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犊季节和胎次对测定奶牛日泌乳性能的影响

2013-12-15 03:03刘念锐陈佩琪王广斌朱怡慧杨章平毛永江
中国牛业科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产犊荷斯坦乳脂

刘 姗,刘念锐,陈佩琪,王广斌,朱怡慧,李 蕊,杨章平,毛永江*

奶牛的泌乳性能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包括遗传、生理和环境因素,其中某些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水平和生产潜力的发挥。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母牛的产犊季节和胎次对其泌乳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奶牛群改良(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技术是奶牛饲养管理的核心技术,是国际上最先进的牧场管理工具,可提高奶牛群管理和生奶质量水平,达到牛群整体水平上的优化[1],体细胞评分正是这项计划中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由于乳房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牛只的产奶能力、牛奶质量和利用年限等,SCC已被国际奶业界作为“乳房的健康标志”,被广泛应用于评价奶牛各乳区和奶牛的健康状况[2,3]。DHI体系在国外已经发展了60多年,其应用效果很明显,已有研究发现,其能显著提高305d产奶量、305d成年当量和最高日产奶量(P<0.05),并缩短其出现时间(P<0.05),改善乳脂蛋比[4]。目前,已有一些关于产犊季节和胎次对奶牛泌乳性能的相关报道,但主要集中在产奶量研究方面,且样本量相对较小。而对于脂蛋比,目前国内外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针对产犊季节和胎次对江苏某奶牛场2012年度408头奶牛共3 012条测定日泌乳性能及SCS进行详细的研究,以期为增加牛奶产量和提升原料奶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今后遗传参数的估计以及遗传评定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所有数据均来自江苏省内某奶牛场的DHI统计结果,相关数据主要包括产犊季节、胎次及相关泌乳性能(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305d产奶量)和牛奶卫生指标(SCS)。删除泌乳天数小于250d和大于365d的记录,全泌乳期实际产奶量和305d产奶量要求在2000~15000kg以内。

1.2 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最小二乘法,配合下述方程模型,采用SPSS(Ver 16.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SD)表示。模型如下:

其中Yij为泌乳性状的观察值,μ为群体均值,Pi为胎次的固定效应,Sj为产犊季节的固定效应,eij为随机误差。以上分析采用GLM(General Linear Model)过程完成,并按Tukey氏方法对不同产犊季节和胎次的荷斯坦牛泌乳性能及SCS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中荷斯坦牛泌乳性能主要包括奶牛的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和305d产奶量5项指标,另外牛奶卫生指标主要是SCS。以下将就产犊季节、胎次分别对这6项指标进行详尽的阐述。

2.1 产犊季节对泌乳性能的影响

秋季产犊奶牛所占比例最高(为43.69%),其次为冬季(占43.46%),接下来为春季(占10.96%),夏季产犊奶牛所占比例最小(4.6%)。同时可知,产犊季节对本研究在奶牛泌乳性能方面涉及的5项指标影响各不相同,其中对测定日产奶量、305d产奶量的影响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而对测定日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无显著影响,同时对SCS也无显著影响。夏季产犊奶牛305d产奶量最高,而春季产犊的奶牛最低。

表1 产犊季节对奶牛泌乳性能的方差分析

表2 胎次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2.2 胎次对泌乳性能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头胎牛DHI记录数最多,所占比例也最高(45.15%),5胎及以上的奶牛比例最低(6.91%)。总体来说,1至3胎产犊奶牛的比例较高(占总样本的85%以上),4、5胎及以上的较少(仅约15%)。经方差分析,胎次对本研究中的所有泌乳性能指标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除测定日乳脂率外,对其它4项泌乳性能的影响均极显著 (P<0.01),对SCS的影响也极显著(P<0.01),各项指标在不同胎次之间又分别存在不同的显著性差异。随胎次增加,SCS不断上升,而脂蛋比则先升后降。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出,2~3胎产犊奶牛的305d产奶量是较高的,其乳品质也较佳。

3 讨论

3.1 产犊季节对测定日泌乳性能的影响

在本研究中,产犊季节对测定日产奶量、305d奶量的影响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而对其它指标无显著影响。由表1可以看出,夏季、秋季产犊奶牛305d产奶量是最高的,而春季产犊产奶量最低,原因是产犊后的产奶量高峰期在夏天,热应激对奶牛产奶量影响较大。

该奶牛场所在地属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为13~16℃,在荷斯坦奶牛生活的最适温度范围内,因此整体的产奶量均较高。由此看来,夏季和秋季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较为理想。

冯登侦等(2005)[5]认为春季产犊的奶牛全泌乳期最高,夏季产奶量低;吴红岳等(2003)[6]研究结果显示荷斯坦牛秋季产犊产奶量最高;叶东东等(2011)[7]认为冬季产奶量最高,夏季产奶量最低;廖想想(2012)[8]对荷斯坦牛的研究显示,夏季产犊奶牛的305d校正奶量最高。这些与本文研究的结果均有所不同,可能是各地气候、饲养管理等因素造成的。因此,是否应调整整场的配种时间,尽量避免夏季产犊,还应结合生产实际进一步论证。

3.2 胎次对测定日泌乳性能的影响

在本研究中,胎次对所有测定日泌乳性能的影响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除乳脂率外,胎次对本研究中其它4项泌乳性能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对SCS的影响也极显著(P<0.01)。2~4胎产犊奶牛的产奶量较高,但产奶量略低。总体而言,1~3胎的产犊母牛,泌乳性能随着胎次的增加逐渐升高,4胎及以后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则呈现降低趋势。叶东东(2011)[7]、孙少华等(1995)[9]等的研究表明,奶牛胎次与产奶量呈正相关,即1至5胎的产奶量随着胎次增加而上升;张美荣等(2012)[10]研究结果显示,头胎及二胎牛泌乳性能较高,随后随胎次增加而降低。分析认为,乳房深度反映乳房发育的一个重要性状[11],从第4胎牛开始,深度变小,说明乳房有开始松弛的趋势,从而影响了产奶性能的发挥。另外也由于不同牛场产犊奶牛的胎次、饲养管理等原因,结论存在差异。

3.3 脂蛋比对调整日粮配方的指导作用

本场所测的脂蛋比均在1.2~1.3之间,寒冷季节脂蛋比高,而夏季低,与前人结论一致[12]。有研究指出,改变日粮结构能明显提高乳脂率并增加采食量[13]。DHI报告中的脂蛋白比,既能反映奶牛日粮配比中,谷物类饲料的粗饲料比例是否合适,又能准确反映出奶牛瘤胃中蛋白质代谢的有效性,体现着日粮蛋白质的代谢效率。

Reist等(2002)[14]的研究表明:奶牛泌乳早期乳中脂蛋白比与能量平衡均呈显著负相关。因此,我们可以据此来正确分析奶牛的营养和代谢情况,反映出饲料营养供应量是否合适,进而指导日粮配方调整,达到改善奶牛体况,降低饲养成本的目的。正常情况下,中国荷斯坦牛的脂蛋比为1.12~1.36,其比值高(高于1.4),应注意提高日粮中蛋白质的供给、保证氨基酸的平衡供应、增加干物质采食量;比值低(低于1.1)则应对日粮应进行适当调整,适当降低精料的饲喂量,提供优质的粗饲料,提高干物质的摄入量,改善低脂高蛋白的情况。

4 结论

产犊季节对测定日产奶量和305d产奶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无显著影响;胎次除对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白比、305d产奶量和SCS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夏、秋两季产犊奶牛的305d产奶量较高;2~3胎产犊奶牛的产奶理较高,同时乳脂和乳蛋白也较高。

[1]田雨泽,窦 红,姚金良,等.DHI(奶牛牛群改良)技术及应用[J].中国奶牛,2004,22(4):33-35.

[2]Barkema H W,Van Der Ploeg J D,Schukken Y H,etal.Management styl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bulk milk somatic cell count and incidence rate of clinical mastitis [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1999,82(8):1655-1663.

[3]Harmon R J.Physiology of mastitis and factors affecting somatic cell counts[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1994,77(7):2103-2112.

[4]冀 芳,霍鲜鲜,高 民,等.应用奶牛群体改良体系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2,24(3):543-549.

[5]冯登侦,赵春英.产犊季节对荷斯坦奶牛产奶量的影响[J].甘肃畜牧兽医,2005,23(4):5-6.

[6]吴红岳,徐庆林,丁 猛.产犊季节、胎次对荷斯坦牛产奶量的影响[J].中国奶牛,2003,21(5):38-39.

[7]叶东东,张孔杰,热西提·阿不都热合曼,等.影响荷斯坦奶牛305d产奶量的因素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148-152.

[8]廖想想,许兆君,等.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第一胎泌乳性能的影响[J].中国牛业科学,2012,38(1):10-13.

[9]孙少华,曹会校,田英才,等.最小二乘法在分析和校正影响奶牛产奶量因素上的应用研究[J].中国奶牛,1995,13(2):27-28.

[10]张美荣,廖想想,陈 丹,等.产犊季节、胎次及牛场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J].中国牛业科学,2012,38(4):6-9.

[11]王力生,蔡克周,程茂基,等.荷斯坦牛乳房诸性状与305d产奶量的相关[J].草食家畜,2007,28(4):12-14.

[12]吴自光,刘相玉.影响乳脂的因素及提高乳脂率的方法[J].山东农业科学,2004,42(6):54-55.

[13]宋文秀.由乳脂率检测结果分析引起乳脂率变化的因素[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1997,42(5):23-24.

[14]Reist M,Erdin D,Von Euw D,etal.Estimation of energy balance at the individual and herd level using blood and milktraits in high yielding dairy cows[J].Journal of Dairy Sci - ence.2002,85(12):3314-3327.

猜你喜欢
产犊荷斯坦乳脂
乳脂品质及其通过饲粮措施进行优化的研究进展
澳州进口与中国本地荷斯坦牛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微量元素含量比较研究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荷斯坦奶牛杂交育种新进展(2020.9.9农科智库)
江苏省中型牧场荷斯坦牛产犊间隔的影响因素分析
河北省唐山地区生鲜乳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变化规律研究
影响荷斯坦牛体细胞评分差的因素分析
中国荷斯坦牛青年初产年龄和成年母牛产犊间隔遗传参数估计
同步荧光法监控人乳脂质替代品氧化过程
提高奶牛乳脂率的几方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