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刺法治疗丘脑卒中后感觉异常临床疗效观察

2013-11-26 00:55艾,李里,黄洁,陈杰,潘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丘脑患侧经络

黄 艾,李 里,黄 洁,陈 杰,潘 江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7)

从文献报道及针灸临床工作者体会来看,丘脑卒中后感觉异常发生率较高,治疗比较棘手,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笔者用巨刺法治疗丘脑卒中后感觉异常,效果较佳,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0例患者均取自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我科丘脑出血及丘脑梗塞的住院病人,患者均处于卒中后20天后恢复期,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患侧感觉异常,包括麻木、重着、板滞、袜套、疼痛等感觉,患者均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40~70岁,平均(60.3±2.32)岁;病程 20 ~120 天,平均(60.21 ±5.65)天;丘脑出血11例,丘脑梗塞14例;伴高血压者15例,伴糖尿病者7例,伴冠心病者6例。对照组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9~69岁,平均(59.5±3.33)岁;病程 21~122 天,平均(61.3 ±4.50)天;丘脑出血11例,丘脑梗塞14例;伴血压者15例,伴糖尿病者7例,伴冠心病者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卒中性质、伴随症状上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及观察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控制好血糖、血压,停止使用镇静类、止痛类等对感觉异常有影响的药物。

对照组: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1]对中风中经络的治疗,选取主穴为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配穴及操作均按此书要求操作。但操作均选在患侧。

治疗组:选穴及操作均同对照组,但选穴及操作均在健侧,在留针过程中,嘱患者活动患侧肢体,如患者肢体不能主动活动者,医生被动活动患侧。

两组均每天针刺一次,10天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2 观察方法

症状评分:将麻木感、重着感、板滞感、袜套感、疼痛按无、轻、中、重分别记为0分、1分、2分、3分。记录两组治疗10天前后感觉异常症状评分情况。按感觉异常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设定疗效标准:痊愈:感觉异常完全消退,积分减少90%以上;显效:感觉异常明显消退,总积分减少60% ~90%;有效:感觉异常消退不明显,总积分减少30% ~60%;无效:治疗前后感觉异常无变化,总积分减少少于30%。记录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

2.3 统计学处理

不同的的资料按不同的统计方法,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所有数据均在SPSS16.0中运算。

3 结果

3.1 两组治疗前后感觉异常症状积分比较

表1 结果说明:①两组治疗前感觉异常症积分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②两组在治疗后所有感觉异常症状积分值都有改变,且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麻木感、板滞感、疼痛、两组感觉异常症状总分积分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感觉异常症状积分比较(±s)

表1 两组感觉异常症状积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症状 治疗组对照组 差值t 差值P疗前 疗后 差值 疗前 疗后 差值麻木感 3.00 ±2.60 1.44 ±1.53△﹡ 1.56 ±2.31 3.84 ±2.67 3.12 ±2.20△ 0.72 ±1.30 t=2.021 P=0.040*重着感 1.80 ±1.73 0.84 ±1.37△ 0.96 ±1.67 1.92 ±1.91 1.56 ±1.52△ 0.36 ±0.99 t=1.543 P=0.131板滞感 1.16 ±0.74 0.56 ±0.58△﹡ 0.60 ±1.08 1.36 ±0.99 1.24 ±0.83△ 0.12 ±0.33 t=2.124 P=0.042*袜套感 1.44 ±0.86 0.76 ±0.59△﹡ 0.68 ±0.85 1.60 ±1.00 1.28 ±0.84△ 0.32 ±0.69 t=1.641 P=0.108疼痛 1.08 ±1.46 0.77 ±0.68△ 1.32 ±2.30 2.28 ±1.79 1.92 ±1.70△ 0.36 ±0.99 t=2.001 P=0.042*总分 8.88 ±3.01 3.84 ±1.46﹡ 5.04 ±2.40 4.12 ±0.69 6.96 ±2.06△ 2.16 ±1.46 t=2.558 P=0.014*

3.2 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丘脑出血或梗塞可出现病变对侧半身出现感觉异常,常表现出感觉迟钝、麻木,痛觉过敏,深感觉障碍[2]等。丘脑为次级感觉中枢,其中丘脑外侧核群参与痛觉传导通路[3],当丘脑发生病变时,影响感觉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患者会产生肢体所在位置的感觉减退或缺失[4],以及出现各种异常感觉。这种异常感觉的出现,既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也给患者心理上带来恐慌。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既往通过针刺感觉异常一侧的治疗,疗效欠佳,且发现部分患者针刺后过度关注患侧,出现感觉异常加重,久而久之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巨刺法属于古代九刺之一。《灵枢·官针》篇曰:“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这就是一种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交叉施治的方法。从经络循行上来看,经络本身“上下相连,左右贯通”,人体左右两侧的经络在生理上是相互调节、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在治疗上是相互调整的[5]。已有研究表明,巨刺法治疗脑卒中,可以通过治疗健侧,疏通健侧的经络,促进气血的运行,最终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整机体平衡的作用[6]。

巨刺法对中风偏瘫的康复有效性已经得到认可,并日益受到重视[7]。从我们的临床实践及本研究发现,用巨刺法治疗丘脑卒中,能较好的转移患者对患侧的过分关注,疏导患者心理,减轻患者的各种感觉异常,其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20-221

[2]邹霞,李莉.丘脑性感觉障碍急性期的康复[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4):491

[3]张杨,王锦,罗非.参与疼痛感觉辨别的丘脑皮层结构[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7,13(3):174

[4]黄河.丘脑出血后感觉障碍患者康复3例[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10):587

[5]刘光亭.巨针巨刺治疗脑梗死206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3):144 -145

[6]楚海波,付俊丽,廉全荣,等.缪刺法与巨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3):85 -88

[7]姜劲峰,王欣君,张建斌.巨刺法治疗偏瘫的神经生理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策略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12):1198-1200

猜你喜欢
丘脑患侧经络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更 正
基于uAI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延安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丘脑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丘脑前核与记忆障碍的研究进展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观察
背侧丘脑解剖结构及其生理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