe3+/DS)10给药后有少量检出。根据检测结果绘制的小鼠灌胃给药HCPT和HCPT(Fe3+/DS)n后,HCPT在各个组织 (肝、肾、肺、脾、脑)中的药时曲线 (图2)。

图2 小鼠灌胃给药HCPT(Fe3+/DS)n后各组织中HCPT质量浓度与时间关系曲线Fig.2 Concentration-tim e curve of HCPT after adm inistration in different tissues

与 HCPT相比,HCPT(Fe3+/DS)n给药后,HCPT在肝组织中的药物质量浓度更高,说明HCPT(Fe3+/DS)n在肝组织中有更强的靶向蓄积效果 (图2A)。HCPT与 HCPT(Fe3+/DS)4给药组肾组织中的HCPT质量浓度没有明显的差别,而HCPT(Fe3+/DS)7和HCPT(Fe3+/DS)10给药后,HCPT在小鼠肾组织中的积累增加 (图2B)。从图2C中可以看出,小鼠灌胃给药 HCPT和 HCPT(Fe3+/DS)4后,HCPT在肺中的量一直很低,而HCPT(Fe3+/DS)7和HCPT(Fe3+/DS)10给药后,在4个小时之内肺组织中HCPT的质量浓度很高,HCPT(Fe3+/DS)10给药后,HCPT释放的速度更慢,表现出更强的缓释效果。从图2D中可以看出,与HCPT直接给药组比较,小鼠灌胃给药HCPT(Fe3+/DS)n后脾组织中HCPT质量浓度更高,说明HCPT(Fe3+/DS)n给药有利于加强药物在脾组织中的吸收。HCPT和HCPT(Fe3+/DS)n给药后,除了HCPT(Fe3+/DS)10给药组以外,其他给药组脑组织样品中均检测不到药物的存在,说明HCPT(Fe3+/DS)10增强了 HCPT在脑中的吸收,更有利于药物突破血脑屏障 (图2E)。

根据药-时数据计算HCPT在各组织中的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0-∞),比较不同组织中AUC0-∞值的变化 (图3)。

图3 单剂量灌胃HCPT和HCPT(Fe3+/DS)n小鼠各个组织中药时曲线下的面积Fig.3 AUC0-∞ after a single oral dose of 80mg/kg in different tissues of mice

结果表明药物在各个组织中从高到低分布的顺序为肝、肾、肺、脾、脑,而心脏组织中未检出。HCPT(Fe3+/DS)10给药组在肝、肾组织中HCPT的积累接近HCPT直接给药且显著低于HCPT(Fe3+/DS)4和HCPT(Fe3+/DS)7给药组,而相对于其他给药组药物在肺、脾、脑组织中的积累则显著提高。在同一组织中,与HCPT直接给药相比较,HCPT(Fe3+/DS)n给药后HCPT的量更高。在肺、脾、脑组织中随着微胶囊层数的增多,组织中HCPT的量增加。

3 讨论

课题组利用 Fe3+和 DS为囊壁材料制备的HCPT(Fe3+/DS)n,微胶囊带有比较强的负电荷(-40 mV),粒径大小在5~10μm。小鼠灌胃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与HCPT直接给药相比,HCPT(Fe3+/DS)n给药后,半衰期由9.03 h延长到 25.39 h[HCPT(Fe3+/DS)7]和 30.42h[HCPT(Fe3+/DS)10],这说明,HCPT从微胶囊中缓慢释放出来,从而延长了HCPT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提高了HCPT在体内的稳定性,起到了一定的缓释效果。另一方面,HCPT(Fe3+/DS)n给药后,其AUC0-∞分别提高了90% [HCPT(Fe3+/DS)7]和96.5% [HCPT(Fe3+/DS)10],显著提高了HCPT的生物利用度,且与HCPT直接给药相比,HCPT(Fe3+/DS)n给药后,AUC0–24与AUC0-∞的比值有所降低,这说明,在给药后24 h内,HCPT(Fe3+/DS)n的降解速率较HCPT直接给药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HCPT(Fe3+/DS)n的缓释效果。这与体外释放的结果是一致的,在前8个小时,微胶囊对HCPT起到了明显的缓释效果,其半衰期从0.38 h延长至1.6 h。经灌胃给药后,药物在胃肠道内缓慢的从微胶囊中释放出来被肠道吸收,进而起到了药物在动物体内缓慢释放的效果[7]。

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HCPT(Fe3+/DS)n的组织分布特征。实验结果显示HCPT(Fe3+/DS)n给药后改变了HCPT在小鼠组织中的分布,其中肝脏的蓄积明显增强,HCPT(Fe3+/DS)4更有利于肝和肾组织中药物质量浓度的积累。在肺、脾、脑组织中随着微胶囊层数的增多HCPT在组织中的蓄积质量浓度增高。HCPT和HCPT(Fe3+/DS)n在心脏中均未检测出,说明HCPT在心脏中的分布较低,低于本实验的检测限。在脑组织中,HCPT直接给药与4~7个双层的HCPT微胶囊给药均未检测出HCPT,而在给药10个双层的HCPT微胶囊后,有少量的HCPT被检测出,这可能是因为Fe3+-DS形成的多聚物有利于冲破血脑屏障,有利于药物进入脑部,这说明为了提高脑肿瘤的治疗效果,增加HCPT(Fe3+/DS)n囊壁层数有利于药物吸收。

综合体外释放实验结果[7],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HCPT(Fe3+/DS)n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可有效地提高HCPT体内的吸收和分布,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1]Wall M E,Wani M C,Cook C E,et al.Plant antitumor agent I.The isolation and structure of camptothecin,a novel alkaloidal leukemia and tumor inhibitor from Camptotheca acuminata[J].J Am Chem Soc,1966,88(16):3888-3890.

[2]Hsiang Y H,Hertzberg R,Hecht S,et al.Camptothecin induces protein-linked DNA breaks via mammalian DNA topoisomerase I[J].J Biol Chem,1985,260(27):14873-14878.

[3]李思阳,郑 健,骆沙曼,等.10-羟基喜树碱的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胶囊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研究[J].中草药,2011,42(9):1724-1727.

[4]Wei H,Chao Z,Yun F,et al.Anticancer properties of 10-hydroxycamptothecin in a murine melanoma pulmonary metastasis model in vitro and in vivo[J].Toxicology In Vitro,2011,25:513-520.

[5]周 军,樊亦军,陈定南.喜树碱(CPT)与10-羟基喜树碱(HCPT)的抗肿瘤活性与毒性比较[J].癌症,1991,10(3):198-201.

[6]Zhang L,Yang M,Wang Q,et al.10-Hydroxycamptothecin loaded nanoparticles:preparation and antitumor activity in mice[J].J Controlled Release,2007,119:153-62.

[7]Guo SL,Zheng J,Dong J,et al.Iron/dextran sulfate multilayered microcapsules for controlled release of 10-hydroxycamptothecin[J].Int J Biol Macromol,2011,49(3):409-415.

[8]Jesse B,Yolonda L,Mark W.Local drug delivery strategies for cancer treatment:Gels,nanoparticles,polymeric films,rods,and wafers[J].J Controlled Release,2012,159:14-26.

[9]钟长平.中药口服给药新剂型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5,36(3):473-475.

[10]Zhao Y X,Hua H Y,Chang M,et al.Preparation and cytotoxic activity of hydroxycamptothecin nanosuspensions[J].Int J Pharm,2011,392(1-2):64-71.

[11]Zhang L Y,Yang M,Wang Q,et al.10-Hydroxycamptothecin loaded nanoparticles:Preparation and antitumor activity in mice[J].J Controlled Release,2007,119(2):153-162.

[12]Pedram E,Rassoul D,Mahmoud R J,et al.Characterization,blood profile and biodistribution properties of surface modified PLGA nanoparticles of SN-38[J].Int J Pharm,2011,406(1-2):122-127.

[13]Hu W,Zhang C,Hu W J,et al.Pharmacokinetics,tissue distribution,and the lactone/carboxylate equilibrium of hydroxycamptothecin delivered via aerosol in mice[J].Fitoterapia,2012,83:1291-1298.

[14]郭宏红.羟基喜树碱微胶囊药代动力学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匀浆药组微胶囊
盐酸羟考酮在大鼠胃癌根治术中的超前镇痛效果评价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冻干益生菌微胶囊保护剂及抗性研究
小球藻细胞匀浆制备方法探究
复合杂粮超微粉微胶囊化工艺的研究
微胶囊对沥青混合料疲劳与自愈性能影响研究
牛肝菌多糖对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炎症反应的影响*
一种微胶囊增韧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检测方法
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匀浆法提取沙枣果总黄酮工艺研究
用匀浆法提取鲜姜黄中姜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