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观察丰富写作素材七法

2013-10-09 06:16袁和梅
考试·教研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观察方法积累素材

袁和梅

【摘要】写作的前提是素材,素材来源于观察。小学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指导学生会观察的方法。本文从有序,参与、重点、联想,比较、分析、感情等七个方面阐述了学生应掌握的七种观察方法。

【关键词】积累素材 指导学生 观察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093-01

作文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难就难在学生缺乏写作的素材,言之无物。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忽视了生活,没有留心身边的事物,没有捕捉到生活中的信息。慧眼识“材”是作文的前提。因此,教师就应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写作素材。

所谓观察,就是仔细地看客观事物或现象,它并不是单纯地用眼睛看,它要调动各个感觉器官去感知事物,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以下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1、指导学生观察要有顺序

写文章有一定的思路,要按顺序写,观察也应有序,否则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显得杂乱无章。

观察有序,可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里到外,由整体到部分,由物及人,按时间顺序、方位顺序、游踪顺序以及情感变化等,注意动态与静态,由表及里。如观察动植物的生长情况,就应按时间顺序,观察学校,可以按方位顺序,也可以按游踪顺序,还可能归类观察等,同时注意动、静结合,注意学校环境变化和师生活动情况。

2、指导学生观察要有多种感观参与

掌握了按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后,还要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感观去接触事物,通过多种感观的共同活动,从各方面了解事物的多种属性,从而获得独特的感性认识。如观察苹果,不仅要用眼看、手摸,还要口尝、鼻闻。观察,有时还须耳听。

3、指导学生观察要有重点

写文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指导学生观察也应有个重点,这样才能把事物观察透、理解深,譬如观察自己的家乡,若要表现家乡风景迷人,教师则应指导学生重点观察家乡的自然景物,若是表现家乡人民的精神风貌,则应重点指导学生观察家乡人民的说话、做事,即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若是农村经济活,为歌颂党的政策好,则应指导学生重点观察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巨变: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改善。外出打工的人,一方面挣钱,另一方面学技术,把技术带回家乡,改变农村面貌,乡村也洋溢着城市气息。

4、指导学生观察要与联想结合

观察到的材料,只按顺序记下来,往往平铺直叙,显得呆板。要使文章内容充实,表达的感情更深刻,就必须与联想结合。观察时要充分调动学生身上的能动性、积极性,让他们开动脑筋去想象。比如,把学校想象成是“成长的摇篮”,春天花开,开得那么鲜艳耀眼,可以想象成是在“争奇斗艳”等,这样把物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情。

再如观察升国旗时,不仅要让学生观察徐徐上升、迎风飘扬的国旗,还要让学生联想:为了这升起的国旗,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鲜血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也可以联想到为了这升起的国旗,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建设好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奋斗,顽强拼搏。从而想到国旗就是方向,国旗就是目标。这样把观察与联想结合,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生动、具体,感情更深刻。

5、指导学生观察要与比较相结合

观察事物,要观其本质特点,就必须与比较相结合,老师在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观察与比较结合起来。如《桂林山水》一文。作者在观察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就运用了对比,与西湖、大海经、泰山、香山作比较,突出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独特之处:静、清、绿和奇、秀、险。指导学生在观察时,也应与比较结合,比如观察人或物的变化,或者要突出表现人或物之独特之处,就必须比较观察。

6、指导学生观察要与分析相结合

只观察不分析,就抓不住本质。由此,在观察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分析、思考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培养学生在“质”的探索中抓住其特点,获得理性认识。因此,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就应分析作者是怎样把观察与分析相结合,让学生掌握作者的观察方法,然后运用于自己的观察中。小学课本第十一册《我的战友邱少云》,作者在写作前仔细观察了烈火烧身的邱少云,看到他纹丝不动,最后被活活烧死,也没有听到他发出一声呻吟的事。从观察到的情况去分析其内心世界:邱少云之所以严守纪律,意志坚强,是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部队,为了战斗的胜利,宁愿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这样,人物的崇高思想和光辉形象便跃然纸上。指导学生观察,也应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观察人物就要分析个性特点或思想品质;观察物,则应分析物与人有什么相似之处。说明什么道理。如观察菊花,在用眼观其形、色,鼻闻其香;在观察风吹雨淋、日晒夜露的菊花时,就应分析其本质特点:耐风霜严寒。从而让人们从菊花身上得到启示:提高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7、指导学生观察要带感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有感情,指导学生观察也应带着感情,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去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桂林山水》一文中作者那轻松、愉快的心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字里行间流露;《枫桥夜泊》作者孤独愁郁的感情从选取的事物中体现!……这些无不都是作者带着感情观察的结果吗?

我们对人、对物总是有感情的:喜欢、厌恶、赞美、批评、同情……因此。指导学生对人、对事、对物的观察也应带着感情。

以上这些观察方法,在我们小学语文课本里都能体现,教师应根据教材给我们提供的观察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学会观察,善于观察。

这里必须指出:“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我们周围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不受时空限制。所有的人、事、物都可以观察。包括校园环境、课堂教学、师生活动,各种家庭及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和奥妙无穷的大自然,都是观察的范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只要教会学生观察,让他们时时留心生活。用心去感悟生活,精心去提炼生活,然后作文,就会水到渠成,笔下流出清醇迷人的文章来。

猜你喜欢
观察方法积累素材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
“文”山有路“积”为径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巧用多媒体教学 使习作课堂更有效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开启学生观察之门的策略
科学观察方法的指导策略
寻找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的支点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利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观察初探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