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陆地国家留学生管理问题思考——基于跨文化视角

2013-12-23 05:36刘立伟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陆地东南亚跨文化

刘立伟

(云南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云南省与东南亚陆地国家①世界各国习惯把越南、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五国称之为东南亚的“陆地国家”或“半岛国家”;而将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和东帝汶六国称之为东南亚的“海洋国家”或“海岛国家”。接壤或临近,作为东南亚、南亚的“桥头堡”,吸纳东南亚陆地国家的留学生越来越多。2011年云南省各类来华留学生为8 537人,其中东南亚陆地国家留学生人数占留学生总人数的75%②此数据系云南省教育厅暂未对外公布数字,由课题组成员提供。。在学习和生活中,这些国家留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趋明显,已经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云南省5所高校任课教师以及留学生管理人员的访谈结果表明,留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经常迟到、缺课、出勤率低、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情绪严重、有些留学生考场纪律较差,平时不学考试抄袭、无视公寓管理制度、生活作风散漫、经常打网络游戏、抽烟、酗酒。通过对10位“问题留学生”进行访谈,结果显示有6位反映对自己目前状态不满意,尽管自己不想放纵,也想好好学习,但难以适应到中国后的变化。因此,访谈结果深层揭示出留学生在跨文化环境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

Redfield,Linton和Herskovits把跨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定义为“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1]目前国内学者针对跨文化适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留学生群体或个体在新文化环境中所产生的情绪适应、文化融合和心理健康问题,跨文化适应的顺利直接关系到个体在新文化中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质。[2-4]对于留学生而言,其跨文化适应越成功,他们的心理越健康,越能体验到新文化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快乐。相反,跨文化适应越困难,他们所经历的负面情绪体验就越多,就越容易沾染酗酒、厌学等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处理好东南亚陆地国家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就需要消除影响他们跨文化适应的不利因素,创造有利条件,帮助留学生成功实现跨文化适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云南省高校面向东盟“走出去”的战略①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高等院校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云南政报》,2006年第14期第31—33页。。

一、东南亚陆地国家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不利因素

针对云南省4所高校留学生开展的课题②此课题指云南民族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在昆留学生文化适应现状调查”(项目编号:09QN22)。研究,结果表明:东南亚国家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无论从社会文化适应维度还是心理适应维度都明显低于其他国家的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水平。[5]究其原因除了汉语水平低下等留学生群体所具有的共同原因外,还有以下因素:

(一)留学生年龄偏小

留学生的年龄偏小影响跨文化适应的水平,给他们的国外留学生活带来困难。[4]从被试高校留学生的年龄分布来看,19岁以下的留学生都来自东南亚陆地国家,个别留学生才15岁。这其中有学制和地缘两个原因:在学制方面,一些国家比如缅甸,高中毕业生的年龄为16岁,高中毕业后就马上申请到云南留学;在地缘方面,云南临近东南亚陆地国家,与这些国家在人文、经济等方面交往密切,家长更愿意把年龄偏小的孩子送到云南来留学深造。年龄偏小会使留学生在学习和文化适应等方面更加困难。

(二)跨文化适应经历缺乏

出国经历越丰富,国外生活时间越长,跨文化适应能力就越强。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来中国留学前,欧洲和北美国家留学生84%有出国学习、生活经历,东亚留学生是69%,然而东南亚陆地国家留学生只有26%,绝大多数是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国家[5]。跨文化适应经历匮乏,导致东南亚留学生在学习和文化适应等方面更加困难。

(三)社会支持的缺失

社会支持是指东道国对跨文化适应者的接纳程度、友好程度对其跨文化适应所产生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欧美留学生在云南高校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最高,其次是东亚留学生,得到社会支持最少的是东南亚留学生。③同①。访谈中欧美留学生普遍反映中国人对他们友好、积极、热情,能帮助他们解决许多问题,使他们在一个积极的社会环境学习和生活。而东南亚学生却没有这种感受,表明东南亚国家留学生得到的社会支持十分有限。

二、东南亚陆地国家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解决措施

面对东南亚陆地国家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困难引发的种种管理问题,云南高校在全面了解他们跨文化适应不利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新的文化环境,避免形成不良行为习惯。

(一)开展“开学活动周”,加强对新入校留学生入学指导

云南高校中,留学生多是在开学前两天来校报到注册。即仅有规定的两天可供留学生来校报到,通过简单的介绍和交接后被安排到所住公寓,然后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开始新文化环境中的学习。这种安排会使留学生在还没有适应新环境的情况下就开始一种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然而从一种文化突然移植到另外一种不同的文化,许多留学生势必体会到文化不同而带来的文化冲突,因而也会产生由文化冲突而导致的负性情绪。

为此,云南高校应尽量避免让留学生一到校就直接上课,尽可能多地帮助新入校留学生逐步了解和适应中国的文化,使他们对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和适应障碍有所准备。因此,在正式开学之前对新入校留学生开展“开学活动周”教育具有重要的有意义。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开学活动周”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校园参观、城市参观、学校规章制度介绍、中国文化常识讲座、教师和留学生的联谊等,具体内容可参照表1。

“开学活动周”的实施可以帮助留学生了解留学国家的文化生活,缓解他们的文化冲突和由此带来的焦虑,打消他们的诸多顾虑,从而更好地适应跨文化环境。

(二)开展“语伴”活动,提高汉语水平,加大社会支持力度

汉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能力和水平,为此云南高校更加注重在短时期内提高留学生的汉语能力。云南多数高校都有开设东南亚国家语言专业,比如云南民族大学形成了以东南亚语言为特色的专业优势,这使开展“语伴”活动成为可能。云南高校多以校团委牵头,由招募志愿者的形式建立“语伴”资源信息库,在自愿、互惠的基础上,使品学兼优,具有语言优势的中国学生与东南亚留学生结成一对一的“语伴”关系。

表1 开学活动周安排和内容

“语伴”的作用不但在语言上起到示范和陪练作用,在生活中也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同时在心理上也可以给予留学生慰藉和安全感。开展以中国学生为“语伴”的活动将增加留学生学习、使用汉语的机会和扩大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渠道,加大对留学生的社会支持力度,同时也达到提高中国学生(语伴)的外语水平这一目的。

(三)实施“趋同化管理”,促使留学生融入学校生活

“趋同化管理”既不同于美国式——外国留学生完全实行与本国学生等同的管理,又不同于目前中国式——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区别对待的管理[6]。它包含两个层面意思:第一,对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在刚开始可以有所区别,但最终应按中国学生标准执行;第二,在招生录取、考试要求、生活习惯等方面允许差异存在,但在教学管理、遵纪守法等方面应与中国学生等同。在具体操作当中,不要人为地把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分隔开来,要创造条件让留学生深入到中国学生中。在住宿方面,条件允许时应鼓励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同住”,或者“混住”,引导汉语言水平较差的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同住;在出勤考核、教学考评方面,学校应做到事先告知,及时公布考核结果,做到奖惩分明,不能因为是留学生而姑息迁就;在社团活动方面,留学生应享受中国学生同等的权力,学校鼓励并积极组织留学生参加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组建社团,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有机会宣传和介绍本国的文化,参与体验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然而,从调查的云南5所高校情况来看,留学生在住宿、考试要求、管理考评、社团活动甚至在教学方面都有别于中国学生。出于安全因素考虑,学校让留学生一律住在独立的留学生公寓楼或只有留学生才能居住的楼层;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只有留学生自动退学,没有不合格的留学生被学校开除或者劝退;出于涉外事件考虑,学校团委和学生会都不愿接受留学生参加社团也不愿意支持留学生组织社团,留学生能参加的组织某种程度上都是不被学校认可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是人为的制度约束,把留学生与中国学生隔离开来,使留学生不能更好地融入当地主流的社会文化活动,使得他们的交际圈子主要锁定在“同胞”这一个范围内,致使他们在文化适应过程中被“边缘化”,不能与主流文化的往来。另一方面是留学生的不良习惯所致。留学生的不良习气,令中国学生不愿和他们沟通、交流,这在主观上加剧了留学生管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必将影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进程,产生诸多跨文化适应问题。

(四)细化管理和服务,增设“公共活动室”

目前,中国高校对留学生普遍存在着重招生、轻管理,重学习、轻生活,课堂内关注多、课堂外关注少的现象。针对东南亚留学生特点,云南高校对于汉语言水平较差,年龄偏小以及来华前没有出国经历的留学生给予更多的照顾。在现行的班主任管理制度基础上,成立专门的辅导中心和咨询中心,由具有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以制度化、常态化形式为他们提供课外辅导、心理咨询、生活解难等服务,形成以专任教师、班主任、辅导中心、“语伴”为一体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支持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质量和服务四位一体教育模式[7],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克服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此外,云南高校的留学生公寓或像宾馆,或像招待所,唯独不像一个要在此生活4~5年的“家”,不能满足留学生在生活中的一些特殊需求,如想做点家乡的饭菜,想举办小型聚会等。在此情形下云南高校可以变以往的“压制”为“疏导”,因地制宜地开辟留学生公共活动场所,增设由专人管理的“公共活动室”。“公共活动室”按家庭需要配置,以便使留学生开展一些诸如生日晚会、朋友会见、聚餐等类似的活动,给留学生一种“家”的感觉,增进他们彼此以及与中国学生的交流,起到降低和减少跨文化适应应激的作用。

三、结论

总之,东南亚留学生作为云南省最主要的留学生生源,他们的问题应得到云南高校管理人员的重视。“开学活动周” “语伴”活动以及“趋同化管理”等措施都着眼于帮助东南亚陆地国家留学生尽快融入新的文化,缩短他们跨文化不适应的时间,从而达到在新文化中快乐学习、快乐生活这一目的,为高校有效解决在留学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但同时也应看到云南高校留学生主体来自东南亚陆地国家,可以采取以项目或学院为单位对东南亚陆地国家留学生管理先行试点,然后总结,最后逐步在全校留学生中推广的办法,从而避免被留学生误解为“带有种族色彩”或“歧视”。相信这些措施的实施能提高东南亚陆地国家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提升云南高校留学生教学和管理质量,对增强云南省在国际化教育市场中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留学生将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1]REDFIELD R,LINTON R,HERSKOVITS M J. Memorandum 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J].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36,38(1):149-152.

[2]余伟,郑钢.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836-846.

[3]陈慧,车宏生,朱敏.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6):704-710.

[4]李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9(5):114-118.

[5]刘立伟.在昆留学生文化适应应激成因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4):48-49.

[6]张铮.试论留学生管理的“特殊照顾”与“同一管理”——中美高校留学生管理之比较[J].经济社会与发展,2010,8(3):167-169,172.

[7]伊继东,魏红,吴雁江.留学生“四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8(20):53-54.

[8]吴夏娜.论地方性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下东盟各国文化的导入[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98-101.

猜你喜欢
陆地东南亚跨文化
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
陆地开来“宙斯盾”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陆地上的“巨无霸”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