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输卵管一例

2013-10-08 03:23江小蓉陈亚琼
海南医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超微结构纤毛系膜

江小蓉,陈亚琼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2.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天津 300162)

输卵管(Fallopian tube or oviduct)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具有运送精子、摄取卵子及把受精卵运送到子宫腔的重要作用。正常女性左右各一个输卵管伞,发挥拾卵的重要作用。笔者在研究积水输卵管超微结构的过程中,发现了此例罕见的输卵管发育畸形,并观察了其超微结构,国内尚未有相关报道,现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29岁,已婚3年,平时月经较规律,周期28 d,行经5 d,经量中等,色暗红,有痛经。婚后未避孕至今,原发不孕3年。2011年于天津武警医院行输卵管通液检查提示“双侧输卵管不通”,未曾监测排卵,B超检查双侧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未见其他明显异常;其爱人精液常规正常。患者14岁时因“甲状腺瘤”手术。2011年4月15日收入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后完善相关检查,于5 d后手术,术中探查发现:双侧输卵管系膜囊肿,双侧输卵管壶腹部各见一个带蒂的系膜囊肿,直径分别约0.5 cm、1 cm;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外侧可见一个副生的“微型伞”;双侧卵巢未见明显异常;盆腔轻度膜样粘连,见图1。

图1 腹腔镜下的“副生伞”大体结构(白色箭头所示)

手术中实施腹腔镜盆腔粘连分解术,钝性+锐性分离膜状粘连,剪除粘连带,恢复子宫、输卵管、卵巢的相对正常解剖位置;双侧输卵管系膜囊肿电凝切除术,同法切除副生伞。该副生伞长约1.5 cm,直径约3 mm,隐约可见有管腔。在切除的微型伞的最末端剪下一块2 mm×2 mm的组织块,在扫描电镜中观察输卵管黏膜上皮的超微结构,电镜下亦可见到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见图2A),在纤毛细胞上有纤毛,纤毛数量较少,零星分布,分泌细胞较多,其顶部还分布有微绒毛,还可见到破裂的分泌细胞,内面呈筛网状(见图2B),可能是分泌细胞分泌物质后留下的痕迹。

图2 扫描电镜观察

2 讨论

输卵管是由胚胎时期的苗勒氏管分化而来的,苗勒氏管的分化失败或不规则分化将造成输卵管的先天发育畸形[1]。输卵管的发育畸形包括节段性闭锁、发育不全、副输卵管和先天缺失等[1],这些畸形通常在不孕不育的检查治疗中被发现。临床上在不孕症患者的诊治中,经腹腔镜联合探查发现,输卵管的发育异常有[2]:(1)输卵管系膜囊肿:在系膜处可见单个或多个的囊肿,或在多处见多个囊肿,这些囊肿呈淡黄色透明样,大小不一,可扰乱正常的输卵管结构和功能;(2)输卵管副伞:可有一侧或双侧发生副伞,副伞可开放或呈盲端,形状犹如蘑菇或山羊胡须状;(3)输卵管伞开口异常;(4)输卵管缺失;(5)输卵管憩室;(6)输卵管过长、过短等等。该患者在腹腔镜下可看到双侧输卵管系膜囊肿,且在右侧输卵管壶腹部见到副伞,该副生伞结构完整,在临床上较少见。

为了探究副伞的结构是否与正常伞的结构相同,我们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该副生伞的超微结构。人体输卵管黏膜上皮主要由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或无纤毛细胞)组成。扫描电镜下伞部黏膜表面可见密集的纤毛,纤毛细胞集中分布于皱襞顶部,无纤毛细胞零星散在于纤毛细胞间。本案例观察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3-5]一致,因此,我们推测输卵管副生伞与正常输卵管起源相同,且上皮超微结构相同,同样受人体内卵巢激素的影响。该患者在腹腔镜下双侧卵巢可见排卵斑,可排除卵巢性不孕,再者,其爱人精液分析正常,同样排除由男方问题引起的不育。因此笔者认为,输卵管副生伞可能对正常伞的功能造成干扰,竞争正常伞的拾卵功能,从而造成患者不孕。

[1]Garrett LA,Vargas SO,Drapkin R,et al.Does the fimbria have an embryologic origin distinct from that of the rest of the fallopian tube?[J].Fertility and Sterility,2008,90(5):5-8.

[2]石一复.输卵管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52-194.

[3]Lyons RA,Saridogan E,Djahanbakhch O.The reproductive significance of human Fallopian tube cilia[J].Hum Reprod Update,2006,12(4):363-372.

[4]包月昭,张文学.扫描电镜下人、兔输卵管上皮表面结构的比较观察[J].解剖学杂志,1993,16(4):291-293.

[5]王仲涛,雷建章,应国华.组织和细胞扫描电镜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56-158.

猜你喜欢
超微结构纤毛系膜
内耳毛细胞静纤毛高度调控分子机制
初级纤毛与自噬的关系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初级纤毛在常见皮肤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下直肠癌系膜全切除和盆腔自主神经的关系
白藜芦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抑菌作用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受损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不同波长Q开关激光治疗太田痣疗效分析及超微结构观察
大鼠子宫壁及子宫系膜微循环的观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