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在巴东的应用情况初报

2013-11-12 06:51谭晓军苏成武胡显军
长江蔬菜 2013年8期
关键词:平均温度晚疫病气象站

谭晓军,苏成武,胡显军

(湖北巴东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443000)

巴东县位于鄂西南地区,是湖北省最重要的脱毒种薯繁殖基地。马铃薯是该县的优势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1.87万hm2左右,晚疫病是威胁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常常造成巨大的损失。2011年在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湖北省植保总站、华中农业大学的支持下,分别在海拔1 300 m的茶店子镇大湾村和1 600 m的绿葱坡镇范家坪村安装了1台用于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报田间自动气象站——Davis气象站,通过自动气象观测站进行天气数据的采集和无线传输,利用比利时CARAH模型(C.Ducattillon)进行预测预报,指导晚疫病的防治工作,经过2 a的实际应用已取得了初步效果。

1 相关气象资料的收集情况

马铃薯晚疫病是典型的气候病害。比利时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是一个基于气象观测数据(降雨、相对湿度和温度)和晚疫病病菌的侵染规律而进行预测预报的模型。气象资料是田间自动气象观测站观测的数据通过远程传输到互联网上的,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每天的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气温、降雨量、每小时的相对湿度和温度。在马铃薯生育期间将每天收集到的气象资料填入气象要素基本情况表。

2 确定是否侵染形成和严重程度

根据收集到的气象数据,在气象数据表中将相对湿度≥90%时间标记出来,再将湿润期间各小时的温度进行平均,得到湿润期间的平均温度。潜在侵染程度与相对湿度>90%期间的长短(湿润期)和此期间的平均温度相关。>90%的相对湿度持续时间越长,在此期间平均温度越高,则晚疫病侵染越严重。一旦出现了表1中的任何一种情形,晚疫病的孢子将进入叶片内,即开始进入侵染循环。根据湿润期间的平均温度和湿润期持续时间查表确定即将发生晚疫病的严重程度。

2011年,位于海拔1 300 m的气象站从5月10日开始接收数据,至7月7日结束,共57 d;位于海拔1 600 m的气象站从5月15日开始接收数据,7月7日结束,共52 d。

表1 晚疫病发生的严重程度与湿润期持续的时间和有效湿润期间的平均温度的关系

2012年,位于海拔1 300 m的气象站从4月18日接收数据,至7月5日结束,共80 d;位于海拔1 600 m的气象站从4月28日开始接收数据,至6月30日结束,共70 d。

3 根据气象数据模拟侵染周期

通过对田间自动气象站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根据CARAH模型,用Conce方法建立了Conce侵染循环侵染曲线得分表(表2),每个侵染循环(从孢子成熟—孢子萌发—新孢子再侵染)需要累计7分才能完成。如果够7分则表示一次侵染循环结束。

一旦出现表1中的任何情形,晚疫病菌的孢子将进入叶片内,即开始进入侵染阶段。利用侵入后每天的平均温度,根据表2中提供的数据得到一个分数。

绘制马铃薯晚疫病病菌侵染循环曲线图,以分值为纵坐标,日期为横坐标,然后将每天得到的分数进行累加,绘制每天得分累计曲线(图1~4),如果够7分表明一个侵染循环结束,新的侵染循环即将开始。根据侵染循环图可知,2011年海拔1 300 m共完成侵染循环10次,海拔1 600 m完成侵染循环9次;2012年海拔1 300 m完成侵染循环12次,1 600 m完成侵染循环10次。

3 田间调查

为了确认自动气象观测站收集的数据与室内分析的准确性,便于指导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每个乡镇安排2~3名农技人员,从第一个侵染期开始,调查田间中心病株出现的时间以及晚疫病发生严重程度,每3 d调查1次。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海拔1 300 m的地区,感病马铃薯品种米拉、费乌瑞它5月16日发现中心病株,海拔1 600 m的地区6月3日发现中心病株;2012年海拔1 300 m的地区,感病品种费乌瑞它5月13日出现中心病株,5月28日病株率达到20%,海拔1 600 m地区5月28日出现中心病株。调查结果基本与室内绘制的侵染循环第三代曲线图出现的时间吻合。

表2 Conce方法侵染循环侵染曲线得分

4 实际应用效果

根据预警信息(晚疫病菌侵染循环曲线),在第一次侵染循环即将结束、新的侵染即将开始前的1~2 d是进行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此时使用价格低廉的保护剂代森锰锌防治,效果很好。当田间调查出现中心病株时,应及时使用内吸治疗剂如银法利进行防治。2011年在巴东县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采用这种方法获得成功,如巴东县农技推广总站与华农大凯瑞百谷公司繁育的感病品种费乌瑞它微型薯共打4次保护剂、1次治疗剂,收获时发病株率不超过10%,且大多病级为1~2级。与2011年比较,2012年降雨少,但阴雨天多12~14d,≥90%空气相对湿度海拔1 300 m多314 h,海拔1 600 m多95 h,非常适宜马铃薯晚疫病发生。2012年全县马铃薯晚疫病普遍发生,感病品种损失严重,有的减产达到50%,甚至绝收,但在种薯繁殖基地由于及时利用预警系统,并使用保护剂与治疗剂交叉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得到有效控制,2012年的种薯平均667 m2产量仍然达到1 200~1 500 kg。

图1 2011年5~7月茶店(大湾)海拔1 300 m晚疫病病菌侵染循环曲线

图2 2011年5-7月绿葱坡(范家坪)海拔1 600 m晚疫病病菌侵染循环曲线

图3 2012年4~7月茶店(大湾)海拔1 300 m晚疫病病菌侵染循环曲线

图4 2012年4~7月绿葱坡(范家坪)海拔1 600 m晚疫病病菌侵染循环曲线

5 小结

通过2 a的实践应用可以看出,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是基于气候条件(温度、湿度、降雨等)和晚疫病菌生长特点而形成的,是成熟的技术手段,利用该预警系统可以科学有效地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的预测预报,及时开展防治工作。同时也证明晚疫病是可防可控的。

[1]李文娟,Forbes G A,谢开云.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程度田间观察记录标准的探讨[J].中国马铃薯,2012,26(4):238-246.

[2]孙东星,苏允华,乔雪静,等.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J].中国马铃薯,2012,26(4):235-237.

[3]张志铭,王仁贵.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进展和建议[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24(2):4-10.

[4]冯延江.马铃薯晚疫病及其综合防治[J].中国马铃薯,2002,16(5):302-303.

[5]周平,王朝海,王朝贵,等.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技术,2011(1):210-211.

[6]金光辉,文景芝,丁广州.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现状和建议[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6):28-31.

猜你喜欢
平均温度晚疫病气象站
3月热浪来袭悉尼或迎165年以来新纪录
珠峰上架起世界最高气象站
南方地区圆拱形和锯齿形大棚内温度四季差别探究*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心灵气象站
DZZ3型自动气象站一次地温数据异常的处理过程
云南保山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均生函数预测实验
自动气象站应该注意的一些防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