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GMP-140、TXB2、PGI2的影响

2013-09-25 08:52欧阳泠星潘朝霞王剑峰熊同学汪胤曾莹莹向冬枚曾红梅陈焕新黄壑霏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6期
关键词:太溪阿司匹林血浆

欧阳泠星,潘朝霞,王剑峰,熊同学,汪胤,曾莹莹,向冬枚,曾红梅,陈焕新,黄壑霏

(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清远 51150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公认的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TIA通常较多进展为脑梗死。积极治疗 TIA,有效阻止其进展对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笔者自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采用针刺治疗TIA30例,并与药物组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我科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针刺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6~64岁,平均51岁。药物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35~65岁,平均5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风先兆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全国脑病协作组第二次会议通过,1993年11月制定)。①主症为阵发性眩晕,发作性偏身麻木,短暂性言语謇涩,一过性偏身软瘫,昏厥发作,瞬时性视歧昏瞀。②次症为头胀痛,手指麻,健忘,筋惕肉瞤,神情呆滞,倦怠嗜卧,步履不正。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TIA诊断标准者。②年龄在18岁以上或65岁以下,无肝、肾、心脏及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无精神病患者,对阿司匹林过敏及有较严重的胃病者。③全部经CT或MRI排除脑梗死、脑出血及肿瘤患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或纳入标准者。②经检实有肝、肾、心脏及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有较严重胃病及对阿司匹林过敏者。③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经CT或MRI证实的脑梗死、脑出血、肿瘤患者。⑤凡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进行其他治疗影响本研究者。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组

取十二井穴及双侧太溪、膈俞、肝俞穴。十二井穴以三棱针点刺出血 3~4滴,太溪直刺 0.5~0.8寸(胖者0.8寸,瘦者0.5寸),膈俞、肝俞向脊柱方向斜刺进针 0.3~1寸(胖者 0.5~1寸,瘦者 0.3~0.5寸),4穴以轻提重按手法操作,得气后留针30 min,中间行针2次。每日1次,30 d为1个疗程。治疗后随访半年。

2.2 药物组

口服肠溶阿司匹林 100 mg,晚上睡前服。每日 1次,30 d为1个疗程。治疗后随访半年。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患者于治疗前后抽取血标本,均为清晨空腹取静脉血5 mL。①GMP-140,取血2 mL注入2%乙二胺四乙酸钠(2%EDTANa2)的塑料试管中(1:9抗凝)。离心取上层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备检。②血栓烷 B2(TXB2)、前列环素(PGI2),取3 mL离心(4000 r/min×10 min)后,离心后血浆备检,备检血浆置﹣70℃超低温冰箱保存待检。

ELISA法测定血浆GMP-140活性,试剂盒由深圳晶美生物制品公司提供;ELISA法测定TXB2活性,试剂盒由福建太阳生物技术公司提供;酶联法测定血浆 PGI2活性,试剂盒由上海太阳医学生物技术公司提供。操作严格按试剂盒上说明进行。

3.2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 10 d内控制发作,半年后随访未出现TIA,亦未发生脑梗死。

有效:治疗后10 d内控制发作。半年内随访虽有TIA发作,但发作次数<2次,未发生脑梗死。

无效:治疗10 d未控制发作,或发展为脑梗死。

3.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比较用 t检验;临床疗效采用Ridit Analysis检验。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1可见,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6.7%,药物组为73.3%,两组经统计学处理(Ridit Analysis)有显著性差异(u=3.810,P<0.05)。提示针刺组疗效优于药物组。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3.4.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 GMP-140、TXB2、PGI2含量比较

由表2可见,治疗前两组血浆GMP-140、TXB2、PGI2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 PGI2均有升高(P<0.05,P<0.01),GMP-140、TXB2均有下降(P<0.05,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PGI2、GMP-140和 TXB2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GMP-140、TXB2、PGI2含量比较 (x±s,ng/L)

4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一条或多条脑血管缺血导致一过性供血不足,致使供血区出现局灶性功能障碍,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本病反复发作,是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先兆,TIA患者(未经治疗者)中12%~35%(平均 28%)发生脑梗死[1],及早正确处理 TIA是预防脑梗死,降低梗死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一环。因此,对TIA的研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TIA主要发病原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微栓塞或血流动力学改变致末梢低灌注,血小板黏附、聚集,微栓塞形成[2]。血小板活化释放反应功能增强,是TIA发生的重要机制。GMP-140是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是一种分子量为14000的黏附蛋白,富含有半胱氨酸,高度糖化的整合蛋白质,有研究表明血小板表面及血浆中GMP-140含量的变化是体内血小板功能变化的特异性指标,反映体内血小板活化程度及血栓形成倾向,是理想的血小板活化检测指标[3];在血小板的聚集反应中,目前所知的体内最强的促进血小板聚集剂为 TXA2。而 PGI2是 TXA2拮抗制,它有较强的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舒张血管作用,两者的相互平衡是人体正常血液凝固的重要内稳机制[4]。TXA2和 PGI2都是来源于血小板质膜上的一对凝血与抗凝血因子, TXA2、PGI2在血浆中极不稳,很快转为相对稳定的代谢产物TXB2和PGI2,所以测定TIA患者GMP-140、TXB2和PGI2血浆浓度的变化,可反映 TIA血凝状态和血小板的活化状况。本研究发现针刺和阿司匹林均可降低TIA患者的GMP-140、TXB2血浆水平和升高PGI2血浆水平,但针刺组的变化有极显著差异。其机制可能为通过针刺穴位作用于血小板微粒体,使GMP-140、TXB2的合成和释放减少;或是抑制了TXB2合成酶活性,使PGI内过氧化物过多地蓄积,于是通过合成酶转变成 PGI2增多所致,因而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小板活化、聚集,增加脑血供,改善局部微循环[5]。本研究结果也显示针刺组及药物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3.3%,与GMP-140、TXB2和 PGI2血浆浓度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具有一致性,它们之间达到了相互反佐的作用。本研究表明,本针刺治疗方法对TIA患者GMP-140、TXB2及PGI2有肯定的影响,且效果可能较阿司匹林更佳。其原因可能是,血小板激活有 3条途径,TXA2途径,ADP途径及不依赖TXA2和 ADP的第三条途径,阿司匹林主要是通过抑制TXA2的生成来抑制血小板聚集,但不能抑制其他两条途径的血小板激活,故作用有限[6]。但本针刺法具体疗效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TIA属中医学中风的“微风、中风之渐、中风先兆、小卒中、中风先期”范畴。TIA是由于脏、腑、气、血、阴阳失调,风、火、痰瘀互为患,其发作时虽有气血逆乱于上,脏腑失调于下,但真气未动,营经之血未凝,守脏之血畅达,内风挟逆气而发病,平息而病缓解,此时脑髓虽病而微,血脉虽损而小,经络虽伤而轻[2]。肝肾亏损为其根本,血瘀肝热为其发病的关键。治疗上,井穴为五腧穴之一,为十二经脉阴阳之气始发及交接之处,《灵枢·九针十二原》:“以上下所出为井……”,为“根”为“本”,《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出“病在藏者取之井”,所以取井泻血,可使十二经气相通,气血流畅,左右环周;膈俞、肝俞为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为血之会,而肝藏血,故刺之可补血、活血;太溪为足少阴经之输、原穴,肾主水,《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于十二原”,又肝肾同源,刺太溪可益肝肾之阴。因此,十二井泻络放血,膈俞、肝俞及太溪针刺,可达补肝肾、清热平肝、活血化瘀、通络、接续经气、调和阴阳。因此,诸穴合用可起到对TIA较好的治疗作用。

[1] 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第 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33.

[2] 韩仲岩,赵仁亮.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其和脑梗死关系的重新认识[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7(6):401-402.

[3] 吴国新,李建勇,李佩霞,等.血小板表面及血浆内a颗粒膜蛋白的放射免疫测定[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2,13(2):99-100.

[4] 俞雁彤.针刺内关穴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1994,13(1):7-8.

[5] 庄礼兴,朱福平.以压灸百会穴为主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0):6672-6673.

[6] 强丽娟,李普蕾,吴松寒.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活化血小板的变化及其意义[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13(2):100-101.

猜你喜欢
太溪阿司匹林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针灸大成》太溪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温暖手脚
太溪穴:汩汩溪流归肾水
常揉太溪穴不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