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范的为官之道

2013-11-05 01:32刘建明
支部建设 2013年25期
关键词:坚持原则孙策孙权

■ 刘建明

据《资治通鉴》记载:三国时期,吕范是吴国奠基者孙策的“财务总监”。当时,孙权尚年少贪玩,常常为了满足其个人欲求,私下里去找吕范要求提供“经济援助”。吕范却铁面无私,遇此类事必先向孙策请示,从不擅自答应,弄得孙权一次次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对吕范自是满腔怨恨。后来,孙权被派往阳羡县“挂职”,私下有什么花销,孙策也总是严格检查过问,弄得孙权很不自在。然而当时阳羡县的功曹周谷很会“来事”,每次都为孙权伪造簿册文书,制造假账,瞒天过海,使他不受责问,这让孙权非常受用。孙权年少无知时怨恨吕范,待到大权在握统管国事后,逐渐意识到吕范的可贵和周谷的危害,于是弃用巧言令色的周谷,器重忠诚正直的吕范。可惜的是,“大司马”的官印尚未颁发,年逾古稀的吕范就去世了。

透过以上史实,我们不难得到如下启示:为官必须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枉法,不投机取巧,如此方可担当大任。如果一味地逢迎讨好上级,唯其脸色和喜好为转移,势必就会放弃原则,干出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勾当来,就算得到一时的认可,也终不会受到重用。显然,两相对比,吕范者可敬,值得学习;周谷者可鄙,实应唾弃。

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如吕范这般一心为公、刚正廉洁,不会察言观色、不善揣摩上意的干部不乏其人。这样的干部在工作中注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事张扬,不喜逢迎,凡事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在是非面前,旗帜鲜明,敢于坚持原则,秉持一身正气,不唯领导喜好和上级脸色是从,宁可个人利益受损,也要维护国家利益。可以说,正是靠着这些“傻”劲十足的“吕范”式的干部们过硬的品德、廉洁的作风、扎实的工作,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更加兴旺发达,党的执政基础才会更加坚实,执政地位才会更加稳固。与之相对的是,“周谷”式干部也不在少数,这种干部不是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而是一味地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和仕途升迁。为了一己之私,不惜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抛在一边,把办事原则丢置脑后,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对上极尽逢迎讨好、巴结吹捧之能事上,而不是用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民谋利上,完全缺失一种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激情。在他们眼里,只要是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什么都可以拿原则做交易,什么都可以逾越党纪国法的雷池。试想,如果周谷这样的干部多了,势必就会助长讨好卖乖、弄虚作假的歪风邪气,进而严重败坏党风政风民风,最终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其危害可谓大矣!

有鉴于此,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肩负着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重任,理应以吕范为楷模,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带头讲政治、守纪律,在工作中坚持原则、公道正派、铁面无私、刚正不阿,时刻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不看眼色行事,不凭感情用事,不随风向做事,切实做到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党性不讲私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同时,在选人用人时,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为表面之词所迷惑,不被虚假现象所蒙蔽,方能练就一双识人之慧眼,善于发现和使用“吕范”式干部,真正让其得褒奖、受重用,而对那些“周谷”式干部一经发现,则坚决弃之不用,从而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进而激励大家争做“吕范”式干部,不做“周谷”式干部。惟其如此,社会才会风清气正,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猜你喜欢
坚持原则孙策孙权
赛雷三国
孙策和吕范
任用拆台的人
七擒孟获
任用拆台的人
女汉子的新标准
萌女巫与魔法猫
坚持原则 净化联坛——潘涛会长捍卫《联律通则》二三事
怎样才能做到既坚持原则又团结群众?/自己带头
只有坚持原则才能真正团结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