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抑郁障碍及其治疗效果

2013-11-13 10:04邹云新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6期
关键词:内科障碍疾病

邹云新

从近几年的相关资料来看,在所有慢性疾病中,抑郁障碍的发病率相对较高[1]。据国外的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在老年人的负面情绪中抑郁症较为常见,此类情绪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都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2]。本文将对我院呼吸内科2010—2011年所收治的196例老年患者的情况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呼吸内科2010—2011年收治的19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均在55岁以上。均无智力障碍,且愿意接受访问以及配合治疗,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均符合我国的相关医学诊断标准。按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标准将患者分组,其评分>40分为抑郁组 (82例),≤40分为非抑郁组 (114例)。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利用问卷的方式对所有患者进行访问,并让患者填写SDS问卷 (填写的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然后将抑郁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1例;并从非抑郁组中随机抽取45例患者作为研究过程中的非抑郁组。这3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肺功能、严重程度、病程、病种、性别以及年龄具有可比性。

1.2.2 治疗方法 按照基础疾病的治疗方式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抗抑郁类的药物治疗,即百忧解20mg,1次/d,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常规、肺功能检查以及SDS评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96例老年患者中,抑郁障碍者82例,抑郁障碍发生率为41.8%。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检测均未发现异常情况,在治疗过程中,也未出现排尿困难、抽搐、心悸以及头晕等负面反应,这些患者停用百忧解后,未出现戒断症状。3组患者治疗前第1s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 (FVC)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肺部功能及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治疗前后肺部功能及SDS评分比较 (±s)Table 1 Comparison of pulmonary function and SDS score in 3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1 3组患者治疗前后肺部功能及SDS评分比较 (±s)Table 1 Comparison of pulmonary function and SDS score in 3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FEV1(%)治疗前 治疗后FVC(L)治疗前 治疗后SDS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非抑郁组 45 52.1±12.2 66.2±11.1* 65.6±15.9 82.7±11.3*44.8±11.4 32.5±11.9对照组 41 51.8±10.9 56.1±12.5 66.0±12.0 70.6±10.5 45.1±11.1 45.0±12.6治疗组 41 51.7±12.6 64.2±9.9* 66.2±12.9 81.0±11.4* 32.4±12.5 34.1±11.9*

3 讨论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呼吸内科的老年患者出现抑郁障碍的概率为42%[3]。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包括住院患者以及门诊患者在内的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发生抑郁障碍的概率高达41.8%,这种情况的出现,对患者常规呼吸道治疗效果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对老年患者的呼吸道疾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对此类问题进行高度关注。

在一些综合性相对较强的医院中,呼吸内科医师对老年患者的抑郁、焦虑的识别率相对较低,这就使得一些患有抑郁障碍的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长此以往,会使患者整体免疫力逐渐下降,并引发各类疾病[4-5]。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以及社会能力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同时还延缓了一些慢性疾病的康复时间。

近年来医学界对于老年人、青少年、更年期、产后、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消化系统以及心血管等方面的抑郁障碍患者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多,但是对于内科呼吸道抑郁障碍的研究相对较少。一般情况下,患有肺癌、哮喘、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等疾病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其病情具有较强的反复性,且不可能完全治愈。此外,这些患者还必须面临医疗费不断增加等一系列情况,这就在某种程度上使患者产生了焦虑以及恐惧等一系列的负面情绪,有的患者甚至出现了自杀或放弃治疗的念头。

百解忧作为一种新型药物具有治疗焦虑情绪以及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作用。该药物具有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不会影响到患者的呼吸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的优点,且老年患者对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目前,该药物对治疗呼吸内科老年抑郁患者有较好的作用。

1 敬仁芝.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5):11-12.

2 卢爱兰,孙杭生.综合性医院老年与非老年患者精神康复会诊的对照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9):829-831.

3 卢冠男.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相关因素调查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0.

4 董利平,兰天,王立新,等.老年抑郁症62例误诊分析[J].临床荟萃,2007,22(18):1354-1355.

5 许银芳,韩淑华,林勇,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 [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180-3182.

猜你喜欢
内科障碍疾病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跟踪导练(四)2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