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蔡甸区设施蔬菜生产效益情况分析

2013-12-08 05:05朱文革李茂年刘小玲吴正斯刘立军
长江蔬菜 2013年8期
关键词:折旧费竹片总成本

朱文革,李茂年,刘小玲,吴正斯,刘立军

(武汉市蔡甸区蔬菜科技推广站,430100)

1 蔡甸区蔬菜种植基本概况

2011年武汉市蔡甸区蔬菜生产总面积14 733.3 hm2;其中水生蔬菜面积为1万hm2、总产量 23万 t、总产值 3.2亿元;旱地蔬菜面积为4 786.7 hm2、总产量 10.77万 t、总产值 8.08亿元。以钢大棚、钢中棚、水泥棚和竹中棚(竹竿棚、竹片棚)为主的设施蔬菜生产主要分布在蔡甸区张湾、侏儒、洪北、永安片区,面积1 420 hm2,产量4.26万t,产值6.39亿元。设施蔬菜生产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占旱地蔬菜生产的29.67%、39.55%和79.08%,设施蔬菜生产已成为蔡甸区农业生产中的支柱产业。

2 设施类型调查

2.1 普通钢架大棚

①调查地点 张湾街旭光村。

②构造方式 装配式镀锌钢管大棚:棚长50m,宽8m、高3.3 m,间距 80 cm,每根钢管长6 m(2根对接)、厚1.5mm,每棚需127根钢管,每667 m2需钢管212根。

③大棚造价 每667 m2大棚造价10 538元,其中钢管每根29.8元,667 m2约计6 318元;配件计2 220元,即横径钢管39根,计1 162元,卡槽100根,每根7元,计700元,门头钢管12根,约358元,人工1 000元,膜1 000元,共计10 538元。

④大棚折旧费 按大棚使用寿命15 a计算,每667m2每年折旧费为703元。

2.2 普通钢架中棚

①调查地点 张湾街张家淌村。

②构造方式 镀锌钢管中棚,棚长70 m、宽4.2 m、高 2.2 m,间距 95 cm,每根钢管长 7 m、厚1.2mm,每棚需74根钢管,667m2需钢管168根。

③大棚造价 每667 m2大棚造价6 592元,其中钢管每根31.5元,667 m2计5 292元,人工500元,膜800元,共计6 592元。

④大棚折旧费 使用寿命10 a,每667 m2每年折旧费为659元。

2.3 普通水泥、竹架混合棚

①调查地点 张湾街徐尹邓村。

②构造方式 普通水泥、竹架混合棚,棚长75m、宽4 m、高1.8 m,每根水泥柱长3.5 m(2根对接)、间距3m、每个棚需50根,每667 m2需水泥柱100根;每根竹片长3.5 m (2根对接),间距1 m,每个棚需竹片150根,每667m2需竹片333根;每个棚需铁丝17根,每667m2需铁丝34根。

③大棚造价 每667m2棚造价6 573.5元,其中每根水泥柱30元,667m2计3 000元;竹片每根4.5元,667m2计1 498.5元;铁丝每根2.2元,667m2计75元,人工1 200元,膜800元,共计6 573.5元。

④大棚折旧费 使用寿命10 a,每667 m2每年折旧费约为657元。

2.4 普通竹竿中棚

①调查地点 张湾街景绿快生菜基地。

②构造方式 普通竹竿中棚,棚长50m、宽5m、高1.7m,间距70 cm,每根竹竿长3.5m(2根对接)、每个棚需竹竿143根,每667m2需竹竿386根。

③大棚造价 每667 m2大棚造价1 772元,其中每根竹竿2元,667m2计772元,人工费为400元,膜600元,共计1 772元。

④大棚折旧费 使用寿命2 a,每667 m2每年折旧费为886元。

2.5 普通竹片中棚

①调查地点 侏儒街金鸡村。

②构造方式 普通竹片中棚,棚长50m、宽6m、高1.8m,间距65 cm,每根竹片长3.5m(2根对接)、每个棚需竹片154根,每667m2需竹片342根。

③大棚造价 每667 m2大棚造价3 039元,其中每根竹片4.5元,667m2计1 539元,人工费500元,膜1 000元,共计3 039元。

④大棚折旧费 使用寿命2 a,每667m2每年折旧费为1 520元。

3 模式调查

3.1 普通钢架大棚

主要种植模式为春辣椒—秋辣椒。

①茬口安排 春辣椒10月下旬播种,翌年3月上中旬定植,4月下旬始收,6月中下旬罢园;秋辣椒7月中旬播种,8月中下旬定植,9月下旬始收,12月上旬罢园。

②主栽辣椒品种 湘早秀、楚农王。

③经济效益 春辣椒667m2产量2 138 kg,产值4 413元;秋辣椒667m2产量2 200 kg,产值7 040元;每667m2总产量4 338 kg,总产值11 453元。

④生产投入 a.生产资料投入。农药、种子、化肥及其他以每667 m2每茬平均770元计,共计770×2=1 540元;大棚折旧费为703元。

b.用工成本投入。每667m2每年复种2茬,按18个工计算(100元/工),用工成本为1 800元。

c.总成本。总成本=生产资料投入+用工成本投入+大棚折旧费=1 540+1 800+703=4 043元。

d.纯利润。每667m2纯利润=总产值-总成本=11 453-4 043=7 410元。

⑤投入产出比=1∶2.83。

3.2 普通钢架中棚

主要种植模式为春四季豆—夏豇豆—红菜薹。

①茬口安排 春四季豆2月上旬播种,5月上旬始收,5月下旬罢园;夏豇豆6月上旬播种,7月中旬始收,8月中旬罢园;红菜薹8月中旬播种,10月中旬始收,翌年1月中下旬罢园。

②主栽品种 分别为西宁架豆(四季豆)、鄂豇1号(豇豆)、佳红 5号(红菜薹)。

③经济效益 春四季豆667 m2产量1 680 kg,产值5 370元;夏豇豆667m2产量1 400 kg,产值3 080元;红菜薹667m2产量1 580 kg,产值3 476元;每667m2总产量4 660 kg,总产值11 926元。

④生产投入 a.生产资料投入。农药、种子、化肥及其他以每667 m2每茬平均608元计,共计608×3=1 824元,大棚折旧费约为659元。

b.用工成本投入。每667 m2每年复种3茬,按24个工计算(100元/工),每 667 m2每年用工成本为2 400元。

c.总成本。总成本=生产资料投入+用工成本投入+大棚折旧费=1 824+2 400+659=4 883元。

d.纯利润。每667m2纯利润=总产值-总成本=11 926-4 883=7 043元。

⑤投入产出比=1∶2.44。

3.3 水泥、竹架混合棚

主要种植模式为春苋菜—苦瓜—春莴苣。

①茬口安排 春苋菜2月上中旬播种,5月下旬罢园;苦瓜3月上中旬套种于苋菜棚内,5月底始收,10月底罢园;春莴苣10月初播种育苗,11月上旬定植,翌年3月中旬一次性收获。

②主栽品种 分别为大红袍(苋菜)、台湾大肉(苦瓜)、香山飞雪(莴苣)。

③经济效益 春莴苣667m2产量3 500 kg,产值4 200元;苋菜667 m2产量1 665 kg,产值4 163元;苦瓜667m2产量6 804 kg,产值6 394元;每667m2总产量11 969 kg,总产值14 757元。

④生产投入 a.生产资料投入。农药、种子、化肥及其他以每667 m2每茬平均1 172元计,共计1 172×3=3 515元;大棚折旧费为657.4元。

b.用工成本投入。每667m2每年复种3茬,按26个工计算(100 元/工),667 m2每年用工成本为2 600元。

c.总成本。总成本=生产资料投入+用工成本投入+大棚折旧费=3 515+2 600+657=6 772元。

d.纯利润。每667m2纯利润=总产值-总成本=14 757-6 772=7 985元。

⑤投入产出比=1∶1.85。

3.4 普通竹竿中棚

主要种植模式为苋菜(6茬)—小白菜。

①茬口安排 第1茬苋菜于2月中旬播种,4月上旬采收;第2茬4月上旬播种,5月下旬采收;第3茬5月下旬播种,6月下旬采收;第4茬6月下旬播种,7月中下旬采收;第5茬7月中下旬播种,8月中旬采收;第6茬8月中旬播种,9月上旬采收;小白菜于9月上旬播种,10月下旬始收,11月上旬罢园。

②主栽品种 红圆叶苋菜,矮箕青小白菜。

③经济效益 第1茬苋菜667m2产量550 kg,产值2 475元;第2茬667 m2产量600 kg,产值2 520元;第3茬667m2产量 960 kg,产值3 072元;第4茬667m2产量1 000 kg,产值 2 500元;第5茬667 m2产量 780 kg,产值 1 560元;第 6茬 667 m2产量 700 kg,产值1 120元。小白菜667 m2产量1 200 kg,产值1 200元。 每667m2总产量5 790 kg,总产值14 447元。

④生产投入 a.生产资料投入。农药、种子、化肥及其他以每667 m2每茬平均480元计,共计480×7=3 360元;大棚折旧费为886元。

b.用工成本投入。每667m2每年复种7茬,按28个工计算(100元/工),每 667 m2每年用工成本为2 800元。

c.总成本。总成本=生产资料投入+用工成本投入+大棚折旧费=3 360+2 800+886元=7 046元。

d.纯利润。每667m2纯利润=总产值-总成本=14 447-7 046=7 401元。

⑤投入产出比=1∶2.05。

3.5 普通竹片中棚

主要种植模式为小西瓜—藜蒿。

①茬口安排 小西瓜12月中下旬播种,翌年2月下旬定植,6月中下旬采收完毕;藜蒿7月初定植,8月下旬收第一茬,10月上旬收第2茬,翌年1月收第3茬,如市场行情好,可加盖小拱棚后继续采收1次,2月中下旬罢园。

②主栽品种 万福来(小西瓜),云南绿秆藜蒿。

③经济效益 小西瓜667m2产量3 000 kg,产值5 000元。藜蒿常规种割4茬,第1茬667m2产量900~1 000 kg,产值 2 700元,均价 3.0~3.6元/kg;第2茬 667m2产量 750 kg,产值2 250元,均价3.0~3.6元/kg;第3茬667m2产量 750 kg,产值 4 500 元,均价 6元/kg;第 4茬667m2产量 750~900 kg,产值3 750元,均价5元/kg。每667m2总产量6 150 kg,总产值18 200元。

④生产投入 a.生产资料投入。农药、种子、化肥及其他以每667m2每茬平均1 435元计,共1 435×2=2 870元;大棚折旧费为1 520元。

b.用工成本投入。小西瓜每667m2按12个工计算,每667m2每年用工成本=12×60=720元;藜蒿每667 m2每年割4茬,按60个工计算,每茬割工3个(90 元/工),剐工 12 个(60 元/工),每 667 m2每年用工1 080+2 880=3 960元;每667 m2每年复种两茬总用工费用=1 440+3 960=4 680元。

c.总成本。总成本=生产资料投入+用工成本投入+大棚折旧费=2 870+4 680+1 520=9 070元。

d.纯利润。每667m2纯利润=总产值-总成本=18 200-9 070=9 130元。

⑤投入产出比=1∶2.01。

4 设施生产效益(表1)

5 结果与分析

5.1 棚长设定

设施蔬菜生产棚长是根据蔡甸区农户固定的田块长度(每厢150~160m)来设定的,每个棚长一般为50,75m或80m。

表1 设施生产效益调查

5.2 大棚类型优缺点分析

①钢大棚 a.优点。产出投入比明显高于其他几种设施大棚,能很好地起到春提前、秋延后的保温栽培作用,还可更换遮阳网,用于夏秋栽培时的遮阳、降温、防雨、防风、防风雹等;建造方便,并可拆卸迁移,棚内空间大,均达3 m以上、遮光物少、作业方便,适宜种植高蔓蔬菜及进行多茬次复种和间套作栽培,土地利用率较高;构件抗腐蚀、整体强度高,承受风雪能力强,使用寿命达15 a以上。

b.缺点。一次性投入太高,农民难以承受;667m2竹棚每年只需投资3 000余元,而钢棚一次性投入需10 000元以上。如果政府适当地进行钢棚资金补助,有利于提高菜农发展钢棚蔬菜生产的信心,让菜农从传统露天农业生产向设施农业生产转变,提高农民收入。

②钢中棚 a.优点。能弥补钢大棚一次性投入太高农民难以承受的弊端,建造、维护简单(菜农自己搭建),适合种植各种蔬菜,土地利用率可达80%,可以替代竹中棚和水泥拱棚,用工、生产成本低于水泥拱棚、竹中棚,同时使用寿命可达10 a以上。

b.缺点。667m2钢中棚需投资7 000余元,一次性投入仅次于钢大棚,如果政府适当补贴,菜农可以接受。另外,其棚宽较小,田间操作不太方便,冬季保温性较弱。

③水泥、竹片混合拱棚 a.优点。水泥拱架大棚是用预制水泥拱架与竹片混合搭建(竹片作骨架),它具有建造方便(我区都是菜农自已搭建)、维护简单、投入低、产出高的优点,最适合吊蔓蔬菜栽培。可以替代竹大棚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使用寿命与镀锌钢管大棚相同,可达10 a左右,比竹竿大棚长7 a以上;每667m2建棚需投入6 574元,比镀锌钢管大棚每667m2节约3 000元左右。

b.缺点。棚内柱子多且水泥柱较宽,遮光率较高,土地利用率也低,而且若竹片不光滑对膜有损伤,棚内空间过小,作业不方便,水泥拱架的内部主要是用铁丝浇铸(菜农为了节药成本没用钢筋),所以抗风雪能力差,极易垮塌,加大了用工、生产成本的投入。

④竹中棚(竹竿、竹片棚) a.优点。造价低,每667 m2建棚只需投入2 000元左右(竹竿、竹片棚按平均价计),特别适合一些技术水平有限、为了减小风险负担而不愿一次性投入太多的棉改菜地区的新菜农利用,抗风能力较强,取材、建造方便,在蔬菜生产上也能应用于育苗、早春和秋延后栽培、夏季抗高温避雨栽培等方面,周年生产也可复种3~4次以上。

b.缺点。产出投入比低,保温效果差,种植品种受限制,不耐低温,易垮塌,对膜损害大(膜使用年限1 a),棚内空间小,机械操作不便,通风效果差,空气湿度大,容易孳生与湿度有关的病虫害,增加蔬菜农药残留量,降低蔬菜品质。由于每年蔬菜罢园后要撤棚,用工、生产成本相应增加,土地利用率较低,使用寿命短(2 a)。

6 总结

通过调查蔡甸区设施蔬菜生产情况,结果表明,在蔬菜生产中,钢中棚适宜在蔡甸区推广应用,钢中棚产出投入比相对较高,仅次于钢大棚,能弥补钢大棚一次性投入太高农民难以承受的弊端(比钢大棚每667m2少投入3 946元),且适合种植各种蔬菜,土地利用率较高,维护简单,增温保温效果较好,可以替代竹中棚和水泥拱棚,能降低用工、生产成本 (2012年我区蔬菜生产请工为100元/天),使用寿命达10 a以上。

猜你喜欢
折旧费竹片总成本
铁路大直径盾构折旧费及检修费合理确定的探讨
竹片粗铣连续化定向进料系统设计与试验*
2020年中国棉花种植成本调查
数据驱动下的库存优化模型研究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在TBM隧洞工程中的应用
关于煤化工生产企业成本管控的思考
做竹简
基于终值的工程机械折旧方法探讨
猪八戒新传之抽数谎破
5.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用于研究开发,其折旧费用可以享受加计扣除的政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