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0例疗效观察

2013-11-11 14:47李小伟傅丽超湖南省衡阳市中医医院湖南衡阳421001
吉林医学 2013年22期
关键词:苦参心肌炎病毒性

李小伟,傅丽超 (湖南省衡阳市中医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1)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嗜心性病毒感染所引起心肌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内科常见病。本病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心肌间质细胞浸润,纤维素渗出等病理改变,从而导致心肌损伤、心功能障碍和/或心律失常的一种疾病。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常规治疗多采用采用抗病毒、抗菌、营养心肌、抗脂质过氧化等对症支持治疗,而中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其明显的优势。笔者采用参芪复心饮为基本方结合西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获得较好临床效果,现介绍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两组60例均来自于本院心血管内科2011年1月~2012年5月的住院患者,按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5~49岁,平均(33.7±7.1)岁;病程7~26 d,平均(14.3±7.3)d;心电图提示心律失常、ST-T压低改变29例;心肌酶异常23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6~48岁,平均(33.6±6.9)岁;病程6~27 d,平均(13.5±8.7)d;心电图提示心律失常、ST-T压低改变28例;心肌酶异常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辩证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医辨证标准属气阴两虚型患者。

1.2.2 西医诊断标准:按照《全国心肌炎专题研讨会纪要》[2]中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①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合理膳食,戒除烟酒;②抗病毒、细菌治疗;③改善心肌代谢、营养心肌;④合并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者给予抗心律失常、纠正心力衰竭治疗;⑤病情严重并发心脑综合征、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者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疗程为4周。

1.3.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参芪复心饮,基本组方:人参 10 g、黄芪 60 g、麦冬 15 g、丹参 15 g、川芎 15 g、降香15 g、金银花15 g、黄连6 g、百合10 g、苦参15 g、五味子 10 g、炙甘草10 g。每日1剂,早晚2次口服,两组连续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

1.3.3 疗效观察

1.3.3.1 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心电图、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观察用药期间不良反应。

1.3.3.2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病毒性心肌炎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心电图、心肌酶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心电图、心肌酶明显好转;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心电图、心肌酶有一定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等无改善。心电图疗效判断标准:早搏由频发转为偶发,ST-T和房室传导阻滞均恢复正常为治愈,上3项指标均好转50%以上或2项正常为有效,除此之外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2 两组心电图疗效对比:见表2。

2.3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见表3。

2.4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对比:见表4。

2.5 不良反应:未观测到有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心电图疗效对比(例)

表3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对比(,U/L)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对比(,U/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②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③P<0.05,④P<0.01

组别 例数AST LDH CK CK-MB治疗组 23 治疗前 48.32±20.71 172.87±46.32 169.68±35.12 46.21±10.13治疗后 36.02±15.99① 121.46 ±64.87①④ 79.75±21.07②③ 17.88±8.15①④对照组 22 治疗前 44.54±21.21 146.42±11.03 160.48±31.57 44.38±10.29治疗后 30.11±16.01① 128.78±48.69 114.37±33.66① 25.66±8.96①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等范畴,在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病名定义中以“心瘅”病名概之。其发生的外因主要是由于外感温热邪毒,而内因则主要在于正气不足,心气本虚。“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温热邪毒起于早期而贯穿始终,耗伤心之气阴,久之羁留心脉。临床治疗应以益气养阴为主,兼以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参芪复心饮中黄芪、人参益气扶正;麦冬、百合、五味子养阴复脉;黄连、金银花、苦参解毒祛湿;丹参、川芎、炙甘草活血复心。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芪中含有丰富的黄芪皂苷、多糖,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病毒,强心,抗心肌细胞调亡等作用[3];人参、麦冬、五味子可改善心肌血流,减慢心率,降低耗氧量,增加心肌收缩力,保护和修复心肌细胞,提高缺血心肌耐受力,延长缺血心肌存活时间,减少坏死区[4];丹参、川芎、降香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活性,改善微循环,抗氧化,保护内皮和心肌细胞[5];金银花可抑制柯萨奇B病毒,黄连能抗心律失常、抗病毒,百合可修复心肌损伤[6];苦参中苦参碱、苦参黄酮能抗心律失常,增加冠脉流量,保护心肌缺血,并有抗炎及镇痛作用[7]。

通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从总有效率、症状、心电图、心肌酶上作出对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病毒性心肌炎获得了较好疗效,且无不良反应,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较单用西药治疗疗效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2]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组委会.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纪要[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5,11(6):324.

[3]黄国钧,中药药理学图解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4.

[4]段富津.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

[5]甘洪全,田新陈.冠心II号汤剂对健康男性冠脉血流和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9):785.

[6]吴大真.名中医心血管科绝技良方[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84.

[7]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

猜你喜欢
苦参心肌炎病毒性
Efficacy of Kushen decoction (苦参汤) o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大剂苦参治不寐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当归苦参丸治疗痤疮的疗效分析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