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胶囊联合放疗治疗1例早期鼻咽癌患者的个案分析

2013-10-20 08:51安徽省立医院230001胡智刚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3年16期
关键词:附图金龙鼻咽

安徽省立医院(230001)胡智刚

1 基本情况

患者,男,45岁,于2012年3月开始出现回吸性涕血,呈暗红色,4月9日CT提示左侧鼻咽顶壁软组织块影,大小约2.2×2.0cm,考虑鼻咽癌,4月13日鼻咽镜检查提示鼻咽顶壁新生物,活检病理(病理号120838)提示为低分化鳞癌(WHO:非角化性),CK+,LCA-,S100+,CD34-。4月15日PET-CT检查提示:鼻咽顶壁软组织影,测SUV值5.5,全身其余部位未见异常,见附图1A~C。根据08分期为T1N0M0。入院查体:KPS:100分;专科体检: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颅神经(-),间接鼻咽镜提示左侧鼻咽顶占位。血常规、生化、大小便常规均在正常范围。于2012年4月18日开始给予常规放疗,6MV-X,面颈联合野+下颈锁骨上野,DT36Gy后避脊髓,改耳前野+半颈部切线野,局部瘤床区给予DT70Gy,颈部预防量56Gy,并全程给予金龙胶囊每次1粒,每日3次口服。患者于放疗第3周末开始出现口咽部轻度疼痛,第4周症状明显,第5周到结束咽部疼痛症状未进一步发展,顺利完成治疗,全程两周复查一次血常规,肝肾功能直至放疗结束共检查4次,均在正常范围。放疗结束后1月复查CT提示鼻咽部肿瘤完全消褪,根据WHO Recist疗效评价为CR,见附图2。

2 结论

早期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其常规治疗方式,使得正常组织如口腔、咽部、腮腺受到高剂量的照射,而口腔、咽部黏膜属于早反应组织,对放射线敏感,通常在受到照射后2周开始出现黏膜水肿、充血、咽痛、吞咽困难等副反应,并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加重。全身的毒副反应最常见的为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乏力,胃肠道反应。此例患者全程放疗中给予金龙胶囊口服,在取得明显疗效的同时,临床上观察到放射性黏膜反应时间推迟,且其急性黏膜反应RTOGI-II级,未出现有骨髓抑制。

3 讨论

金龙胶囊的主要成份为鲜活守宫和鲜活白花蛇等,经低温冷冻现代生化分离提技术制备的现代鲜药制剂,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生物体各有效成分的活性及它们之间合理的配伍关系。其抗肿瘤的活性成份为守宫硫酸多糖、牛磺酸、精氨酸酸酯。基础研究证实,其对癌细胞有直接破坏作用,其抑制点阻断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增殖,且具有修复癌细胞p21小蛋白分子,恢复对癌细胞的调控,使癌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1];国内有学者报道,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显示:S期细胞增多,G2+M细胞减少,说明金龙胶囊可以抑制癌细胞从S期向G2+M期转化,阻断癌细胞有丝分裂,从而阻滞癌细胞增殖,与放射治疗联合应用具有同步协同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2][3]。动物实验也证明了金龙胶囊对人脑瘤裸鼠移植瘤、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小鼠肝癌移植瘤、大鼠瓦氏肉瘤移植瘤、小鼠肉瘤移植瘤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4];且通过鸡胚尿囊膜实验结果显示,金龙胶囊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周围新生血管的生成,降低癌细胞的粘附、运动、侵袭能力,从而防止肿瘤复发、转移[5][6]。动物实验同时也提示金龙胶囊能增强荷瘤T/B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能力,抗体分泌能力及肿瘤坏死因子产生能力,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对肿瘤的杀伤力[7]。

附图1A 治疗前CT

附图1B 治疗前PET-CT

附图1C 治疗前MRI

附图2 治疗后复查CT

金龙胶囊所具有的增强免疫力的成份包括有氨基酸、蛋白质、糖类、核酸等,对免疫抑制小鼠可起到增强其淋巴细胞活性,可以保护其造血系统不受伤害,提高骨髓细胞的数量,促进细胞分化。临床上金龙胶囊联合放疗对鼻咽癌能够增加抗肿瘤的疗效,增加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促进肿瘤的消退,同时可减轻放疗后的皮肤黏膜反应,胃肠道反应[8];对中晚期食管癌能够增加患者体重,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放疗的骨髓抑制作用,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临床上有相关类似的报道[9][10],值得深入研究。

总之,金龙胶囊通过阻滞肿瘤细胞有丝分裂,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值,通过抑制鸟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网络形成,进而防止肿瘤复发转移、抑制肿瘤生长。此外,金龙胶囊还能够强化细胞的新陈代谢,有利于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减轻放疗后对身体的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附图金龙鼻咽
附图
附图
附图
附图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金龙客车的不凡履历
金龙“入围”之道
玉璧金龙
白介素17对鼻咽部恶性黑色素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鼻咽通气道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