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2011—2012赛季常规赛国内运动员与外援技术运用能力对比分析

2013-12-03 07:57
中国体育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前场篮板球常规赛

宣 暄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Anqing 246133,China.

1 前言

CBA2011—2012赛季常规赛联盟平均上座率是78.83%,其中有79场常规赛达到了100%的上座率。本赛季CBA开赛前NBA处于停摆阶段,所以,大量的NBA巨星涌入CBA,既有曾经的状元秀肯扬·马丁,又有最佳第6人J·R·史密斯,CBA季后赛的席位直到最后一轮才最终确定,本赛季的常规赛因此被认为是最近几年最精彩也是最激烈的一个赛季。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项目,运动员临场所发挥出来的技术运用能力,是球队整体攻防战术得以执行的保证。[6]它取决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的运用能力。我国CBA职业联赛中外援的引入为CBA联赛各俱乐部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CBA联赛带来了新技术和新风格。鉴于外援运动员在中国职业联赛篮球运动中的特殊作用及重要程度,本研究对2011—2012赛季CBA常规赛中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的主要技术运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找出造成两者之间在联赛中技术运用能力差距的原因。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011—2012赛季CBA常规赛参赛的17支队伍的平均每场上场时间在20min以上的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

2.2 研究方法

2.2.1 录像观察

通过观看2011—2012赛季CBA常规赛的272场次,对国内优秀运动员和外籍运动员的临场表现进行技术统计分析。

2.2.2 数理统计

各指标技术统计数据将通过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统计主要包含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等三个方面,其中身体素质包括身高、体重和年龄3个指标;进攻技术包括场均得分、2分球命中率、3分球命中率、罚球命中率、快攻次数、助攻、前场篮板球、得分效率等共8个指标;防守技术包括犯规、被侵犯、抢断、封盖、前场篮板球等共5个指标。

表1 本研究平均上场时间在20min以上的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人数一览表Table 1 Numbers of Domestic Players and Foreign Aids in Average Playing Time over 20Minutes

2.2.3 逻辑分析

对国内优秀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的各项统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在技术运用能力上的差距。

3 结果与分析

3.1 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对比分析

CBA2011—2012赛季国内运动员共有237名,平均年龄为23.4岁,年龄跨度分布比较均衡,赛季初时CBA多支球队都对国内运动员进行了调整,根据篮球协会的官方统计,共有22人完成转会,除此以外,还有31名新运动员加入联赛。外籍运动员共有34人,平均年龄29.6岁,中国篮球协会规定在赛季常规赛中,俱乐部拥有2次更换外援的机会。

表2 本研究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基本情况对比一览表Table 2 List of Age,Type and Fitness between domestic Players and Foreign Aids

随着CBA联赛规模和激烈程度的日益提高,篮球运动员的比赛经验、战术意识水平在比赛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北京金隅队的外援马布里,曾经入选过NBA的全明星阵容,有着丰富的大赛经验,是联赛初期北京队创造良好开局的关键运动员。而运动员的比赛经验与其运动年龄是密切相关的。通过表2可以看出,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在年龄上呈显著性差异,由于我国篮球运动员的培养体制与国外不同,运动员主要是从少体校到专业队,参加大赛的机会不多。而外籍运动员主要是通过高中联赛到大学校际联赛,比赛的水平与规模比较高,积累了很多的大赛经验,所以,比赛经验比国内运动员丰富。另外,CBA的国内运动员虽然从小就接受专业的篮球训练,但是,文化理论方面的学习时间比较少,从而造成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扎实,而外籍运动员从小就接受正规系统的文化理论学习,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例如,美国的NBA联赛,大部分运动员都是大学的毕业生,通过每年的选秀进入到NBA联赛。这些都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思维、观察、判断、决策和对比赛的控制能力,能够更好的理解篮球文化,把握篮球的运动规律。[4]所以,在常规赛中对于关键球的处理和对于战术的执行力上,外籍运动员比国内运动员的能力要强,这也是外籍运动员在联赛中发挥稳定,表现出色的原因之一。

在体重的指标上,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呈非常显著性差异,而在身高上没有差异性。在每年的国际大赛上,中国队与欧美强队在身体对抗上处于劣势,而身体的对抗主要是力量和速度的对抗,体重与力量是密切相关的,国内运动员在身体力量的训练方面没有外籍运动员科学系统,而大部分的优秀外援都有自己专门的体能训练师。近两年,国家男篮和部分国内俱乐部的体能训练师都聘请外籍教练员,可见,在我国篮球训练方面对于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水平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身体素质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篮球运动员技术运用能力的发挥,所以,CBA常规赛上经常可以看到在篮下的争夺中外籍运动员占据明显的优势。

3.2 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进攻能力的对比分析

3.2.1 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得分能力的比较分析

常规赛的单项技术统计显示,浙江队的JR史密斯以场均34.7分拿下得分王,青岛队的哈德森则以场均5.3个3分球成为3分王。JR史密斯在主场同青岛的比赛中砍下了本赛季常规赛单场最高的60分,同时在客场对天津的比赛中也拿到57分。通过表3可以看出,在场均得分上国内运动员比外籍运动员低12.93分,2分球命中率国内运动员比外援低5.48个百分点,都呈非常显著性差距。而3分球的命中率国内运动员28.75%比外籍运动员高1.34个百分点,罚球命中率国内运动员略低于外籍运动员,都不呈显著性差异。所以,造成得分能力显著性差距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2分球命中率上差距显著。

表3 本研究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场均总得分、2分球、3分球及罚球的对比一览表Table 3 List of Total Scoring Per Average Game,Two Point Shot and Three Point Shot between Domestic Players and Foreign Aids

首先从客观方面分析,外籍运动员在上场时间上要多于国内运动员,各个俱乐部都是尽量使用外援的最大化,有的场次外援都是打满全场,这也是在场均得分上外援运动员高于国内运动员的原因之一。其次,常规赛各俱乐部外援的引进方面主要以中锋和大前锋为主,图1表明在前锋和后卫的位置上国内运动员比例高于外籍运动员,而在中锋的位置上外籍运动员占34.8%,而国内运动员只占25.75%,主要是由于国内运动员中高大运动员人才缺失,技战术水平与身体素质与外籍运动员有明显差距,有的俱乐部甚至在比赛过程中宁可使用外籍运动员的前锋替代中锋,也不使用国内的中锋。而这些运动员的活动区域主要在3分区内,依靠出色的身体素质和个人技术,在篮下具有超强的进攻得分能力。

图1 本研究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前锋、后卫、中锋人数比例图Figure 1. The Ratio of the Number of Forward,Center and Guard between Domestic Players and Foreign Aids

从主观方面看,外籍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由于大赛经验丰富、心理素质稳定,能够依靠出色的个人技术和身体素质在进攻端拥有无限的“开火权”,所以,在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外籍运动员以一打五、单打独斗的场面[5],这也使得国内运动员在比赛进攻中有着依赖外籍运动员的倾向。比赛过程中主要依靠外籍运动员的个人能力来解决进攻乏术的局面和关键球的处理,从而导致国内运动员进攻的积极性降低,得分手段单一,国内运动员主要以空位跳投和快攻上篮为主,而依靠突破和二次篮板得分的情况较少。

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在外线和罚球方面水平相当,主要是在外线的身体对抗方面相对于篮下来说比较少,通过战术配合出现投篮机会后都有稳定出手的机会,另外,CBA的各个俱乐部都拥有优秀的外线投手,在比赛中能够进行稳定的发挥。例如,广东东莞银行队的朱芳雨、王仕鹏在每场比赛中都有不错的外线得分。

3.2.2 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场均快攻、助攻次数、前场篮板球的比较分析

中国篮球协会在常规赛的技术统计中显示各队的快攻平均得分占总分1/3。常规赛中吉林队的道格拉斯以场均7.3次助攻在所有运动员中排名第一。外籍运动员场均快攻和助攻的次数分别高于国内运动员0.44次和0.91次,呈非常显著性差异(表4)。

表4 本研究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场均快攻、助攻和前场篮板球的对比一览表Table 4 List of Fast Attack,Assistant Attack and Offensive Rebound between Domestic Players and Foreign Aids

快攻是一种积极快速的进攻战术,它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没有很大的关系,体现运动员以最快的速度,最短时间超越对手后在快速的跑动中的得分能力。国内运动员在快攻次数上只有外籍运动员的一半,主要是由于外籍运动员在抢断球和后场篮板球方面强于国内运动员,而获球后大部分情况下都转化为自己得分,而国内运动员在获得快攻机会时,由于在行进间的传接球、运球突破等技术的运用上没有外籍运动员合理,有时并没有转化为有效得分。

CBA常规赛中助攻技术的统计是运动员综合技术的体现,不但要求运动员要有娴熟的传球技术,还要有良好的战术意识和开阔的视野,在比赛过程中外籍运动员能够利用自己的个人能力给队友创造得分机会。由于外籍运动员进攻能力强,所以在对外籍运动员的防守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二防一、三防一的场面,但外籍运动员都能在最佳的时间和地点合理地将球传给队友直接得分。例如,北京金隅队的马布里、广东东莞银行队的布鲁克斯在比赛中常利用自己的经验和能力给运动员创造直接得分的机会,使球队在进攻端成为一个整体。

现代篮球运动中,篮板球是影响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控制了篮板球,就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3]。前场篮板球是创造二次进攻获得比赛胜利的重要手段,而积极的拼抢意识和合理的技术动作是争夺前场篮板球的关键因素。外籍运动员场均前场篮板球2.6个,远高于国内运动员场均1.1个,呈非常显著性差异(表4)。

在比赛过程中与国内运动员相比,外籍运动员能够在投球未中,球撞击篮板、篮圈后,迅速判断球的反弹方向,利用脚步动作摆脱防守并抢占有利位置及时起跳,抢到球后补篮或组织二次进攻,保持一种持续的空中优势。而国内运动员在前场篮板球的拼抢上积极性不高,在冲抢前场篮板球时缺乏合理的预判,过早地被防守运动员挡在身后,失去争夺前场篮板的位置。同时国内运动员大部分的前场篮板球都是中锋和大前锋进行拼抢,而外籍运动员无论是锋线还是后卫都有积极主动、勇猛顽强、有投必抢的意识。例如,在常规赛中广东东莞银行队的布鲁克斯虽然身高只有1.83m,但是经常能够拼抢到前场篮板球进行二次进攻。另外,外籍运动员拥有很强的连续弹跳能力,特别是争夺篮下二次进攻球时,国内运动员的连续起跳能力远不及外籍运动员。

3.2.3 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比赛进攻效率的对比分析

2011—2012赛季中国篮球协会允许NBA自由运动员参加本赛季联赛并打满一个赛季,在整个赛季期间各参赛队可以更换外籍运动员3人次,其中常规赛2人次,季后赛1人次,外籍运动员上场规定为2人4节6人次。这样的上场规定促使CBA联赛的各个俱乐部的尽量最大化使用外援,使得外援的上场时间明显高于国内运动员,呈非常显著性差异(表5)。

表5 本研究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上场时间和效率的对比一览表Table 5 List of Playing Time and Efficiency between Domestic Players and Foreign Aids

常规赛中,在前锋和后卫的位置上,外籍运动员掌握着进攻的主导权,比赛中外籍运动员打满全场的情况比比皆是,使国内其他运动员的上场时间大大缩水。例如,吉林九台农商银行俱乐部的于澍龙曾是国家队的后卫,但是,在CBA本赛季却因为与外援的位置出现了重叠,导致上场的时间很少。

效率在篮球运动员的技术统计中是常见的一个综合技术指标,效率的公式为:[(得分+篮板+助攻+抢断+封盖)—(出手次数—命中次数)—(罚球次数-罚球命中次数)—失误次数]/运动员上场比赛的场次[1]。这个指数可以参照运动员在球场具体的位置、出场的次数,综合判断出运动员的临场表现。

外籍运动员的上场效率与其在球队中的核心地位是分不开的,通过中国篮球协会的官方数据,可以看出,外籍运动员上场的效率比国内运动员高12.83%,呈非常显著性差异(表5),这与外籍运动员出色的篮球技战术和身体素质是密切相关的。与进攻效率相关的指标中,得分、篮板、助攻、抢断、封盖、投篮命中率与进攻效率呈正相关,而失误的次数与进攻效率呈负相关。国内运动员的失误表现在传球随意性大、意图过于明显、运球手段单一、技术动作运用不合理。外籍运动员的失误高于国内运动员,呈显著性差异,主要是由于在进攻端外籍运动员承担着球队进攻组织和得分的双重任务,处理球的次数和时间上多于国内运动员,外籍运动员过多的持球与对手对抗,同时受到对手的包夹,从而导致外籍运动员的失误高于国内运动员;另一方面,由于国内运动员在比赛中主要是通过战术跑位获得机会进行投篮,自己持球突破、拿球进攻的次数较少,所以失误的次数较少。

3.3 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防守能力的对比分析

3.3.1 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场均犯规的比较分析

2011—2012男、女篮联赛工作会议上篮球管理中心公布了对新赛季CBA的诸多新规,对于运动员故意抓篮筐、口吐脏字、有意延误比赛,如投中后触及球或干扰掷界外球运动员投掷界外球等;抱怨裁判的判罚,做出“两手一摊或用手抱住头”等作秀动作;用手直接封盖对方投篮运动员的眼睛;有身体接触的假摔或假动作都判罚技术犯规[7]。

表6 本研究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场均犯规与被侵犯规的对比一览表Table 6 List of Foul and Against Foul per-average Game between Domestic Players and Foreign Aids

通过表6可以看出,外籍运动员在犯规的次数上场均5.07次,高于国内运动员,呈非常显著性差异,CBA常规赛中外籍运动员的犯规较多,主要是上场的时间远高于国内运动员,而在篮下限制区等对抗激烈的地方,是外籍运动员进行防守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进攻的重点区域,从而导致了犯规和被侵犯规都比较多。其次,外籍运动员的防守能力强,使得教练员在安排防守战术时,都是将外籍运动员安排在防守的关键区域,防守对手的核心运动员。由于外籍运动员在参加CBA联赛前,都是在国外高水平的联赛打球,国外联赛与中国篮球协会的比赛规则不尽相同,所以外籍运动员对比赛规则不熟悉,没有掌握好裁判的判罚尺度,也是导致比赛中犯规较多的原因之一。

国内运动员常规赛中犯规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在日常训练中不重视积极地移动和主动地早抢位置,从而养成随意伸手的坏习惯。有的国内运动员过早的6次犯规,离场多数是因移动慢而失去了有利的防守位置,不得不用手或肘去推对方。例如,江苏队和山西队比赛中,山西队内线尚平在第二节开始不久就领到个人第6次犯规,登场5 min06s即领到6次犯规即被罚下场,平均51s犯规一次,这也创造了CBA联赛最快被罚下的记录。

3.3.2 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场均抢断次数、后场篮板球和封盖的比较分析

抢断球可以夺走对手的进攻机会,可以带动一次快速反击,使自己的球队打出一轮高潮。常规赛7项单项最佳中,江苏南钢队的胡雪峰以场均4.1次抢断,获得抢断王称号。八一队的许钟豪以场均2.3封盖获得盖帽王的称号,同时,这也是最近几个赛季国内运动员第一次获此称号。福建队的阿巴斯场均篮板14.9个成为篮板王。

表7 本研究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场均抢断、后场篮板球和封盖的对比一览表Table 7 List of Steal,Rebound and Block Shot per-average Games between Domestic Players and Foreign Aids

通过表7可以看出,外籍运动员的场均抢断、封盖和后场篮板球都高于国内运动员,呈非常显著性差异。

抢断球是夺得控球权,反守为攻的攻击性防守技术[8]。外援在比赛过程中对于判断球的位置、球的运动路线以及对手的配合、意图以及习惯动作的准确性上比国内运动员要好。国内运动员之所以能够获得抢断王和盖帽王的称号,表明国内运动员具备抢断和封盖的能力,但国内运动员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国内运动员在防守意识、预判能力和反应速度上与外籍运动员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由于在比赛过程中国内运动员有着重攻轻守的思想,防守积极性较差,在平时的训练中对攻击性防守训练没有引起重视,特别是在防守意识上还有待提高。

现代的篮球比赛对抗激烈,保护好后场篮板球至关重要,在CBA常规赛中却经常出现内线高大中锋抢前场篮板球二次进攻、外围运动员冲抢前场篮板球的现象,不仅使防守十分被动,难以打出快速反击,而且很伤士气。外籍运动员场均后场篮板比国内运动员高2.98个,呈显著性差异,主要是由于国内运动员在后场篮板球的保护上与外籍运动员相比,抢后场篮板球时只看球不挡人,当进攻运动员投完篮后,注意力放在球的落点上,未能很好地挡人,导致被对方外围运动员冲抢到前场篮板球。而外籍运动员除了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外,对于球落点的判断、篮板球的抢占位置上要比国内运动员更加准确。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本赛季常规赛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身体素质上的差距主要源自于体重,主要体现在力量和速度的对抗上处于下风。

2.CBA2011—2012赛季常规赛国内运动员在场均得分能力上低于外籍运动员,是由于国内运动员与外籍运动员两分球命中率上差距显著,造成差距的原因是外籍运动员上场时间充裕,进攻的效率比较高。

3.CBA常规赛中外籍运动员比国内运动员的犯规多,是由于外籍运动员在防守端主要是在限制区等对抗激烈的地方,防守的强度较大。外籍运动员对篮球协会下发的比赛规则和CBA联赛裁判员的判罚尺度不熟悉。

4.外籍运动员在抢断、助攻、快攻、封盖、篮板球方面都明显高于国内运动员,主要是由于外籍运动员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篮球意识、个人技术、战术执行力、进攻效率等方面与国内运动员相比有较大的优势。

4.2 建议

1.外籍运动员的引进提高了联赛的观赏性,但在比赛中出现位置重叠时,外援的上场时间势必会影响到国内运动员,处理好外援和国内运动员的上场时间,就能在培养球队后备力量的同时提高球队的成绩。

2.CBA俱乐部在球队的管理上要促进外籍运动员带动同一位置上国内运动员水平的提高。外籍运动员的高水平发挥让国内高水平运动员有了好的标杆,尤其是国家队的运动员,可以在对位时有更好的参照;同时也可以提升国内俱乐部引进外援及国际化管理的水平。

3.常规赛赛季的开赛之前要建立CBA裁判员与运动员、教练员的交流平台,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并在常规赛期间邀请一些外籍裁判员到CBA联赛进行执裁,让CBA联赛的发展与国际接轨。

[1]陈品.CBA运动员综合能力评价与优化[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4):27-31.

[2]陈中林.CBA联赛中外优秀前锋主要技术参数比较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19(6):74-77.

[3]范民运.外籍运动员的引进对CBA联赛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0-11.

[4]李长山.CBA外援新探[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1):62-63.

[5]李海燕.CBA联赛外援引进与管理现状分析[J].体育学刊,2005,12(4):115-116.

[6]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7]张培峰,陈晓静.CBA联赛外籍运动员引进与管理问题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11):59-60.

[8]赵志明.CBA职业联赛国内优秀中锋与外援中锋技术运用能力对比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712-714.

猜你喜欢
前场篮板球常规赛
2020-2021赛季CBA常规赛参赛队伍攻防能力TOPSIS分析
初中学生篮板球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北纬二十五度的前场小镇
近年内西班牙国家队防守战术分析
榜单
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篮板球意识及其培养
防守篮板球抢位挡人技术分析
NBA奥斯卡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李雪芮的前场技术分析
浅谈篮球比赛中学生抢篮板球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