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竞技时代”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思考

2013-12-06 07:07孙清武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竞技人才

孙清武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体育领域存在数十年的“举国体制”也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悄然发生着改变。体育的社会化进程在竞技体育中引起了连锁反应,一定程度上波及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经历了全运会选拔模式、政府主导型培养模式、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模式之后,还处于实变阶段,并没有达到质变的高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如何适应我国新的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这是一个急需探究的问题。因此,文章通过与发达国家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总结,得出“后竞技时代”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与思考,以期对我国未来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 中国体育人才培养进入“后竞技时代”

“后竞技时代”意识在世界范围最早的兴起,主要源于对体育人文性回归的呼唤。当然,这种呼唤是随着竞技体育事业的推高发展、体育产业的快速扩大、体育商业的不断成熟之后才有的。可以说,这种呼唤是体育越来越发展的产物。尤其近年来,随着竞技体育在商业化推动下重“物”轻“人”的畸形态势,人文体育和体育的人文化呼声愈加高涨。

体育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原本就具有深刻的人文属性。如《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功的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处处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1]。人文体育和体育的人文化呼声,即要求体育最终会回归奥林匹克精神,回归体育的真正目的。可以说,人文体育和体育的人文化的核心就是重“人”。由此,在当今世界,体育人才的培养由重竞技而转变为重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风行理念。

中国关于体育人才培养的探讨,是伴随着中国体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而推进的。上世纪60年代,中国体育事业刚刚起步,缺乏大量专业体育人才。所以,专业化是当时体育事业的主要推进方向。由此,中国体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就是运动训练,而对群众体育的规模、运动量、运动竞赛的次数是加以适当控制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了以培养竞技人才为核心的模式:通过对优秀运动队进行精简、调整;协调关系、加强对优秀运动队的管理;鼓励训练创新;精简业余体校、完善后备人才培养网络和体系等。由此,关于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主要围绕如何培养竞技人才而进行,具体落脚点在于运动训练过程和管理模式的探讨上。上世纪80年代,在“以发展竞技体育为先导,带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部署下,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转变。关于体育人才培养的探讨也开始由围绕竞技人才的运动训练,过渡到体育人才的培养。到了上世纪,1993年当时的国家体育委员会《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有自我发展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形成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格局[2]。在这种背景下,关于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则更加多元化、立体化,探讨内容也逐渐由教育教学内容扩展至多种人才培养方面。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胜利召开之后,更预示着我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将逐渐告别以竞技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时代。由此,关于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给予新的视角。

这个新视角的提出,伴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一直在推进,但“2008年北京奥运会”被学界普遍认为是中国体育转型的节点。一般地认为,“2008年”之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将进入“后奥运时代”。对于这个“后奥运时代”的内涵,学界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后奥运时代”即群众体育时代、健身体育时代,有的认为“后奥运时代”即体育回归教育的时代,还有的认为是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时代,等等。虽然对于中国体育事业的将来是一个什么时代认识不一致,但对于过去,这些所指却都不可争议地反向勾勒出一个共识:以竞技体育为核心的时代结束了。所以,还无法用中国体育将来开启的时代定位当前,但至少可以明确地说中国体育进入了“后竞技时代”。由此,关于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须冠以“后竞技时代”这个新视角。

2 “后竞技时代”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总结

世界发达国家由于不同的发展进程,其体育事业的转型节点各不相同,但都必然地经历一个由竞技体育转变到“后竞技时代”的过程。如1964年日本东京奥运会以后、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以后,都迎来了各自国家大众体育发展的热潮[3]。日本政府则更是借此调整体育发展方针,从侧重“提高”向侧重“普及”转变。虽然这种政策性引导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使日本竞技体育水平在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一个大倒退,但其大众体育却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当然,伴随这个过程,其体育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走在世界前沿的当属美国。美国在体育人才培养上,强调以“全面、独立、创新”为核心理念来培养体育人才。如加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要求毕业生具有以下素质:(1)熟悉艺术、文学、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2)能够收集、筛选、综合、评价来自不同领域并以不同形式呈现的信息;(3)理解研究过程和如何创新的知识;(4)具有解决问题和作出决定所必须的技能,并能考虑决定的广泛的社会和伦理意义[4]。这样培养出来的体育人才不仅具有专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具有广博的视野创新的潜质,达到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在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上则是“业余+职业”、“校内+校外”的多元模式。在美国,3 亿人口中,每年约有3 000 万青少年参加社区组织的体育项目。除此之外,校际(高中、高校)体育运动以及市、州政府组织的体育运动等这些业余的体育活动为选拔职业类的体育竞技人才提供了平台[5]。可以说,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全景展示了不同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面貌,其中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尤其值得转型时期中国体育人才培养总结、借鉴。

2.1 体育人才培养的基础性

在世界发达国家,体育是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是学校中学生必须接受的学科,更有很高的教师素质和各种制度给以保障。而且,学校体育就是后备人才培养的一部分。在日本、德国、韩国等国家,中、小学是培养后备人才的启蒙阶段,近1/3 的学生成为培养对象。在美国,竞技体育系统也只是大教育系统中的子系统。这种把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基础教育结合一体的模式,必然使专业人才培养更具有普及性,使学校体育人才的培养更专业。另外,在世界发达国家,由于体育事业的普遍发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同等受到重视,终身体育观被逐步推广并被更多人接受,在全社会形成了热爱体育的氛围[6]。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即要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7]。它将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体育教育层次构成终身体育的教育全过程。终身体育观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进而形成家庭体育观和全民体育观,进而自然地催生了各种社会体育培训的广泛开展。进而,体育人才培养的基础性进一步得到夯实。

2.2 体育人才培养的全面性

体育人才培养的全面性,首先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全面性,即对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同等重视。世界发达国家主要是把竞技体育建立在群众体育的基础上,正是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全面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才得以出现。正是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体育人才的培养对象不仅局限于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还包括体育管理人才、体育宣传人才、体育产业人才,以及群众体育工作人员等。如美国体育专业方向就包括了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科学专业、体育管理专业、运动学专业、体育交流专业、健康专业、余暇运动专业、体育旅游专业、老年人体育与健康专业等。体育人才培养的全面性还表现为培养过程和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如针对学生培养,学校强调教学目的不是培养运动精英,而是强调终身体育运动习惯的培养,通过游戏和活动使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学习并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学会从健康和合作的角度来看待体育活动,并从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针对运动员的培养,也不单纯以竞技培养为唯一,而是强调在接受运动训练的同时接受文化教育,美国大学里,为了确保不因为训练比赛而荒芜学业,普遍实行“补课制”,每个学生选手都有一个补课教师。

2.3 体育人才培养的社会化

世界发达国家体育人才培养模式通常不是单一的“举国体制”,而是政府、学校、社会协调运作。在政府、学校、社会协调运作方面,不同国家侧重不同、主导不同,但都逐渐形成了三者关系良性协调运行的态势。

在德国,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结合,但实行组织分离,即学校教育承担普及体育的功能,而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任务则由社会体育组织来完成,其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俱乐部,政府则主要提供经济资助,为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提供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优惠条件。在韩国,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加以干预,一切大众活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各种竞技比赛的经费、组织和管理等均由社会、集团或个人解决。也就是说,体育人才的培养由教育和体育部门、财团、企业联合完成。另外,对于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也注重合作,在韩国,政府委托大学参与其中共同培养完成;在美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学校为中心的,学校一方面承担教育普及的任务,另一方面依托小学、中学、大学的业余训练形成后备人才培养训练体系。

2.4 体育人才培养的比较

“后竞技时代”并不代表着竞技体育退出了历史舞台,事实上,竞技体育仍发挥特有的社会功能。所以,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仍是世界各国所重视的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

当今世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趋势是“体教型”培养模式。“体教型”培养模式是在体育领域和教育领域相互结合的一个特殊的模式,既考虑了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也考虑了青少年个人及其家庭对前程的追求。“体教型”培养模式典型的国家是美国。美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竞技体育是合一的:中、小学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摇篮,学生在完成基础教育的同时,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兴趣,从事早期自发的运动训练;大学是培养竞技天才的高级阶段,运动员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通过高校中的体育教学部门来充分挖掘自身的运动才能,在竞技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美国各职业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多从高校来选拔。美国通过法律和组织建设,使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学习与体育训练、竞赛并行不悖。美国体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在于突出青少年体育的业余性质,另一方面在于突出竞技人才培养的系统性。

3 “后竞技时代”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与思考

人才培养从竞技时代到“后竞技时代”的转变,不仅包括具体的培养内容、培养指标、培养制度要转变,固有的观念和习惯也要进行转变的跟进。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参与,系统推进才能完成。

3.1 更新树立全面的体育人才观

不同的体育人才观是不同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的前提。事实上,世界发达国家全面性人才模式的选择,恰是建立在全面人才观认同的基础上的。只有首先树立全面人才观,借鉴其具体的人才模式才有现实意义。否则,借鉴的只是花样子而无法根本落实。

首先,要破除僵化的人才分类观。在我国,对于体育人才的认识一直局限于这样几种体育人才分类观:一是遵照学理标准而缺少关照体育实践发展和社会发展要素,二是多围绕竞技体育标准而缺少关照群众体育、健身体育标准,三是多按照整个体育事业发展的角度而缺少关照个人发展等。进入“后竞技时代”,需要结合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整体发展水平,重新缕析体育人才观,从而为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向、原则、目标提供前提和基础。

然后,要将全面的育人观贯穿在体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如在体育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应淡化竞技、淡化竞争,让全体学生体会体育的快乐,重在突出发挥体育育人的功能:加强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在体育人才培养的专业化阶段也不要局限小体育专业,而要拓宽内容,使专业体育人才不仅懂体育技术、懂体育专业知识,也懂经济、懂管理、懂法律等,这样才能达到全面培养体育人才的目标。

全面人才观的确立需要全社会形成认同氛围。教育部门应首先转变过去应试教育的观念,将体质训练和体育育人提到与文化教育同等重视的程度。学校应该从单一的输送任务过渡到学生健康观念的培养上、体育精神的培养上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建立上,把竞技体育的观念淡化,重视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重点,为广大的学生群众服务,而不是单纯为少数特长学生服务。具体的运动队组建方面,也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而不是为比赛而组建,把精英训练变成群众锻炼,把学校训练作为学生课余课外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补充。

3.2 以政府调控为主导,推进培养模式多元化

尽管世界发达国家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已经实现了多元化,且政府多不直接参与体育人才的培养,这将也是未来中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终极目标。但就目前状况而言,中国体育人才的培养在推进多元化的同时,仍需要政府主导。

中国体育事业整体上还需要大力发展,体育人才还大量需求。目前,中国体育事业还存在地区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发展水平不平衡的问题;存在着级别、项目发展速度不一致的问题;存在着人才供应性别、年龄、项目等参差不齐的状况。在整体推进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这个过程中,政府还需要在人才培养的统一部署、制度制定、协调规划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在整体促进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仍需要竞技体育在一定时期内对整个中国体育事业发挥着重要的先导作用,一些关键、优势的运动项目,还需保留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如田径、跳水、射击、重竞技等。另外,中国体育人才培养的宏观政策也需要政府调控,如进行体育人才情况的调查,制定我国体育人才的培养规划,进行体育人才理论研究,等等。

在政府主导下,对于市场需求较充分、市场环境良好的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等实行培养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学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把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群众运动结合起来。这种模式,在中国很多城市已经广泛推广开来,但目前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还没有广泛推广。而且,这种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还存在着系统性、专业性不足的问题,突出表现是专业师资还有缺口。在高等教育的体育专业设置上就可以看出来。中国当前大多高校的体育专业设置大体三类:一是研究性人才,二是专业运动员,三是管理人才。而最终参与社会培养的,大多出身某阶段的专业运动员,还没有专门针对社会师资而设置培养目标和方向。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中国体育人才培养的“前培养”阶段还没有全面完成。

在政府主导下,对于那种社会影响较大、普及率较高、观赏性强及产业开发价值较大的,如足球、篮球、排球等,政府可以逐步退出,完全借助社会力量推进,调动社会各界资源投入人才培养系统。在这方面,中国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在机制运作、组织协调、市场完善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向人才培养阶段延伸,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也说明,中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后竞技时代”转变,事实上已经开始,但真正完成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

说到底,“后竞技时代”必须是“竞技时代”充分发展之后的产物,或者说体育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正处于这个转轨阶段,需要以“后竞技时代”的视点规划未来,也需要“竞技时代”大面积的推动铺展。

3.3 借鉴“体教结合”,开发适合中国特色的竞技人才培养模式

“体教结合”是体育教育的一种理念,其倡导既推动学校体育的普及,又有利于竞技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体教结合”共同依附在“学校”这个支撑点上,学校是它们相互作用的载体。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曾说过:“21世纪世界各大洲竞技体育发展仍不会平衡,走学院化之路将是总趋势”[8]。中国需要在这方面,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竞技人才培养模式。现行中国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模式是:基层中小学组织校运动代表队;省、市、县体校到各中小学选拔人才;省级体工队到各体校选拔人才;国家队从各省队选拔人才。这种培养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运动员长期脱离家庭、长期脱离学校教育,文化水平及修养素质较低。这种“体教分离”模式的弊端已经被更多人认识到,让体育回归教育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共识。为此,在基础教育阶段,体育的教育功能应该占主导地位,为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阶段,则可以以竞技性培养为主导。近年来,我国高校“体教结合”已经以各种结合形式出现了。现在国内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已达160 多所,乒乓球、跳水、游泳、羽毛球、举重等项目已实现了走向世界的目标,多次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世界大赛。这种联办有利于发挥教育系统和训练系统的各自优势,既解决了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运动人才培养的困惑,又成就了真正意义的体教结合。但“体教结合”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健全,如在中小学阶段的落实还不够,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文化学习和训练冲突缺乏应对机制,等等。最重要的是,学校中竞技体育观与训练队的竞技体育观缺乏共通性等。所有这些,都需要各方合力解决,针对各地特色、具体情况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培养模式。综上,正如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钟秉枢指出的:举国体制不应只举“体育王国”的“国”,而应该把全国资源充分调动起来,真正实现体育和教育的有机结合[9]。

4 结语

结合世界其他国家体育发展脉络和中国体育发展节点,中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进入“后竞技时代”已不可避免。中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适应中国体育“后竞技时代”的转变,也需要率先作为推进中国体育“后竞技时代”的迈进。在人才培养的基础性方面,把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融入基础教育体系,目前需要在现有基础教育体育指标体系中,细化健康水平、体育精神、终身体育习惯等。在体育人才培养的全面性方面,目前需要规范培养过程和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加大群众体育整体性和区域特色单项,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带动体育人才培养的宽口径需求。在体育人才培养的社会化方面,针对中国社会体育(俱乐部)已有一定发展的基础上,目前重点需要加强的是社会体育与政府,尤其是与学校的协调运性,真正发挥其带动作用。当然,“后竞技时代”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仍是必需的,但对目前中国来说,需要的不是强化而是均衡化发展。

[1]董新光.从《奥林匹克宪章》看中国群众体育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20-21.

[2]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EB/OL].中国网,2005-06-10.

[3]石 祥,王贵东.后奥运时代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5(1):16-17.

[4]苏绍会.试论中美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之异同[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26(4):13-15.

[5]董官清,鞠成军,廉俊颖.自由教育理念与职业体育价值观的互动与融合——美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文化基因[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4):13-16.

[6]林诗娟.论终身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3):2-4.

[7]孟 刚.略论终身体育与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改革[J].体育科学,1993,13(5):21-23.

[8]蒋玉跃,杨东亚,齐 伟.美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文化基因[J].体育文化导刊,2003(5):59-61.

[9]王镜宇,马向菲.“后北京奥运时代”中国体育四大期待.经济参考报[N].2009-01-14.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竞技人才
人才云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