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苗族和土家族与贵州汉族男性青年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比较分析

2013-10-26 05:48杨正久钟正伟汪漫江董红梅方应培
关键词:土家族汉族苗族

杨正久,钟正伟,汪漫江,钱 静,董红梅,方应培

贵州铜仁苗族和土家族与贵州汉族男性青年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比较分析

*杨正久,钟正伟,汪漫江,钱 静,董红梅,方应培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技术系,贵州,遵义 563000)

了解贵州少数民族与汉族青年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特点及差异性,为青年少年生长发育提供资料。本研究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年龄在18~20岁的来自铜仁的26名苗族、42土家族男性青年和60名汉族青年,检测了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P)、血清钙磷水平及身高和体重,并问卷调查他们的饮食营养及运动状况。苗族及土家族男性青年OC、BAP、血清钙磷及身高体重均低于汉族。苗族与汉族在身高和体重具有显著差异(< 0.01),在OC、BAP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土家族与汉族相比除身高体重外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苗族各项指标均低于与土家族;问卷调查显示苗族、土家族营养条件比汉族差。研究中OC与BAP及身高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但身高与OC、BAP及体重与血钙间呈弱的负相关。铜仁苗族、土家族与汉族在OC、BAP、血清钙及身高体重上有明显种族差异,苗族与汉族间差异比土家族与汉族间差异较大,各数据表明土家族更接近汉族。营养条件对生化标志物及身高体重有影响。

骨代谢;男性青年;生化标志物;苗族;土家族;汉族

长期以来,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生化标志物被作为评价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1],并在临床上成为骨代谢相关疾病诊断依据及疗效观察指标[2-3]。骨钙素(OC)和骨碱性磷酸酶(BAP)是反映骨代谢中骨形成的重要生化标志物[4],是成骨细胞活性增加的重要标志,反映了不同阶段成骨细胞的功能状态[5]。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内钙磷的沉积不断增加,骨硬度也随之增强,因而钙磷作为形成骨盐的重要营养要素,也是评价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于2011年从遵义医专和遵义师院两所高校内抽取了68名来自贵州铜仁地区18~20岁的健康苗族和土家族男性一年级新生,进行了OC、BAP、血清钙磷、身高和体重的测定,同时问卷调查了他们的饮食习惯、营养条件和运动状况,以同条件的贵州健康汉族男性作为对照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促进青年骨代谢及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1年9月从遵义医专和遵义师院抽取了来自铜仁地区68名男性大一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苗族组(26人)和土家族组(42人),研究对象与其父母民族相同;按相同方法抽取贵州省60名汉族男性大一新生作为对照,编为汉族组,其父母均为汉族;以上研究对象年龄均在18~20岁,经体检为身体健康,未服用任何影响骨代谢的药物。课题组与每一研究对象签署了参与本课题调查研究志愿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血清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清晨8:00~10:00空腹抽取静脉血5mL,静置2 h离心分离血清,每个样品分为两份,一份置于冰盒中立即送遵义医学院中心实验室进行生化标志物检测,另一份进行血清钙磷测定。

1.2.2 血清OC、BAP及钙磷的测定

采血后离心分离血清,低温处理并立即送至遵义医学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同批次OC、BAP检测,并于次日拿回测定报告。血清钙的测定采用甲基麝香草酸蓝比色法,血清磷的测定采用硫酸亚铁磷钼蓝比色法。血清钙磷检测试剂盒为北京康大泰科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所用仪器为日本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方法进行测定。

1.2.3 身高和体重的测量

采用江苏苏衡身高体重秤RGZ-120对身高和体重测量,按照Heath和Carter及吴汝康的测量方法进行[6]。

1.2.4 问卷调查

针对饮食习惯、营养条件和运动状况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将饮食习惯和营养条件分为较好和较差两类,较好的饮食习惯指一日早中晚三餐,定时定量,无暴食暴饮、酗酒夜宵等习惯,反之如有经常不吃早餐、不按时进餐等视为较差;早餐经常有牛奶、鸡蛋,中、晚餐荤素搭配,经常吃水果为营养条件较好,反之视为较差;运动状况分为热爱运动和不热爱运动,经常打球、跑步、骑车及爬山者为热爱运动,反之为不热爱运动,按占研究对象组的百分比计算。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血清OC、BAP、钙、磷及身高体重比较

对来自铜仁地区的苗族和土家族男性及贵州省内的汉族男性进行了血清OC、BAP、钙、磷及身高体重的测定,结果如图1。苗族组和土家族组与汉族组相比,各项指标均较低。其中苗族组与汉族组在血清OC、BAP指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身高和体重明显低于汉族组,差异显著(< 0.01);而土家族组与汉族相比,虽然各项指标均较低,但与汉族组差异较小,除在身高和体重指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外,其它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另外土家族组和苗族组比较,在所有指标上土家族组均高于苗族组,但差异不大,仅体重指标有统计学意义。经统计学柱形图比较分析,三个组在各项指标上大小顺序为:苗族组< 土家族组< 汉族组(图1)。

猜你喜欢
土家族汉族苗族
土家族情歌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土家族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苗族民歌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苗族老照片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