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的PM2.5国内外研究情况分析

2013-10-15 06:07李恩敬艾春艳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3年4期
关键词: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检索

李恩敬 艾春艳 赵 飞

(北京大学环境保护办公室,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 100871)

近几年来,我国的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可吸入颗粒物已成为北京等大都市的首要空气污染物[1]。可吸入颗粒物指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其中粒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即PM2.5)则可深达肺泡并沉积,进而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导致与心和肺的功能障碍有关的疾病[2],因此,PM2.5已成为国际大气污染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3]。本文拟对国内外PM2.5的研究发展态势进行简要分析,期望能够为相关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本文采用的外文数据主要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为主,中文数据主要参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分析截止到2011年的国内外PM2.5研究情况。

1 国际PM2.5研究情况

1.1 WOS收录情况

Web of Science是世界公认的最常用的重要科学分析数据库,本文在WOS中选择SCI和SSCI子库,在检索主题中含有 “PM2.5”、 “ pm-2.5 ”和 “pm(2.5)”的论文。由于2012年数据尚未完整,时间范围截止到2011年为止。在这20年中,WOS中一共检索到5,902篇论文,其中文章(ARTICLE)5,518篇、综述(REVIEW)101篇。

图1 WOS收录的PM2.5论文总数

WOS中最早关于PM2.5的论文发表于1992年,从1999年开始PM2.5的研究开始大幅增加。随着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空气质量准则》中提出PM2.5空气质量指导值[4],PM2.5研究论文的数量增长更为显著。

图2 WOK中各国发表的PM2.5论文数量趋势

从各国发表的论文情况看,美国(2825篇,47.87%)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1992-1997年的WOS论文主要由美国发表,1999年后年均论文量便超过100篇;中国大陆(737篇,12.49%)从1997开始发表相关论文,2006年以后年均论文数量才超过50篇;加拿大(311篇,5.27%)从1994年开始发表相关论文,直到2011年年论文量才超过50篇;德国(309篇,5.25%)从1998年开始发表相关论文,但目前年论文量未超过50篇。

PM2.5的研究与各国环境保护政策密切相关,美国从1997年开始将PM2.5纳入国家标准,因此美国PM2.5的研究在此后持续增长,2006年废除PM10改为PM2.5日均浓度,此后的论文量又产生了一次飞跃,年均论文量超过500篇。世界其他国家的 PM2.5研究主要都在2000年以后。

1.2 WOS引用情况

WOS中检索到的5,902篇论文共计被引用122,646次,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20.78次。被引次数最高的前10篇论文如表1,包括7篇文章,3篇综述,其中1996年发表的“Is daily mortality associated specifically with fine particles?”在5,902篇论文中被引次数最高,达到763次。

表1 WOK中被引次数前10的PM2.5论文

图3 WOK中PM2.5论文的被引用情况

1.3 主要研究领域

WOS中检索到的5,902篇论文根据WOS学科分类,主要涉及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S,3747篇)、气象学和大气科学(METEOROLOGY ATMOSPHERIC SCIENCES,2,425篇)、公共环境职业健康(PUBLICENVIRONMENTALOCCUPATIONAL HEALTH,1028篇)、环境工程(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865篇)、毒理学(TOXICOLOGY,470篇)等子学科。

1.4 主要研究机构及人员

通过分析WOS中检索到的5,902篇论文,发现美国的环保局、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等机构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国内的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发表的论文数量较多。

表2 WOK中发表PM2.5论文的主要研究机构

通过WOS数据库系统分析5,844篇论文,发现美国的 Chow,Judith C、Watson,John G.、Hopke,PK、Schwartz,J、Koutrakis,P、Schauer,JJ、Sioutas,C 西班牙的 Querol,X、Alastuey,A、台湾的 Fang,Guor-Cheng等作者署名的论文数量较多。

2 国内PM2.5研究情况

2.1 CSCD、CNKI收录情况

为充分了解国内PM2.5的研究情况,本文还选取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和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关于PM2.5的论文进行对比。截止到2011年,CSCD数据库中检索到相关论文326篇,最早的论文发表于2001年;CNKI数据库中检索到论文657篇,最早的论文发表于1999年,到2011年年论文量才超过100篇。

图4 CNKI与CSCD数据库收录的PM2.5论文情况

国内的PM2.5的中文论文起步较晚,1999年开始才有中文论文在CSCD和CNKI期刊数据库出现。中文论文起步后发展比较快,但在2006-2008年附近有一定波动。2011年PM2.5成为公众热点,中文数据库中关于PM2.5的论文数量也显著增加。随着 2012 年 PM2.5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国内PM2.5的研究论文也迅速增长,虽然2012年论文尚未完全收录到数据库中,CNKI中关于PM2.5的论文数已经超过355篇,比2011年增长200%以上。而且雾霾天气引起公众对大气污染治理的高度关注,可以预见未来几年PM2.5的研究论文将迎来一个新高峰。

2.2 CNKI引用情况

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关于PM2.5被引次数最多的前10篇论文如表3,其中被引次数最高222次。

中文关于PM2.5的高被引论文以大城市的检测和来源等应用研究为主,而WOS中的英文高被引论文以健康影响和污染原理等基础研究为主。进一步分析发现,中文高被引论文通常大量引用国外基础研究的成果,说明国内以应用研究为主,例如CNKI检索到的600多篇论文中就有近100篇是北京市的应用研究。

2.3 主要研究领域

CNKI中PM2.5论文涉及的研究领域主要有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预防医学与卫生学、气象学、心血管系统疾病、基础医学、动力工程等。CSCD中的论文主要涉及环境科学、安全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药学、大气科学(气象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等。

表3 CNKI中被引次数前10的PM2.5论文

2.4 主要研究机构及人员

通过分析CNKI中检索到的657篇论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等机构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

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在WOS中也属于发表论文较多的前20机构。但与国外不同的是,美国环保局(EPA)是在WOS中署名最多的机构,而中国环保部下属的环科院在中文论文机构排名中却落后于著名高校和中科院。

通过分析CNKI数据库657篇论文和CSCD数据库326篇论文,发现北京大学的郭新彪、邓芙蓉、胡敏;清华大学的贺克斌、马永亮;中国科学院的曹军骥、王跃思;东南大学的沈湘林、杨林军等发表了较多关于PM2.5的论文。

表4 CNKI中发表PM2.5论文的主要研究机构

3 小结

根据WOS数据,世界范围内的PM2.5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以EPA为首的美国研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中国PM2.5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WOS中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于第二位,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研究成果较多。根据CSCD、CNKI的数据,国内关于PM2.5的研究从2000年以后发展较快,但主要以应用研究为主。由于PM2.5的研究受政策影响较大,可以预测近几年PM2.5的研究论文数量会出现一个峰值。

[1]李红,曾凡刚,邵龙义,等.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2002.19(1):85-87.

[2]Dockery DW;Pope CA.Acute Respiratory Effects?of?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J].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1994(15):107-132.

[3]杨复沫,马永亮,贺克斌.细微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研究概况[J].世界环境,2000(4):32-34.

[4]http://www.who.int/phe/health_topics/outdoorair_aqg/zh/

猜你喜欢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检索
《中国科学院院刊》新媒体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振声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2)举行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1)举行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祝贺戴永久编委当选中国科学院院
Le rôle de la lecture dans la formation desétudiants de langues vivantes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中国科学院院刊》创刊30周年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