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视域下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2013-12-06 10:10宋学岷赫秋菊张绍礼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体质变量样本

宋学岷,赫秋菊,张绍礼

◄论文选粹

健康促进视域下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宋学岷1,赫秋菊2,张绍礼3

(1.沈阳体育学院社会体育学院,辽宁沈阳110102;2.沈阳工程学院体育部,辽宁沈阳110136;3.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辽宁沈阳110102)

1 前言

新时期,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呈现出新趋势,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家庭体育是青少年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参加体育活动的实践过程,我国的学校体育应该向社会体育和家庭体育延伸,才能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教育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把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要求之一。”其中进一步指出,“加强家庭和社区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力。”在此背景下,以重视发挥个人、家庭、社会的健康潜能为核心取向的,基于社会生态观的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健康促进理论为我们建立“三位一体”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由课题组按照辽宁地区不同地域、学校类型、学段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原则抽样得来,样本量共3 066人,样本抽自沈阳、本溪、盘锦等地区,其中包括城市学校12所,共 1 600人(52.19%),乡镇学校 12所,共 1 466人(47.81%);男生1 493人(48.7%),女生1 573人(51.3%);样本年龄范围9~20岁,平均年龄13岁(SD=3.09);样本包括小学生1 794人(54.25%),其中小学五年级898人(29.28%),小学三年级826人(24.97%),初中生711人(23.19%),高中生694人(22.65%)。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健康促进的文献,根据Stokols的交互作用理论(interactionism),和 Mcleroy、Bkbeau、Steckler和Glaznz等人提出的健康促进生态学模型(ecological models of health promotion)的原理,提出一个结合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健康促进教育模式框架。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三位一体”青少年健康教育促进的主要因素制定调查问卷,发放3 400份,通过缺失数据处理及诚实度调查,剔出无效样本,回收有效问卷3 066份,有效回收率90.2%。

2.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题总相关法对初始问卷的题项进行初步筛选,对样本进行重新编号,抽取奇数号样本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EFA),进一步筛选项目和提取因子,该过程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完成;偶数号样本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CFA),验证理论模型与观察数据的拟合度,该过程通过AMOS18结构方程模型(SEM)软件完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结构模型与测量模型的理论构念

结构模型构建:本研究的结构模型包含外因潜在变量和内因潜在变量两个层次关系。第一个层次的外因潜在变量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及理论框架。由Stokols的交互作用理论为引导,在分析影响青少年行为的重要环境因素——家庭、社区、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Mcleroy等人提出的健康行为生态学模型,形成了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生态学模型,包括3个外因潜在变量: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学校教育。结构模型的第二个层次为内因潜在变量,在外因潜在变量的结构内形成三个独立的结构关系:在学校教育方面,包括课堂教育、课外活动、学校制度、教育政策4个内因潜在变量;在社区教育方面,包括组织活动和宣传影响2个内因潜在变量;在家庭教育方面,包括家长指导和家庭支持2个内因潜在变量。潜在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模型形成了本研究结构模型的理论构念。测量模型构建:本研究遵循Blalock的附属理论,强调理论架构与实证世界的联结关系,以在SEM分析的模型中一个潜在变量必须以两个以上的观察变量来估计的多元指标原则,分别形成了三个测量模型:在学校教育方面,就课堂教育、课外活动、学校制度、教育政策等方面编制了31个观察指标;在社区教育方面,就社区条件和社区影响方面编制了10个观察指标;在家庭教育方面,就家长指导和经济条件方面编制了12个观察指标。

3.2 问卷题项的修订及探索性因素分析

探索性因素分析(EFA):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分组;辽宁地区有效样本3 066个,重新编号抽取奇数号样本A(1 533个)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假设模型建立,偶数号样本B(1 533个)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模型的适宜度。其次,对样本A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KMO值为0.952,大于0.9;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33 855.863(df=1 128),相伴概率为0.000,表明该样本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正交最大旋转法对48个题目进行因子分析,抽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潜在因子数为7个,累计贡献率为45.006%。进一步对题目进行筛选,删除载荷小于0.5的项目及在2个因子以上都有较高的载荷值的项目,每删除一次项目重做一次因子分析,最终筛选出28个项目,潜在因子6个,累计贡献率为58.931%。6个因子分别命名为课堂教育、学校支持、体育认知、家庭支持、家长指导、社区教育。从因子分析的结果看,基本符合问卷编制的理论构念。

3.3 “学校-家庭-社区”健康教育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采用辽宁地区青少年样本B(1 533个)对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得出的“学校-家庭-社区”健康教育预测模型进行考察,选用AMOS18软件,运用极大似然法(MLM)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得出一个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初始模型。在模型参数估计中,理论模型与观察数据已适配,但是通过MI值可以看出部分参数的修正指标较高(修正MI值较大,且相对应的PC值也较大,表示该参数应被释放,释放的结果可以使整体契合度的卡方值降低许多,且获得较大的参数改变,具有显著的实质意义),根据增列的参数关系不能违反SEM的假定和一次释放一个参数的原则,以渐进的方式对模型进行4次修正,对e1与e4、e13与e15、e6与e7、e18与e20逐次重新设定共变关系,形成最终结构模型。

模型整体适配度的指标值:绝对拟合度指标 χ2=1561.625(P<0.01,df=339),χ2/df<5,GFI值超过 0.9,RMSEA值小于0.05;增值拟合度指标AGFI值、CFI值和IFI值均超过0.9,除NFI值略低于0.9外,其余各项指标都能达到较理想的水平,表明修正后的假设模型与观察数据拟合较好,结合合理有效的理论模型,进一步证明了“学校-家庭-社区”健康教育模型的结构效度较好。

3.4 “三位一体”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

青少年良好体育态度及体育行为的形成,都是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综合教育影响的结果。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参与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学校、家庭、社区三个方面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实证检验,得出了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结构方程模型。该模型由1个结构模型和6个测量模型构成,其中包含1个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和2个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从路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外因潜在变量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之间存在高度的共变关系,积差相关系数均达到0.80以上,其中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积差相关系数更是达到0.85以上。这说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这三个构念均受到一个更高阶潜在特质的影响,也就是说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可以作为高阶因素解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共变关系,与所建立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模式相契合。外因潜在变量对内因潜在变量的影响方面,学校教育与课堂教育和学校支持的路径系数(即标准化回归系数)高达0.90以上,与学生的体育认知的路径系数为0.77,三个直接效果值都很高。说明在学校教育方面,课堂教育和学校支持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起着决定性作用,且学校支持决定性作用更大。研究表明,家庭教育与家庭支持和家长指导的路径系数均为0.85,说明在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家庭在经济和物质条件上的支持与家长指导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稳定特征来看,家庭教育是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表现最为稳定,作用最为持久,影响最为深刻的。家庭支持具体表现在物质条件的保障和运动氛围的营造两方面,而家长对青少年体育运动的指导能够有效增加个体之间的交流,更加突出家长在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中的作用,从而产生较好的家庭干预效果。在社区教育方面,其与诸观察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均较高,其中社区组织各种体育活动和健康知识的宣传两个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从以上路径分析可以看出,由学校、家庭、社区构建的结构模型与六个测量模型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了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

3.5 基于健康促进生态学模型的“三位一体”体质健康教育干预策略的研究

Stokols的交互作用理论认为健康促进的干预措施必须要考虑环境资源,大范围的环境变量可以影响健康行为以及其他健康变量。在此基础上,Mcleroy、Bkbeau、Steckler和Glaznz提出了健康促进的生态学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影响人的行为有四个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个体、人际和小组、组织和机构、社区和政策。它的一个重要假设是,建立在环境中多层面上的干预会比单层面的干预有效的多。这为本研究设计“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干预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三位一体教育干预策略为一个多因互动的整体,为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动态的过程。该策略核心框架为一个互动、三个层次、七个要素,即一个互动表现在个体行为与环境支持的互动,三个层次表现在家庭教育干预、学校教育干预和社区教育干预,七个要素表现为家庭支持、家长指导、学校支持、课堂教育、体育认知、社区组织活动和宣传影响。

个人行为与环境支持的互动,是指在学校教育干预、家庭教育干预和社区教育干预过程中个体行为与其他一切能促使青少年健康教育的社会环境形成的一个整合互动的系统,即个人行为与环境支持的交互作用发生在循环中:人影响环境,环境又对人们的健康行为产生影响。三个层次是指按照健康促进的生态学模型理论,结合影响个体行为的不同层次与青少年生活环境特点,由小到大依次为家庭教育干预、学校教育干预、社区教育干预,即青少年健康促进教育干预策略的内容和主体。三个层次是以家庭教育干预为基础层次,以学校教育干预为提高层次,以社区教育干预为发展层次的递进、互动系统。实施此策略的基本前提是家庭、学校、社区三个层次的有机结合,形成共同的针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七个要素是指具体表现在执行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达到家庭、学校、社区三个教育干预层次目标的实际应用及方法手段。

4 结论

1)“三位一体”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结构方程模型由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构建的结构模型与六个测量模型形成了一个递进、互动的整体,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所确定的模型结构和测量项目为进一步发展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基于健康促进生态学模型的“三位一体”教育干预策略是以个体行为和环境支持的互动为前提,由学校教育干预、家庭教育干预、社区教育干预三个递进层次,以及家庭支持、家长指导、学校支持、课堂教育、体育认知、社区组织活动和宣传影响七个因素构成。

责任编辑:乔艳春

猜你喜欢
体质变量样本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抓住不变量解题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规划·样本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官员写作”的四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