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中职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策略

2013-10-21 05:18张玲
海峡科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课堂讨论主动参与德育教学

张玲

[摘要]讨论式教学法古已有之,其在教学法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讨论式教学更是被广泛应用。该文针对中职课堂讨论的现状,结合自身的德育教学实践,提出若干策略,以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增强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德育教学 课堂讨论 主动参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古已有之,教育祖师爷孔子首先提倡启发教学,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朱熹所践行的“书院”教育模式,就是典型的“研讨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师引导下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探寻知识的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基础,以“合作探索”、‘研讨学习”为具体形式,是学生合作学习与教师个别指导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实践证明,讨论式教学能充分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促进学生间的信息交流,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深化认识、培养合作、学会创新。然而,在中职的课堂中,讨论活动时常会遭遇“冷场”、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有四:其一,自卑心理,表现为知而不敢言;其二,厌学心理,表现为知而不肯言;其三,讷于言辞,表现为知而不善言;其四,智能有限,表现为不知而不言。如何引发中职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讨论?笔者结合中职德育的教学实践,谈谈点滴体会。

1.创设氛围,使学生敢于讨论

心理学家克拉克的研究表明,定期进行讨论比不参加讨论的学生能够更成功地获得并保持所学概念。德育教学的特点告诉我们,运用讨论法能很好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开拓思维,促进其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就业观的形成。但这尤为需要自南的氛围,尤为需要激活学生。创设一种安全、平等、宽松、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是德育学科开展讨论式教学的前提与基础。

1.1营造自由的讨论学习氛围,让学生敢想、会说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一个人只有在心理上感到安全,他才可以在思维时,不处于防御状态,也才能保持思维活动的自由。中职的大部分学生自卑心理严重,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安全感,因此,在中职的讨论式课堂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肯定、接纳与赞许。在讨论学习中,教师是参与者与评价者,首先应以身作则地表现出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满腔热情,认真聆听学生的观点,特别要耐心倾听学生不很流畅的回答。其次,对学生不适当的回答不能直接否定,而是要进一步通过提问进行引导,多一点鼓励性的语言。重视过程。重视学生勇于参与的精神,坚信自己的教育对象是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引导与激励是讨论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作用的关键与核心。教师的尊重、鼓励与支持,容易为学生创设起有助于高级认知活动的良好的心理安全与自南的空间,能从心理上保证学生参与活动的可能。

1.2提供宽裕的课堂讨论时空,让学生细想、多说

课堂时空有限,因而运用讨论式教学时教师首先应精讲、少讲。目前,德育学科所使用的中职课改国家规划新教材语言通俗、案例详实、内容浅显、可读性强,适合少讲甚至不讲,教师要有意识淡化讲的欲望,从问的形式上留给学生多一点的思考时间,使学生投身于学习的有效时间增多,以利于他们理清思路,把握住要点。其次,教学时间对全班学生而言是一样的,但课堂实用时间、学习机会和质量则存在较大差异。现代教学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差异常常是课堂实用时间差异造成的。因而,多采用“小组讨论”,这样就自然地将一个有限的课堂时空变成了学生人人可参与、个个能思考的无限空间,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参与研讨学习的时间与机会,从时空上保证了学生能参与的条件。有了充裕的合作、交往与研讨的时间,学生间就能充分自如地相互启迪、分享智慧,从而提升认识、解决问题、产生自信,促进其积极情感的形成。

1.3培育融洽的同伴交往空间,让学生乐想、愿说

在课堂讨论式教学中,为达到信息交流最大化,许多教师都会积极为学生创设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多向立体交往空间。在德育实践中,笔者发现,采用“就近”分组及随机分组等讨论方式较为便捷,但易出现对本组组员不如意的状况,因此,按人际关系分组最好。进行小组讨论时,我通常是让班级的学生按意愿进行组合、重新编排座位,老师适当进行微调,注意能力、性格、兴趣等的搭配,形成和谐的座位结构组合。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既有认识成分也有情感成分。由于小组内成员彼此情投意合,相处融洽,学生心理上有“共振”,会更热情、主动地付出,最佳学习状态容易出现。

2.巧设问题,使学生乐于讨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不要把它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的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在讨论式课堂中,以问题为中心,讨论始终围绕问题进行。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通过设计教学问题来引发学生参与讨论,激发探索,形成观点。人的活动受需要、动机、兴趣所支配,只有课堂讨论的问题成为学生内心的需要或者其兴趣所在,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在德育讨论式教学中,选择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这是德育教师首要考虑的。

2.1讨论的问题应具有发散性,答案是开放、富有争议的。这种问题没有简单、同定、唯一的正确答案,需要假设、推理、预测,想象,它能激起学生探索、寻找解决方法的愿望,并主动展开讨论、探索、澄清、证明,构建继续学习的需要和联系。如:讲到“区域经济发展动向与职业生涯发展”的教学内容时,我设置了“你对三年后自己家乡经济发展有何预测?”、“这样的经济形势可能会提供哪些与你所学专业相关的就业机会?”等讨论题,较好地激起了学生的讨论兴趣。

2.2讨论的问题应难度适宜,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经过思考、推敲后能得出答案的.建构主义认为,问题情境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适应,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讨论的问题深浅层次要合理配置。学习层次划分的著名理论(Bloom's Taxomomy)把学习层次划分成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判断等六层,设计的讨论问题应尽量在2~5层次上。如:在“构思创业项目”的教学中,我讲解说明“SWOT”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后,提供了与学生所学々业相关的案例,要求学生运用该原理对案例中的商机进行分析,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集思广益。由于问题难度适宜,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因而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3讨论的问题应具热度与新颖度,让学生耳目一新。德育教师特别要具备独特而敏锐的政治视角,懂得及时捕捉瞬息万变的现象,制造“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如是经典的主题,教师应在课前进行加上处理,或设计逆向思考,或设置对立面,或制造冲突,赋予问题新意与时代感,会达到不错的效果。

2.4讨论的问题应具真实性与实践性,或是现实问题,或是能指导学生实践的,让学生感觉话题有价值。罗杰斯认为,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是对学生个人最有意义的学习,只有面对真实的问题情境,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也是德育学科最大的特点,在实践中,我经常会组织学生讨论情感、人际交往、择业与创业等与中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深受学生的欢迎。

此外,设置问题时应围绕主线,层层设疑,每堂课宜设置5~7个问题,灵活提问,逐渐突破难点。学生讨论时,教师应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讨论的焦点、进程,适时点拨,以解决知识点联系上的问题,促进学生解决问题与批评性思维的发展。同时,教师还要针对中职生兴趣与思维的特点,恰当适时地运用教具,如画板、画纸或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感性的材料来吸引学生、帮助其展开思维,避免出现思维定格、混乱的现象。

3.讲究学法,使学生善于讨论

现代教学论的真谛是主张教学重在展示人的价值、潜能、个性,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学生也具有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成功者的强烈愿望。中职生这种愿望尤为强烈。在中职校的课堂讨论学习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这种强烈探索欲望,不仅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更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起“参与-成功”的条件反射,形成“我要学”的内部动力机制。那么,如何成功呢?古人云:“给人以鱼,只供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益。”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并给学生提供讨论学习的思路及相应的策略。

3.1明确讨论的基本流程与组织架构,让讨论活动有序

首先,让学生明确德育学科讨论学习的基本流程:独立思考、产生观点→观点交流、各抒己见→观点改进、取长补短→观点总结、达成一致→观点表述、倾听反响。其次,让学生明确讨论小组的组织结构与职责:每个讨论小组中讨论主持人(组长)——中心发言人——普通发言人——讨论记录人等构成。同时,让讨论小组内的成员尽快建立起学习责任依存关系。学习小组长应尽快胜任主持小组学习的重任,大胆负责管理本组活动,每个组员也要明确自己在本组中的角色定位,主动承担各自的学习责任和义务。这样,能让学优生积极性大增,又不让学困生游离于活动之外.能充分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讨论活动中去,获得主动发展。

3.2开展讨论基本策略的训练,让讨论活动深入

中职德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法律、经济政治、哲学等等,可讨论的内容非常丰富,形式也不拘一格。在讨论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重进行“讨论基本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学会根据讨论问题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形式与方法。首先,是分工与合作的规则。比如:讨论前,讨论小组的成员应先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再逐个说出,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又如:如何选好讨论主持人、中心发言人、讨论记录人,何时及如何轮换等。既要做到人人积极参与,又要让讨论小组处于一种有序、有效的状态。其次,要进行更为细致的方法训练。如:如何发言?如何倾听?如何评价?如何质疑?如何辩论?小组主持人如何调控组员的情绪与讨论的进程?通过这些基本策略的训练,学生讨论从无话可说到侃侃而谈、争论不休,从漫无边际到会抓重点与关键点,讨论活动也因此变得有声有色了。

3.3学习贯通、整理与概括的方法,让讨论活动升华

实践中,学生在讨论时,往往是你一句,我一句,零散不全面。而且他们常常会凭个人感觉、经验来进行回答,忽视了理论依据,使论证缺乏力量。合理运用知识及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汇总、概括,陈述,这个过程对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口语表达及交往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德育课堂讨论中,应着重教会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对本组讨论中出现的各种意见集思广益、去粗取精、提炼升华,使零碎和粗浅的认识理性化和系统化,并在集体中大胆陈词。训练学生做到:①仪表端庄、从容有礼;②语言精炼、准确和规范;③观点鲜明,层次清晰,避免思维定势。

4.激活形式,使学生享受讨论

研究表明,信息交流的有效度与师生双方的态度与情绪呈正相关关系。在良好的气氛、情绪、心境下,感受更灵敏,思维更活跃。“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师注重课堂讨论形式的变化,增强讨论活动的趣味性与感染力,让其更加生动、活泼,会产生一种新的教学效果,为讨论式教学锦上添花。

4.1问题提出多元化

可以是教师提问,也可以是学生提问;可以是教材中的思考题,也可以是课后的拓展延伸;可以是校内生活的困惑。也可以是社会现象的思考;可以是纯思辨的,也可以是实践操作类的;可以是已证实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领域等等。

4.2组织方式多样化

可采用小组讨论、同桌讨论、全班讨论、先分组后集中、辩论会、演讲答辩、组长轮换型、一帮一型、分角色辩论等多种形式。其中,难度低的、容易得出结论的问题可采取同桌讨论;问题难度较大、需要动手操作或设计方案、博采众长时可采用小组讨论;解决重难点内容采取全班讨论:解决争议的问题采用辩论会。

4.3座位编排花样化

在德育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会根据不同的讨论内容和组织方式变换组合桌椅,使座位富于变化。如:撤去桌子,三三两两围成一小圈呈梅花型,还有对擂式、演讲式、马蹄型、雪花型等。这样,不仅满足了讨论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从中也学习了活动的组织方式,有利于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

4.4评价激励多维化

评价是讨论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经常性的科学评价对学生的心理、思维及学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首先,评价与激励要及时并贯穿全过程;其次,评价主体应多向、内容要多角度,不仅仅看成果,还要关注态度、方法、形式、能力发展等;再则,评价奖励涉及面要广、层次要多。既要关注学优生,又要惠及中等生与学困生;最后,奖励方式要丰富,可以是点头、微笑、鼓掌、表扬、加分、物质刺激、上荣誉榜等。灵活地运用各种激励机制,能有效刺激学生小断追求,激起参与讨论活动的热情。

猜你喜欢
课堂讨论主动参与德育教学
对大学案理研讨课学生信息检索意识若干问题的思考
改变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对思政课兴趣的突破口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谈素质教育中的课堂讨论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