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1 +X”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3-10-21 00:58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大学英语教学

刘 爽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外国语学院,沈阳 110136)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自2002年启动以来,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目前各个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大部分高校的课堂教学中仍以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为主导,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学生创造性与个性化的发挥,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近年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逐渐成为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基于调研和网络资源检索的信息,很多学校都开展了相关课程体系建设。在信息、知识、经济共存的时代,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本校的教学条件和本校学生的现实基础,加强师生双向交互以及学生间的协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弥补课内课堂教学的不足,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探索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已是刻不容缓。[1]2012年6月我们课题组向学校成功申报了“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1 +X 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的课题,旨在探索一种适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发展的课程模式和体系,调动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预计这一课题的开展和实施,受益学生人数将在万人以上。

1 改革的具体目标、改革内容和方案设计

本次改革的目标是(1)创建以认知科学和外语教学论为理论基础,开发多媒体课件素材库模块、学习资源模块、自主学习模块和试题库模块等;(2)构筑网络教学平台;(3)实现以语言实践为方向、以语言应用能力测试为保障,切实加强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并对英语学习评价的新方法和新模式;(4)借助数据库技术建立学习信息反馈系统,探索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规律,在实践中发展英语学习模式和学习路径;(5)编写和独立研发适合网络环境下听说教学的视听说教材等。

改革具体方案:

在组织准备阶段,课题组设计了初步的实验方案。为了更好地科学化配置多媒体网络资源,更清楚地了解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对于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认识和态度,项目组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分别为目前在我校学习来自6 个院系的大学英语的一、二年级学生。调查共发放问卷二次,累计发放问卷950 份,回收问卷917 份,回收率为96.52%。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学生对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持非常赞同和赞同态度的学生占到81%,支持我们建立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库;还有10%左右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不具备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自控性,又不能熟练掌握电脑和网络使用技能,所以持反对态度,还有不到10%的学生对此态度不积极。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们设计了初步的实验方案。在基本建设阶段以整合优化现有校园网资源为主、适时调整数字化校园调频广播的运行以及建设大学英语个性化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建设网络视频资源库、校园网资源整合、完善校园调频广播和大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平台。

实验数据搜集阶段着手进行阶段性测试。本课题组先在2010年学生中的1000 名学生中实施本实验,对照班人数为600 人,又在2012 级1700名新生中实施本实验,对照班人数为1200 人。之后进行阶段性研究和比较成效和结果,以改进和调整该课程体系。最后在数据统计和研究后,改进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1 +X”课程体系。

表1 实验班和对照组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过程比较

2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和完善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语言素质的全面提升,2012年9月我们适时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作了以下调整:大学英语课程为必修课,内设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大学本科阶段学生必须修满16 学分(其中所修读的基础课程学分必须全部取得,且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之间学分互不覆盖)。语言技能课能帮助不同专业、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拓展课程辅助学生全面增强文化素质,能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来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目前2009 级、2010 级、2011 级和2012 级的课程设置都在依照标准进行设置和调整。

3 大学英语网络视频资源库的创建

改革以各项语言应用能力为主要学习模块,以教学任务为中心,以多媒体教室、网络直播课程、自主学习和第二课堂活动为实施平台,采用网络直播讲授与学生划分小组组织操练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实现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的个性化教学。

表2 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学生自主学习包括自主听力学习:开放语音室,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自主完成课下听力任务;利用学生网上学习资源库,如英语在线、英语学习资源库、时事新闻、视频点播、答疑解惑等自主学习[3];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立体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给外语学习营造了更好的氛围,有力地支持和补充第一课堂的教学。

立体化的校园英语教与学环境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网上和课外自主性学习紧密有效地连接起来,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单一的教室扩展到以网络、自主学习和第二课堂活动为支撑的、学习氛围更浓、学习范围更广、参与人数更多的英语学习的大课堂,为教师提供一个基于计算机与多媒体的教学环境,有效实施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新模式教学,为学生打造一个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包括听、说、读、写、译在内的各种英语学习资源。

4 科学的考核测试体系

考核测试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7]。大学英语课程的考核内容由3 部分组成:平时表现、作业以及期末考核。从2011 级开始考核测试体系也做了调整:大学英语三级或大学英语四级不进行期末考试,修读大学英语三级或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期末成绩考核办法由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相结合。学生所修读的基础课程的学分必须全部取得,且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之间学分互不覆盖;修读拓展课程者须在外国语学院网上选课系统进行选课;重修基础课程者须先在外国语学院网上选课系统进行选课,选定课程及任课教师后方可办理部分课程免听;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成绩合格者视为所修基础课程合格等。相应的课程考核随教学内容、形式和目标的不同而呈现出多元化的灵活特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动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强烈动机。水平考试和平时课程评估,体现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特色,有力地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5 改革成果及设想

目前我们的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实现了包括A116,B202 至B207 等多间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改造,新建了更多的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校园广播循环播放大学英语高频词、四级真题,听力教程等课外学习资源。校园广播和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从2008 级开始,相关的2008 级、2010级和2012 级的实验班级创建了QQ 群,利用多种方式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利用QQ 组件上传学习资源、提高听力、口语等英语实践能力,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资源的合理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化,进一步强化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与网络教学方式并重,增加应用型的课堂练习和课外自主语言实践活动[2]。雅信达教学平台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学校英语资源建设的问题,还为老师轻松实现教改新模式下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环境,有效地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学生对于大学英语课程表示了较高的满意度,在每学期的全校教师评估中,本科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满意度打分始终保持在90分以上。读写译课堂教学和视听说网络教学两种模式有机结合,充分考虑了学生个性化需要。2012 级学生中创新工程师和卓越工程师班的四级通过率达到了81%,其他3 级班也达到了72%,为我们今后的英语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以课题组成员为主要编者的《全新主题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于2012年9月获批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又为我们的改革提供了素材和力量。

6 项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构建提倡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和自主化的学习要求[8],需要多个教学职能部门和相关机构(如教务处、计算中心、网络中心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

(2)目前我校的网络语言实验室无法全面满足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需求,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建设还在酝酿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应加快网络语言实验室的建设步伐,发挥基于网络的资源库在促进学生方面的优势,以满足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3)基于网络的视频共享课建设尚需要更多时间和资金的大力支持才能完成。

7 结语

随着全球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剧,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大学英语课程应该不断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层次多元化,教学体系立体化,使得大学英语课堂、网络教学平台以及第二课堂得以无限延伸和拓展,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实验过程中,要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重要使命,我们深知任重而道远。

(References):

[1]杨习超.创新型公共英语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河南农业,2011(6):8-9.

[2]邓杰.“学习策略+自主学习”任务型网络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2):53-58.

[3]丁仁仑.自主合作与多元立体-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2009(12):51-53.

[4]杨习超.基于网络技术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探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0):165.

[5]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27-32.

[7]胡织女.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1-73.

[8]蔡圣勤.多媒体网络辅助英语教学的方法探讨[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3):96-99.

[9]Singh,Harvey.Building Effective Blended Learning Programs[J].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3(11-12):51-54.

[10]Corony.Edwards Learning to Learn How to Teach in Challenge and Change in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1]夏继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12]海霞.新疆大学英语教学网络资源库建设调查报告[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54-56.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大学英语教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求学的遗憾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