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知晓率和使用现状评价

2013-12-03 07:57姜莹莹赵文华
中国体育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知晓率器材对象

姜莹莹,赵文华

1.National Center for Chronic and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hina CDC,Beijing 100050,China;2.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hina CDC),Beijing 102206,China.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产和生活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正处于包括冠心病、糖尿病等在内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负担迅速增加的阶段[3]。规律的体力活动特别是有氧运动可以降低全死因死亡率,减少由于心脏病或中风死亡的危险,降低心脏病、结肠癌和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帮助预防和缓解高血压,控制体重,减少腰痛 发 生 的 危 险[3,11-14]。 因 此 ,促 进 人 群 身 体 活 动 已 经 成 为提升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家体育总局的统一组织下,自1996年起,我国逐步在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安装了供居民进行健身活动的器材,这一项目被称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以下简称路径)[2,4]。截止目前为止,全国累计投入路径工程建设的资金超过20亿元。为了提升人群身体活动水平,普及路径器材的利用,达到改善人群健康的目的,本研究就目前路径工程的知晓率、使用路径器材进行锻炼的效果、大众对路径的评价等问题展开调查,分析结果将为制定促进人群身体活动相应政策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选择北京、杭州和成都作为本研究的实施现场,采用随机原则从上述3个城市抽取行政辖区各一个(北京市朝阳区、杭州市拱墅区和成都市武侯区)和辖区内摆放了路径器材的社区各5个。随机抽取18岁以上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360名进行问卷调查,要求调查对象使用过路径器材。调查问卷由中国疾控中心研发,经专家论证和预试验修订完善后供现场使用。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路径工程的知晓率、锻炼效果、安全性、路径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广该工程的需求等。所有调查员均经过统一培训并考核合格后进入现场进行调查。

所得数据通过Epidata 3.1软件建立的数据库进行录入。专业数据录入人员对全部数据进行双录入。使用SPSS 13.0版本进行数据清洗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其中描述性统计分析中计数资料(如知晓率、使用效果、运动伤害发生情况等)分析使用率。单因素分析中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调查获得完整资料共356人份,其中男性155人(43.5%),女性201人(56.5%)。调查样本中18~44岁(青年组)、45~59岁(中年组)、60岁及以上(老年组)调查对象分别占52.25%(186人)、25.84%(92人)和21.91%(78人)。大多数调查对象的教育程度为高中或中专及以上(64%)。离退休人员人数最多,共113名(占31.7%)。

2.2 路径知晓率

249名被调查者知道社区、街心花园、操场等空地摆放的健身器材是由政府倡导的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提供的,路径知晓率为69.9%。中年组居民的路径知晓率最高(81.5%),老年组路径知晓率最低(50.0%)(Χ2=21.24,P<0.05)。高中或中专及以上调查对象的路径知晓率达到70%以上(分别为80.9%和72.7%)。而文盲、半文盲组路径知晓率仅为38.1%。不同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的路径知晓率的差异有显著性(Χ2=20.43,P<0.05)。办公室人员、学生、离退休人员和无业人员的路径的知晓率均低于69.9%的平均水平(Χ2=10.27,P=0.07,表1)。

表1 本研究社区居民对路径工程的知晓情况一览表Table 1 Awareness on Healthy Path Program of Community Residence

2.3 使用路径器材锻炼的效果

通过锻炼可保持愉快的心情、获得良好的睡眠和腿脚有力是比较突出的锻炼效果(分别有61%、36.8%和34.8%的调查对象报告了上述效果)。运动使女性心情愉快的比例(66.2%)高于 男性(54.2%,χ2=5.3,P<0.05)。通过锻炼改善了中年组和老年组睡眠的比例分别为42.4%和51.3%,高于青年组的28%(χ2=14.5,P<0.05)。运动促进老年组食欲的比例高于其他两组(33.3%,χ2=8.9,P<0.05)。通过锻炼使老年组腿脚更有力的比例更高(51.3%,χ2=15.6,P<0.05,表2)。

2.4 使用路径器材锻炼的安全性

93.5 %的调查对象使用路径器材锻炼时没有出现过运动损伤。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使用路径设施时的运动损伤的发生率没有差异,但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比例较高(26.3%,表3)。

2.5 掌握路径器材使用方法的途径

调查对象通过看别人锻炼或者自己琢磨的途径学习使用路径器材的比例分别为43.8%和45.8%,通过阅读路径场地提供的使用说明,学习锻炼方法的比例最低(30.1%)。大专及以上的调查对象阅读使用说明的比例为(38.8%)高于其他组居民(χ2=19.8,P<0.05)。文盲/半文盲者多通过自己琢磨学会使用器材(76.2%,χ2=11.4,P<0.05)。

表2 本研究不同年龄调查对象锻炼的效果一览表Table 2 Effect of Subjects Exercise with Different Age

表3 本研究使用路径器材锻炼的安全性一览表Table 3 Exercise Safety of Usage Path Sport Facility

2.6 调查对象对路径工程的评价

调查对象普遍认为,器材数量少(54.5%)、锻炼场地无人看管(47.2%)、锻炼时缺乏保护措施(34.3%)、器材破旧(32.9%)是使用路径器材进行锻炼的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提出增加健身器材数量的调查对象达到225人(63.2%),认为应该配备专人看管器材的有175人(49.2%)。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大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改善,健康意识和健身需求也随之上升。提升人群身体活动水平成为健康领域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路径工程是政府主导落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内容和实施措施之一,路径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大众的需求[4]。与以往调查路径知晓程度不高的结果相比[1],本次调查发现路径知晓率较高,这与路径工程投资规模的增大和人群健康意识的提升有密切关系。有调查显示,北京市人均体育面积已经达到1.1m2,市区健身路径工程基本达到饱和状态[6]。从支持性环境建设角度考虑,路径工程为人群身体活动促进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场地和设施。路径工程较高的知晓率也说明大众对增加身体活动水平这一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在提升。通常人群的行为变化是分阶段的,“知晓”是行为变化的第一阶段,本次调查显示,知晓率的提升提示我们人群健康行为向好的方面变化的可能性在增加。但调查发现,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对路径的知晓率偏低,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加强在此类人群中的宣传和教育,从而引发其参与健身的兴趣。

本次调查结果证实了参与身体活动后的一个非常明显的效果是改善心境。这与运动有助于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一致[7,8]。运动改善心情通常表现为增加积极反应(如自我效能提升、精力充沛和心理健康等),可改善情绪[7,8]。此外,使用路径器材进行锻炼的安全性高,也是促使社区居民选择路径器材进行锻炼的因素之一。但学生运动时轻微挫伤的发生率偏高,作为伤害预防的重点人群,通过有针对性的伤害预防的教育,可以降低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10]。我们的调查还发现,老年组感觉通过锻炼改善睡眠、促进食欲、腿脚更有力等改善身体健康效果更明显。这与老年人对自身健康情况更加关注、对改善晚年生活质量的需求较为迫切有关,鉴于路径器材安全性高且免费使用的特点,建议老年人科学使用,从而改善身心健康和晚年生活质量。

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居民阅读路径器材使用说明的比例低(仅为30.1%)。这与于可红等的调查结果一致[9]。林小敏等的研究显示,大多数居民对健身路径锻炼过程中的时间和强度表现出无所谓[5]。多数居民使用器材时未能参照使用说明所提供的科学的使用方法,这有可能导致使用路径器材进行锻炼的科学性无法得到保障。此外,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路径工程存在更新和增加器材、配备专人指导锻炼的需求,这与林小敏等人的研究结果类似[5]。健身路径属于户外运动器材,使用频率也较高,使用年限一般是5年左右,较易损坏。如果不能及时维护和更新,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居民在使用时会产生顾虑,从而降低锻炼的依从性。

4 结论和建议

路径工程在城市社区中的知晓率较高,使用路径器材进行锻炼安全性高,并有显著的心境改善效果。建议相关部门根据科学健身的需求,增加器材的投放量,尽快更新和及时修理破损器材,有条件的社区可以考虑配备路径器材健身教练,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为居民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和服务,不断提升人群身体活动水平,改善人群健康水平。

[1]陈上越.福建省全民健身路径社会效益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1):44-45,52.

[2]郭敏.中国体育彩票——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实录[Z].北京:国家体育总局,2004.

[3]姜莹莹,赵文华.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身体活动促进的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2):208-211.

[4]李相如,范青慧.我国健身路径工程特征与未来发展[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4):96-98,105.

[5]林小敏,叶建强,于可红.温州市全民健身路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5,27(5):29-32.

[6]吕青,李相如,徐向军,等.北京市健身路径发展和使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6):26-28.

[7]潘燕军,邱亚君,吴冷西.关于有氧运动对心境状态及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7,29(3):126-128.

[8]王长生,陈启湖,蔡衍.高校教师锻炼性身体活动的心理效益[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3):38-41.

[9]于可红,江铁锋.杭州市社区体育“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与管理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2):127-130.

[10]张爱莲,韩颖.健康教育在预防意外伤害中的作用[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8):152.

[11]BROSSE A L,SHEETS E S,LETT H S,et al.Exercise and the treatment of clinical depression in adults:recent findings[J].Sports Med,2002,32(12):741-760.

[12]KNOWLER W C,BARRETT-CONNOR E,FOWLER S E,et al.Reduction in the incidence of type 2diabetes with lifestyle intervention or metformin[J].N Engl J Med,2002,346:393-403.

[13]THOMPSON P D,BUCHNER D,PINA I L,et al.Exerci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J].Circulation,2003,107:3109-3116.

[14]VUORI I M.Health benefits of physical activit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interaction with diet[J].Public Health Nutr,2001,4:517-528.

猜你喜欢
知晓率器材对象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AV TOP100! 2019-2020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上海市某区交通警察健康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流动人口母婴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调查分析及意义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