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中微笑的价值和传播效应研究

2013-12-06 07:07黄衍存王占坤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李娜竞技微笑

黄衍存,王占坤

人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时无法通过语言来实现,必须借助非言辞性沟通的方式来实现,微笑是全人类生理上最统一,最基本的表情,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情感表达方式,不受国界、地域和文化的制约,是唯一的世界性语言。当前从纯学术角度对微笑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多,现有的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到传播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在竞技体育领域,微笑的研究较少,零星的研究主要在志愿者和教练员,而对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志愿者和观众微笑进行全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竞技体育中微笑同样承载着关联者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功能,“微笑”可以避免因语言不通而造成的沟通障碍,也避免了不同文化类型之间的误读的问题,这就为竞技体育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架设跨文化交流平台。在国际背景下,竞技体育运动有一系列特有而鲜明的交流媒介,如竞赛规则、裁判规则、竞赛场地、器材等,体现了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微笑在竞技体育领域具有其他媒介无法替代的重要潜在价值。希望通过对微笑在竞技体育领域的价值和传播效应研究,为中国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国际传播提供一个研究视角。

1 微笑的诠释和历史考证

现代汉语词典里“微笑”的意思是:略带笑容、是不显著、不出声的一种笑。人是微笑的唯一载体,微笑是人的面部表情因双唇轻启、牙齿半露、眉梢上推、脸部肌肉平缓向上向后舒展而带来的一种效果。传播学理论认为微笑是传播者运用非言语讯息或象征符号进行人际交流与社会关系互动的一种传播行为。两种解释一个侧重于微笑的内涵,一个侧重于微笑的媒介意义,竞技体育领域对微笑价值的阐释主要是指微笑的媒介意义。

古今中外有许多文人、哲学家、思想家对微笑进行过思考,国外社会科学领域主要研究成果有柏拉图的幸灾乐祸说、亚理斯多德的滑稽丑怪说、霍布斯的突然荣耀说、康德的期待落空说、黑格尔的盲目主体说,以及柏格森的生命机械说等[1]。国内学者文赋中留下了大量描述微笑的经典作品,如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含喜微笑,窃视流眄。”汉张衡《思玄赋》:“离朱脣而微笑兮,颜的砾以遗光。”宋冯去非《喜迁莺》词:“送望眼,但凭舷微笑,书空无语。”清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芸回眸微笑,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柔石《二月》:“一副慈惠的微笑,在他两颊浮动着。”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余永泽点着头,颇有阅历似的看着道静的眼睛微笑一下。”[2]据史实考证,在中国艺术中有许多记载微笑的作品,其中甘肃天水柴家坪仰韶文化时期(距今5 000 至7000年)的一件人面塑像,是迄今中国现有可见的最早的微笑。出土于绍兴坡塘战国早期鸠柱房屋模型中的人物群像,怡然自得地微笑让观赏人能够感受到他们愉悦的心情。此外,中国佛教文化中有许多表现微笑的佛像和壁画,如:佛像的“拈花一笑”,意味着顿悟和升华,且这种微笑显示智慧,中国的石窟壁画中常见到这种微笑,如云冈、龙门和敦煌石窟。以上国内外有关微笑的研究表明,微笑这种人类的面部表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直受到古今中外学者的关注,并为当前的微笑研究提供借鉴和依据。

2 竞技体育中微笑的效用

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文化中,微笑通常都表示满意、高兴、愉快、友好、和谐,但是作为一种象征互动符号,要正确理解微笑的社会意义,必须把微笑置于一定的领域中,在竞技体育领域,无论竞赛场上,还是训练场上,微笑都对运动队人际关系、心态、精神面貌等产生积极影响,不同的微笑载体其微笑表达不同的涵义,产生不同的效用,下面从运动员微笑、教练员微笑、裁判员微笑、赛会志愿者微笑、观众微笑五类微笑载体阐述微笑的价值。

2.1 运动员微笑:运动员职业素养的体现,心理状态的调节剂

从宏观上,运动员参加国际大赛,微笑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体现一支运动队的精神风貌,从微观上,运动员参赛时的微笑,是一个运动员成熟、自信、稳重和睿智的表现,反映一个运动员的综合素养。比赛前,运动员对裁判的微笑,能够给裁判员留下良好的印象,特别是表现难美性项目,像艺术体操、花样滑冰、花样游泳、健美操、体育舞蹈等,运动员在赛场上微笑的表情能对成绩的提高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2011年温网第二轮,李娜对阵德国小将利斯基,由于当值裁判在第二盘末节的误判,导致李娜情绪遭受影响,李娜止步女单第二轮。首盘,李娜以6:3 兵不血刃地干脆拿下。在第二盘李娜打至4:5,小分40:40 时,她的一个压线好球被判出界,李娜随即挑战鹰眼,从回放来看,这球确实压在线上,李娜挑战成功,这一球被判重打,但裁判的误判显然对李娜不利,利斯基最终连拿两分,破了李娜的发球局,以6:4 扳回一盘。可惜事态并未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此后的比赛更是向着混乱的方向脱轨而去,决胜盘李娜曾拿到两个赛点,但是被对手一一化解,将比赛拖进长盘,利斯基没有浪费自己手中的赛点,以8:6 拿下了决胜盘的胜利。值得一提的是,决胜盘中李娜4:3 领先时,曾再度出现过一次误判,当李娜笑着提出挑战、重放也显示她挑战成功时,李娜笑得更加灿烂了,裁判也露出笑容,场面突然变得轻松了起来。只是失败的结果却已经无法挽回了。虽然失败了,但是李娜的微笑表现出了中国运动员的大度、包容和对竞技体育精神的理解,向世界传递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新形象,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的朝气和力量。

运动员在参加重大比赛时,由于比赛环境的刺激会产生紧张的心理状态,过度的紧张会影响竞技水平的发挥。生理学研究表明,微笑能够降低皮质醇、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增压激素的水平,降低紧张的程度,提高内啡肽等改善心情的激素水平,因此,运动员比赛时保持微笑有助于竞技水平的发挥。运动员在比赛场上要面对比赛对手、裁判员和观众还有教练的指挥,在这些人员之间微笑的传播可以起到消除比赛紧张情绪、调节心理状态、克服畏惧的作用,同时,运动员的微笑也表明自己胸有成竹和比赛必胜的信念。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举重比赛,女子举重48kg 级的决赛,中国选手肖宏宇在长时间落后的情况下最后一刻反败为胜,成功夺冠,为大运会中国代表团拿下第二块金牌。她的第一次试举80kg 开把成功,肖宏宇第二把加到83kg,上场之前她微笑的做了一次深呼吸,俯身,但是第二、三次都失败了,她的最大对手朝鲜选手钟华良体重和签位都比肖宏宇小,抓举结束后,泰国选手派斯利82kg 暂时排名第一,肖宏宇与朝鲜选手成绩并列第三,但是由于体重较大,暂时位列抓举第四名,落后第一名4kg。挺举比赛开始,她调整了自己的开把重量,由开始的100kg 提高到103kg 开始,这样才可以弥补抓举的差距,首次试举肖宏宇一次到位,非常完美,肖宏宇的第二把挑战107kg,也轻松搞定,这个成绩距离她在今年全国锦标赛上的108kg 只有咫尺之遥。肖宏宇第三把试举,她微笑地和观众举手示意,带着强大的自信轻松的举起了108kg,随着这一把的成功举起,她反败为胜,凭借挺举阶段的优势发挥,把抓举阶段4 kg 的差距完美追了回来,最终以总成绩188kg获得金牌。

对观众的微笑,表明对“fans”的感谢和尊重,使观众获得愉悦的感受,喜欢上一个并不熟悉的运动员,有助于运动员与观众的交流与互动,运动员需要观众的掌声与喝彩,观众也需要运动员的精彩表演与平易近人。比赛结束时,运动员的微笑有对自己比赛成绩比较满意的表现,也有对对手和裁判员传递着尊重、友谊,在赛后的领奖台上运动员的微笑,是他们成功、胜利时的喜悦心情的最好诠释。如李娜和“乒后”王楠在奥运会领奖台上的微笑正是如此。

2.2 教练员微笑:竞技场上的镇静剂,宽松训练环境的营造者

德国的威尔科克斯曾说:“当生活像一首歌那样轻快流畅时,笑颜常开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时仍能微笑的人,才活得有价值。”

在比赛场上教练员微笑是一种心理战术表现,同时给运动员安慰和鼓励,起到稳定军心、迷惑对手的作用,也是教练员修为的一种表现,显示出一种将帅的风范。如果队员们失误,微笑传递给队员们的是一种鼓励和安慰,这样运动员会注意调整比赛状态,减少失误,如果是正常或超常发挥竞技水平,微笑传递是赞美和表扬,运动员们更加信心十足。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队面对强大的俄罗斯队,在0:2 落后的情况下,陈忠和一脸微笑给了运动员巨大的鼓舞和支持,从内心里对运动员的肯定,使比赛最终逆转获得胜利。在比赛前两局中国队0:2 落后,特别是队中绝对主力赵蕊蕊意外受伤离场,场上没有了最高的进攻点和拦网点。论实力、论攻击点、论网上高度,中国队均在下风,陈忠和开始发力。他叫到每个队员的名字,一两句话就把任务和注意点交代完毕,然后大声说:“不要想金牌了,从他们身上抢一分算一分!”最后三局,两队比分交替领先,分差都在一两分之内,世界著名的俄罗斯队教练老帅卡尔波里站在场边像一头怒狮一样咆哮,而他的队员们的反映是麻木、无奈。相反,陈忠和则平静地站着,自始自终的微笑,把比赛拖入到第四局、并在第五局决胜局中战胜了强大的俄罗斯。在这场举世注目的比赛中,陈忠和教练的微笑,成为比赛胜利的助推剂,在比赛处于低迷状态的时候,他的微笑给运动员注射了兴奋剂,运动员们表现出弹跳更高、力量更大、速度更快、反应更加敏捷。典型的案例表明,在比赛的关键时刻,特别是世界最高级别的奥运会决赛,教练员微笑能增强运动员的凝聚力和心理稳定性。

教练员在训练中微笑给运动员创造了宽松的训练环境,有利于师徒交流,并起到鼓励和支持的作用。乔良是一位出生于北京的前中国体操队队员,2008年出任美国体操队主教练,其弟子美国16岁的体操运动员肖恩·约翰逊在北京奥运会获得了银牌。乔良到了美国,面对周围的人微笑,也面对生活微笑,这种习惯也最终渗透到了他的体操执教中,肖恩·约翰逊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乔良的感染熏陶,“微笑是她最吸引人的标志!”这是《洛杉矶时报》对约翰逊的描述,也是她带给所有人的第一印象。乔良总是用微笑的方式来训练孩子们,体操馆的氛围非常融洽,他总是微笑着鼓励孩子们。他告诉每一个孩子,你们来这里,首先是要自己开心,这种非传统的训练方式,让肖恩受益匪浅,给肖恩创造了宽松的训练环境,也是肖恩成功的重要因素。体育从产生就带有游戏、娱乐的成分,通过参加体育训练或锻炼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这种快乐通过微笑传播,产生良性循环,乔良的案例表明,即使在严格要求的竞技体育训练领域,微笑传播的体育娱乐功能都不应该被淡化,快乐的训练氛围能够起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此外,赛后教练向裁判和对方教练的微笑,传递的是对裁判辛勤劳动和公正、公平裁决的一种感激,也是对对方教练员的尊重。

2.3 裁判员微笑:化解赛场冲突的良方,缓解运动员比赛紧张的调节剂

同场对抗集体项目,裁判员的严格执法,是竞技体育公正、公平进行的保证,除了具备在比赛时看清、判准、罚对的基本素质外,还要注意执法技巧,微笑执裁,能够化解许多球场冲突。2010年9月在香河基地举行的足协“裁判日”活动上,时任中国足协掌门人韦迪强调:“裁判执法时还要注意技巧,不要总是和球员“横眉冷对”,把球员当敌人,处理违规时要微笑执法。要学会微笑执法,要以德、以规、以智来让被判罚者心服口服。”在国际国内的篮球和足球联赛的赛场上,球员同裁判争执并发生肢体冲突的事情时有发生,比赛时,运动员身体接触频繁,有些身体接触合法,有些不合法,如果判罚时出现错判、漏判或者判罚尺度把握不当,运动员之间的肢体冲突或失败的愤怒就会发泄在裁判身上,发生运动员攻击裁判的球场暴力,但是如果面对运动员或教练的质疑能够保持微笑的解释,会给运动员以心理安慰,并换取运动员的理解。因此,裁判员执裁比赛时,要善于利用微笑与队员、教练和球迷进行沟通。在表现难美、隔网对抗等项目中裁判员微笑,能让竞赛选手感到赛场氛围轻松自然,发挥出更好的竞技水平。

2.4 志愿者微笑:文化交流的使者,和谐竞赛环境的营造者

大型体育比赛是个大舞台,志愿者是其中重要的角色。赛会志愿者,是指在大型的体育比赛筹备和举办的全过程中以自愿为原则,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在比赛志愿者行动项目体系内,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服务比赛的各界人士。志愿者从一个微笑开始,用微笑表达情感,用微笑传递友谊,用微笑传播文明,用微笑构筑和谐,更重要的是能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能够向全世界人民打开一扇宣传本国文化和文明精神风貌的窗口[3]。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说过:“如果没有志愿者的参与和奉献,组织奥运会、甚至于组织其他任何层次的比赛都将无从谈起”。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无论是个人的付出还是集体的行动,奥运志愿者们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宗旨,用微笑传播着“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作为志愿者,微笑是最为重要的,微笑能使他人心情愉悦,也能让自己的工作感到轻松。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微笑姐”,成为中国赛会志愿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给亿万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她体现了东方女性的魅力,传播着着中国礼仪之邦的国家形象。

2.5 观众微笑:对运动员竞技水平和体育精神的认可

随着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体育人口的增加,赛场观众也在不断增加,赛场观众代表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竞赛场边文明观赛,对运动场上运动员的优异表现报以微笑和热烈的掌声,是对运动员竞技水平的认可和赞美,与赛场观众暴力形成鲜明对比。一场饱蘸人类文明的体育比赛,观众要不吝拿出自己的热情,对比赛运动员给予微笑,和运动员的热情互动,运动员就会得到动力,观众本身也会得到愉悦。在残疾人比赛的赛场边,观众的微笑更是体现爱心、仁爱和鼓励,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素质。

3 竞技体育中微笑传播效应分析

3.1 增进人类多元化文化融合

竞技体育比赛代表队的成员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举办地或举办国希望在各地区和各国体育技能相互展示的同时,增进与不同地区和世界各国的人类文明对话。然而,从文化的差异性来看,由于历史、自然、宗教、社会发展和民族等方面的不同,各民族和地区在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各民族和地区之间在文化上的冲突。微笑这一没有边界的语言,对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各代表团的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产生润滑剂的功效。以奥运会为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奥林匹克运动参与主体不断扩大,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符号,目前为止,五大洲参赛国家达204 个,聚集了全球不同的文化,突破文化藩篱,成为一次文化交流盛会,其无可争议的文化传播效应得到世界不同国家、民族的普遍认同。在不同参与主体谋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竞逐中,产生了不同利益主体价值取向的冲突,微笑这种传播符号在大多数国家承载着同样的文化内涵,微笑可以促进不同风俗、文化、价值观的人们之间交流,化解矛盾和弱化冲突,因此,微笑在推动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人类多元文化融合具有无可替代的的特有效应。

3.2 提升主办城市或主办国形象

从古至今,从东到西微笑始终蕴涵着友好、包容、坚强和美丽的深意,大型体育比赛的主办城市或主办国,总是力图通过微笑这一国际性的语言传播自己城市或民族的精神风貌、文化内涵,显示自己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感召力、政治的民主、经济发展的实力,引起世人的关注,证明自己优越的体制。微笑传播着主办城市或主办国幸福快乐的形象,同时微笑也可以成为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为迎接2008年6月份由瑞士和奥地利联合主办的“欧洲杯”足球赛,瑞士联邦政府斥资1 250 万瑞士法郎,委托瑞士国家旅游局实施一项“微笑工程”,以维护瑞士作为“欧洲杯”足球赛东道主和世界旅游胜地的国家形象;为维护展示中国的国家形象,北京奥运会前,北京团市委联合中央及首都25家新闻单位共同向全社会发出微笑倡议,开展“微笑北京”主题活动,为倡导志愿精神与和谐理念,提升城市文明素养,促进社会人际和谐,营造全民参与奥运、服务奥运、奉献奥运的浓厚社会氛围做出了积极贡献。

3.3 传播人际和谐

微笑作为一种传播行为有助于建设积极的竞技体育文化形态,真诚的微笑传递着人际和谐,人际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也是竞技体育实现“更快、更高、更强”目标的逻辑前提和必要条件。“人”的存在形式有类的、群体的、个体的,由此,可以把人的关系分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群体与社会等层次,在竞技体育领域,人的不同存在形式及其关系复杂多样,微笑在传播过程中发挥的效应也不同,微笑在运动队中传播,能够强化团队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在队员之间传播,能够加强友谊,国际比赛上,整个体育代表团或代表队微笑,能够增强国家自信,彰显本国的和谐文化。

4 结语

微笑这种人类日常的面部表情,看似微小却承载着重大意义,人际交往、和谐社会构建、文化发展都需要。竞技体育以展现人类生理极限、高超的技艺、优美的身姿而深受不同种族肤色的人们所喜爱,微笑作为一种象征互动符号,在竞技体育大舞台上传播,有助于将中国心胸宽广、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同时,微笑和竞技体育具有互动性,竞技场上不同角色之间微笑的传播,能够增加比赛的观赏性、更好地发挥竞技水平,创造更加优异的运动成绩。对于微笑而言,通过竞技体育发现与构建了一种具有更大的传播感染力,更合适的传播行为,更强大的传播能力,使民族精神得到更大的传播和发展让人心更觉温暖的微笑传播途径,来展示创新的现代中国与文化中国的面貌。因此,把微笑放在竞技体育领域的视角深入研究,将对微笑的传播产生有效的建构与推动作用。

[1]胡河宁,张白茹.微笑:文化传播研究的重要课题[N].光明日报,2008-09-08(10).

[2]微笑[EB/OL].http://baike.so.com/doc/3653309.html#3653309-3839871-0.

[3]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志愿者协会.微笑北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李一宁.奥林匹克运动与奥运精神[J].体育与科学,2008(1):1-2.

[5]黄俊官.论微笑教育的课堂教学效应[J].中国成人教育,2008(5):125-126.

[6]胡河宁.西方微笑传播中的身体表情与心灵符号[J].学术界,2010(12):120-127.

猜你喜欢
李娜竞技微笑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bamboo materials in interior design
若想念,微笑吧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Introversion and Extroversion Personality Traits on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 with its Relevant Teaching Advice
新年音乐会上的欢呼
种微笑
花与竞技少女
微笑不如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