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教力、学力 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2013-10-09 06:16任宏烈
考试·教研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学力教育质量

任宏烈

【摘要】秉承绵阳实验高中“唯实唯生,重德重能”的办学理念,全面开发学生“学力”,促进学生素摘要质全面提升,让个性,创造、责任、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证自由、快乐,和谐,健康永驻校园!

【关键词】教力 学力 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073-02

1、开掘“教力”资源。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以弘扬“敬业、创新、团队”三种精神和提高“与人沟通”能力为魂,努力挖掘教师的“教力”,强力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1)目标激励。结合学校实际,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强化目标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之为完成目标而尽力尽责。

(2)规范教学。为使每一位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掌握每一个学生”达到“管理出效益”的效果,学校先后制定《规范课堂教学行为的规定》、《早晚自习要求》和《教师听课制度》等教学管理制度,加大教学过程管理、调控的力度,初步形成以“行政领导听课制、教务处查课制、教师相互听课制”、“教、学双向反馈制”和“教学目标达成考核制”为核心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3)机制建设。建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按照学校实际制定《教师量化考核细则》,完善《“常规”定量与“五维”(家长、学生、领导、同行、自身)定性相结合的动态教师评价细则》,将“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及“定量精确评价和定性模糊评价”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的动态性教师评价体系。

(4)打造队伍。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中高级教师管理条例》、《省市骨干教师管理条例》,对中高级教师、省市骨干教师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以及相应的考核指标,打造中高级教师、省市骨干教师队伍,通过“青蓝工程”打造青年教师队伍。

(5)课题研究。以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促进高中生自立自主学习和适应社会能力形成的研究”为抓手带动校本研究,形成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人人都有校本课题的局面。同时积极探索学校发展模式,认真研究四川省2011年度教育科研资助金规划项目“联合办学促进体育特长生多元发展的实践探索”课题,为学生全面发展,多元发展提供成才途径;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6)特色建设。打造学科特色建设,全力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各学科经过多年探索,先后形成了语文组的“大语文教育”,数学组的“自学辅导法”,外语组的“听说领先法”和“三皮教学法”,物理组的“主体互动探究教学”,化学组的“分层营销教学”,生物组的“自主探究”,历史组的“问题教学”,政治组的“读、讲、议教学法”,地理组的“交流启发教学法”等学科教学特色,为学科特色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不竭动力。

(7)和谐身心。坚持每周开设教职工体育课,教师们或球类活动,或田径活动,或健美活动,教职工在活动中既锻炼身体,又提高身体素质,从而以更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2、狠抓“学力”开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秉承绵阳实验高中“唯实唯生,重德重能”的办学理念,全面开发学生“学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让个性、创造、责任、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让自由、快乐、和谐、健康永驻校园!

(1)成长文化。按照园林式学校要求打造校园环境,根据学生成长特点构建校园文化,以“实”文化引领学校,让校园成为学生生活的家园、成长的摇篮。

(2)五大教育。坚持开展常规教育、感恩教育、学习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等五大教育,铸造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递学生成长正能量。

(3)课堂网站。开设轻松课堂网站,整合研发教育资源,设置“知识纲要”、“妙法锦囊”、“生活课堂”、“精彩视频”、“社会纵横”、“爱我河山”、“我要提问”等栏目,让学生轻松快乐学习,感悟人生智慧哲理,伴随青春脚步,健康幸福成长。

(4)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实效课堂》系列丛书在全省推广,《轻松课堂》、《基于GIS的地理教学》、《实高讲坛》、《历史线索记忆图册》等校本教材的开发,既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又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5)实高讲坛。开设实高讲坛,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精神品质。

(6)实践基地。搭建教育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利用科技城优势,建立实验高中教育实验基地。

(7)社团建设。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建设,对学生社团活动开展提出不同要求,文学艺术类社团注重文化底蕴积淀,人文精神提升;实践感悟类社团注重生活体验,开拓创新;劳作竞技类社团注重交流共进,竞争拼搏。让学生们在社团中,解放头脑,解放双手,尽情地发展个性,展现才能,培养特长,提高了自己的审美、实践、创新能力。

(8)兴趣小组。坚持开展“两会(田径运动会、球类运动会)两节(科技节、艺术节)活动,成立田径、球类、绘画、声乐、国学、信息技术等兴趣小组,充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9)修身养性。开设写字课,利用精选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经典名言警句的写字课校本教材,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智”教育和写字有机结合,让学生浸润在优秀的、博大的传统文化中,陶冶情操,砥砺人格,享受美好。

(10)意志培养。坚持大课间操,强健学生体魄,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

3、“双力”和谐并进,推进学校跨越发展

(1)和谐关系。以人为本,师生闻相互理解、尊重、悦纳、包容,共同营造健康的人际氛围,开辟“学生心语”、“教师心语”专栏,组织“赞我心中的好老师”等活动,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对话机制。通过行政领导直接与学生代表对话,组织“班长、学习委员座谈会”“学习困难学生座谈会”、“特殊家庭学生座谈会”、“随机抽号学生座谈会”,建立学生与教师、学生与领导的对话机制,畅通师生对话渠道,倾听学生心灵律动,感受学生成长欢愉。

(3)教学相长。通过定期评教、评学,努力建构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机制,保证教学之水常流常新,推动教学工作井然有序进行,从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学力教育质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若干措施
浅析培养小学生数学发展性学力的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研究
从“线性程序结构”组合到“要素行动解释系统”建构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
战略管理视角下中医药高校教育质量分析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
对职业教育发展中“软实力”的思考
浅谈构建促进学力发展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