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3-11-23 08:35陈俊顾建华丁明
实用老年医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呼吸机阻塞性

陈俊 顾建华 丁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进行性、不完全可逆的慢性气流受限性疾病[1],常反复呼吸道感染,引起气道阻塞加重,呼吸肌疲劳,导致严重的缺氧,PaCO2储留,失代偿性酸中毒。呼吸衰竭是COPD常见的死亡因素之一[2]。近年来随着无创机械通气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为抢救呼吸衰竭的患者提供了新手段[3]。本文探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早期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的疗效和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60例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65~88岁,平均(70±4)岁。所有患者均神志清楚,有自主呼吸,符合中华医学会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早期的诊断标准,排除:面部创伤、术后畸形,误吸可能性大,其他脏器功能衰竭(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消化道大出血),不合作患者。

1.2 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入院后即查血气分析。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平喘、祛痰、呼吸兴奋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治疗组除了常规药物治疗外,采用伟康BIPAP鼻面罩呼吸机治疗,选用S/T(自主呼吸定时模式),呼吸频率10~12次/min,吸气压(IPAP)由8~10 cmH2O逐渐增加至15~20 cmH2O,呼气压(EPAP)为4~6 cmH2O,氧流量4~6 L/min。在 BIPAP通气期间,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观察2组患者在同一治疗阶段血气分析的变化趋势及临床症状的改变,观察2组的病死率及住院天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珋)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变化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pH、PaO2和SaO2均升高,PaCO2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H、PaO2和SaO2升高与PaCO2下降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n=30)

表1 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n=30)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指标治疗组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pH 7.25±0.07 7.37±0.06*△ 7.28±0.30 7.30±0.04*PaO2(mmHg) 55.60±3.81 95.09±3.32*△ 54.47±4.16 62.32±4.15*PaCO2(mmHg) 81.26±3.23 56.70±3.52*△ 80.43±3.34 71.98±4.06*SaO2 0.85±0.02 0.98±0.02*△ 0.88±0.05 0.90±0.06*

2.2 2组患者治疗情况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n=30)

3 讨论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是非常危重的疾病,治疗不及时不仅殆误时机,而且危及生命,已有多次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研究认为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早期,呼吸肌疲劳是导致呼吸衰竭的重要因素[4],而非痰液引流,此时应用BIPAP可获得良好的疗效[5],给与一定水平的压力支持可以保证有效的通气,降低氧耗量,同时可以减少患者吸气时的做功,有利于呼吸肌功能的恢复,使呼吸频率接近正常[6]。

BIPAP呼吸机具有操作简单,避免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并发症,减少二重感染,对循环系统影响少,节约费用,疗效明显等优点[7],可以通过调节气道压力,有效对抗呼气末压力(PEEP),迅速、有效地改善通气不足以及气体在肺泡内分布不均匀、弥散障碍,纠正缺氧和CO2潴留,缓解呼吸肌疲劳,防止呼吸生理机能的进一步恶化,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8]。

本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治疗组在给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治疗24 h后,低氧血症和CO2潴留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死率及住院天数上,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早期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缩短住院天数,降低病死率。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笔者认为:住院患者一经确诊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即早期应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前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予以患者佩戴合适、舒适的鼻面罩,减少漏气及面部气压伤的发生,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调节呼吸机参数,原则从低到高,以2 cmH2O间距,根据患者实际耐受情况、外周SaO2等指标逐步调节至合适水平,同时加强对患者神志、心电、血压及血气分析的监测,并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对症状改善不明显或病情继续恶化者,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9-10]。

对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应早期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可以提高疗效,改善症状,减少和避免气管插管,降低病死率,减少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

[1]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和临床评估[J].实用老年医学,2008,22(3):164-165.

[2]中华医学会呼吸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30):254-261.

[3]刘玲,邱海波,郑瑞强,等.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8):477-480.

[4]Roy B,Cordora FC,Travaline J,etal.Full face mash for noninvasive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 in patients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J].J Am Osteopath Assoc,2007,107(4):148-156.

[5]张鸿秋.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杂志,2011,9(9):1375-1376.

[6]赵卫国,保鹏诗,李红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患者80例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9):1267-1268.

[7]沈悦.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7):131-132.

[8]赵凤芹,谭平,关丽.无创机械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20):2905-2907.

[9]李杰红,周志祥.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呼吸衰竭[J].实用老年医学,2008,22(5):368-369.

[10]冯小鹏,陈兴元.BIPAP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临床分析[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1,4(1):20-22.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呼吸机阻塞性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