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商玩假共防谋财害命——本刊记者全国独家调查惊现多种中药材造假奥妙

2013-12-23 05:14邹伟建
商场现代化 2013年9期
关键词:正品假药中药材

◎文/本刊记者 邹伟建

沙石、水泥、硫酸镁无所不掺!“虎鞭”、“羚羊角”、“象皮”无奇不有

毋庸置疑,时下假的东西可谓无时不有、无所不在了。试想,市面上那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玩的,有几样没假?就连男人的黑发、女人的身高都可能有假。人们在深受“假”害以后,已对那形形色色的“假”倍加担惊惧怕,咬牙切齿。然而,万恶有源,万假有首,愚以为人世间最可怕的“假”当首推假药。

众所周知,药是为了治病救人而生产的,而生病尤其是生大病则是人生最痛苦最不幸的遭遇。大凡生过病住过院的人都有其切身体会:—生了病,希望打点针吃点药快点治好;倒了床住了院,希望请教授专家对症下药早日康复。生病也好,住院也罢,治疗过程中都离不开药,而且只有真药才能治病。假药之危害不仅仅在于不能治病,更重要的是用假药会贻误了治病救人的最佳时机,轻者导致病情加重,重者可能命丧黄泉。倘使病人或病人家属花高价买假药不能治病导致人、财两空之时,那生产、销售假药的人岂不是在谋财害命?这比之趁火打劫的强盗行径又有何不同?

中国,是一个药材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据统计,总数约有1.2万种,所用中草药5000余种,进入商品流通渠道的约有1150种,常用中药材约有700余种。现有中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全国药材生产面积1000多万亩,常年栽培的药材近200余种,平均年产量约1.25亿公斤。

1996年国家国家清理整顿中药材市场,117家市场被取缔100家,保留下来17家。这17家市场分别是:安徽省豪州市药材市场、广东省广州市清平路药材市场、广西玉林市火车站药材市场、河北省安国市祁州药材市场、江西省樟树市药材市场、河南省辉县百泉药材市场、四川省成都市荷花池、陕西省西安市万寿路药材市场、湖南省邵东县廉桥药材市场、广东省普宁市药材市场、重庆市解放路药材市场、云南省昆明市菊花园药材市场、甘肃省兰州市黄河药材市场、山东省鄄城县舜王城药材市场、湖北省蕲春县蕲州药材市场、湖北省岳阳市花板桥药材市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棵树药材市场。

本刊记者及特邀药检专家组成的调研小组历时两个月,对保留下来17家药材市场和十多个城市的数十家连锁药店及医保定点药店一一进行了走访调研。

五花八门的药商玩假伎俩

由于受巨额利益的驱使,伪劣中药材在市场上时有出现。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目前约有近200多种中药材有被造假的情况出现。其情形归纳曝光如下,以助广大消费者擦亮眼腈,以促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履行职责:

一、以假乱真,指牛为鹿

以非药物伪造制成贵重药材或紧缺商品。

如茄茎充广藿香、酥油伪制成冬虫夏草、去皮的高粱米充薏苡仁等。

“白花蛇”:本应为蝮蛇科动物尖吻蝮 (五步蛇)的干燥全体。用一种小水蛇当白花蛇卖,一般人根本就识别不出来。“白花蛇” 中药材交易中心价16元左右/条,替代品一小水蛇只卖2元/条(见图1)。

见图1

假“沉香”:是用一种山木再用相关香料浸泡制作而成,假“沉香“没有任何药用价值。识别办法:真“沉香”用火烧,立即散发出浓浓的“沉香”味并往外直冒油,假“沉香”用火烧无味,真“沉香”烧尽是白灰而假“沉香”烧尽是黑灰。正品沉香上千元/公个,假沉香几十元/公斤(见图2)。

见图2

“冬虫夏草”:正品为青藏产虫草,用其外形与冬虫夏草一致的川草出售,川草无药用价值。

“冰片”:又称:龙脑、脑子、瑞龙脑、梅花脑子、梅花片脑、片脑、梅花脑、冰片脑、梅片、梅冰、艾片。假“冰片” 是用樟脑压成饼制作而成。正品80多元/公斤,假的20-30元/公斤。

“野山参”:多为家种“山参”。

“熊胆”:系用羊胆和猪胆制作而成,贵重的熊胆粉里掺猪胆粉。

“鹿鞭”:多系用羊鞭制作而成。

“鹿角霜”:假鹿角霜系用牛骨头制作,用一种碱烧制而成,正品“鹿角霜” 价格为190元/公斤,而中药材交易中心内卖的假“鹿角霜”才卖20元左右/公斤(见图3)。

见图3

“酸枣仁”:系用不入药的黄枣仁假冒。正品120元,假的60元(见图4)。

图4 全部是黄枣仁冒充酸枣仁

“赤芍”:用黑白芍假冒。真假价差为五倍。

“菟丝子”:用草籽或其它形似物假冒。真假价差为两倍。

“燕窝”:用一种高级面粉制成假品。正品:1.8万元/公斤,包装精美的假“燕窝”2600元/公斤。

“厚朴”:用其他树皮染色后假冒。

“黄柏”:用其他相似树皮染色后假冒(见图5)。

图5 用其它树皮经染后制成的黄柏

“海龙”:有药效的是刁海龙,头部上面为黑色。用无药效的海龙替代,两者差价数倍至数十倍(见图6)。

图6 以普通海龙代替的刁海龙

二、以真掺假、以杂掺加

近年来,受中药材价格利益的诱惑,出现了正规药材加工后掺入另一种药材当中的现象,这造成了中药材品种的新混乱。中药材掺假是目前影响中药材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以便宜的或其他药材加工的下脚料参伪冒充药材。如白芍的根茎可掺入木香、丹参、猪苓等;麦冬须根亦可掺入远志、龙胆、白薇、细辛等。

“通草”:别名 大通草、通花、方草,生于向阳山坡、屋旁、路边及杂木林中,主产台湾、贵州、广西、云南。“通草”一般用硫酸盐和糖来加重(见图7)。

见图7

“冬虫夏草”,用铅附着在子座与虫体的结合部加重。

“猪苓”:别名野猪粪,俗名香菇。担子菌亚门,属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生于山林中树木的根旁地上,分布于我国各地,北方居多,京西广布。猪苓菌核可入药,性平,味甘。功能:利水渗湿。主治:小便不利,淋沥热痛、水肿等症,并有抗癌作用。“猪苓”一般是直接用硫酸盐加重(见图8)。

见图8

“海马”:则在其腹内填充食用胶或水泥等物来加重。

“沉香”: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中医辩证为气滞型的胃脘痛、吞酸、嗳气、痞满、嘈杂症,行气止痛、化湿健脾、制酸泄浊。“沉香”多用其他油蒸来加重。

“熟地”,是用黑胶泥弄在表面来实现加重。

“蝉蜕”:是用泥水浸泡使其爪内进入泥土或附着在外体一层使其加重。

“乌梢蛇”:俗称乌蛇、乌风蛇。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乌梢蛇” 的加重法为在其蛇体内塞进其它小蛇或内脏不除尽来实现加重。

“红花”:多用滑石粉和淀粉及糖掺细沙使其加重。

“何首乌”:掺胶来实觋加重。

“海金沙”:掺细沙。

“金银花”:用糖和面粉使其加重。

“赤芍”:用黑白芍根替代(见图9)。

见图9

三、以次充好、以劣充优

用已经浸提过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充正品中药销售。其在外观性状上与原中药极为相似,在组织细胞上没多大差异,有的由于成分没有提取完全,甚至还有类似的理化反应,所以更具有欺骗性。如浸提过的生晒人参、浸提西洋参、浸提红参、浸提三七、浸提当归。

“连翘”:用硫磺和双氧水处理或用提取过药物成份后的连翘继续出售(见图10、图11)。

用“龟板”冒充“龟甲”(见图12)。

在“羌活”中掺入“水羌活”或“独活根”(见图13)。

“鹿茸切片”:使用经过提取过药物成份后的鹿茸继续出售(见图14)。

随着打击假冒伪劣药品行动的不断深入,用非药物冒充、制假的情况已较少见,常见的是后两种情况,特别是后一种情况,因此在外观形态上很相似的伪劣药材或饮片更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为此特举一例如下:

图10 被提取过药物成份后的连翘掺杂其中

图11 连翘被双氧水和硫磺处理过

图12 用龟板冒充的龟甲

图13 羌活中掺有水羌活

见图14

药典收载的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即成药材。我们在接到白芍取样后,依据药典的规定,首先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重金属及有害金属限量检测,芍药苷含量测定(药典规定不少于1.6%),如果所有这些检测符合药典规定的要求,则我们判定这批白芍质量是合格的,可以进入下一生产工序;如果其他各项指标符合药典规定,但是芍药苷含量的检测为零,或者很低,则我们初步判断该药材是已经被浸提过的,属于药渣。

造假掺假源头在哪里?

经记者数月的走访发现,药材制假的总源头有的在药材的产区,在产区就有不法之徒开始掺杂使假;有的在中药材批发市场和中药材饮片厂,再次被不法之徒造假和掺假。

更为严重的是虎骨、麝香、穿山甲、羚羊角及羚羊角制品、象皮、象牙和象牙制品、马前子(毒品)在中药材专业市场里,有人有店公开出售视国家法律法规为耳旁风视人命关天为儿戏。

在江西省樟树市的“中国药都”中,记者惊奇地发现这里的“紫河车” 无一例没被加重。同时惊奇发现这里还出售“虎鞭”,该店店员热情的接待了记者,并告之每条“虎鞭”只卖600元。“羚羊角”更是明目张胆公开摆卖。

在中药材批发市场,记者还惊奇地发现象皮、象牙、象牙制品公开摆卖,相当一部分掺假掺加重粉的药材、以劣充好的药材、以假乱真的纯假药,从中药材批发市场流向全国各地。到这里进药者大多是来自全国各药材市场的经销商,各省市县医院、药房、制药厂等,其流出的数量之大、所涉面积之广、危害人员的数量是无法想象和预测的……

店员给记者拿出的虎鞭近照

象牙制成的工艺品公开摆卖

药品,作为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与使用者的生命息息相关。使用假药,轻者会贻误治疗,重者会危及生命安全。常见危害有:

(1)贻误治疗:使用假药,不仅不能治病,而且会掩盖病症,延长病程,常常会因贻误治疗而致病情恶化。

(2)产生药源性疾病:使用假药,可能产生药源性疾病,严重者可以致残,如耳聋、失明、大脑迟钝、神智不清、偏瘫等。另外孕妇使用假药可致胎儿畸形、痴呆、智商低下,甚至死胎。

(3)影响发育:儿童使用假药,可致发育迟缓,智商下降。

(4)中毒:儿童和老年人对一些毒性较大的药品非常敏感,使用某些假药,可致人于死地。

有关单位对假药和掺杂使假药材的态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出现假药和在出现掺杂使假药材后,相关单位表情不一。在亳州市“中华药都”,亳州市市长曾怒斥造假药者并称:“药材市场是我亳州的经济命脉,谁造假药、卖假药要了我亳州药材市场的命,我就要他的命……” 。亳州市委书记方春明指出:“让制假售假者无处可藏倾家荡产”。 可见其重视程度和打击力度。

记者在某省“中国药都”发现问题,曾致函该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数月无任何音讯,是自查整改到位还是置之不理,记者不得而知。

有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接到出现假药和在出现掺杂使假药材的情况反映后,或置之不理,或百般狡辩黑白不分,有的认为自己是老大和权威,对已经性状鉴别发现有严重问题的药材事实,公开声称:“谁说了都不算,得按程序送我药检所检测:”结果便是遥遥无期,大事划小、小事划了……

有的大药房、连锁药店(医保定点药店)面对自己所出售的药材中有假药和掺杂使假时,都异口同声:“我们的进药渠道正规,是严格照国家相关要求,经营中药饮片必须从合法的、有经营资质的批发企业和中药须片加工厂购进。关于药品质量问题,希望新闻单位呼吁相关执法部门加大检查力度,从源头杜绝假劣中药饮片流入市场。”大药房、连锁药店(医保定点药店)一幅无辜受害者面孔,把责任全推给药监和执法部门。殊不知自己是直接面对市场的,为什么不严把验收关,假药和掺杂使假药材最后通通是过药店流向消费者,一旦出现问题药店是难逃其责的。“双汇”事件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双汇”出现瘦肉精不也是因为进猪把关不严最后企业自已承担了巨大的社会责任和损失吗!

教你几招识别常用几味中药材的伪劣

性状鉴别是中药鉴定之主体,其中凝聚有千百年来中医药界前辈的宝贵经验。由于物种遗传的原因,任何动、植物药都有特定的外观性状;药材的外表特征与内在质量亦有一定的联系。凭借这些药材外观性状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鉴别中药材的外观性状,进而判别药材真、伪、优、劣的方法,称为性状鉴别法。该法为历代医药学家经验累积所得,又被称为经验鉴别法。以下略举几例:

“菟丝子”:掺假者用苏子代替菟丝子。

鉴别方法一:用放大镜观察,每粒菟丝子上均有肚脐状的凹陷,假的没有。方法二:用水煮,可以观察到菟丝子吐丝发粘。方法三:一杯热水放入菟丝子,菟丝子沉入时一条线,假的没有。

“红花”:1、造假者用木头制成木纤维后染成红色,掺入红花中出售。鉴别:用手抓药材,质地扎手,有很多碎末者,为掺假。2、造假者将红花用红糖水浸泡后晒干出售。鉴别:此类红花容易吸潮,抓药时有粘手的感觉。

“海金沙”:干燥成熟的孢子,呈粉末状,棕黄色或淡棕色,质极轻,手捻之有光滑感。置手掌中即由指缝滑落;撒在水中则浮于水面,加热后逐渐下沉;易着火燃烧而发爆鸣及闪光,不留灰渣,以干燥、黄棕色、质轻光滑、能浮于水、无泥沙杂质、引燃时爆响者为佳。

“通草”:通草掺假者多,能买纯的很罕见,掺假多用明矾、加重粉(硫酸镁),参假的通草质地发硬,味道有的涩、有的无味,最近掺假的将通草切成小段或碎段,掺在正品中卖。

“羌活”:掺假者用东北产的马尾独活,切片加工而成。鉴别:菊花心,油性足为真品。

“茯苓”:造假者用米粉加工后切片而成。鉴别:用开水煮,很快呈糊汤者为假货。真茯苓很难煎透。

“龙胆草”:掺假者用牛膝须切成段加入。看到这里,你可以尝尝你的四大苦药之一龙胆草,你会发现,他居然是甜的滑稽不?有效不?恨人不?

“黄芩”:将野外的树根(细的)切成段,染色后充野生黄芩。鉴别:真黄芩用水揉搓后,其色不退,假的揉搓时水变成淡黄色,最后药材发白,成树棍。

“熟地”:看到这,你只需要将你的熟地放在口中嚼嚼,你就知道它含有多少泥砂了。

“羚羊角”:造假者用塑料铸成正品样式,外观与正品无异(新疆人在全国摆地摊,均用此假货)。鉴别:火烧后冒黑烟,释放较浓的塑料味!

我们伟大的祖先,神农尝百草,是不惜冒着个人中毒的危险,找出为百姓救死扶伤的真药;可叹如今,我们的药材采购者、消费者,也不得不尝百草,以舌试药,却是为了防范病人中毒的风险,找出坑蒙拐骗的假药来。

试问:

药商们人的良知何在?为了几个臭钱就可以如此谋财害命吗?试问:我们的责任政府何在?听任不法药商趁火打劫而仍旧歌舞升平吗?

在江西樟树市中国药都内众多珍贵的羚羊角随意的摆放在货架上

猜你喜欢
正品假药中药材
“赣鄱正品”第二批100个认证品牌名单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新《药品管理法》施行后制售假药案件认定的思路转向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浸润“正品”课程文化培育学生自信人格
降尿酸——我是不是吃了假药?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
“朋友圈”销售假药花样翻新
查处假药应顺藤摸瓜