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的减肥功效研究

2013-09-23 08:29
茶博览 2013年7期
关键词:肥胖者乌龙茶饮用

■ 林 智

饮茶去肥腻功效自古受人推崇,正如《本草拾遗》中所记载,饮茶可以“去人脂,久食令人瘦”,便可视为其理。然而,久为人知的乌龙茶减肥作用仅见于一些具体的实验资料中,却很少有人作较详细的论述。为此,笔者引用来自茶乡福建省的一些临床研究成果,简述肥胖成因的研究近况和乌龙茶的减肥作用机制,希望有助于读者在趣饮乌龙茶的同时,也对其健康功能以更深的了解。

历史书籍中描述下的肥胖人物曾喻作为一种富裕的象征;而肥胖被认为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现代社会的生活习惯病,在近年才被许多科学家的研究所证实。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得以改善的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对热量的摄取往往超过自身利用和消耗的需要。以至近年来肥胖者的人数日趋增多。据统计,在日本的肥胖者人数(BMI>25)约占总人口的 20%-24%。换句话说,目前在日本应有 2300万肥胖人口。这又会使人们联想到,我们体内的脂肪组织和高效率热源贮存及利用的代谢系统,可能是出自人类祖先曾长期生活在饥饿环境中得以进化的结果。因而,现代社会的饱食生活又可看作是一种体内新陈代谢的超负荷;其结果不仅继发肥胖症状,也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以至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通过很多临床调查和研究已证明,肥胖症又是糖尿病和一些循环性疾病的主要成因。因此,如何减肥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社会课题。

肥胖成因和乌龙茶减肥作用机制

被称作体内热量仓库的脂肪是以血液中葡萄糖和脂蛋白为原料在脂肪细胞内合成的。另一方面,蓄积在体内的脂肪又在激素感受性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并以能源形式提供给人体用以各种生命活动。人体内的脂肪是处在一种不断合成与分解的动态平衡之中,而肥胖则是因为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所引起的一种脂肪异常蓄积的结果。基于这种原因,无论是通过减少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或是降低脂蛋白水平来控制脂肪合成的原料量,或是通过促进体内脂肪分解代谢都将达到一定的减肥效果。

乌龙茶的减肥效果也正是通过这些代谢环节表现出来的。日本女子营养大学的岩田多子教授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证实饮用乌龙茶可以显著提高体内脂蛋白酶活性,继而促进脂肪分解代谢和发挥乌龙茶的减肥作用。Han等人认为乌龙茶促进脂肪分解代谢的作用,其部分原因是乌龙茶含有咖啡因可以提高激素感受性脂肪酶生物活性。

一般认为,当脂肪细胞利用葡萄糖为原料合成脂肪时,无疑会受到体内胰岛素的调节。很多实验结果证明,当血糖浓度增加2倍时从胰腺中β细胞分泌出的胰岛素将会对应增多 10倍。因此可以设想到如果通过延长葡萄糖通过肠吸收时间,则可以有效地控制胰岛素分泌量,继而达到减少脂肪合成和减肥效果。Nakahara等人的研究结果证明乌龙茶中含有多酚类化合物对葡萄糖苷酶和蔗糖酶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因而确认了饮用乌龙茶可以减少或延缓葡萄糖的肠吸收,发挥其减肥作用。

另外,很多研究证明血中的乳糜粒在体内分解代谢后,一部分会以脂肪形式蓄积在肝脏及脂肪细胞中。当人们过量进食后会引起血中乳糜粒的急速上升,结果也将增加脂肪在体内的过多蓄存。日本爱媛大学的奥田拓道教授认为乌龙茶中含有的皂甙类化合物可以有效地抑制胰脏释放的脂酶活性,降低饮食由来的脂肪在肠管中的分解,结果显示出饮用乌龙茶对脂肪吸收的抑制效果。这一过程也被人们看成为乌龙茶的减肥作用机制之一。

当然,肥胖症也可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如,当体内脂肪合成过多时脂肪细胞则会随之分泌出一种叫做reptin的液体性饱食因子。该因子作用在大脑视床下部,在抑制摄食量的同时也能提高体内的热量消耗水平。因而,凡是遗传性reptin受体缺欠者无疑会比正常人容易成为肥胖者。另外,研究证明人们的交感神经是通过β3- 肾上腺素受体作用在脂肪组织,调节体内的热量代谢的。因β3- 受体变异而热量消耗少者,其出现的肥胖症及糖尿病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

虽然遗传因素对肥胖发生率具有较大影响, 但却并非完全如此。不言而喻,饮用乌龙茶不仅具有激活中枢神经系统活性,而且也能刺激内分泌激素类产生和促进体内热量代谢。这些作用无疑又会以各种方式影响体内的脂肪代谢和有益于减肥效果。

乌龙茶的临床减肥效果

迄今,虽然人们对乌龙茶减肥作用进行过大量的动物实验、酶活性分析、吸收代谢及小样本临床效果等研究工作,但有关乌龙茶大样本临床减肥效果的资料还只有来自茶乡福建省的结果。1996年夏秋时节,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陈玲教授等,选择出体重系数BMI>25的102名男女单纯性肥胖成年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乌龙茶减肥实验。在临床效果的考察中要求受试者在实验期间不得有任何激烈运动,不得服用任何具有减肥作用的医药品、保健品和不得饮用指定外的各种茶。受试者在日常生活和饮食条件下,每天饮用8g乌龙茶,通过连续6周的实验观察证明饮用乌龙茶可以使受试者体重减轻有效率为 52%,显效率为 15%,总有效率达到67%。虽然在这次临床实验中每天饮茶量偏大些,但盛传已久的乌龙茶减肥作用被临床所证实。

此外,他们在使用超声波方法测定受试者腹部皮下脂肪时发现,连续6周饮用乌龙茶能使皮下脂肪厚度减少13%,而且肥胖者的腹围也得到明显的改善。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在他们的临床效果分析总结中认为饮用乌龙茶对男性单纯性肥胖者腹围的改善主要来自于内脏脂肪的消耗;而对女性肥胖者腹围的减少不否认部分来自于饮用乌龙茶对腹部皮下脂肪代谢的促进作用。

肥胖的临床继发症状与饮用乌龙茶的效果

很多临床医生认为肥胖症与糖尿病,特别是Ⅱ型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 )的发病率在病因上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从一些临床统计的结果中可以分析到,Ⅱ型糖尿病患者多出自于肥胖者或是曾有过肥胖史的人。另外,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医生们也常常注意到当肥胖症患者的体重减轻时,糖尿病的临床症状也会随之得以明显的改善。目前在日本具有Ⅱ型糖尿病症状的人数与五十年代相比竟增加 20余倍。很多临床医生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来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食饮结构,加之高脂肪食品消费在不断增加和日常运动量的逐年减少所引起身体肥胖的一种继发性结果。因此,日常习惯性饮用乌龙茶已被很多人视为有利缓解糖尿病症状的一种方法。

还有,通过近年的一些研究,人们发现糖尿病的慢性合并症多为持续性高血糖所引起。其合并症发生率及症状恶化的病理机制又被认为至少有一部分是与蛋白质糖化反应所生成的 advancedglycation endproducts (AGE)有关。日本静冈县立大学的木苗直秀教授等人在他们的实验中确认,乌龙茶可以抑制 AGE的生成。他们的结果是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饮用乌龙茶对缓解糖尿病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长期的临床观察都会使人们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肥胖症状与高血压,尤其是高血脂症等循环疾病的发病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尽管人们对这些疾病的病理发生机制尚不能说完全认识。但从很多研究结果中可以证明,肥大化的脂肪细胞在不需任何刺激条件下会自动分泌出一种称作 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的细胞介素来促进脂肪分解 (lipolysis),增加游离脂肪酸的生成。这一过程又可被看成为是肥大化的脂肪细胞显示出的自我保护现象。换句话说,当脂肪细胞内脂肪合成过多时细胞自身则需要控制对脂肪的合成。其方法是脂肪细胞在减少对葡萄糖摄取的同时,对胰岛素刺激也表现出相应的耐性反应。然而,这种胰岛素耐性反应不仅成为糖尿病的一种成因,也会导致对其他组织的过剩作用,如继发 Na+离子贮留和合并高血脂症的发生。因此,很多人正是通过饮用乌龙茶减少脂肪合成原料的吸收来缓和这些肥胖者的循环系症状的并发。乌龙茶的这种降血脂作用早已为世人注目并为国内外很多研究所证实。例如, Chisaka等人在使用 14C-标记胆固醇负荷大鼠的实验中发现,茶多酚类化合物可以有效的抑制胆固醇的经肠吸收。而Ikeda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又证明茶多酚类化合物可以显著降低肠管内胆汁酸对饮食由来胆固醇的溶解作用,从而抑制小肠的胆固醇吸收和促进其排泄。

当然,肥大化的脂肪细胞不仅仅是分泌 TNF,也会引起PAI-1 ( plasminogen activatorinhibitor-1)等活性因子的过量释放。PAI-1又被认为具有促进血栓形成活性,是诱导动脉硬化,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成因之一。很多学者认为,饮用乌龙茶对动脉硬化所示的抑制作用,不仅是来自控制脂肪细胞肥大化和减少一些细胞活性因子的分泌,而且也可以显著的抑制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的氧化,减少空泡化巨噬细胞(macrophage)在血管上的沉着等。

猜你喜欢
肥胖者乌龙茶饮用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中年肥胖者应常食红豆
饮用温水对断奶仔猪的影响
酸奶包装、饮用方式与酸奶残留关系研究及对策分析
乌龙茶秋季采摘时期调节技术研究
肥胖者保持健康的秘密
近年乌龙茶做青工艺的发展研究
乌龙茶连续自动化初制生产线的现状与展望
减肥能改善睡眠
铁观音等三个乌龙茶品种绿茶适制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