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平菇品种在武汉地区春季栽培比较研究

2013-11-12 06:51汪志红马晓龙吴仁锋
长江蔬菜 2013年8期
关键词:菌袋培养料平菇

汪志红,马晓龙,吴仁锋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430065)

湖北省平菇主产区主要分布在武汉江夏、洪山、黄陂、蔡甸等地。平菇主要栽培模式为常压灭菌熟料袋栽,原料以棉籽壳、玉米芯、莲籽壳等为主,品种以普通平菇、小平菇、秀珍菇为主。本试验以通过认定且在全国范围内主栽的9个平菇品种为材料,在武汉地区进行了春季栽培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试验所使用的9个平菇品种,菌种均来源于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品种名称及编号如表1所示。

1.2 培养料配方

母种配方(PDA培养基):马铃薯(去皮)200 g、葡萄糖 20 g、琼脂 20 g、水 1 000 mL。

二级种及栽培料配方:棉籽壳88%、麸皮10%、石灰2%,含水量65%左右。

1.3 试验方法

①试验时间、地点 于2012年2月开始制备菌种,3月制备栽培袋,试验地点为武汉市农科院蔬菜科学研究所武湖基地。

②接种方法 以规格为7 cm×22 cm的聚乙烯袋棉籽壳培养料菌种为栽培种,接种至已灭菌的22 cm×36 cm的单头出菇的聚乙烯塑料袋棉籽壳培养料中,每个品种接种50袋。密闭熏蒸接种室,采用开放式接种方法,接种后套出菇环,用已灭菌的双层报纸进行封口。

③发菌管理 接种后排放于25℃的室内培养架上,室内空气湿度控制在60%~70%。及时通风换气,并检查是否有杂菌污染,记录菌丝满袋时间。

④菌丝生长速度测试 a.平板菌丝长速测量。采用直径9 cm的平板在PDA培养基中进行生长速度测定,每个菌株在平板活化后,利用打孔器转接3个平板,接种点在平板中央。25℃下培养菌丝,待其萌发后在菌丝前端划线,继续培养7 d,在菌丝生长的尖端划线测量菌丝长度。

b.培养料菌丝生长速度测量。在室内环境下进行发菌管理,栽培种菌丝萌发覆盖至菌袋表面后,在菌丝生长尖端划线,直到满袋为止,记录生长时间,每个菌株测量3个重复。

⑤出菇管理 菌袋进棚前,彻底清洁栽培场所并用含氯石灰对栽培场地进行消毒处理。供试菌株长满菌袋后,搬至大棚内进行出菇管理。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大棚内将菌袋摆放在地上进行出菇,菌袋按排进行码放,共放3层。菇房里放置干湿温度计,观察空气湿度和温度,早、晚喷雾化水调节湿度,使最适湿度达到80%左右,定时开门窗通风换气。由于武汉地区春季气温较高,根据实际情况在出菇后适时为菌袋补水。

表1 9个平菇品种名称及编号

⑥采收记录 采收标准:菌盖平展,连柄处下凹,边缘稍微卷曲,菇体发育至七八分熟,此时菌盖边缘韧性好,破损率低,菌肉厚实肥嫩,菌柄柔软,纤维化程度低,商品外观好,经济价值最高。单生菇,用一手按住菇柄基部的培养料,一手捏住菇柄轻轻拧下,同一潮菇大菇、小菇一起采收,用刀将紧贴培养料表面的菇脚割下。采收前6 h停止喷水,每采完一个菌袋后,把料面清理干净,将死菇和残留在培养料中的菇根清除干净,以防老菇根腐烂诱发病虫害和杂菌。

采收的子实体按区组编号放入采收篮,在电子天平上称取产量,按区组编号记录,每个品种选取出菇菇形较好的9袋对其第一潮菇的菌盖纵径、菌盖横径、菌柄长、菌柄直径、菌褶宽度、菌盖厚度以及单菇质量进行测量并取平均值。

⑦鲜菇产量Duncan's多重比较 鲜菇产量计算及Duncan's多重比较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进行分析。

单袋生物学转化率计算按照如下公式:生物学效率(%)=(子实体总产量/干料质量)×100%,经计算栽培袋湿料平均质量约为1 900 g,干料质量约为760 g,含水量约为6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平菇菌丝生长速度

①PDA上菌丝生长速度 由表2可知,在PDA培养基上,9个品种中生长速度最快的为7号和6号,分别为0.353 3、0.350 0 cm/d,2个品种的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菌丝生长速度最慢的为4号、3号,均为0.210 0 cm/d。

②二级种菌丝生长速度 从表3可知,在棉籽壳培养料中,9个品种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的为7号和1号,分别为0.609 5、0.588 9 cm/d;菌丝生长速度最慢的为5号和3号,分别为0.492 1 cm/d、0.535 7 cm/d。

2.2 不同品种平菇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9个品种春季栽培出菇时间为4月26日至6月中下旬。由表4可知,9个品种的前两潮出菇表现均良好,幼蕾菌盖颜色较深,子实体成熟时变浅。由于春季气温逐渐升高,从第三潮菇开始,各个品种的出菇情况有一定的区别,其中1号品种平菇99从第三潮菇开始单生菇较多且菌柄较粗壮,软柄与前期出菇差异较大,表现最为明显,商品性状较低;亚光1号在武汉地区高温环境下表现良好,经观察发现,在分析品比试验结束后至7月还能正常出菇。

表2 不同品种平菇在PDA菌丝生长速度比较 cm/d

表3 不同品种平菇二级种菌丝生长速度比较 cm/d

表4 不同品种平菇子实体农艺性状描述

2.3 不同品种平菇春季栽培鲜菇产量比较

由表5可知,9个品种的鲜菇平均产量有显著差异。9号品种平均产量最高,为1 022.111 1 g/袋,与4号品种无显著差异,但与2号、1号、6号、3号、8号、5号、7号有显著差异;4号品种平均产量为981.888 9 g/袋,与2号品种无显著差异,但与1号、6号、3号、8号、5号、7号品种有显著差异;1号、6号、3号品种的平均产量无显著差异,分别为871.777 8、855.000 0、822.111 1 g/袋;1 号品种产量显著高于8号、5号、7号品种,3号与8号品种产量无显著差异,但两者产量与5号和7号品种均有显著差异;5号与7号品种产量在9个品种中最低,分别为687.111 1、664.666 7 g/袋,二者产量无显著差异。

2.4 不同品种平菇子实体春季栽培综合性状评价

从表6可知,9号品种的单袋生物学转化效率最高,为134.49%,7号品种单袋生物学转化效率最低,为87.46%。根据武汉本地市场需求,平菇单菇子实体个体相对较小、柄短、菌肉较厚,则商品性状最好,经济价值最高。

表5 不同品种平菇春栽鲜菇产量比较

表6 不同品种平菇子实体春季栽培综合评价

3 小结与讨论

武汉地区平菇栽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种单一、菌种名称混乱、场地不能满足标准化设施栽培的要求。本试验在武汉地区春季进行,该季节高温天气较多,雨水相对丰富,容易造成高温高湿的栽培环境,所以需要注意通风和降温。本试验筛选出了适合武汉地区春季栽培,产量较高的2个平菇品种,分别是亚光1号和苏研1号,两者二级种菌丝生长速度分别排在第4和第5位,产量较高,单袋生物学转化效率分别为129.20%和134.49%。2个品种子实体的农艺性状符合武汉地区的消费习惯,可以作为本地春季栽培的平菇品种。其他品种在全国其他省份为主栽品种,但是受地区差异影响,不一定适合武汉地区春季栽培条件,主要表现为在本地气候条件下产量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在秋季进行栽培品比分析。

试验中发现部分品种如平菇99、中蔬10号在菌袋长满菌丝后结菌皮现象较多,菌皮的产生消耗了培养料中的养分,并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且容易孳生病虫害,笔者认为产生菌皮有可能是品种受到外界环境刺激产生的自我保护反应,但深层次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1]王伟科,周祖法,袁卫东,等.秀珍菇菌株比较试验初报[J].浙江农业科学,2009(1):50-52.

[2]何德良.平菇不同品种栽培比较试验[J].食用菌,2012(1):21-22.

[3]班新河,魏银初,王震,等.秋冬季栽培平菇菌株比较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2(2):52-55.

[4]张朝斌,侯迪鸣,赵艳,等.六个广温平菇菌株的比较试验[J].食用菌,2005(1):17-18.

猜你喜欢
菌袋培养料平菇
临清市平菇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平菇种植记
草菇出菇为何怪
平菇菌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固定菌袋插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