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港生态适宜性评价

2013-10-15 06:07吴展波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3年4期
关键词:眉山港区评判

韩 瑜 吴展波 邓 砾 韩 鹏

(1.西南交通大学,成都 610031;2.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 610031)

1 引言

港口的正确选址及合理规划布局是充分发挥港口功能,减少港口建设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生态适宜性分析是根据区域自然资源与环境性能,根据发展要求和资源利用要求,划分资源与环境的适宜性等级,从而为制定区域生态发展战略,引导区域空间的合理发展提供科学依据[1]。目前生态适宜性分析在各种规划的选址及布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来评价眉山港彭山、东坡及青神等三个港区选址与布局的合理性。

眉山市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是成都平原联通川南、川西南、川西、云南的咽喉要地和南大门,是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重要节点城市。眉山港位于岷江眉山段,规划包括彭山港区、东坡港区和青神港区,共计包含了2个作业区和6个码头,合计利用岸线9410m,用地规模约115公顷,占地类型为河滩地、农耕地、荒地和灌木林地,天然植被较差。

2 研究方法

根据眉山港规划的特点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建立眉山港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2]、德尔菲法[3]、模糊综合评判原理[4]等方法来评价眉山港规划选址的生态适宜性。

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 评价指标体系

合理地选择评价因子是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的前提。港口区域是复杂的生态交错带,所以生态适宜性分析应该选取多领域的评价因子;然而选取的评价因子并不是越多越好,若选取的评价因子过多,会增加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的误差,导致分析结果难以反映港区生态适宜性[5]。

针对眉山港各港区特点,进行多方面考虑,建立了眉山港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最高层次是目标层R,为眉山港生态适宜性评价;第2层次是因素层,分别为自然环境(A1)、建设基础因素(A2)、社会经济因素(A3)三方面,为体系的主体;第3、4层次是对第2层次的进一步分解和描述(表1)。

3.2 各项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生态适宜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应根据重要程度分别赋予其不同的权重。根据眉山港实际情况,采用1-9标度法请专家对各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并打分,根据分数构造判断矩阵,得到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即为各项指标占上一层次的权重(表1)。

由眉山港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各项因素的权重可知,自然环境中的水生生态环境、建设基础因素中的水域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中的社会效益在指标体系中所占权重均较大。在具体影响因素中,生态敏感区、水体敏感度、水生生物、鱼类、航道、岸线资源、交通能力都对眉山港的生态适宜性有着较大的影响。

4 港区生态适宜性的综合评价

将评价港区生态适宜性指标分为5级[5],5个等级的评价集合为 V={V1,V2,V3,V4,V5}={不适宜,较不适宜,适宜,较适宜,最适宜},对应的值域分别为1,2,3,4,5。假设各港区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的值越大表示越适宜,则可采用k次抛物型构造隶属函数fV1(x),fV2(x),fV3(x),fV4(x),fV5(x)。

请专家根据彭山港区、东坡港区和青神港区的实际情况,对三个港区的生态适宜性各项指标的影响程度进行打分。

表1 眉山港生态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打分结果分别对每个港区进行分析:

1)根据以上隶属函数确定每项指标分别对于5个评判等级的隶属度,得到模糊关系矩阵Ri。

2)确定B1,B2,…,B8对评判等级V的隶属矩阵,令

3)确定A1,A2,A3对评判等级V的隶属矩阵,令

4)确定U对评价集合V的隶属向量,令

B=R·T'(注:对B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B')

5)确定港区生态适宜性的综合分数,令

评判等级为:V=[1 2 3 4 5]

根据分析,3个港区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分值最终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眉山港各港区评价结果

从评价结果可知,3个港区的得分相差不大,生态适宜性均处于适宜与较适宜水平之间,这3个地区均适宜进行港口的建设开发。3个港区中,东坡港区的综合得分最高,生态适宜性最好,其次是青神港区,最后是彭山港区。

5 结论及讨论

生态适宜性理论用于规划项目的选址及布局评价具有显著的优势,运用于港口选址时需要全面考虑港口建设涉及的各方面内容。不同港口的生态适宜性指标体系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使得指标体系能够更加全面的反应区域的环境特征。

在确定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和环境因素影响程度的过程中,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原理,结合专家打分分数进行综合分析,更直观更科学地统计出港口各项因素对港口建设的制约情况,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解决了复杂决策问题,能够充分的利用专家的经验和学识,削弱评价的主观因素影响,最终得到可靠、统一的结论。

[1]孔令阳,李中强,王双玲,等.基于生态适宜性分析的湖泊保护与利用——以湖北斧头湖为例[J].湖泊科学,2012,24(1):67-74.

[2]张树奎,鲁子爱.基于AHP的港口安全风险模糊评判方法[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1):14-16.

[3]刘光富,陈晓莉.基于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的项目风险评估[J].项目管理技术,2008,(1):23-26.

[4]范周田.模糊矩阵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8-52.

[5]吕霞,陆明生.港口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交通标准化,2008,(1):39-41.

猜你喜欢
眉山港区评判
眉山印象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苏轼眉山足迹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港区使命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港区文化牌
书写眉山的几种方式(组章选三)
港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