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艺牙舟陶

2013-09-21 03:13雷远方
当代贵州 2013年14期
关键词:制陶釉面釉色

文Ⅰ雷远方

(作者系《认者系平塘县文联副主席 责任编辑/付 松)

牙舟陶是中国十大名陶之一,其造型古朴敦厚,线条简洁明快,色调淡雅和谐,在中国陶界独树一帜,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工艺价值和经济价值。

于无声处辉煌

据《平塘县志》记载:“牙舟陶始于明洪武十六年”,至今已有600年历史。当时,明朝为了扫荡元朝残余势力,大量屯军进驻贵州。后来屯军与当地人通婚,逐渐融入当地布依民族,牙舟的制陶技艺就是这个时期传入的。通过不断融合、提升和演变,牙舟陶已形成独具一格的本土陶艺:设计上选择蜡染、刺绣、桃花图案,以浮雕的手法体现,色彩自然,玲珑剔透,极富装饰性与欣赏性。

牙舟陶就地取材,其“灵魂”在于柴火烧制“窑变”所生产的釉色变化和冰裂艺术效果。与其他陶艺不同,牙舟陶的釉色以玻璃釉为基础,加上不同的氧化金属,得到黄、绿、褐、紫、红等釉色。

在制陶的过程中,同一土坯上同一种釉,至于烧出什么色彩,什么纹路,事先全然不知,一切要看烧制时火候的掌握,以及湿度、气候、风向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创造者自己也常为一些意外收获而惊讶、狂喜。它多彩,流动,或呈斑状、云状、山峰状,或线条状、波浪状、彩霞状,紫红中泛绿,绿色中寓褐,五彩斑斓,变化无穷。

由于釉色中的玻璃粉颗粒粗糙,泥坯上釉时,釉浆自然较厚,烧成后釉面显得饱实温润而凝重。加上利用釉面与坯体不同热膨胀系数,釉面就会出现自然冰裂纹,粗犷之中平添几分雅趣,是任何高手都不能单凭人工来绘制、设计的。

如此高品质的陶器,自然赢得世人的青睐。据记载,早在100多年前,牙舟已经有陶窑48座,生产规模相当大,以制陶为业的人占60%以上,产品远销东南亚地区。清末,传教士还将牙舟陶带到欧洲。解放后,这一古老工艺获得新生,特别是美术陶曾经辉煌于20世纪80年代初,每年近300个品种,30万件产品承载着朴实的情怀和灿烂的文明,跨越高山,漂洋过海。

在创新中新生

近百年来,牙舟陶经历了发展、昌盛和衰退三个过程。如今,在现代审美情趣的推动下,在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世界潮流中,牙舟陶的薪火又熊熊燃烧起来。

传统的牙舟陶生产是以爬坡窑烧柴为主,制作工艺从打土胚到制模上釉,全用手工操作。通过技术改革,牙舟陶煅烧改原始的爬坡窑为烧煤的推板窑,功效显著提高,并在有关技术部门的协助下,不但更新品种,在原有日用陶的基础上,推出一百多个新的美术工艺陶品种,产品增加到300多种。

外观上,在不脱离民族民间艺术及工艺的基础上,牙舟陶进行大胆创造,融合了古代铜鼓,布依族、苗族服饰上刺绣、蜡染等装饰花纹,还有龙蛇鱼虾、青铜器图形及现代图案。一些具有新意的云雷纹、几何纹、羽人纹等,无不来自民族民间艺术。造型上,不管文房用具,还是工艺品、旅游品,都内涵丰富,构思巧妙,经过火的烧炼,这些原始古朴的土陶坯的色、形、势融和在一起,乍看古色古香,细看新颖脱俗。不仅具有一种图腾的敬畏感和豪放的气度感,而且给人古朴、浑厚、素雅的美感。

牙舟陶作为我国民族民间优秀传统工艺,曾多次参加国家举办的展览并获得荣誉。自1983年“鸡纹双耳罐”在中国国际旅游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后,近年来又多次在贵州省举办的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大赛中获奖,并被贵州省博物馆收藏。2008年,“牙舟陶器的烧制技艺”入选“传统手工技艺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猜你喜欢
制陶釉面釉色
一种超疏水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稀土尾矿在无光釉中的应用研究
如意
提高全抛釉瓷砖釉面硬度的研究
巧手制陶,玩出文化味——甘肃省秦安县五营初级中学陶艺社活动侧记
浅谈制陶的艺术魅力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吴昌硕篆刻实践研究
龙泉窑三问
一种陶瓷釉配方的调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