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四年云南大理震灾补正

2013-09-19 09:28苗艳丽
大理大学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震灾水灾灾情

苗艳丽

(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昆明 650500)

在国内外学术界,研究中国的救荒问题,都不 能不涉及1937年由邓云特(即邓拓)撰写、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救荒史》。该书初版以后,很快在日本被译成日文出版,1957年经作者将原来的文言文改为语体文由三联书店重印,1986年北京出版社出版《邓拓文集》时,又将其收入作第二卷。近年,商务印书馆又把该书列为百年学术经典予以再版。毋庸置疑,这是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中国救荒问题的“扛鼎之作”,亦被称为是“迄今为止有关中国救荒史研究的唯一的一本教科书”〔1〕。

然而,该书在民国灾情部分关涉1925年3月的云南大理地震,其叙述不仅过于简略,且与事实似是而非。如其载曰:“十四年(公元一九二五年)三月,云南大理地震,先后两次,灾情奇重,灾区占全省三分之二,房屋倒塌,焚烧无数,压死者不下万余人,冻饿死者三四千人”〔2〕。当然,作者就中亦言,书中关于民国灾情是根据当时报刊报道写成的。但根据笔者查阅当时相关报刊的登载,由于报刊本身就存在一些与事实不符的报道,甚至在灾区范围上都存在不同的说法。如《民国日报》1925年4月17日“时评”中谈到云南震灾时写道:“此次云南迤西大地震,我们从云南同乡的传闻和各方面的文电看来,大理等属二十余县,已成焦土,目波及到全滇三分之二,人民死亡了数万,财产也损失了几万万。”1925年3月31日的《申报》中则仅提及:“被灾者已达二十余县”。尽管如此,这两种说法都存在与事实不相吻合之处。鉴于此,笔者以为有必要根据当年震灾发生后写成的报告及重要文电,对民国十四年,即公元1925年3月16日云南大理等地发生的强烈地震的次数、灾区范围及死伤人数等不确信息予以补正。

一、关于地震次数

据《中国地震目录》(1983年)载:此次地震发生于1925年3月16日22点42分17秒(关于地震时间,文献中多载3月16日“午后九时半”),震中位置:北纬25.7°,东经100.4°,震级7级〔3〕。震区山崩地裂,桥倒屋塌,物毁人亡。继而多处火起,城中精华尽成焦土;且地震引发海啸,滨海村落尽被洗劫一空。震后天气突变,灾民缺衣少食,露宿旷野,加之,震区交通不便,救援十分困难,酿成云南近代历史上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灾区纵约二百余里,横约八百余里”(云南大理等属震灾筹赈事务所《云南大理凤仪等属地震区域图说》),大理六属受灾户数达53031户,实为云南“空前未有之浩劫”(云南全省赈务处《民国十四年三月云南大理等属震灾报告》)。

此次地震开始于1925年3月13日,随后两天均有多次震动,主震发生在3月16日晚上,大理城乡各地同时烈震,“历时十秒钟,继则忽震忽止,此一夜间殆数十次,其声如雷,由北而南,四处墙崩栋折,屋瓦皆飞,灰尘迷空,星斗莫辨,而余震至今历三十余日,尚时有所闻。四月三日下午五时至七时,又复大震三次”(云南全省赈务处《民国十四年三月云南大理等属震灾报告》)。根据童振藻《云南地震考》中的统计,这一年大理地震次数在150次左右,其间以3月16日晚上9点半左右的震度最烈,3月16日上午6点钟及4月3日下午4点钟、10月2日晚上8点钟地震的震度为最强,其余各次为微弱。因此,关于此次地震“前后两次”的说法并不属实。

二、关于震灾范围

与大理同时发生地震的还有凤仪、弥渡、祥云、宾川、蒙化、邓川六县,看地震区域图可知,震灾最重的区域在洱海周围,包括大理全境,凤仪东北部,宾川西部,邓川南部地界,受灾区域为七县,因蒙化县较轻,无人员伤亡,幸未成灾,故通常所谓1925年云南大理地震包括大理、凤仪、弥渡、祥云、宾川、邓川六县,因此,报道中提到的“被灾二十余县”的说法并不准确。

为何会出现“被灾二十余县”的说法呢?此或许与当时云南全省在不同地区多种灾害并生的现象有关。即1925年前后,云南是多灾并发。如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甲子年)就有不少县份发生水灾,而最初在宣传上,为说明灾情之重,经常谈及甲子年水灾,从而使得媒体不分青红皂白将两者混为一谈。

比如1925年3月31日《申报》上的文章《滇省地震后乞赈函》中写道:

滇省去岁霪雨为灾,本年复遭地震惨祸。被灾者已达二十余县。省中各界,现正向各方募捐,以资赈济。昨本埠某慈善团体接云南赈济会来函乞赈。来函云:“昆明万里,古称多疠之乡,沪水千年,今作不毛之地。哀吾滇省,僻在边荒,地本石田,天惟铜柱,比者兵燹迭见,饥馑频仍。况復水泛滇地,地震大理,成灾者数十县,被难者百万家。鸿嗷嗷,鸣泽畔,鸢跕跕,堕水中,橡栗採残,蔓菁食尽,敝省仿平粜而有施粥之举,无米可炊,思救凶而有移粟之谋,有钱难买。窃闻援手从井,同苦罹灾,而江北江南素称好义,行到有福,乐善为仁,愿推济众之怀,窃效乞邻之请,恩同借囷,自当擊铜鼓以迎,役此汛舟,敢不备楼船以待。云南振济会同启。”

《滇省地震后乞赈函》实际上谈到了20世纪20年代云南的天灾人祸:即兵灾、饥馑、水灾和震灾。“况復水泛滇地,地震大理,成灾者数十县,被难者百万家。”把水灾和震灾混为一谈。《滇省地震后乞赈函》里说“成灾者数十县”,而文章开头则写为“被灾者已达二十余县”。这均与事实不相符,原因大概是将上年水灾与本年震灾放在一起谈论,意在说明此次震灾发生时脆弱的云南社会生态,没想到却使得这一不确说法广为传布。

至于“灾区占全省三分之二”的说法也不准确,我们从《民国日报》的报道中可以看出,“大理等属二十余县,已成焦土,目波及到全滇三分之二”的说法本身就存在错误。因为民国时期云南全省共有97县,假使灾区20余县的说法成立,所占比例也只有1/5左右,远未达到占全滇2/3的程度。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综观这一时期云南的受灾情况,包括水灾、震灾及之后的霜灾,各灾情波及的灾区范围的确占到了全省的2/3,尤其是发生在震灾一个月之后的霜灾,被霜地方遍于三迤,择其尤重者共得37县,即昭通、平彝、马龙、陆良、罗平、曲靖、沾益、寻甸、宣威、嵩明、禄劝、镇雄、会泽、大关、彝良、鲁甸、永善、绥江、盐津、昆明、宜良、呈贡、师宗、建水、泸西、富州、弥勒、文山、昆阳、石屏、邱北、马关、西畴、路南、广通、永仁、盐兴,至迤西地面,则兰坪、鹤庆两县还遭雹灾,情形极重。其中,如罗平、昭通、会泽、马龙、平彝、陆良、曲靖、宣威、邱北、师宗等县被灾均在九成上下。云南从民国十年以来“疫疠发生,继以水旱,此后连岁荒歉”,尤以迤东最为严重(云南全省赈务处《民国十四年四月云南三迤各县荒灾报告》)。笔者根据《云南公报》内刊登各县报灾请赈电文统计,1924年全省遭受水灾的45县,有22县在次年又遭受到霜灾,1925年受到地震灾害侵袭的大理等6县中,除了凤仪外,均在前一年发生了水灾,这极大地削弱了各地的承灾和应对能力,真是“祸不单行”!荒象在1924年秋冬之际已重,滇黔两省当局联名通电中外捐募赈款,兴修滇黔大道以工代赈。本来期望今春豆麦丰收,或许可以缓解,然而严霜不期而至,从而导致大面积饥荒,被灾田亩131万多亩,灾民56.6万多户,受灾人口约314.5万人,其中流离转徙不能安居者约46.4万人,因饥致病者约62.7万人,死亡者约24.5万人,其他生活异常困难者约180.7万人,实为“近百年未有之奇灾”(云南全省赈务处《民国十四年四月云南三迤各县荒灾报告》)。因此,1925年的云南灾情奇惨确有其事,但若不加区分,将其全部混为一谈,恐引起诸多误会。

三、关于死伤人数

地震发生后,1925年3月22日的《申报》转载了《字林西报》所刊登的外国传教士电文,“字林报云:本月十九日,云南大理府惨遭地震,继以大火,伤亡甚重。该处教会已有电致本埠内地会之振,该地西人闻皆无恙。”这篇灾情报道内容很短,且把地震发生的时间弄错了。随后,国内各报馆通过驻地同乡组织,私人信函获取了一些零散的关于此次地震的消息,信息中含有诸多估计的成分,并无确切的报道,且报道都十分简短。正如《东方杂志》开篇即说:“云南大理地震发生于本年三月十六日,至四月初方有消息传到上海。但当时沪报所载的事实非常简略。但知大理地震先后共有两次,与大理同时波及者有凤仪、邓川各县;居民因屋倒而压毙者不下万余人,其他饿死及冻毙者又有三四千人;统计被灾各区的损失有一万万元之谱。”这可以说是当时人们对云南大理地震的一个基本认识。当时信息传送的主要方式有电报、书信,信息的传送需要一定的时间。由于信息传送时间差,对人员伤亡的统计难以很快出结果,大多根据当时地震惨烈的状况进行估计,因此,难免存在一些误差。当时报道中所说的伤亡人数从“人民死亡了数万”到“压死者不下万余人”,再到最后确切的5847人,经历了一个逐渐确认的过程。最终统计得到的伤亡人数比估计的“数万”“不下万余人”少的原因大概跟前震有关。翁文灏在《民国十四年三四月云南洱海附近地震述要》一文中谈到:“因大震发生时,尚未夜深,且连日震动,人多警备,大抵闻声奔逃,因以获免。否则死亡者,当不止此数也。”

总之,民国十四年云南大理等县的地震为前震主震余震型,受灾区域包括大理、凤仪、弥渡、祥云、宾川、邓川六县。其中,大理受灾最重,其次为凤仪、宾川,弥渡、祥云和邓川稍轻(详情见表1)。由表1可知,该次地震大理一县,死亡3736人,占死亡总人数的63.9%;大理和凤仪两地死亡人数占死亡总人数的84.7%,相较两地灾情最重。而同期大理、凤仪亦兼受火灾、水灾,情形极惨。据估计,办理震灾急赈就需116万余元,“至损伤之牲畜,损失之资本、器具、籽种、破坏之田地估计不下5000万元”(云南大理等属震灾筹赈事务所《云南大理凤仪等属震灾纪略》)。

表1 大理等属震灾情况统计

以上对民国十四年云南大理地震灾情所做的补正在提醒我们:经典性著作,甚至报刊等一手资料本身有时会出现一些作者自身难以控制的错误,需要后学在转引或引用时多加注意,以免以讹传讹。

〔1〕李文海,夏明方.邓拓与《中国救荒史》〔J〕.中国社会工作,1998(4):41-42.

〔2〕邓拓.中国救荒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6.

〔3〕顾功叙.中国地震目录:公元前1831年-公元1969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247.

猜你喜欢
震灾水灾灾情
2022年6月全球灾情
2021年12月全球灾情
必备!欧洲居民水灾应对指南
海地“无法喘息”
疫情、水灾期间效益不减反增,这家动保企业到底如何做到的?
遇到突如其来的水灾该怎么办
灾情再显城市短板
阿拉善盟2014年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及灾情
古代震灾及政府应对措施——以西汉关中地区为例
菲律宾遭遇水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