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与管理的调查及建议

2013-10-19 05:01江苏大学江苏镇江212013
科技视界 2013年19期
关键词:课余时间大学生管理

彭 艳 蔡 娟 孙 凤(江苏大学,江苏 镇江 212013)

1 调研背景

大学生们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没有初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也尚未涉足社会,大学生活有着充足的课余时间。然而,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处理好学习、生活中的矛盾,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做些什么?他们如何安排、管理课余时间?本研究在对时间管理理论进行理解的基础上,从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入手,探讨培养课余时间管理能力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2 调研方法

本次即将进行的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在校大学生按性别、专业、年级、学习成绩等进行抽样调查,涵盖大一到大四的所有全日制本科在校大学生。本次调研主要是根据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对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管理情况以及学习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

2.1 运用头脑风暴法对问卷进行分析与研讨,以保证其在调查时可以全面获取相关信息;

2.2 采用专业的统计软件SPSS13.0 和EXCEL 进行统计并建立模型,进行数据的初步分析;

2.3 运用思维导图法和系统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最后的结论,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意见;

2.4 运用对比分析法,目的在于分析大学生对时间管理的差异性以及给出科学的时间管理方案。

图1

3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现状

本次对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采用的是以随机问卷调查为主,辅以电话调查。

根据对特定大学生学校生活情况的调查以及对其具体时间的记录,从而了解现在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调查发现除去一周五天中的上课时间外,有大量的课余时间,此次的调查就是针对这一时间段的管理。我们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了解江苏大学的学生的课余安排,在问卷统计的过程中获得了现在大学生普遍的课余时间的管理情况。从问卷的处理结果上,我们发现存在两种很极端的学生,一种是将所有时间都花费在教室或图书馆的,也就是说这类学生是将其所有课余时间用于了学习;另一种则是将其课余时间用于网吧。但这两种状况的占比都不超过10%,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往往是多样的,也就是说他们的课余是很丰富,但其丰富的课余时间安排并不能说明其时间管理是合理,在这些大学生中我们发现其大部分时间的安排缺乏计划性,对其宝贵的时间存在着一种浪费现象。此外,我们还发现现在的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的活动地点都集中在宿舍。他们的很多消费都是在网络上发生的,其户外运动的时间大量缩短。现在的大学生更愿意将其课余时间集中在接收快餐文化上面。总之,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管理辐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其时间管理受到很大的局限。

4 结论与建议

4.1 调查结论

总体来看,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管理基本合理,但也有部分同学过度机械性的学习或沉迷于网络游戏或是一直处于迷茫无聊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具体来看,不合理的课余时间安排与管理给当代大学生造成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1)学习时间安排混乱。大学生个人时间规划管理不合理导致逃课、翘课现象严重,或是平时不逃课,但课堂质量低下,知识掌握不牢、不系统。大学生需要加强课外知识储备才能更加完善书本知识,加固就业筹码,然而,当代大学生对学习没有系统规划,大大削减了课余时间学习。

(2)生物钟混乱,大学生身体素质差。大学生熬夜、通宵成了普遍现象。然而,熬夜通宵对身体的危害极大,而且当代大学生越来越不重视个人身体健康,安排于身体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导致年轻一代人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3)不合理的时间安排,会导致大学生活枯燥,兴趣爱好狭隘。过度沉迷于网络或是游戏的学生由于不能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对学校社团、集体活动漠不关心,生活单调无味,个性不够鲜明。

4.2 调查建议

针对以上现状,我们从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方面总结出以下几条建议:

4.2.1 高校管理者方面

高校管理者应为学生有效安排课余时间提供充分的条件,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首先要做好图书馆建设,丰富的书籍、高雅舒适的环境是吸引大学生将课余时间安排在图书馆,走进图书馆的前提条件。其次是要健全体育娱乐设施,让学生在专注学业的同时,抽出更多的时间锻炼身体,扩大社交范围,丰富课余生活。在软件设施建设方面,高校管理者应注重加强学风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4.2.2 教师方面

教师对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管理主要是在课堂,在平时授课过程中,注重关心学生的变化,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安排好课余时间。

4.2.3 学生自身方面

首先,大学生要有珍惜时间的意识,完成向社会的过渡,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还有很多。其次,学生自身应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明确的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在计划期内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计划明确,是形成良好自控力的重要条件。再次,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注重培养个人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扩大社交圈子。最后,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学生应有效利用校园的体育设施,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生活越来越自主化,学生课余时间也越来越多,网络、社会活动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安排好个人课余时间、有效利用好个人时间也将成为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研究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现状与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价值。

[1]王云丽.普通高校大学生职业意识的引导[J].

[2]寇建明.高校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终身健身意识的培养[J].湖北体育科技.2002(3).

[3]教育部文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

猜你喜欢
课余时间大学生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保研学霸兼职送外卖逾万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欢乐的课余时间
Mobile Phone Using Among Youngsters
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调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