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角色扮演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3-11-27 02:42徐勤萍
浙江体育科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学练角色扮演舞蹈

徐勤萍

(湖州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任何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都要扮演一定角色[1]。这一角色是社会成员思想、情感、行为和责任的集中体现。个人角色的形成与其所受教育、所处文化背景和人际交往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美国著名教育学者乔治·谢夫特曾指出,学校应给予学生以不同角色身份感受各种社会现象的学习,从而增强学生对社会的敏锐感和责任感。高等教育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末端充电站,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应成为对“社会人”进行塑造的基地[2]。因此,在高校教学中,应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课堂角色的扮演为将来社会角色的扮演打下良好基础。

1 传统体育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行体育舞蹈教学中班级授课制担当主要角色。该教学模式虽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大面积经济有效地培养人才,但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该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明显。该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使学生尽快尽好的掌握所学动作而努力灌输;学生的注意则主要集中在模仿、强化练习阶段。教师虽积极尝试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但仍逃脱不了“教师是表演者,学生是欣赏者”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该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角色期待”。角色期待是社会或个人对某种角色应表现的特定行为的期望。期待意味着关心、信任,是实现角色的有效手段。当个体获得他人的信任、赞美时,其社会支持感相应增强,变得自信、自尊,并尽力达到对方期待的“角色表现”,以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体育舞蹈对学练者身体各部位协调运动的要求较高。学生在学练过程中,受自身基本条件及理解能力所限,掌握动作技能速度参差不齐,进而出现“不会的吃不了,会的吃不饱”的两难局面。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同学,他们渴望成为老师同学认可的角色,体现自我价值,完成“角色实现”。而对于接受能力弱的学生,他们进入主动学练的过程较长,往往由于基本步伐练习枯燥、动作技能达不到、音乐理解程度低、跳不好脸面过不去等种种原因无法自行学练而旁观驻足,甚至出现教师不领带学生自己无法跟随音乐进行练习的尴尬局面。针对此现象,教师虽尝试分组教学,但仍出现“顾此失彼”的教学场面。

体育舞蹈课程是社会体育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对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影响。鉴于以上种种问题分析,有必要对体育舞蹈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探讨与摸索。

2 构建角色扮演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体育舞蹈是一项融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集健身、健心、娱乐于一身的艺术类运动项目[4]。其所涵盖的社会学、心理学、体育学和美学等多元教育功能,为角色扮演模式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该模式教学提倡以学生的需要和情感为基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努力挖掘学生潜能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分组的基础上,由教师提供某一社会现实情境,学生根据情境需要进行团队合作,完成剧情分析、内容设计与角色采择,通过适宜的体育舞蹈身体姿态、舞种变换、舞步组合等各种方式对进行角色演绎,实现动作技能掌握到运用的合理过渡,并达到通过身体动作的表达情境主题的最优效果。

2.1 教学理念新颖

角色扮演教学模式重点突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教师由台前退居幕后,学生由欣赏者变为表演者,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努力营造创新教学气氛,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教学理念[5]。

2.2 教学内容合理、方法手段多样。

为保证角色扮演模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遴选。由原来的标准舞(华尔兹、快步舞、探戈)与拉丁舞(伦巴、恰恰、牛仔)两大部分6个舞种的铜牌套路教学内容,调整为标准舞(华尔兹、快步舞)与拉丁舞(伦巴、恰恰)两大部分4个舞种的铜、银、金牌套路教学内容。舞种减少但舞步种类增加,利于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各舞种技术,利于学生创造出更加多样化的舞步组合。除此之外,在课堂中增加芭蕾形体、专项技术素质和音乐视听训练,为达到高标准学练体育舞蹈打好扎实功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法、示范法、分组法等常用教学方法,更启用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新型教学方法。通过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此基础上,将现代教学技术合理的引入课堂,如充分利用音像设备进行视频教学;并利用录像设备记录教学过程,及时反馈教师与学生,真正实现教学相长[6]。

2.3 评价方式多元化

通过增加考核项目,调整项目比例、改变考核方法等努力实现多元化评价方式。具体包括增加身体基本素质测定、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并增加教学分组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等方式,努力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多元化评价(见表1)。

表1 体育舞蹈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3 角色扮演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选取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体育舞蹈选项课进行为期一学期(18周)的教学实践,分介绍期、规定性角色扮演期和开放性角色扮演期三个阶段逐渐实施(见图1)。

介绍期:教学第1周由教师向学生介绍该教学模式,使学生做好心理准备,打“有准备之仗”;并合理进行教学团队分组,做到人数、性别、运动技能水平相似,并尽可能使男女舞伴在同一小组。

规定性角色扮演期:于第2至8周完成,主要围绕指定角色——“教师”展开教学。第2至5周以学练为主,进行分时段分内容教学。分时段指每次课的第一小节主要由任课教师进行铜牌套路基本舞步的教授,第二小节选取各团队内一名成员扮演教师角色进行以领带教学法为主的角色扮演教学。为保证角色扮演教学的顺利实施,该阶段前期选择“教师”时,选取动作技能掌握较好者进行,满足优生的“角色期待”;中后期随机选择学生“教师”担任角色,促使任一学生积极学练,并使其逐渐进入“角色认同”;第6至8周以表演考核为主,包括单人领带考核、单人表演和双人表演。这一阶段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套路动作,并通过领带教学,实现不仅会学而且会教的良好过渡。

体育舞蹈角色扮演模式过程图

开放性角色扮演期:于第9至18周进行。该阶段仍沿用“规定性角色扮演期”的分时段分内容教学。时段不变,但内容有所变化。每次课的第1小节由任课教师进行银、金牌套路涉及舞步的教授。第2小节每一教学团队结合“主题情境”进行动作组合与角色演绎。“主题情境”由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及专业特点合理设置。第9周时由各核心小组派代表抽签决定每组表演主题,为第17周的角色演绎提供充裕的准备时间。在确定主题后,第9至13周每次课的第二小节主要围绕主题进行个人或集体的“舞步小组合创编”。第14至17周每次课的第二小节主要进行主题情境角色扮演的设计与排演。小组成员团结合作完成情境设计,根据兴趣及能力不同合理分工、自由选择角色并结合所学舞步自由组合进行角色演绎,并可对“舞步小组合创编”阶段成果进行有效迁移,最终以小型情境舞台剧进行展示(第18周)。这一阶段主要为充分发挥学生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提供平台。“演”的教学既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发展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使学生在“乐”中掌握并创新所学知识,实现创新教学的最优效果。

4 教学效果

4.1 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角色扮演教学改变了过去体育舞蹈教学中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做的被动式体育教学,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共同承担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恰当的指导与帮助,逐渐把教学主导权下放给学生,努力挖掘潜能[7]。

4.2 满足不同基础学生需要,激发学生学练积极性

由于学生自身身体条件差异,导致学生学练进度不尽一致。角色扮演教学中的规定性角色扮演能够满足不同基础学生需要。前期指定基础好的同学扮演“教师”角色,满足其角色认可;后期随机选择学生扮演“教师”角色的不确定性又促使任何学生进行积极学练。开放性角色扮演更是根据学生不同条件进行合理分工,自由选择角色扮演,努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4.3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动作技能掌握到运用的合理过渡

角色扮演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标准舞和拉丁舞的编排原理、原则和方法,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主动参与团队的合作与探究学习,由过去单纯听口令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过程中,积极学练动作技能、合理创编动作组合,实现动作技能掌握到运用的合理过渡。

4.4 增进学生间的交流,有利于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渗透

角色扮演教学将学生进行不同于以往机械形式分组的团队教学。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团队目标的制定,并进行角色扮演和责任分担。角色扮演过程中,为达到角色配合的默契及情境主题的表达,学生不断进行沟通与交流。尤其各教学小组间无形存在的竞争性,更利于渗透小组成员的团结精神和合作意识。

4.5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

角色扮演教学会给学生带来新奇感,学生兴趣高涨、思维踊跃、积极融入教学课堂,营造出新颖、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也使得教师的指导更从容更有针对性,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把握教学主导性。同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的丰富多彩的课堂组织形式、学习方法和过程,给教师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促使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以更精湛的教学技能进行教学,实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8]。

5 小结与建议

体育舞蹈教学中开展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掌握套路动作,并通过规定角色——“教师”领带教学的开展,实现让学生从会学到会教的良好过渡。另一方面,开放性角色扮演的实施,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演”的教学既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发展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使学生在“乐”中掌握并创新所学知识,实现创新教学的最优效果。

体育舞蹈角色扮演教学模式试图将课程的学习演变为短小舞台剧的编排与演出,课堂演化为舞台,学生变为演员。角色的转换扭转了传统的理论及术科学习的学习模式,给学生学习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也顺应时代对学生多方需求的发展。因此,在我校乃至全省体育院校的艺体类项目教学中都有推广价值,更为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在教学实践中同时也发现,角色扮演模式教学对授课教师要求较高,具体体现在合理遴选教学内容、设置合适主题情境以及娴熟的教学技能等,这些均需教师根据课程、专业及学生特点而定。因此,如何增强专业知识技能储备、提高授课教师该模式教学能力等还有待深入研究。

[1]乐国安.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43-232.

[2]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34-287.

[3]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学”的原理与评价[J].教育科学,2004,20(6):28-31

[4]张清澍,等.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5]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95-204.

[6]刘志红,等.多方式信息传递在体育舞蹈技术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2):40-42.

[7]蒋荣.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4):40-42.

[8]闫乘利.教学最优化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19.

猜你喜欢
学练角色扮演舞蹈
体育教学中的顿悟学习
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角色扮演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初中生学练太极拳四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