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体育学院计算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2013-12-06 07:07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基础考试

徐 薇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体育院校是非常重要的非专业基础课程,它涉及到所有的专业范围,是学生今后专业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知识,同时,随着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社会用人单位对体育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在计算机应用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毕业生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掌握用人单位需要的最新计算机应用技术,还要求毕业生能够自学新的计算机知识、技能和应用,以适应用人单位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所以,对于体育院校的学生,学好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首先就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课堂资源,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 体育院校计算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的目标和方向

体育院校计算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旨在大胆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新途径,全面实施教学改革新举措,使学生在计算机学习的理论、方法、能力三方面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为: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多媒体体系、网络的结合为契机,全面推进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手段、考试形式、实验改革在内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全面改革,并将所得的阶段性成果及时地应用于理论和教学实践中去。

2 计算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具体实施

2.1 重新修订《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本文了解了北京体育大学、西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情况及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发现大部分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差,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多数院校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方面。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中的要求,根据哈尔滨体育学院生源的实际情况,修订了我院《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将该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放在Office 办公软件的使用上。针对办公软件操作性强的特点,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理论课程和实践有机地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针对目前体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体育院校应当培养出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掌握用人单位需要的最新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优秀毕业生,而不仅仅是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我们除了重视理论学习之外,要把重心侧重于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上,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给学生更多自己动手的机会,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增设计算机选修课程

根据哈尔滨体育学院的实际情况和生源特点,增设了计算机类选修课,截至本学期我们共开设了《VB 程序设计》、《Photoshop 应用》、《Flash 动画制作》、《实用课件制作》、《Dreamweaver 网页设计》、《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等8 门计算机类选修课。选修课的增设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一些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流行计算机软件选修课程的开设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部分选修课程为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可选课程,这部分选修课程的开设,更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为学生更好的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了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在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还准备开设4 个系列的选修课。每个系列有自己的专业方向,合理安排选修课程的开设顺序,对于部分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按照合理的顺序选修一系列的计算机选修课程,使得这部分学生能够成为体育领域中的计算机应用的佼佼者。从而使学生在就业的时候有一定的优势,有利于学生的多重选择,可以从事和计算机、体育两者相关的行业。

选修课程各系列的课程开设情况如下,网页设计系列:Internet 技术、PhotoShop 图像处理、Corel-Draw 图形设计、Flash 动画制作、DreamWeaver 网页设计;平面设计系列:Internet 技术、PhotoShop 图像处理、CorelDraw 图形设计、Illustrator 平面设计、PageMaker 版式设计与制作;动画制作系列:Internet 技术、PhotoShop 图像处理、CorelDraw 图形设计、Flash 动画制作、3DSMAX 基础;音视频制作系列:Internet 技术、PhotoShop 图像处理、CorelDraw 图形设计、音频编辑制作、视频编辑制作。

2.3 鼓励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了更好的为学生就业服务(从学生的毕业就业来看,通过等级考试的学生更易获得用人单位的录用和认可),也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责任心,鼓励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2.4 制作开发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课件及课程题库

我们还制作开发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课件和课程题库,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集中授课和上机辅导是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从早期“黑板+粉笔”课堂教学发展到“计算机+大屏幕”课堂教学,又发展到目前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体现了我们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断改革。理论课教学中,减少枯燥的讲授法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更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枯燥的讲解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却能始终抓住学生的心,能让学生有愉悦的情感体验。

在教研室主任的带领下我们还制作了辅助学生学习的课程题库,课程题库的命题以大纲为依据,覆盖所有的知识点,突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考核,突出重点和难点的掌握,题型多样,难度适中,答案灵活,同一知识点对应不同题型。课程题库完成后院系的教师和专家进行了质量的评价,对于偏难偏易、题型过少,覆盖不全、重复率较高、错误较多的题目重新编制,确保课程题库建设的质量。

随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教材的更新是不可避免的。采用最新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科技动态和科研成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高校教学的教材更新往往很频繁。教材的变化必然带来教学大纲的变化,课程题库建成后需要根据大纲和教科书的变化经常加以更新,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2.5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的重要标志。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5.1 计算机课程课堂教学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 讲授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本方法。计算机学科虽然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但对其基本理论作系统的讲解也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接受能力对授课内容做出适当调整,力求精讲、少讲,把学生们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讲解,同时做到最大限度地把时间让给学生操作实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实践证明,这是促进学生学习主体积极性的一种好方法。

“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关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气氛紧张活泼,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抓住了重点和关键,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有利于培养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5.2 计算机课程课堂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理论课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其理解。案例教学法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关联,通过对案例的展示,让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与讨论,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学生既可以在思考与讨论中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又可以将理论应用到实践。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很好地克服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弊端,为整个教学过程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从根本上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应用已有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对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实践课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法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时,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围绕如何完成这个具体任务进行。这样,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更容易掌握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情绪就容易疲劳,也会养成对教师的依赖性。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每节课教师都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学生在心理上就有一定的紧迫感。因此,当教师讲解教学内容时,学生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在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有的可以通过阅读教材解决,有的可以通过同学间相互交流、讨论加以解决,有的则需要教师加以点拨指导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样的教学,完全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同时由于教师主要是方法上的指导,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具体操作,很多知识不再是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在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中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希望实现的功能和完成的操作,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希望使用计算机知识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的办法。在不断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课程。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2.6 改革传统考核方式,实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无纸化考试

考试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水平及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也是检查教学效果、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改进教学工作和促进实现大学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同时,考试是“指挥棒”,对“教”与“学”双方都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传统的计算机考试方式采用笔试,仅仅只能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理论知识测试。这样就导致学生只会纸上谈兵,普遍地不重视操作能力的训练,高分低能,并没有真正地掌握计算机操作。而计算机应用重在操作,采用传统考核方式显然不能适应高校计算机教育要求。实行计算机基础课上机考试是计算机教学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

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特点,改革了传统的考核方式,实现了无纸化上机考试,提高了考试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能够更加准确地考查学生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为学校暂时没有条件引进课程考试系统,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翻阅和查找搜集资料,建立了上机考试的试题库。通过上机考试使实践环节得以强化,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拓展计算机知识,并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这一现代工具。为了进一步配合上机考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部门领导的组织和带领下编写了与上机考试配套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习题与实验指导。

2.7 加强教师培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为了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我院的多名计算机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攻读了硕士学位,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培训和座谈会。老教师们结合自身经验,总结了青年教师在授课方法和技巧、教学艺术、师德建设等多方面的不足,介绍了在课堂教学中的注意事项和心得体会。为了及时了解青年教师思想动向,教研室主任通过听课、学生反馈等形式,及时发现情况,加强同青年教师的思想交流,使其以最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3 结语

体育院校计算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对培养体育院校学生的计算机素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我们深知,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会涌现出许多新问题,这些新问题还有待于我们不断努力解决。我们愿把此项研究作为长期努力过程中的一个新起点,期盼更多体育教育工作者关注体育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希望体育院校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建立体育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网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经验交流平台,把体育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广泛地开展起来。

[1]张瑞敏.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293-294.

[2]张 航.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突出实用性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171.

[3]郭清芳.计算机教学改革初探[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27.

[4]林 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改革研究与方案[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9):103-104.

[5]田建新,等.新形势下对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0):173.

[6]郭 松.关于体育院校中计算机教学实践改革的初探[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2(10):160.

[7]杜芸芸.体育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方法的分析与实践[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12):5-7.

[8]忻韦武.体育院校计算机课程设置构想[J].科技创新导报,2010(23):118.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基础考试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