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56”发展战略视角探讨泸州经济发展

2013-11-29 10:34
关键词:泸州战略目标增长率

唐 亮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5)

基于“156”发展战略视角探讨泸州经济发展

唐 亮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5)

以“156”发展战略为视角,选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和年均增长率来进行预测,通过对“156”发展战略目标、非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值、年均增长率预测值进行比较,提出泸州在“十二五”期间应以多重手段保经济增长、以产业发展保地方财政收入翻番、以改善民生保小康之路,以此落实“156”发展战略目标。

156发展战略;泸州;经济

2011年11月8日,泸州市委书记刘国强在中共泸州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上作题为《立足新起点,谋求新跨越,为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在报告中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泸州将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强力实施“156”发展战略。“156”发展战略中的“1”指一大战略目标,即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5”指五大战略任务,即到2016年,全市GDP翻番,超过18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翻番,达到1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翻番,达到13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翻番,达到13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番,达到356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升。“6”指六个战略重点,即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城市,构建大枢纽,繁荣大文化,推进大开放,改善大民生。本文基于此背景,采用预测模型对泸州十二五期间的6项指标①进行预测,通过将预测值与“156”战略目标值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探讨泸州未来经济发展之路。

一 模型建立

从统计方法上讲,经济预测通常选用以下四种方法:一是定性预测法,主要以逻辑判断为主,适用于缺乏历史统计资料的事件;二是回归模型预测法,是以研究变量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数理统计方法,适用于变量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的事件;三是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法,是以预测对象过去的统计数据预测未来的数值;四是年均增长率预测法,以过去一段时间年均增长率来预测未来的数值。由于本文只收集到了泸州市2001-2011年的数据(数据见表1),且预测值是单独的,不适合采用定性预测法和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法,所以本文选取回归模型预测法和年均增长率预测法进行预测。

表1 泸州市2001-2011年6项指标实际值

数据来源:《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1-2011)》

1.序列图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6项指标都呈现快速增长,特别是2007年以后,发展速度大幅度提高。从增长率看,2001-2007年6项指标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4.65%、25.68%、17.4%、19.39%、10.27%、9.13%;2007-2011年6项指标年平均增长率分为22.21%、28.5%、35.1%、35、68%、15.16%、14.18%。从6项指标来看,y1与3较为陡峭,y2与y4趋势相似,y5与y6最为平坦,图形为非线性。

2.模型建立。

由图1可以看出,6向指标的序列图是非平稳的,更接近于非线性,所以本文选用非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估计。

其模型如下:y=αeβt+ε或lny=α+βt+ε

其中y表示指标,t表示时间(当时间为2001年时,t=1;当时间为2002年时,t=2;……),ε表示误差。

图1 泸州2001-2011年经济指标时间序列图

注:因6项指标数绝对差距较大,采用同一坐标体系作图会导致图形变化趋势不明显,固对相应的数据进行了处理。

二 预测

1.非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及预测结果。

(1)非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结果。

(2)预测结果。

以上6个模型的R2都在0.97以上,表明模型拟合程度较高,且系数全部都显著,所以可选择该模型进行预测。当时间为2012、2013、2014、2015、2016年,即t=12、13、14、15、16时,预测结果如表3所示。

2.年均增长率预测结果。

6项指标从2001-2011年1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是17.61%、27.08%、24.33%、27.27%、12.2%、11.11%,按此增长率进行预测,其预测结果如表4所示。

三 比较分析

比较表3与表4可以发现,两组预测值相差不大,但随时间的推移,差距在不断扩大。因“156”发展战略目标值是针对2016年的,所以重点比较分析2016年的数据(如表5所示)。从总体上看,两组预测值除城乡居民收入指标未达到“156”发展战略目标,其它指标都大大超过“156”发展战略目标,其中以2001-2011年的年均增长率预测值更接近于“156”发展战略目标。从指标体系看,GDP与固定资产投资定位较为准确,略低于预测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定位较为保守,远低于预测值;城乡居民收入定位较高,高于预测值约11%。

表2 非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结果

注:当时间为2001年时,t=1;当时间为2002年时,t=2;……

表3 非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结果

表4 年均增长率预测结果

从预测上讲,“156”发展战略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尽管城乡居民收入目标高于预测值,但其它4项指标的目标低于预测值,即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可能优于“156”发展战略目标,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将能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居民收入将能大幅度提升。

四 对策与建议

尽管从预测值来看,“156”发展战略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泸州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较多,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节能减排压力大、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乡二元矛盾等问题仍突出。这些问题与困难决定了泸州应走的道路:继续以落实科学发展为主题,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全面落实“156”发展战略目标。

表5 “156”战略目标值与2016年预测结果比较表

第一,以多重手段保经济增长。若以支出法计算GDP,则GDP=消费+投资+进出口,也俗称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对于泸州而言,经济增长主要以投资拉动,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525.28亿元,而消费不足和进出口较小仍为经济增长的最大困难。因此,必须以多重手段保经济增长。首先,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注意两方面,一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范围,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无限的增长上,比如重点用于项目建设、水公铁空交通枢纽打造、城市与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与民生建设等;二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率,建设专门的投资管理队伍,实施领导责任制,加强监督与信息公开,确保资金效用最大化。其次,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内需不足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居民的收入不高,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因此,十二五的重点仍是以就业为抓手,实施城乡一体化,解决城乡居民的养老、医疗、教育等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最后,以增加进出口推动经济增长。尽管泸州2011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仅1.52亿美元,但随着泸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不断建设,泸州有望进出口额实现飞跃式增长。这也要求泸州市政府必须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利用临港物流城的“水公铁空”联运优势,不断拓宽进出口平台,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第二,以产业发展保地方财政收入翻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来源于地方所属企业收入、各项税收收入和中央财政的调剂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主要来源。而税收收入主要取决于地方的经济发展程度,泸州若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五年内翻番,就必须坚持产业发展,以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从而确保地方财政收入翻番。在产业发展时,应在保持第一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大第二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第三产业发展,使第三产业的发展助推第一、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对于第一产业,在继续保持畜牧、竹叶、果蔬、、高粱、优质稻、烤烟六大主导优势农业的同时,发展现代化农业和特色农业。对于第二产业,以白酒业为第一大支柱产业,以现代化工、能源、机械制造业为第二大支柱产业,围绕九大园区,发展产业集群,从而做大做强产业,落实“工业强市”的战略目标。在产业集群发展中,重点培育龙头品牌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吸引中小企业向龙头企业集聚。通过整合相应的资源,引进或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打造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能耗,发展低碳经济。形成大产业带小产业,大企业带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从而以循环向前的方式带动经济增长。对于第三产业,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做大做强现代商贸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旅游组织业、教育培训业和医疗服务业。

第三,以改善民生保小康之路。“156”发展战略目标中提出在2016年实现居民收入翻番,这表明奔小康的号角已吹响,但泸州的民生建设较为落后,城乡差距突出,城乡二元矛盾不断固化,这必将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以改善民生保小康之路。首先,以发展教育为民生之基。教育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民生建设的重点内容。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加强“教科城”的建设,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特别加大对农村的投入,缩减城乡教育差距;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方面,充分结合地方经济、产业、人文等特点,培养地方发展所需的人才。其次,以促进就业为民生之本。在就业方面,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支持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同时,加强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和政策引导。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健全全面的就业培训制度,加强居民的就业培训,提升居民的就业竞争力。最后,以社会保障为民生之盾。在社会保障方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社会保障的宣传,让居民了解“五险”的作用,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社会保障额度,特别是加大对贫困人群的投入,鼓励社会资金加入,实现社会保障的全覆盖。

注释

①6项指标分别是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

[3]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1-2011.

ClassNo.:F127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OnEconomicDevelopmentinLuzhouBasedonthe“156”DevelopmentStrategy

Tang Liang

(L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uzhou, Sichuan 646005,China)

The paper proposed to stimulate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to improve the standard of living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to realize the goal of "156" development strategy . It also compared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non-linear regression model and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in Luzhou, and argued it is necessary to double the local fiscal revenue to improve the standard of living.

“156”development strategy;Luzhou;economy

唐 亮,硕士,助教,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1672-6758(2013)07-0060-3

F127

A

猜你喜欢
泸州战略目标增长率
泸州老窖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2020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019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
“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内在动力
推行综合平衡记分卡的战略目标与实践
泸州医学院 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